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氣墊懸浮運輸車【技術(shù)領(lǐng)域】,涉及車輛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利用高度檢測裝置測量氣墊的膨脹量,并將測量高度反饋給調(diào)平控制模塊,調(diào)平控制模塊根據(jù)氣墊浮起高度對氣墊進氣壓力進行調(diào)節(jié),以達到對氣墊浮起高度的控制,從而實現(xiàn)氣墊懸浮運輸車的自動調(diào)平。該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相對于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的成本要低,且調(diào)平速度更加快捷;且其在沒有電的氣墊車上也能使用,適用范圍更加廣泛;此外,由于采用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氣墊懸浮運輸車可以實時調(diào)平,避免了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地面高低不平造成氣墊膨脹量變化而導致車體顫抖,甚至磕碰地面的情況。
【專利說明】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氣墊懸浮運輸車【技術(shù)領(lǐng)域】,涉及車輛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早期的具備自動調(diào)平功能的氣墊懸浮運輸車使用的是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但是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的成本很高,實時調(diào)平響應時間長,且在沒有電源的氣墊懸浮運輸車上無法使用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及客戶的需求,需要一種成本低、調(diào)平響應快速、能實時調(diào)平且適用范圍廣的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低成本的、快速響應且能實時調(diào)平的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用以替代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
[0005]( 二 )技術(shù)方案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氣墊2、第二氣墊3、第三氣墊4、第四氣墊5、第一高度檢測裝置
6、第二高度檢測裝置7、第三高度檢測裝置8、第四高度檢測裝置9、遙控減壓閥10、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兩位兩通閥13 ;
[0007]所述第一氣墊2、第二氣墊3、第三氣墊4、第四氣墊5設置于車體框架I的底部四角;當氣墊懸浮運輸車工作時,四個氣墊充氣膨脹,氣墊底面逐漸與地面23緊密接觸并使車體框架I脫離地面23,當氣墊2、3、4、5中的氣體壓力足以抵消載荷時,壓縮空氣便從氣墊2、3、4、5與地面23之間緩慢而均勻地向四周溢出,形成一層氣膜,車體框架I及負載就完全脫離地面23,在氣膜上平穩(wěn)地懸浮起來;
[0008]車體框架I上每個所述氣墊2、3、4、5旁都對應安裝一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 ;同時,每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旁都對應安裝一個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 ;
[0009]所述每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包括:導向桿21、擋片22、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 ;所述導向桿21設置為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與地面23緊密接觸;導向桿21上螺接安裝有擋片22,擋片22設置為可隨導向桿21做上下運動;在導向桿21的左右兩側(cè)還各安裝有一個空氣開關(guān)24、25,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與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的位置在高度上存在著一定的高度差,用于通過擋片22的遮擋判斷導向桿21的不同高度;在前后方向上,當導向桿21上下運動時,擋片22對空氣開關(guān)24、25的感應口施行遮擋,從而利用空氣開關(guān)24,25的通斷對氣墊浮起高度進行判斷;
[0010]所述兩位兩通閥13 —端連接氣源14,另一端分別連接遙控減壓閥10、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及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 ;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設置所述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 ;所述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包括: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儲氣罐17、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 ;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依次設置所述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 ;所述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 ;所述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分別連接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的進氣口 ;所述遙控減壓閥10與所述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的連接端口處還連接所述儲氣罐17,由此,將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作為儲氣罐17的進、出口流量調(diào)節(jié)閥;
[0011]所述四個氣墊2、3、4、5開始工作時,兩位兩通閥13打開,由于氣墊2、3、4、5膨脹量較小,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2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伸出量也較小,擋片22也沒有對空氣開關(guān)24、25進行遮擋,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處于打開狀態(tài),空氣開關(guān)24、25進行通氣,分別使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中的兩個兩位三通氣控閥18、20動作,將氣路斷開;此時兩位兩通氣控閥19為儲氣罐17充氣,并將遙控減壓閥10打開,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由OMpa開始快速增加,隨著遙控減壓閥10出口壓力的增加,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逐漸增大,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量逐漸增大,直至擋片22擋住了高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的感應口,高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斷開,同時,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開始動作換向,給兩位兩通氣控閥19的先導進氣口充氣,兩位兩通氣控閥19關(guān)閉,不再給儲氣罐17充氣加壓;此時遙控減壓閥10出口壓力不再增加,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不再增加;
[0012]當外界條件的變化或?qū)е職鈮|2、3、4、5的膨脹量繼續(xù)增大時,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量也繼續(xù)增大,導向桿21上的擋片22同時擋住了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的感應口,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斷開;此時,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開始動作,給儲氣罐17放氣減壓,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開始緩慢降低,氣墊2、3、4、5的膨脹量逐漸減小,導向桿21的伸出量也開始減小,直至導向桿21上的擋片22不再遮擋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5的感應口。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利用高度檢測裝置測量氣墊的膨脹量,并將測量高度反饋給調(diào)平控制模塊,調(diào)平控制模塊根據(jù)氣墊浮起高度對氣墊進氣壓力進行調(diào)節(jié),以達到對氣墊浮起高度的控制,從而實現(xiàn)氣墊懸浮運輸車的自動調(diào)平。
[0015]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其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0016](I)該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相對于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的成本要低,且調(diào)平速度更加快捷。
[0017](2)該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在沒有電的氣墊車上也能使用,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0018](3)由于采用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氣墊懸浮運輸車可以實時調(diào)平,避免了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地面高低不平造成氣墊膨脹量變化而導致車體顫抖,甚至磕碰地面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氣墊懸浮運輸車的結(jié)構(gòu)簡圖。[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氣墊懸浮運輸車的剖視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的原理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的結(jié)構(gòu)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中高度檢測裝置的結(jié)構(gòu)圖。
[0024]其中,1:車體框架;2:第一氣墊;3:第二氣墊;
[0025]4:第三氣墊;5:第四氣墊;6:第一高度檢測裝置;
[0026]7:第二高度檢測裝置;8:第三高度檢測裝置;
[0027]9:第四高度檢測裝置;10:遙控減壓閥;11:調(diào)平控制模塊;
[0028]12:車體框架與地面間距;13:兩位兩通閥;14:氣源;
[0029]15: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7:儲氣罐;
[0030]18: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9:兩位兩通氣控閥;
[0031]20: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1:導向桿;22:擋片;
[0032]23:地面;24:第一空氣開關(guān);25:第二空氣開關(guān)。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內(nèi)容、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成模塊式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使用這種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對操作人員、控制系統(tǒng)和氣動系統(tǒng)要求較低,組件集成度較高,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體積相對較小,而且降低了生產(chǎn)、使用、維護等一系列成本,且相對于電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003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如圖1-5所示,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氣墊2、第二氣墊3、第三氣墊4、第四氣墊5、第一高度檢測裝置6、第二高度檢測裝置7、第三高度檢測裝置8、第四高度檢測裝置9、遙控減壓閥
10、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兩位兩通閥13 ;
[0036]所述第一氣墊2、第二氣墊3、第三氣墊4、第四氣墊5設置于車體框架I的底部四角;當氣墊懸浮運輸車工作時,四個氣墊充氣膨脹,氣墊底面逐漸與地面23緊密接觸并使車體框架I脫離地面23,當氣墊2、3、4、5中的氣體壓力足以抵消載荷時,壓縮空氣便從氣墊2、3、4、5與地面23之間緩慢而均勻地向四周溢出,形成一層氣膜,車體框架I及負載就完全脫離地面23,在氣膜上平穩(wěn)地懸浮起來;
[0037]車體框架I上每個所述氣墊2、3、4、5旁都對應安裝一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高度檢測裝置的結(jié)構(gòu)圖如圖5所示;同時,每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旁都對應安裝一個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 ;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的控制原理圖如圖3所示。
[0038]所述每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包括:導向桿21、擋片22、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 ;所述導向桿21設置為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與地面23緊密接觸;導向桿21上螺接安裝有擋片22,擋片22設置為可隨導向桿21做上下運動;在導向桿21的左右兩側(cè)還各安裝有一個空氣開關(guān)24、25,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與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的位置在高度上存在著一定的高度差,用于通過擋片22的遮擋判斷導向桿21的不同高度;在前后方向上,當導向桿21上下運動時,擋片22對空氣開關(guān)24、25的感應口施行遮擋,從而利用空氣開關(guān)24,25的通斷對氣墊浮起高度進行判斷;
[0039]所述兩位兩通閥13 —端連接氣源14,另一端分別連接遙控減壓閥10、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及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 ;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設置所述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 ;所述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包括: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儲氣罐17、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 ;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依次設置所述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 ;所述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 ;所述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分別連接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的進氣口 ;所述遙控減壓閥10與所述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的連接端口處還連接所述儲氣罐17,由此,將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作為儲氣罐17的進、出口流量調(diào)節(jié)閥;
[0040]所述四個氣墊2、3、4、5開始工作時,兩位兩通閥13打開,由于氣墊2、3、4、5膨脹量較小,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2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伸出量也較小,擋片22也沒有對空氣開關(guān)24、25進行遮擋,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處于打開狀態(tài),空氣開關(guān)24、25進行通氣,分別使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中的兩個兩位三通氣控閥18、20動作,將氣路斷開;此時兩位兩通氣控閥19為儲氣罐17充氣,并將遙控減壓閥10打開,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由OMpa開始快速增加,隨著遙控減壓閥10出口壓力的增加,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逐漸增大,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量逐漸增大,直至擋片22擋住了高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的感應口,高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斷開,同時,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開始動作換向,給兩位兩通氣控閥19的先導進氣口充氣,兩位兩通氣控閥19關(guān)閉,不再給儲氣罐17充氣加壓;此時遙控減壓閥10出口壓力不再增加,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不再增加;
[0041]當外界條件的變化或?qū)е職鈮|2、3、4、5的膨脹量繼續(xù)增大時,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量也繼續(xù)增大,導向桿21上的擋片22同時擋住了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的感應口,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斷開;此時,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開始動作,給儲氣罐17放氣減壓,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開始緩慢降低,氣墊2、3、4、5的膨脹量逐漸減小,導向桿21的伸出量也開始減小,直至導向桿21上的擋片22不再遮擋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5的感應口 ;
[0042]由此,當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之間設置了合理的高度差,且儲氣罐17的進、出口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16也調(diào)整在合理的位置,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也就設定了合理的增減速度,氣墊2、3、4、5的膨脹量很容易的被控制在所需求的范圍內(nèi)。此時,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與負載無關(guān),而是取決于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所安裝的位置,從而實現(xiàn)了負載自適應的調(diào)平控制。
[004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氣墊懸浮運輸車純氣控自動調(diào)平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第一氣墊(2)、第二氣墊(3)、第三氣墊(4)、第四氣墊(5)、第一高度檢測裝置(6)、第二高度檢測裝置(7)、第三高度檢測裝置(8)、第四高度檢測裝置(9)、遙控減壓閥(10)、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兩位兩通閥(13); 所述第一氣墊(2)、第二氣墊(3)、第三氣墊(4)、第四氣墊(5)設置于車體框架(1)的底部四角;當氣墊懸浮運輸車工作時,四個氣墊充氣膨脹,氣墊底面逐漸與地面(23)緊密接觸并使車體框架(1)脫離地面(23),當氣墊(2、3、4、5)中的氣體壓力足以抵消載荷時,壓縮空氣便從氣墊(2、3、4、5)與地面(23)之間緩慢而均勻地向四周溢出,形成一層氣膜,車體框架(1)及負載就完全脫離地面(23),在氣膜上平穩(wěn)地懸浮起來; 車體框架(1)上每個所述氣墊(2、3、4、5)旁都對應安裝一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同時,每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旁都對應安裝一個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 所述每個高度檢測裝置(6、7、8、9)包括:導向桿(21)、擋片(22)、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所述導向桿(21)設置為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與地面(23)緊密接觸;導向桿(21)上螺接安裝有擋片(22),擋片(22)設置為可隨導向桿(21)做上下運動;在導向桿(21)的左右兩側(cè)還各安裝有一個空氣開關(guān)(24、25),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與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的位置在高度上存在著一定的高度差,用于通過擋片(22)的遮擋判斷導向桿(21)的不同高度;在前后方向上,當導向桿(21)上下運動時,擋片(22)對空氣開關(guān)(24、25)的感應口施行遮擋,從而利用空氣開關(guān)(24、25)的通斷對氣墊浮起高度進行判斷; 所述兩位兩通閥(13) —端連接氣源(14),另一端分別連接遙控減壓閥(10)、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及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設置 所述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所述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包括: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儲氣罐(17)、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依次設置所述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所述第二空氣開關(guān)(25)與所述遙控減壓閥(10)之間依次設置所述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所述兩位三通氣控閥(18)、兩位兩通氣控閥(19)分別連接所述第一空氣開關(guān)(24)的進氣口 ;所述遙控減壓閥(10)與所述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的連接端口處還連接所述儲氣罐(17),由此,將第一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5)、第二流量調(diào)節(jié)閥(16)作為儲氣罐(17)的進、出口流量調(diào)節(jié)閥; 所述四個氣墊(2、3、4、5)開始工作時,兩位兩通閥(13)打開,由于氣墊(2、3、4、5)膨脹量較小,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2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伸出量也較小,擋片(22)也沒有對空氣開關(guān)(24、25)進行遮擋,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處于打開狀態(tài),空氣開關(guān)(24、25)進行通氣,分別使調(diào)平控制模塊(11)中的兩個兩位三通氣控閥(18、20)動作,將氣路斷開;此時兩位兩通氣控閥(19)為儲氣罐(17)充氣,并將遙控減壓閥(10)打開,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由OMpa開始快速增加,隨著遙控減壓閥(10)出口壓力的增加,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逐漸增大,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量逐漸增大,直至擋片(22)擋住了高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的感應口,高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斷開,同時,第一兩位三通氣控閥(18)開始動作換向,給兩位兩通氣控閥(19)的先導進氣口充氣,兩位兩通氣控閥(19)關(guān)閉,不再給儲氣罐(17)充氣加壓;此時遙控減壓閥(10)出口壓力不再增加,氣墊(2、3、4、5)的膨脹量也不再增加; 當外界條件的變化或?qū)е職鈮|(2、3、4、5)的膨脹量繼續(xù)增大時,高度檢測裝置(6、7、.8、9)的導向桿(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伸出量也繼續(xù)增大,導向桿(21)上的擋片(22)同時擋住了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的感應口,高、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4、25)斷開;此時,第二兩位三通氣控閥(20)開始動作,給儲氣罐(17)放氣減壓,遙控減壓閥(10)的輸出壓力開始緩慢降低,氣墊(2、3、4、5)的膨脹量逐漸減小,導向桿(21)的伸出量也開始減小,直至導向桿(21)上的擋片 (22)不再遮擋低位的空氣開關(guān)(25)的感應口。
【文檔編號】B60V1/11GK203819230SQ201320773076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12月2日
【發(fā)明者】褚昌軍, 王韡, 馬偉, 姚潔 申請人:北京特種機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