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43720閱讀:290來源:國知局
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貨物的自裝卸裝置,特別是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同時也帶動了運輸業的發展。貨車是運輸行業中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現有的貨車大多是采用叉車或人力搬運裝卸貨物,當勞動力緊缺時無法按時完成裝卸任務,在裝卸不規則或較重的貨物時,人力搬運不便,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有些貨車的車廂過長,裝卸貨物時需要從貨車的四周進行裝卸,且需要在工人的配合情況下進行,有時因貨物太重而導致人工搬運費時費力,裝卸貨物時間長,嚴重影響到運輸的效率。從貨車的四周進行裝卸時,貨物太重可致貨車傾斜,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為防止裝卸時貨車發生傾斜,裝卸前通過頂升裝置將貨車頂起,頂升裝置需要占據一定空間,在一些狹窄的地方無法適用,局限性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不占地方、安全性高與可靠性高的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包括兩個相互平行設置的導軌一和跨設于兩導軌一上的龍門移動架,所述的移動架與導軌一之間設有用于驅動移動架沿導軌一移動的驅動單元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架的上方設有扁擔式旋轉架,所述旋轉架的一端設有可沿旋轉架移動的移動座,所述的移動座上設有用于抓取貨物并能控制貨物升降的抓取結構,所述旋轉架的另一端設有當移動座移動時用于平衡旋轉架的配重單元,所述的移動架與旋轉架之間設有用于驅動旋轉架周向旋轉的旋轉結構。

兩個導軌一分別設于貨車車廂的兩側處且沿車廂的長度方向延伸,導軌一的長度與貨車車廂的長度相等,兩導軌一之間的距離等于貨車車廂的寬度。移動架包括分別設于導軌一上的側支撐架和設于兩側支撐架上部的頂承重架,兩個側支撐架在驅動單元一的作用下可沿著導軌一滑動,旋轉架設于頂承重架的中部。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旋轉結構包括豎直設于旋轉架下部的轉軸和設于移動架上部的軸孔,所述的轉軸穿設于軸孔內,所述的轉軸上套設有作用在移動架上的平面軸承,所述的轉軸與軸孔之間還設有滾子軸承,所述的移動架與旋轉架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轉軸轉動的驅動單元二。本處設置的平面軸承承壓,為了保證轉軸能在軸孔內精確旋轉,轉軸與軸孔之間的滾子軸承為兩個。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旋轉架的下部具有用于固定轉軸的固定座,固定座呈圓形且與上述的平面軸承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固定座上具有若干個沿轉軸圓形陣列分布的螺紋安裝孔,該螺紋安裝孔內設有彈簧座和設于彈簧座內的彈簧一,所述彈簧一的下端作用在平面軸承上。設置的若干個彈簧一可有效保證固定座上的平面軸承,提高了承重旋轉的可靠性。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固定座與移動架的上表面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的轉軸為花鍵軸,所述的轉軸上套設有花鍵套,上述的滾子軸承套設于花鍵套與軸孔之間,所述花鍵套的下部套設有承拉軸承。

由于若干個彈簧一向上頂旋轉架,設置的承拉軸承可將花鍵套向下拉,保證其穩定性。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轉軸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所述的鎖緊螺母與承拉軸承之間具有套設于轉軸上的彈簧二。調節鎖緊螺母可調節旋轉架上固定座與平面軸承之間的間隙。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驅動單元二包括固連于移動架上的與轉軸同軸設置的大齒輪和設于旋轉架上的與大齒輪嚙合的小齒輪,所述的旋轉架上設有由電機一驅動的減速器一,所述的小齒輪設于減速器一的輸出軸上。減速器一的輸出軸穿過旋轉架,小齒輪套設于減速器一輸出軸的下端。電機一帶動減速器一動作,減速器一的輸出軸轉動帶動小齒輪轉動,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小齒輪繞著大齒輪滾動,從而帶動旋轉架繞著轉軸旋轉。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抓取結構包括至少一個由電機二驅動的抓取單元,所述的抓取單元包括設于移動座上的卷輪、與卷輪平行設置的固定軸和一端與固定軸固連的吊繩,所述吊繩的另一端卷繞在卷輪上,所述的移動座上設有與電機二傳動連接的減速器二,上述的卷輪與該減速器二傳動連接。抓取單元設置為至少一個或以上,分別位于減速器二的兩側,至少一個或以上抓取單元均由電機二驅動,可同時將兩堆貨物進行裝卸。其工作過程如下:將裝有貨物的捆綁帶的兩端通過掛鉤掛到同一吊繩上,電機二帶動減速器二動作,減速器二帶動卷輪轉動,卷輪收卷吊繩,從而帶動捆綁帶向上運動,達到提升貨物的目的。其中掛鉤上設有滑輪,可在吊繩上滑動。

可事先在吊繩上掛好兩個掛鉤,兩個掛鉤朝向外側,便于將捆綁帶掛到掛鉤上。由于通過兩個掛鉤將捆綁帶往上提起,在最小的高度可將貨物提升到最大高度,從而有效降低移動架的高度。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驅動單元一包括位于導軌一上部的與導軌一平行設置的導向條一和設于移動架上的可在導向條一上滾動的滾輪一和滾輪二,所述的移動架上設有電機三和與電機三傳動連接的減速器三,上述滾輪一的中心軸通過傳動帶與減速器三傳動連接。滾輪一和滾輪二沿導向條一的長度方向前后設置,其中滾輪一為主動輪,滾輪二為從動輪。工作時電機三工作,帶動減速器三動作,通過傳動帶帶動滾輪一滾動,實現移動架的移動。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導軌一的上部還設有與導向條一平行的限位齒條一,上述滾輪一的中心軸上套設有與限位齒條一嚙合設置的齒輪一。由于設置了限位齒條一和齒輪一,當移動架移動到位后,電機三停止工作,滾輪一的中心軸停止轉動,齒輪一與限位齒條一相對靜止,保證移動架的穩定性。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旋轉架包括旋轉座和設于旋轉座上兩相互平行的導軌二,上述的移動座通過驅動單元三分別與兩個導軌二傳動連接。為了提高旋轉架的牢固度,在旋轉座上設有支撐座,兩個導軌二設于支撐座的兩側處,兩個導軌二的兩端通過連桿固連。配重單元可自動平衡旋轉架,配重單元的結構與移動座和抓取結構的結構基本相同,利用待裝卸的貨物作為配重,待貨物裝卸完畢后可將作為配重的貨物卸下,省去了配重單元自帶配重,降低了整體的重量。在這種情況下,旋轉架兩端的長度相等。

為了省材料,可以將旋轉架設有配重單元的一端長度設置得較短一些,保證在旋轉時配重能夠繞過移動架為準。為了減少旋轉架的長度,配重單元內部中空,四角處設有起吊鋼索,將配重物料放到配重底板上,通過四個鋼索將配重底板的四角處勾住,往上提升,配重物料被提升到配重單元的中空部,使配重底板的下表面高于移動架頂部,可以保證在旋轉時配重底板越過移動架頂部,從而降低了旋轉架的長度。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驅動單元三包括設于導軌二上部的與導軌二平行設置的導向條二和設于移動座上的可在導向條二上滾動的滾輪三和滾輪四,所述的移動座上設有電機四和與電機四傳動連接的減速器四,上述滾輪三的中心軸與減速器四傳動連接。滾輪三和滾輪四沿導向條二的長度方向前后設置,其中滾輪三為主動輪,滾輪四為從動輪。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導軌二的上部還設有與導向條二平行的限位齒條二,上述滾輪三的中心軸上套設有與限位齒條二嚙合設置的齒輪二。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導軌一的兩側分別設有沿導軌一長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一和限位槽二,所述的限位槽一與限位槽二相對設置,所述的移動架上設有分別延伸至導軌一兩側的承拉輪安裝座一和承拉輪安裝座二,所述的承拉輪安裝座一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一內的承拉輪一,所述的承拉輪安裝座二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二內的承拉輪二,所述的承拉輪一抵靠在限位槽一的上側面,所述的承拉輪二抵靠在限位槽二的上側面。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每個所述的導軌一上設有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一和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二,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一分別設于移動架的兩端處,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二分別設于移動架的兩端處。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導軌二的兩側分別設有沿導軌二長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三和限位槽四,所述的限位槽三與限位槽四相對設置,所述的移動座上設有分別延伸至導軌二兩側的承拉輪安裝座三和承拉輪安裝座四,所述的承拉輪安裝座三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三內的承拉輪三,所述的承拉輪安裝座四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四內的承拉輪四,所述的承拉輪三抵靠在限位槽三的上側面,所述的承拉輪四抵靠在限位槽四的上側面。

同理,每一個導軌二上設有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三和兩個承拉輪安裝座四,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三分別設于移動座的兩端處,兩個承拉輪安裝座四分別設于移動座的兩端處。

本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的工作過程如下:

1、從貨車的后部裝卸貨物

裝貨物時,控制電機一工作,帶動小齒輪繞著大齒輪轉動,從而使旋轉架轉動至導軌二與導軌一平行,電機三工作帶動移動架沿著導軌一向外運動,同時電機四工作帶動移動座沿著導軌二向外運動至貨物的上方處,將捆裝貨物兩端起吊帶環通過掛鉤掛到同一吊繩上,電機二帶動減速器二動作,減速器二帶動卷輪轉動,卷輪收卷吊繩,從而帶動捆裝貨物向上運動,將貨物提升,隨后配合移動座的移動和旋轉架的旋轉,將貨物運送至車廂的指定位置。

卸載貨物時與上述動作相反。

2、從貨車的兩側裝卸貨物

裝貨物時,控制電機一工作,帶動小齒輪繞著大齒輪轉動,從而使旋轉架轉動至導軌二與導軌一垂直,電機三工作帶動移動架沿著導軌一向外運動,同時電機四工作帶動移動座沿著導軌二向外運動至貨物的上方處,將裝有貨物的捆綁帶的兩端通過掛鉤掛到同一吊繩上,電機二帶動減速器二動作,減速器二帶動卷輪轉動,卷輪收卷吊繩,從而帶動捆綁帶向上運動,將貨物提升,隨后配合移動座的移動和旋轉架的旋轉,將貨物運送至車廂的指定位置。

卸載貨物時與上述動作相反。

在上述的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旋轉架的前部斷開,斷開處的前端設有立板一,斷開處的后端設有立板二,立板一與旋轉架的前部固連,立板二與旋轉架的后部固連,在該立板一與立板二之間設有用于使旋轉架前部與后部相鉸接的鉸接結構和測壓單元。其中測壓單元與控制配重單元的控制單元連接,當測壓單元感應到壓力變化后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控制配重單元動作。

為了減輕設備自身重量,本設備在裝卸作業時為了保證受力平衡,所需的配重一般可以利用本貨車所運的貨物來作為配重,如袋包貨物、鐵塊等,在裝卸前先把配重底板下放到可裝貨位置,配重貨物裝好后,再將配重貨物起吊上升至設定高度,要求底部必須高于移動龍門架的頂部,配重貨物的頂部高度不限,在裝卸作業過程中保證旋轉暢通無阻。起吊貨物時,配重應靠近移動架中心位置,減少旋轉架所承受的扭力,提高其使用壽命。

為了提高自動配重效率,配重單元可按實際要求,(旋轉架前部起吊部分較長,旋轉架后部配重部分較短)配重數量應大于起吊數量,在適當范圍內配重數量越多,平衡效果越好。

在上述的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鉸接結構包括垂直固定在立板一上的支撐板一和垂直固定在立板二上的兩塊支撐板二,所述的支撐板一位于兩支撐板二之間,所述的支撐板一、兩個支撐板二通過螺釘鉸接到一起。

在上述的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鉸接結構位于立板一與立板二的下部處,測壓單元位于立板一與立板二的上部處,所述的測壓單元為拉力傳感器。

在上述的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中,所述的鉸接結構位于立板一與立板二的上部處,測壓單元位于立板一與立板二的下部處,所述的測壓單元為壓力傳感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具有以下優點:兩個導軌一的長度與車廂的長度相等,占地面積小,不影響車廂的容積;每個吊繩上均設有兩個朝向外側且相對設置的掛鉤,在抓取貨物時可鉤住捆綁帶的兩端,將貨物提取到最高位置,從而降低移動架的高度,對起吊設備的高度要求低,使其能滿足各種型號的平板車的裝卸,適用范圍廣;由于設置有配重單元,始終保證旋轉架的平衡,裝卸時貨車不會發生翻倒,安全性高,可靠性強;通過移動座的移動和旋轉架的旋轉,能將貨物進行平板車全覆蓋裝卸,有效利用平板車空間,從而提高貨車的運輸效率;還可用于前部有高壇貨車的吊裝,裝卸時旋轉將貨物抓取并向車頭方向裝卸,大幅度擴大裝卸范圍,實現各種造型貨車裝卸全覆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供的驅動單元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供的旋轉結構的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提供的驅動單元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提供的驅動單元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提供的移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提供的抓取結構的初始狀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提供的抓取結構的吊起狀態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提供的抓取結構的卸料狀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提供的行車吊的又一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提供的測壓單元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明提供的測壓單元處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本發明提供的圖10中待裝配重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提供的圖10中配重底板靠近移動架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提供的圖3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中,1、導軌一;11、導向條一;12、滾輪一;13、電機三;14、減速器三;15、傳動帶;17、限位齒條一;18、齒輪一;2、移動架;3、旋轉架;30、轉軸;31、平面軸承;32、滾子軸承;33、大齒輪;34、小齒輪;35、電機一;36、旋轉座;37、導軌二;38、彈簧一;39、花鍵套;310、承拉軸承;4、移動座;40、吊繩;41、電機二;42、卷輪;43、固定軸;44、減速器二;5、配重單元;61、導向條二;62、滾輪三;63、電機四;64、減速器四;65、限位齒條二;66、齒輪二;71、限位槽一;72、限位槽二;73、承拉輪安裝座一;74、承拉輪安裝座二;75、承拉輪一;81、立板一;82、立板二;83、支撐板一;84、支撐板二;85、螺釘;91、拉力傳感器;92、壓力傳感器;111、起吊鋼索;112、配重底板;113、軸承蓋;114、防塵O型圈;115、環形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包括兩個相互平行設置的導軌一1和跨設于兩導軌一1上的龍門移動架2,移動架2與導軌一1之間設有用于驅動移動架2沿導軌一1移動的驅動單元一。如圖1和圖2所示,移動架2的上方設有扁擔式旋轉架3,旋轉架3的一端設有可沿旋轉架3移動的移動座4,移動座4上設有用于抓取貨物并能控制貨物升降的抓取結構,旋轉架3的另一端設有當移動座4移動時用于平衡旋轉架3的配重單元5,移動架2與旋轉架3之間設有用于驅動旋轉架3周向旋轉的旋轉結構。

兩個導軌一1分別設于貨車車廂的兩側處且沿車廂的長度方向延伸,導軌一1的長度與貨車車廂的長度相等,兩導軌一1之間的距離等于貨車車廂的寬度。移動架2包括分別設于導軌一1上的側支撐架和設于兩側支撐架上部的頂承重架,兩個側支撐架在驅動單元一的作用下可沿著導軌一1滑動,旋轉架3設于頂承重架的中部。

如圖3所示,旋轉結構包括豎直設于旋轉架3下部的轉軸30和設于移動架2上部的軸孔,轉軸30穿設于軸孔內,轉軸30上套設有作用在移動架2上的平面軸承31,轉軸30與軸孔之間還設有滾子軸承32,移動架2與旋轉架3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轉軸30轉動的驅動單元二。本處設置的平面軸承31承壓,為了保證轉軸30能在軸孔內精確旋轉,轉軸30與軸孔之間的滾子軸承32為兩個。

如圖3所示,旋轉架3的下部具有用于固定轉軸的固定座,固定座呈圓形且與平面軸承31之間具有間隙,固定座上具有若干個沿轉軸30圓形陣列分布的螺紋安裝孔,該螺紋安裝孔內設有彈簧座和設于彈簧座內的彈簧一38,彈簧一38的下端作用在平面軸承31上。設置的若干個彈簧一可有效保證固定座與轉軸30的受力均勻,在轉動時保證轉軸30不會向一邊偏轉。

如圖3所示,固定座與移動架2的上表面之間具有間隙,轉軸30為花鍵軸,轉軸30上套設有花鍵套39,兩個滾子軸承32套設于花鍵套39與軸孔之間,花鍵套39的下部套設有承拉軸承310。由于若干個彈簧一38向上頂旋轉架3,設置的承拉軸承310可將花鍵套39向下拉,保證其穩定性。

如圖3所示,轉軸30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鎖緊螺母與承拉軸承310之間具有套設于轉軸30上的彈簧二。調節鎖緊螺母可調節旋轉架3上固定座與平面軸承31之間的間隙。

如圖3和圖15所示,在平面軸承的上方設有軸承蓋113,若干個彈簧一38的下端抵靠在軸承蓋113上,軸承蓋113與大齒輪之間設有防塵O型圈114,防塵O型圈114的安裝方式為在大齒輪上部開設有環形凹槽115,防塵O型圈114設于該環形凹槽115內,軸承蓋113抵靠在該防塵O型圈114上,從而防止灰塵進入轉動部件內,提高轉動靈活性。

如圖2所示,驅動單元二包括固連于移動架2上的與轉軸30同軸設置的大齒輪33和設于旋轉架3上的與大齒輪33嚙合的小齒輪34,旋轉架3上設有由電機一35驅動的減速器一,小齒輪34設于減速器一的輸出軸上。減速器一的輸出軸穿過旋轉架3,小齒輪34套設于減速器一輸出軸的下端。電機一35帶動減速器一動作,減速器一的輸出軸轉動帶動小齒輪34轉動,小齒輪34與大齒輪33嚙合,小齒輪34繞著大齒輪33滾動,從而帶動旋轉架3繞著轉軸30旋轉。

如圖6所示,抓取結構包括至少一個由電機二41驅動的抓取單元,抓取單元包括設于移動座4上的卷輪42、與卷輪42平行設置的固定軸43和一端與固定軸43固連的吊繩40,吊繩40的另一端卷繞在卷輪42上,移動座4上設有與電機二41傳動連接的減速器二44,卷輪42與該減速器二44傳動連接。本實施例中,抓取單元設置為兩個,分別位于減速器二44的兩側,兩個抓取單元均由電機二41驅動,可同時將兩堆貨物進行裝卸。其工作過程如下:將裝有貨物的捆綁帶的兩端通過掛鉤掛到同一吊繩40上,電機二41帶動減速器二44動作,減速器二44帶動卷輪42轉動,卷輪42收卷吊繩40,從而帶動捆綁帶向上運動,達到提升貨物的目的。

如圖7所示,可事先在吊繩40上掛好兩個掛鉤,兩個掛鉤朝向外側,便于將捆綁帶掛到掛鉤上。由于通過兩個掛鉤將捆綁帶往上提起,在最小的高度可將貨物提升到最大高度,從而有效降低移動架2的高度。用于捆綁貨物的捆綁帶本申請人于2015年9月24日申請的專利,專利號為201520744650.7,捆綁方式與該專利相同,抓取結構的工作狀態如圖7-9所示。

如圖4所示,驅動單元一包括位于導軌一1上部的與導軌一1平行設置的導向條一11和設于移動架2上的可在導向條一11上滾動的滾輪一12和滾輪二,移動架2上設有電機三13和與電機三13傳動連接的減速器三14,滾輪一12的中心軸通過傳動帶15與減速器三14傳動連接。滾輪一12和滾輪二沿導向條一11的長度方向前后設置,其中滾輪一12為主動輪,滾輪二為從動輪。工作時電機三13工作,帶動減速器三14動作,通過傳動帶15帶動滾輪一12滾動,實現移動架2的移動。

如圖4所示,導軌一1的上部還設有與導向條一11平行的限位齒條一17,滾輪一12的中心軸上套設有與限位齒條一17嚙合設置的齒輪一18。由于設置了限位齒條一17和齒輪一18,當移動架2移動到位后,電機三13停止工作,滾輪一12的中心軸停止轉動,齒輪一18與限位齒條一17相對靜止,保證移動架2的穩定性。

如圖2所示,旋轉架3包括旋轉座36和設于旋轉座36上兩相互平行的導軌二37,移動座4通過驅動單元三分別與兩個導軌二37傳動連接。為了提高旋轉架3的牢固度,在旋轉座36上設有支撐座,兩個導軌二37設于支撐座的兩側處,兩個導軌二37的兩端通過連桿固連。配重單元5可自動平衡旋轉架3,配重單元5的結構與移動座4和抓取結構的結構相同,利用待裝卸的貨物作為配重,待貨物裝卸完畢后可將作為配重的貨物卸下,省去了配重單元5自帶配重,降低了整體的重量。在這種情況下,旋轉架3兩端的長度相等。

如圖10所示,為減少旋轉架3的長度,配重單元5內部中空,四角處設有起吊鋼索111,起吊鋼索111位于配重單元5的下方通過掛鉤勾住一配重底板112的四角處,將配重物料放到配重底板112上,通過四個鋼索將配重底板112的四角處勾住,往上提升,配重物料被提升到配重單元的中空部,使配重底板112的下表面高于移動架2頂部,可以保證在旋轉時配重底板112越過移動架2頂部,從而降低了旋轉架3的長度。

為了省材料,可以將旋轉架3設有配重單元5的一端長度設置得較短一些,保證在旋轉時配重能夠繞過移動架2為準。

如圖5所示,驅動單元三包括設于導軌二37上部的與導軌二37平行設置的導向條二61和設于移動座4上的可在導向條二61上滾動的滾輪三62和滾輪四,移動座4上設有電機四63和與電機四63傳動連接的減速器四64,滾輪三62的中心軸與減速器四64傳動連接。滾輪三62和滾輪四沿導向條二61的長度方向前后設置,其中滾輪三62為主動輪,滾輪四為從動輪。

如圖5所示,導軌二37的上部還設有與導向條二61平行的限位齒條二65,滾輪三62的中心軸上套設有與限位齒條二65嚙合設置的齒輪二66。

如圖4所示,導軌一1的兩側分別設有沿導軌一1長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一71和限位槽二72,限位槽一71與限位槽二72相對設置,移動架2上設有分別延伸至導軌一1兩側的承拉輪安裝座一73和承拉輪安裝座二74,承拉輪安裝座一73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一71內的承拉輪一75,承拉輪安裝座二74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二72內的承拉輪二,承拉輪一75抵靠在限位槽一71的上側面,承拉輪二抵靠在限位槽二72的上側面。

如圖4所示,每個導軌一1上設有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一73和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二74,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一73分別設于移動架2的兩端處,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二74分別設于移動架2的兩端處。

如圖5所示,導軌二37的兩側分別設有沿導軌二37長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三和限位槽四,限位槽三與限位槽四相對設置,移動座4上設有分別延伸至導軌二37兩側的承拉輪安裝座三和承拉輪安裝座四,承拉輪安裝座三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三內的承拉輪三,承拉輪安裝座四上具有伸入至限位槽四內的承拉輪四,承拉輪三抵靠在限位槽三的上側面,承拉輪四抵靠在限位槽四的上側面。

同理,每一個導軌二37上設有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三和兩個承拉輪安裝座四,兩個承拉輪安裝座三分別設于移動座4的兩端處,兩個承拉輪安裝座四分別設于移動座4的兩端處。

本移動龍門式、可旋轉自動配重車載自裝卸設備的工作過程如下:

1、從貨車的后部裝卸貨物

裝貨物時,控制電機一35工作,帶動小齒輪34繞著大齒輪33轉動,從而使旋轉架3轉動至導軌二37與導軌一1平行,電機三13工作帶動移動架2沿著導軌一1向外運動,同時電機四63工作帶動移動座4沿著導軌二37向外運動至貨物的上方處,將裝有貨物的捆綁帶的兩端通過掛鉤掛到同一吊繩40上,電機二41帶動減速器二44動作,減速器二44帶動卷輪42轉動,卷輪42收卷吊繩40,從而帶動捆綁帶向上運動,將貨物提升,隨后配合移動座4的移動和旋轉架3的旋轉,將貨物運送至車廂的指定位置。

卸載貨物時與上述動作相反。

2、從貨車的兩側裝卸貨物

裝貨物時,控制電機一35工作,帶動小齒輪34繞著大齒輪33轉動,從而使旋轉架3轉動至導軌二37與導軌一1垂直,電機三13工作帶動移動架2沿著導軌一1向外運動,同時電機四63工作帶動移動座4沿著導軌二37向外運動至貨物的上方處,將裝有貨物的捆綁帶的兩端通過掛鉤掛到同一吊繩40上,電機二41帶動減速器二44動作,減速器二44帶動卷輪42轉動,卷輪42收卷吊繩40,從而帶動捆綁帶向上運動,將貨物提升,隨后配合移動座4的移動和旋轉架3的旋轉,將貨物運送至車廂的指定位置。

卸載貨物時與上述動作相反。

如圖1和圖2所示,旋轉架3的前部斷開,斷開處的前端設有立板一81,斷開處的后端設有立板二82,立板一81與旋轉架3的前部固連,立板二82與旋轉架3的后部固連,在該立板一81與立板二82之間設有用于使旋轉架3前部與后部相鉸接的鉸接結構和測壓單元。其中測壓單元與控制配重單元5的控制單元連接,當測壓單元感應到壓力變化后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控制配重單元5動作。

具體的,如圖11和圖12所示,鉸接結構包括垂直固定在立板一81上的支撐板一83和垂直固定在立板二82上的兩塊支撐板二84,支撐板一83延伸至兩支撐板二84之間,支撐板一83、兩個支撐板二84通過螺釘85鉸接到一起。

如圖11所示,鉸接結構位于立板一81與立板二82的下部處,測壓單元位于立板一81與立板二82的上部處,測壓單元為拉力傳感器91。

如圖12所示,鉸接結構位于立板一81與立板二82的上部處,測壓單元位于立板一81與立板二82的下部處,測壓單元為壓力傳感器92。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水市| 息烽县| 张家口市| 榕江县| 文登市| 酒泉市| 邵东县| 额敏县| 明水县| 渭源县| 富平县| 甘孜| 土默特右旗| 汕尾市| 黄陵县| 唐海县| 肇州县| 吴江市| 正安县| 惠州市| 田林县| 德保县| 湘潭市| 昆明市| 吴堡县| 施秉县| 江口县| 囊谦县| 玛沁县| 东乡| 紫云| 巴中市| 荆州市| 信丰县| 河西区| 奎屯市| 鄂州市| 宁海县| 无极县| 平凉市|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