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屬于新能源汽車領域。
背景技術:
石油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嚴重、全球氣候變暖是全球汽車產業面臨的共同挑戰,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解決該問題的根本辦法。動力系統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主要系統之一,對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動力電池作為汽車用電源,其輸出峰值功率高,動態響應快。目前,在功率密度方面蓄電池能夠滿足車輛動力性能要求,在能量密度上蓄電池還有一定的缺陷,其比較低的能量密度使得車輛的續駛里程還無法滿足遠距離的出行要求,導致了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短、整車制造成本高、生產難以產業化等問題。從而極大地影響了電動車發展的進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包括動力裝置、電氣控制裝置和傳動系統,其中,動力裝置通過電氣控制裝置連接,根據車輛不同運行工況,電氣控制裝置實時匹配最佳動力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車輛輸出動力,所述動力系統通過連接裝置與傳動系統連接,最終將動力傳遞給車輪。
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增程器、驅動電機、動力電池、內燃機。
所述電氣控制裝置可以由ECU控制,也可以由CAN總線控制或其他控制裝置。
所述的連接裝置可以是機械連接裝置,也可以是其他連接裝置。
所述的傳動系統包括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
本發明比較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點如下。
1. 本發明可適用于車輛不同工況行駛條件下最佳地使用動力系統,有效合理利用車輛動力系統,降低車輛燃油消耗。
2. 本發明不必裝備大量的動力電池組,可有效減輕車輛重量,有利于車輛的輕量化設計。
3. 本發明可以大大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可大幅度降低汽車的使用成本。
4. 本發明具有低噪聲、低排放、能量可回收使用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系統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中的純電動模式。
圖3 是本發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中的增程模式。
圖4是本發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車多級動力匹配系統中的混合動力工作模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例進行進一步說明。
第一種工作模式為純電動工作模式,動力傳遞路線如圖2所示。動力電池是唯一的動力源,這種工作模式與純電動汽車一樣,相當于一輛純電動汽車,不同之處是,該種混合動力汽車行駛里程可以設置的相對較小,不必裝備大量的動力電池組,動力電池的電量能夠滿足車輛起步、加速、爬波、怠速,以及驅動汽車空調等附件。該模式適合中低速、短途行駛。
第二種工作模式為增程工作模式,能量傳遞路線如圖3所示。在電池的電達到預設的SOC最低值時,增程器系統啟動,發動機運行在最佳狀況,此時,發動機發電,一部分用于驅動車輛行駛,多余的電量為蓄電池充電。當車輛停止時,可利用市電為蓄電池充電。該模式適合中低速、市郊區中長途行駛運行。
第三種工作模式為混合動力模式,能量傳遞路線如圖4所示。汽車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行駛,無需充電,操作完全同燃油車,只起到啟動助力和剎車能量回收作用,發動機在最佳狀態輸出平均功率。當汽車進行遠距離行駛時,可開啟此模式進行行駛。蓄電池和動力電池是徹底停止工作的,內燃機是唯一的動力來源。該模式適合高速、長距離行駛。
以上是本發明的優選地工作模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