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門結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門裙板膠條。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車門與側圍外板大多采用車門一、二級橡膠條進行密封,車門與側圍外板在同一平面進行匹配;為保證車門正常開關,車門外板下端緣與側圍外板在Z向留有6mm間隙;由于輪胎旋轉甩泥,容易在車門與側圍外板匹配間隙處甩入淤泥,造成開門時側圍外板及車門內板下端淤泥堆積;門裙板下部與側圍外板存有縫隙,風噪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門裙板膠條,其優點是結構簡單、風噪低以及阻止輪胎甩泥,保持車內干凈,提高乘員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裙板膠條,包括擠出膠條,所述擠出膠條設置于側圍外板與門裙板之間,所述擠出膠條與所述側圍外板相抵,所述擠出膠條與所述門裙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裙板膠條還可以是:
所述擠出膠條包括海綿膠條和密實膠條,所述海綿膠條與所述密實膠條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形,所述海綿膠條與側圍外板相抵,所述密實膠條與門裙板相抵。
所述密實膠條與所述海綿膠條形成封閉腔體。
所述密實膠條與所述門裙板連接側設置有第一卡接部件,所述第一卡接部件與所述門裙板上的凸起卡接。
所述擠出膠條兩端設置有接角,所述接角與所述擠出膠條一體成形或固定連接,所述接角與門裙板卡接。
所述接角上設置有第二卡接部件,所述第二卡接部件與所述門裙板卡接。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裙板膠條,包括擠出膠條,所述擠出膠條設置于側圍外板與門裙板之間,所述擠出膠條與所述側圍外板相抵,所述擠出膠條與所述門裙板固定連接。在車門的門裙板與側圍外板墊設一條擠出膠條,擠出膠條與側圍外板相抵,擠出膠條與門裙板固定連接,這樣,擠出膠條設置于門裙板與側圍外板之間,當車門關閉時,擠出膠條配合車體,使得車輛內部形成密閉空間,當車輛行駛過程中,由于車輪的轉動,車輪甩起的泥水會被擠出膠條擋住,以防止泥水進入車內;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風噪低以及阻止輪胎甩泥,保持車內干凈,提高乘員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門裙板膠條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門裙板膠條與門裙板搭接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門裙板膠條的搭接關系示意圖。
圖中:1:擠出膠條;2:海綿膠條;3:密實膠條;4:第一卡接部件;5:側圍外板;6:門裙板;7:接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門裙板膠條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裙板膠條,包括擠出膠條1,所述擠出膠條1設置于側圍外板5與門裙板6之間,所述擠出膠條1與所述側圍外板5相抵,所述擠出膠條1與所述門裙板6固定連接。在車門的門裙板6與側圍外板5墊設一條擠出膠條1,擠出膠條1與側圍外板5相抵,擠出膠條1與門裙板6固定連接,這樣,擠出膠條1設置于門裙板6與側圍外板5之間,當車門關閉時,擠出膠條1配合車體,使得車輛內部形成密閉空間,當車輛行駛過程中,由于車輪的轉動,車輪甩起的泥水會被擠出膠條1擋住,以防止泥水進入車內;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風噪低以及阻止輪胎甩泥,保持車內干凈,提高乘員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裙板膠條,如圖1-圖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擠出膠條1包括海綿膠條2和密實膠條3,所述海綿膠條2與所述密實膠條3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形,所述海綿膠條2與側圍外板5相抵,所述密實膠條3與門裙板6相抵。這樣,與側圍外板5連接處設置有海綿膠條2,所述海綿膠條2與所述側圍外板5相抵,因為海綿膠條2具有彈性,回彈性好,當車門進行開關時,對開關門力有良好的貢獻;擠出膠條1與門裙板6連接側設置有密實膠條3,保證汽車室內與外界及自身的防水、防塵、隔音、隔熱、減振、防磨和裝飾作用,而且使用壽命長。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密實膠條3與所述海綿膠條2形成封閉腔體。由于車門開啟關閉時,必然要對整個擠出膠條1進行擠壓,因為密實膠條3與海綿膠條2形成封閉腔體,在擠壓時,密實膠條3與海綿膠條2形成封閉腔體內的氣體由于受壓膨脹,增大擠壓部位的反作用力,以避免海綿膠條2側受擠壓變形,有效保證結構特性。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密實膠條3與所述門裙板6連接側設置有第一卡接部件4,所述第一卡接部件4與所述門裙板6上的凸起卡接。這樣,通過第一卡接部件4將密實膠條3與門裙板6連接,密實膠條3與門裙板6卡接固定,當車主想更換整體擠出膠條1時,不需要專業的維修技師,僅拆卸下原擠出膠條1并更換上新得擠出膠條1即可,更換成本低且快捷。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門裙板膠條,如圖1-圖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是:所述擠出膠條1兩端設置有接角7,所述接角7與所述擠出膠條1一體成形或固定連接,所述接角7與門裙板6卡接。這樣,通過在擠出膠條1兩端設置接角7,接角7與門裙板6卡接,擠出膠條1通過接角7與門裙板6可拆卸連接,當需要更換擠出膠條1時,僅需要拆卸接角7與門裙板6的連接以及擠出膠條1與門裙板6的第一卡接部件4,即可更換擠出膠條1;拆卸方便,便于更換。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接角7上設置有第二卡接部件,所述第二卡接部件與所述門裙板6卡接。這樣,通過在接角7上設置第二卡接部件,第二卡接部件與門裙板6卡接,擠出膠條1通過第二卡接部件與門裙板6可拆卸連接,當需要更換擠出膠條1時,僅需要拆卸接角7與門裙板6的第二卡接部件以及擠出膠條1與門裙板6的第一卡接部件4,即可更換擠出膠條1;拆卸方便,便于更換。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