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自救裝置設置在汽車內,自救裝置包括抽氣筒、通氣管、充氣氣墊、GPS定位報警器、紅色閃光警示燈和倒鉤,抽氣筒一端連接通氣管,通氣管穿過汽車頂部設有的孔,通氣管一端連接并貫穿充氣氣墊,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充氣氣墊通過通氣管與車內相連,車內人員可通過管子呼吸得以生存等待救援或找準時機自救,同時水面充氣氣墊的GPS定位報警與紅色閃光警示燈有利于搜救人員及時發現車輛所在位置,爭取寶貴救援時間。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汽車是社會中主要的代步工具,而許多車輛因天災、人禍等事故掉進水中,由于車門難打開、車窗難弄碎、不會游泳等原因導致駕駛者溺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所述自救裝置設置在汽車內,所述自救裝置包括抽氣筒、通氣管和充氣氣墊;所述抽氣筒的一端連接所述通氣管的第一端,所述通氣管穿過汽車頂部設有的孔,所述通氣管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充氣氣墊。
[0004]進一步地,所述抽氣筒包括筒體、進氣管口、進氣口閥、出氣管口、出氣口閥、活塞和把手;所述筒體的頂部設有所述進氣管口,所述進氣管口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通氣管的第一端,所述進氣管口的第二端設有所述進氣口閥,所述筒體的一側設有所述出氣管口,所述出氣管口一端設有所述出氣口閥,所述筒體內設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連接所述把手。
[0005]進一步地,所述出氣管口連接有呼吸管。
[0006]進一步地,所述充氣氣墊上還設有感應器、充氣裝置和GPS定位報警裝置;所述感應器電連接所述充氣裝置和所述GPS定位報警裝置,所述充氣裝置通過管子連接所述充氣氣墊。
[0007]進一步地,所述通氣管上還設有倒鉤。
[0008]進一步地,所述通氣管與所述汽車頂部設有的孔之間還設有密封圈。
[0009]進一步地,所述感應器還電連接有警示燈。
[0010]進一步地,所述充氣氣墊的表面設有警示圖案層。
[0011]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充氣氣墊通過通氣管與車內相連,車內人員可通過管子呼吸得以生存等待救援或找準時機自救,同時水面充氣氣墊的GPS定位報警與警示燈有利于搜救人員及時發現車輛所在位置,爭取寶貴救援時間。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汽車落水自救裝置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汽車落水自救裝置的抽氣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當結合附圖考慮時,通過參照下面的詳細描述,能夠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許多伴隨的優點,但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
[0015]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6]實施例: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筒體1、通氣管2、充氣氣墊3、倒鉤4、進氣管口 5、進氣口閥6、出氣管口 7、出氣口閥8、活塞9、把手10和汽車11,抽氣筒放置在汽車11內的頂部,抽氣筒的筒體I的頂部制有進氣管口 5,進氣管口 5的第一端連接通氣管2的第一端,進氣管口 5的第二端制有進氣口閥6,筒體I的一側制有出氣管口 7,出氣管口 7—端制有出氣口閥8,筒體I內設置有活塞9,通氣管2與汽車頂部設有的孔之間還裝有密封圈,活塞9的一端連接把手10 ;通氣管2穿過汽車11頂部設有的孔,通氣管2的第二端連接充氣氣墊3,充氣氣墊3的表面設有紅色閃光的警示圖案層,充氣氣墊3通過管子連接充氣裝置,充氣裝置電連接感應器,感應器電連接GPS定位報警裝置和紅色閃光報警燈,通氣管2第二端的末端設置有倒鉤4。
[0017]工作原理:
[0018]當汽車11落入水中,充氣氣墊3上的感應器遇水后啟動充氣裝置為充氣氣墊3充氣,同時,感應器觸發GPS定位報警裝置以及紅色閃光警示燈,充氣氣墊3漂浮到水面上后可實現GPS定位報警,同時紅色閃光警示燈有效提醒周邊人員事故發生位置。此時車內的駕駛者拉動把手10帶動活塞9通過通氣管2將水面上的空氣抽到筒體I內,此時進氣口閥6打開,出氣口閥8關閉;筒體I充滿空氣后,推動把手10,此時進氣口閥6關閉,出氣口閥8打開,將筒體4內的空氣注入到汽車11的車體內,汽車11內人員得以生存等待救援或找準時機自救,
[0019]假設汽車落水時,汽車離水面5m,抽氣筒橫截面半徑2.5m,根據壓強計算,抽取水面空氣需要用的力為:
[0020]F = P7jcS = P gh* π r2 = 1000*10*5*3.14*0.25*0.25 = 98.125Ν
[0021]抽取空氣所需的力約為重1kg物體的重量,常人可以接受。
[0022]假設抽氣筒長25cm,抽取一次的空氣容量為:
[0023]V = Sh = 31 r2h = 3.14*2.5*2.5*25 = 490.625cm3
[0024]正常人平靜呼吸時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氣體量約為500ml,則多次抽取的空氣足夠駕駛者使用。
[0025]實施例2:出氣管口 7連接有呼吸管,汽車11內人員通過呼吸管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
[0026]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統及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申請的示例性的實施方案進行了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上述實施方案僅僅是為了說明的目的而所舉的示例,而不是用來進行限制,凡在本申請的教導和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要求保護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落水自救裝置,所述自救裝置設置在汽車內,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救裝置包括抽氣筒、通氣管和充氣氣墊; 所述抽氣筒的一端連接所述通氣管的第一端,所述通氣管穿過汽車頂部設有的孔,所述通氣管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充氣氣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氣筒包括筒體、進氣管口、進氣口閥、出氣管口、出氣口閥、活塞和把手; 所述筒體的頂部設有所述進氣管口,所述進氣管口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通氣管的第一端,所述進氣管口的第二端設有所述進氣口閥,所述筒體的一側設有所述出氣管口,所述出氣管口一端設有所述出氣口閥,所述筒體內設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連接所述把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氣管口連接有呼吸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氣氣墊上還設有感應器、充氣裝置和GPS定位報警裝置; 所述感應器電連接所述充氣裝置和所述GPS定位報警裝置,所述充氣裝置通過管子連接所述充氣氣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氣管上還設有倒鉤。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氣管與所述汽車頂部設有的孔之間還設有密封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應器還電連接有警示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落水自救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氣氣墊的表面設有警示圖案層。
【文檔編號】B60R21/02GK203958063SQ201420342293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4日
【發明者】鄧涵, 邵春福, 鄧開建, 林小梅 申請人:北京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