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及安裝在該裝置上的天然氣氣瓶。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環境污染治理壓力越來越大,汽車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天然氣汽車較受歡迎,從排放來講,天然氣汽車燃燒尾氣相對清潔,易于實現國V以上排放,大大降低了尾氣污染,從經濟效益來講,天然氣汽車同相同類型汽、柴油車相比,能節省成本60%以上,具有較好的相對優勢,并且隨著西氣東輸以及跨國天然輸氣管道的建成、城市加氣站的普及,天然氣將會在汽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具有極大的發展前景。
但目前的整車在出廠時一般仍然以汽、柴油基礎車型為主,燃氣系統都是購車用戶后續通過改裝廠自行改裝,絕大部分改裝廠為了謀取最大經濟效益,氣瓶固定簡單化、粗放化,比如直接在車體的車架上焊接支撐支架或者在車廂內用螺栓固定支撐支架,之后用金屬緊固帶將氣瓶安裝在支撐支架上,氣瓶與發動機之間直接通過輸氣管連接,上述燃氣系統的安裝結構雖然能實現汽車油改氣的改裝結構,但是卻存在一下幾個方面的缺點:1、氣瓶通過金屬緊固帶安裝在支撐支架上存在不完全約束固定狀態,氣瓶可沿其軸線在金屬支架上做軸向移動;2、氣瓶出口連接的輸氣管處于裸露狀態,因此,當天然氣氣瓶安裝在封閉的車廂內時,位于車廂內的輸氣管本身出現漏氣或者與氣瓶的連接處出現漏氣時,天然氣會泄漏至所處的車廂內或者駕駛室中,因此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充分固定氣瓶的氣瓶固定裝置;另外還需要設計一種可充分固定在該固定裝置上進行使用,并且即使位于車廂內的輸氣管漏氣或者破裂之后泄露的天然氣也可被導出至車廂外部的車用天然氣氣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充分固定天然氣氣瓶的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可安裝在車廂內呈前后平行間隔設置的前橫梁和后橫梁,所述前橫梁和后橫梁上分別安裝有左右間隔設置的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的相對內側面上設有緩沖件,前后對應的兩個支撐座之間設有用于固定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緊固帶,所述緊固帶上設有防磨件;所述前橫梁或后橫梁上設有可防止待安裝天然氣氣瓶沿其軸向移動的限位裝置。
采用上述結構后,先將帶有支撐座的前橫梁和后橫梁安裝在車廂底部,之后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通過緊固帶安裝在前橫梁和后橫梁的支撐座之間,緊固帶上的防磨件和支撐座上的緩沖件均可充分搭配從而固定天然氣氣瓶且可防止磨傷天然氣氣瓶外表面,另外,可調節限位裝置從而調整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左右位置且可對其左右位置進行固定,
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安裝在前橫梁或后橫梁兩端部并可沿前橫梁或后橫梁長度方向移動且可相對鎖止的限位座。
為了充分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接觸,兩限位座的相對內端面上對應設有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相應接觸處表面相匹配的限位支撐面。
為了避免限位座與天然氣氣瓶硬性接觸,所述限位支撐面上設有彈性保護件。
為了方便調整限位座的左右位置,所述前橫梁或后橫梁的兩個端部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設置的長條孔,所述限位座底部設有與所述長條孔對應的安裝孔,所述限位座通過連接螺栓安裝在前橫梁或后橫梁上。
為了充分支撐固定天然氣氣瓶,所述支撐座的相對內側設有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外弧面相適應的弧形支撐面。
所述緩沖件為設置在弧形支撐面上的橡膠墊。
所述防磨件為套裝在緊固帶上的橡膠套。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對天然氣氣瓶進行全約束固定。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在上述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上進行使用的天然氣氣瓶,且與天然氣氣瓶連接的輸氣管位于車廂內管段出現漏氣或者破裂之后泄露的天然氣可導出至車廂外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包括天然氣氣瓶瓶口,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天然氣氣瓶瓶口處安裝有氣瓶閥,所述氣瓶閥的出口安裝有伸出車廂外并與發動機連接的輸氣管,所述氣瓶閥的出口處密封連接有套裝在輸氣管外側并隨輸氣管一同伸出車廂外的保護管。
所述保護管為波紋管。
采用上述結構后,由于在輸氣管的外側套裝有保護管,保護管的外端部隨輸氣管伸出車廂外,因此即使輸氣管與氣瓶連接處發生漏氣或者位于車廂內的輸氣管管段破裂時,泄露的天然氣也可被導出至車廂外部,從而保證車廂內的人員安全及車體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安裝天然氣氣瓶時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沿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沿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沿圖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A區域內的局部剖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該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包括可安裝在車廂內呈前后平行間隔設置的前橫梁1和后橫梁2,該前橫梁1和后橫梁2可采用槽鋼制成,該前橫梁1和后橫梁2可通過螺栓直接安裝在車廂內的地板上,在前橫梁1和后橫梁2上分別安裝有左右間隔設置的支撐座3,待安裝天然氣氣瓶可安裝在前后兩排支撐座3之間,為了保證支撐座具有足夠的支撐高度,從而避免將天然氣氣瓶安裝在支撐座上時,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最低側部與車廂地板接觸從而發生干涉,如圖3和圖6所示,可先在車廂內的地板上焊接或者螺接一定高度的托架座13,該托架座13為四個且前后兩排布置,每排兩個,并將前橫梁1和后橫梁2通過螺栓安裝托架上;另外,為了保證支撐座3平穩支撐待安裝天然氣氣瓶,支撐座3的相對內側頂部設有左右貫通用于支撐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弧形支撐面,該弧形支撐面的半徑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瓶體半徑相等,其次,弧形支撐面上通過螺釘安裝有橡膠墊,當然,該橡膠墊也可以選用其它彈性的緩沖件,該橡膠墊可防止待安裝天然氣氣瓶軸向轉動且避免天然氣氣瓶與支撐座3硬性接觸;另外,支撐座3的頂部均設有螺紋孔,位于前后對應的兩個支撐座3之間設有用于固定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緊固帶6,該緊固帶6為鋼帶,緊固帶6的兩端部分別設有穿裝孔,因此緊固帶6的兩端部分別通過穿過相應穿裝孔并螺裝在相應螺紋孔中的鎖緊螺栓將其安裝在相應支撐座3頂部,此時,待安裝天然氣氣瓶將通過緊固帶6拉靠在前后兩排支撐座3之間。
繼續參照附圖,為了避免緊固帶6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硬性接觸,可在緊固帶的工作面上粘接防磨件7,防磨件7優選彈性較好的橡膠墊片,當然為了防止防磨件7掉落并且方便后續拆裝,該防磨件7優選為套裝在緊固帶6上的橡膠套。
如圖4和圖6所示,前橫梁1上還設有可防止待安裝天然氣氣瓶沿其軸向移動的限位裝置,該限位裝置包括安裝在前橫梁1兩端部的限位座11,該限位座11包括水平設置的連接板,連接板的前側設有豎直的支撐板,支撐板的頂部連接有向后延伸的頂板,如圖6所示,該限位座11可直接由一塊金屬板材折彎兩次而成;該頂板后側部頂靠在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相應端部上,為了充分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相應端部接觸,頂板的后側部設有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相應接觸處表面相匹配的限位支撐面12,該限位支撐面為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的相應接觸處表面向適應的弧形面,為了避免頂板與待安裝天然氣氣瓶硬性接觸,頂板的后端部上還可套裝有彈性保護件,該彈性保護件在圖中未示出;為了方便調整限位座11的左右位置,前橫梁1的兩個端部設有用于安裝相應限位座11并沿前橫梁1長度方向設置的長條孔,該長條孔圖中未示出,相應的,限位座11的連接板上設有安裝孔,該限位座11通過穿過安裝孔與長條孔中的連接螺栓將其安裝在前橫梁1上;當然,上述限位座也可以安裝在后橫梁上。
下面繼續參照附圖對安裝在車用天然氣氣瓶固定裝置上的天然氣氣瓶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天然氣氣瓶4為圓柱狀瓶體,其末端為半球狀端部,該天然氣氣瓶4的軸線與前橫梁1和后橫梁2平行設置,并將該天然氣氣瓶4通過緊固帶安裝在前橫梁和后橫梁上的前后兩排支撐座之間,并通過調整前橫梁上的限位座11使天然氣氣瓶具有合適的左右位置;天然氣氣瓶4瓶口處安裝有氣瓶閥8,氣瓶閥8的出口安裝有伸出車廂外并與發動機連接的輸氣管9,為了避免輸氣管9與氣瓶閥8連接處發生漏氣或者位于車廂內的輸氣管管段破裂后所泄露的天然氣可被導出至車廂外部從而提高車輛安全性,如圖5所示,氣瓶閥8的出口處密封連接有套裝在輸氣管9外側并隨輸氣管9一同伸出車廂外的保護管10,該保護管10為波紋管,該波紋管的內端部可通過扎帶捆扎在氣瓶閥8的外端部上從而保證密封,當然也可直接將波紋管的內端部膠粘在氣瓶閥8的外端部上,其外伸端部也可直接密封安裝在車廂的廂壁上,并在所在廂壁上開設連通波紋管內腔與車廂外部的通氣孔,相應的,輸氣管9從通氣孔伸出,當然,波紋管的外伸端部也可直接伸出車廂外側,該波紋管可以為塑料波紋管可以為金屬波紋管,當然保護管10也可以為pvc鋼絲管等管材,上述保護管10還具有避免外力直接損傷輸氣管9的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飾。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