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防撞式充電樁。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節能減排要求的日益提高,電動自行車或者電動汽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推廣使用,而電力充電樁便相應地也得到了大力的建設和推廣。但對于現有的充電樁來說,限于結構和設計上的限制,其往往僅具有對電動車進行充電的基本功能,而不能夠對自身進行有效的防護,這便使得騎行人員或者駕駛人員會很容易撞上充電樁進而導致充電樁受到損壞,這既大大影響了充電樁的正常使用,也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避免或者大大減輕了硬性碰撞,從而有效保證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的新型防撞式充電樁。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包括圓形底座以及設于所述圓形底座上的充電樁本體,在所述充電樁本體的頂端設有充電接口,在所述充電樁本體的上方還設有罩體,在所述充電樁本體的外部還套設有筒體,在所述筒體的底端均勻設有多個萬向滾珠,且所述萬向滾珠的球面與所述圓形底座的頂部平面緊密貼合;在所述充電樁本體的豎向外側壁和所述筒體的豎向內側壁之間還分別連接有多個第一減震彈簧,同時在所述充電樁本體的豎向外側壁上還設有多個防撞球,在所述筒體的豎向外側壁上還覆蓋有橡膠層;該充電樁還分別包括了振動傳感器、環境亮度傳感器、微控制器、報警器和LED燈,其中所述振動傳感器設于所述筒體的豎向內側壁的頂端,所述環境亮度傳感器、報警器和LED燈均設于所述罩體的外部頂端,并且所述振動傳感器和環境亮度傳感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所述報警器和LED燈的輸入端。
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還包括了無線發射器,所述無線發射器設于所述罩體的內部頂端,并且所述無線發射器的輸入端與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
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中在位于所述筒體外部的所述圓形底座上還均勻設有多個緩沖桿,且所述緩沖桿的底端與所述圓形底座鉸接,同時在所述緩沖桿的中部與所述圓形底座的頂部平面之間還連接有第二減震彈簧。
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還包括了GPS傳感器,所述GPS傳感器設于所述罩體的內部頂端,并且所述GPS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的輸入端。
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中所述罩體為向上凸出的半球形,且所述罩體的左端與所述充電樁本體之間為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避免或者大大減輕了硬性碰撞,從而有效保證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新型防撞式充電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圓形底座1,充電樁本體2,充電接口3,罩體4,筒體5,萬向滾珠6,第一減震彈簧7,防撞球8,橡膠層9,振動傳感器10,環境亮度傳感器11,報警器12,LED燈13,無線發射器14,緩沖桿15,第二減震彈簧16,GPS傳感器1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包括圓形底座1以及設于圓形底座1上的充電樁本體2,在充電樁本體2的頂端設有充電接口3,在充電樁本體2的上方還設有罩體4,在充電樁本體2的外部還套設有筒體5,在筒體5的底端均勻設有多個萬向滾珠6,且萬向滾珠6的球面與圓形底座1的頂部平面緊密貼合;在充電樁本體2的豎向外側壁和筒體5的豎向內側壁之間還分別連接有多個第一減震彈簧7,同時在充電樁本體2的豎向外側壁上還設有多個防撞球8,在筒體5的豎向外側壁上還覆蓋有橡膠層9;該充電樁還分別包括了振動傳感器10、環境亮度傳感器11、微控制器、報警器12和LED燈13,其中振動傳感器10設于筒體5的豎向內側壁的頂端,環境亮度傳感器11、報警器12和LED燈13均設于罩體4的外部頂端,并且振動傳感器10和環境亮度傳感器1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微控制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報警器12和LED燈13的輸入端。
在上述結構下,當環境亮度傳感器11檢測到周圍環境過暗時,便可控制啟動LED燈13工作,從而使得充電樁產生有效的警示作用,防止因無法看清充電樁而對其進行硬性碰撞,而當撞上充電樁時,通過筒體5、第一減震彈簧7和防撞球8便可產生有效的緩沖減震作用,并且通過振動傳感器10還可及時檢測到該碰撞信息,并及時控制啟動報警器12進行報警。
作為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還包括了無線發射器14,無線發射器14設于罩體4的內部頂端,并且無線發射器14的輸入端與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這樣,當對充電樁產生硬性碰撞時,通過無線發射器14便可該將碰撞信息及時地進行對外發送(如發送至遠程的監控中心),從而能夠及時提醒檢修人員前去維護或維修,這進一步大大增強了充電樁的使用性能。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中在位于筒體5外部的圓形底座1上還均勻設有多個緩沖桿15,且緩沖桿15的底端與圓形底座1鉸接,同時在緩沖桿15的中部與圓形底座1的頂部平面之間還連接有第二減震彈簧16。這樣,便可進一步有效提升了充電樁的減震緩沖性能。
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還包括了GPS傳感器17,GPS傳感器17設于罩體4的內部頂端,并且GPS傳感器17的輸出端連接至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這樣,便可對充電樁進行更加準確有效的定位,從而當對外發送碰撞信息時,還可進一步將該定位信息一起對外發送,從而更有利于對充電樁進行維護或維修。
作為再進一步的優選,對于上述新型防撞式充電樁,其中罩體4為向上凸出的半球形,且罩體4的左端與充電樁本體之間為鉸接。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地避免或者大大減輕了硬性碰撞,從而有效保證了自身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壽命。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