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化涂脂設備,尤其是一種運用于剛性懸掛接觸網涂覆導電脂的自動涂脂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剛性懸掛接觸網接觸導線涂抹導電脂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涂覆,其方法工作強度大并且成本高,涂抹導電脂的厚度不易均勻,容易造成部分導線裸露腐蝕,與受電弓之間的導電效果不穩定,影響列車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工作強度高、導電脂涂抹不均勻導致的一系列弊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全自動化的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其安裝在放線牽引車上,與放線速度同步,實現自動感應運行、自動涂脂的工作模式。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包括主機、進油管、涂脂器、回油管、回油桶,主機設置有儲油罐、控制器、電機、潤滑脂泵,涂脂器設置有感應器、感應膠輪、導向滑輪、導向套、密封片、刮油片,主機固定在放線牽引車上,涂脂器套在接觸導線上,進油管一端連接主機,另一端連接涂脂器的進油嘴,回油管一端連接涂脂器的回油嘴,另一端連接回油桶,回油桶放置在放線牽引車上。
上述的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所述主機固定在放線牽引車上,主機設置有主機門、儲油罐、控制器、電機、潤滑脂泵,主機門采用左右移動式安全門;儲油罐設置在主機兩側;電控箱設置在主機內部上方的位置,電控箱門上設置有信號燈和運行開關,電控箱內安裝有控制器和穩定電源;電機呈倒立狀態設置在電控箱的下方,電機軸上設置有偏心輪;2個潤滑脂泵設置在偏心輪的兩側,潤滑脂泵的進油端插入儲油罐內,另一端緊靠偏心輪,2個潤滑脂泵的出油口連接油路集成塊。
上述的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所述進油管的一端連接主機箱體內部下方的油路集成塊,另一端連接涂脂器的進油嘴,進油管采用鋼帶鎧裝高壓油管。
上述的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所述涂脂器套在需要涂抹導電脂的接觸導線上,涂脂器的前段設置有感應器、感應膠輪、導向滑輪;涂脂器末段設置有導向滑輪;涂脂器中段的涂脂筒內設置有導向套、密封片、刮油片,涂脂筒上方設置有提手,兩側設置有牽引板,下方設置有進油嘴和回油嘴。
上述的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所述回油管一端連接涂脂器的回油嘴,另一端連接回油桶。
上述的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所述回油桶固定在放線牽引車上,回油桶的桶蓋設置有接頭,接頭上連接有回油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動感應運行、自動涂脂的工作模式,解決了人工涂脂成本高、效率低、涂脂不均勻造成的弊端。
附圖說明
圖1是剛性懸掛接觸網電動涂脂裝置的運行示意圖。圖中1是主機、圖中2是進油管、圖中3是涂脂器、圖中4是回油管、圖中5是回油桶、圖中6是接觸導線。
圖2是主要配件分布圖。圖中2是進油管、圖中7是儲油罐、圖中8是電控箱、圖中9是電機、圖中10是潤滑脂泵、圖中11是感應器、圖中12是感應膠輪、圖中13是導向滑輪、圖中14是導向套、圖中15是密封片、圖中16是刮油片。
圖3是涂脂器與接觸導線。
圖4中6.1是接觸導線的剖面圖,6.2是接觸導線的主視圖。
圖5是電機,電機軸上安裝有偏心輪。
圖6是潤滑脂泵。
圖7是感應器。
圖8是感應膠輪。
圖9是導向滑輪。
圖10是導向套。
圖11是密封片。
圖12是刮油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主機固定在放線牽引車上,涂脂器架在接觸導線上,涂脂器兩側有牽引線連接至放線牽引車。放線牽引車向前移動時拖動涂脂器在接觸導線上移動,感應膠輪和導向滑輪同時產生轉動,感應器根據感應膠輪的轉動速度計算出涂脂器在接觸導線上的移動速度,并把速度信號傳輸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電機運轉,電機的轉動帶動潤滑脂泵工作,使導電脂通過進油管進入涂脂器,并填滿其內部空間,接觸導線穿過涂脂器的過程中,其圓周和凹槽自動填滿導電脂,再通過涂脂筒后端的刮油板,將接觸導線圓周多余的油脂刮走,多余油脂通過回油管進入回油桶循環利用。進入涂脂器的導電脂的流入速度與其在接觸導線上的移動速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