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結構和汽車安全領域,用于保護兒童乘員安全,具體涉及一種集成式汽車兒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車座椅大都是只能供成人乘坐的單一汽車座椅,然而兒童乘員又越來越多,且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幼兒乘車安全已經成為我國交通安全的突出問題,我國每年超過1.85萬名兒童在交通事故傷亡,已經成為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汽車兒童座椅在歐、美、日等國使用已很普遍,這些國家大都制定了相當嚴格的法律法規和評價體系對兒童座椅的生產和使用進行規范和指導,并有效降低了兒童交通事故意外傷亡。
中國在2011年也頒布了《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法規,并出臺了一些強制性標準,但是由于中國在兒童安全約束系統方面起步較晚,安全可靠且操作方便的兒童安全座椅并不常見。目前,有少數有車家庭會給孩子配備分離式兒童安全座椅,但是由于這種座椅裝拆比較困難且誤裝后會給孩子帶來潛在的隱患,因此,很難普及到更多的家庭。在這種形勢下,操作簡單且無需裝拆的集成式汽車兒童安全座椅能夠發揮其優勢,可以與汽車后排座椅的三點式安全帶配合使用,保障兒童的乘車安全。集成式汽車兒童約束系統的推廣勢在必行。但現有的集成式汽車兒童安全座椅仍存在缺陷,不能靈活調節坐墊高度,從而靈活地匹配不同兒童乘員身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集成式兒童安全座椅。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集成式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包括靠背、坐墊及設置在所述坐墊和汽車地板之間的用于調節所述坐墊高度位置的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坐墊和汽車地板之間的十字撐架,所述十字撐架包括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所述第一撐桿的上下兩端部分別與所述坐墊、汽車地板轉動地設置,所述第二撐桿的上下兩端部分別與所述坐墊、汽車地板轉動地設置,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相交叉,所述第一撐桿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撐桿的下端部還分別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地設置,所述高度調節機構還包括沿自身軸心線能夠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汽車地板上且外表面設有螺紋的轉動桿及與所述轉動桿螺紋連接的第一連接組件,所述轉動桿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連接組件與所述第二撐桿的下端部相連接,所述轉動桿的轉動驅動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在所述轉動桿上沿所述轉動桿的延伸方向相對滑動,進而帶動所述第二撐桿的下端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高度調節機構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坐墊上、汽車地板上的且分別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導軌和下導軌,所述第一撐桿的上端部滑動地設置在所述上導軌上,所述第二撐桿的下端部滑動地設置在所述下導軌上。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套設在所述轉動桿上且與所述轉動桿螺紋連接的第一連接件,設置在所述下導桿上能夠沿其延伸方向滑動的第一滑塊,及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第一滑塊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二撐桿的下端部與所述第二滑塊相轉動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上導桿上設有能夠沿其延伸方向滑動的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第二滑塊相轉動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靠背包括第一靠背體,位于所述第一靠背體上方且能夠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的第二靠背體,及上端部與所述第二靠背體固定連接、下端部與所述下導軌滑動連接的靠背連桿。
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轉動桿上還設有第二連接組件,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包括套設在所述轉動桿上與所述轉動桿螺紋連接的第二連接件,及兩端部分別與所述第二連接件、靠背連桿的下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桿,所述轉動桿的轉動驅動所述第二連接件在所述轉動桿上沿所述轉動桿的延伸方向相對滑動,帶動所述靠背連桿的下端部在所述下導軌上滑動,進而帶動所述第二靠背體沿所述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
具體地,所述第一靠背體上對應所述靠背連桿的位置設置有沿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靠背連桿在所述滑槽內滑動。
所述第二連接組件位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后方。
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二靠背體的滑動方向與所述第二撐桿的下端部的滑動方向相反。
進一步地,在所述座椅的左右兩側對稱設置有所述十字撐架,每側所述十字撐架包括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撐桿和第二撐桿在交叉處通過樞軸相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撐桿的上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撐桿的上端部的前方。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使用時,不需要單獨安裝和拆卸,手動調節,方便可靠,避免誤用,經濟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坐墊高度能夠靈活調節,能夠靈活地匹配不同身高或年齡段的兒童乘員,從而讓不同身高或年齡段的兒童乘坐舒適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成人乘坐時使用狀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兒童乘坐時使用狀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兒童乘坐時結構示意圖(不顯示坐墊和靠背);
圖中:1、坐墊;2、第一撐桿;3、第二撐桿;4、轉動桿;5、上導軌;6、下導軌;7、第一滑塊;8、第一連接件;9第一連接桿;10、第二滑塊;11、第一靠背體;12、第二靠背體;13、靠背連桿;14、滑槽;15、上連接板;16、下連接板;17、第一固定件;18、第二固定件;19、第二連接桿;20、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集成式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如圖1~3所示,其包括坐墊1、靠背及設置在坐墊1和汽車地板之間的用于調節坐墊1高度位置的高度調節機構。坐墊1包括坐墊本體及設置在坐墊本體下方的上連接板15,汽車地板包括汽車地板本體及設置在汽車地板本體上方的下連接板16,該調節機構設置在上連接板15和下連接板16之間。
該高度調節機構包括位于座椅左右兩側且對稱設置的十字撐架,每側十字撐架包括第一撐桿2和第二撐桿3,第一撐桿2的上下兩端部分別與上連接板15、下連接板16轉動地設置,第二撐桿3的上下兩端部分別與上連接板15、下連接板16轉動地設置,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還分別沿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地設置,第一撐桿2和第二撐桿相交叉并在交叉處通過樞軸相轉動連接,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位于第二撐桿3的上端部的前方。
該高度調節機構還包括沿自身軸心線能夠轉動地設置在下連接板16上且外表面設有螺紋的轉動桿4及與轉動桿4螺紋連接的第一連接組件,轉動桿4沿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連接組件與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相連接,轉動桿4的轉動驅動第一連接組件在轉動桿4上沿轉動桿4的延伸方向相對滑動,進而帶動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沿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
該高度調節機構還包括分別設置在上連接板15、下連接板16上的且分別沿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上導軌5和下導軌6,上導軌5、下導軌6、轉動桿4三者相互平行,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滑動地設置在上導軌5上,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滑動地設置在下導軌6上。上連接板15上位于座椅的左右兩側且對稱設有上導桿5,下連接板16上位于座椅的左右兩側且對稱設有下導桿6,每側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滑動地設置在同側上導桿5上,每側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滑動地設置在下導桿6上。
具體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套設在轉動桿4上且與轉動桿4螺紋連接的第一連接件8,設置在下導桿6上能夠沿其延伸方向滑動的第一滑塊7,及兩端部分別與第一連接件8、第一滑塊7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桿9,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與第一滑塊7通過樞軸相轉動連接,轉動桿4的轉動帶動第一連接件8在轉動桿4上沿轉動桿4的延伸方向相對滑動,第一連接件8的滑動帶動第一滑塊7在下導桿6上滑動。每側下導軌6上分別設有第一滑塊7,兩側第一滑塊7分別通過第一連接桿9與同一個第一連接件8固定連接,第一連接件8的滑動帶動兩側第一滑塊7同步滑動。
每側上導桿5上設有能夠沿其延伸方向滑動的第二滑塊10,每側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與同側的第二滑塊10通過樞軸相轉動連接。
下連接板16上對應第一撐桿2的下端部的位置固定設有第一固定件17,第一撐桿2的下端部通過樞軸與第一固定件17相轉動連接;上連接板15上對應第二撐桿3的上端部的位置固定設有第二固定件18,第二撐桿3的上端部通過樞軸與第二固定件18相轉動連接。
靠背包括第一靠背體11,位于第一靠背體11上方且能夠沿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的第二靠背體12,及上端部與第二靠背體12固定連接、下端部與下導軌6滑動連接的靠背連桿13。在轉動桿4上還設有第二連接組件,第二連接組件包括套設在轉動桿4上與轉動桿4螺紋連接的第二連接件,及兩端部分別與第二連接件、靠背連桿13的下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桿19,轉動桿4的轉動驅動第二連接件在轉動桿4上沿轉動桿4的延伸方向相對滑動,帶動靠背連桿13的下端部在下導軌5上滑動,進而帶動第二靠背體12沿座椅的前后方向滑動。在第二靠背體1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靠背連桿13,每側靠背連桿13的下端部與同側下導軌6滑動連接,兩側靠背連桿13由同一個第二連接件帶動滑動。第二連接件位于第一連接件8后方。
在第一靠背體11上對應靠背連桿13的位置設置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14,靠背連桿13在滑槽14內滑動。
第一連接件8的滑動方向與第二連接件的滑動方向相反,使得第二靠背體12的滑動方向與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的滑動方向相反。
轉動桿4的前端部設有用于手動轉動轉動桿4的手柄20。
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坐墊1能夠在0~175mm范圍的高度范圍內調整,當坐墊1的高度為0時,兒童安全座椅處于成人乘坐工作狀態,當坐墊1的高度為175mm,兒童安全座椅處于最小兒童(如嬰兒)乘坐工作狀態,該兒童安全座椅還可以根據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或年齡將坐墊1的高度在0~175mm范圍內調整以滿足不同身高或年齡段兒童的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具有成人乘坐工作狀態、不同身高或年齡的兒童乘坐工作狀態。如圖1,兒童安全座椅處于成人乘坐工作狀態,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滑動至上導桿5的前端部,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滑動至下導桿6的前端部,靠背連桿13的下端部滑動至下導桿6的后端部,坐墊1的高度為0。當需將兒童安全座椅由成人乘坐調整為兒童乘坐,轉動轉動桿4,驅動第一連接件8相對轉動桿4向后滑動,帶動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在下導桿6上向后滑動,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也向后滑動,坐墊1慢慢升高,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將坐墊1升高至指定高度,轉動桿4的轉動同時驅動第二連接件相對轉動桿4向前滑動,帶動靠背連桿13的下端部向前滑動,進而帶動第二靠背體12向前滑動。繼續同向轉動轉動桿4,第一連接件8繼續相對轉動桿4向后滑動,帶動第二撐桿3的下端部向后滑動,第一撐桿2的上端部也向后滑動,坐墊1繼續升高,直至升至175mm,坐墊1升至最高,同時第二連接件相對轉動桿4繼續向前滑動,帶動靠背連桿13的下端部繼續向前滑動,進而帶動第二靠背體12繼續向前滑動,坐墊1升至最高時,停止轉動轉動桿4,則高度調節機構自鎖,第一連接件8停止滑動,第二連接件也停止滑動,則第二靠背體12也停止滑動,此時,兒童安全座椅供最小年齡兒童(如嬰兒)乘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高度調節機構調節坐墊的高度為0~175mm,并且可以實現反向自鎖,具有足夠的強度,在高速碰撞時能夠保證高度調節機構不破裂,滿足歐洲ECE R44和GB 27887-2011《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的相關法規。當成年人乘坐時,將坐墊降到最低位置,并與后排的三點式安全帶配合使用。當兒童乘坐時,可以依據兒童的身高和體重,將坐墊高度調整至兒童最佳乘坐位置,并與后排的三點式安全帶配合使用,保證肩帶正確地從兒童的胸骨和鎖骨中繞過,保證腰部安全帶可以緊緊地繞過臀部和大腿,從而保證在汽車碰撞事故中兒童乘員的乘車安全。該座椅的另一優點是可以繼承和發展以往兒童安全座椅的長處,為兒童安全座椅的普及打下良好基礎。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