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商用車的剎車助力器。
背景技術:
助力器是商用車中借助壓縮空氣、高壓油等操控裝置,以達到使用輕便的目的。大型車輛操作因人力有限,于是就有很多“助力”裝置(學名叫“伺服機構”)。以助力式伺服制動系統為例,其特點是伺服系統的控制裝置用制動踏板機構直接操縱,其輸出力作用于液壓主缸,與踏板力一起對主缸油液加壓,這一點是區別與“增壓式”伺服制動系統的——“增壓式”伺服制動系統特點是制動踏板機構控制制動主缸,主缸輸出的液壓傳遞到輔助缸,并對伺服系統進行控制,伺服系統的輸出力與主缸液壓共同作用于輔助缸,輔助缸輸出到輪缸的液壓遠高于主缸液壓。包括機械液壓助力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助力方式,它誕生于1902年,由英國人FrederickW.Lanchester發明,而最早的商品化應用則推遲到了半個世紀之后,1951年克萊斯勒把成熟的液壓轉向助力系統應用在了Imperial車系上。由于技術成熟可靠,而且成本低廉,得以被廣泛普及。機械液壓助力系統主要由液壓泵、油管、壓力流體控制閥、V型傳動皮帶、儲油罐等元件組成。這種助力方式是將一部分發動機動力輸出轉化成液壓泵壓力,對轉向系統施加輔助作用力,從而使輪胎轉向。根據系統內液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常壓式液壓助力和常流式液壓助力。常壓式液壓助力系統的特點是無論方向盤處于正中位置還是轉向位置、方向盤保持靜止還是在轉動,系統管路中的油液總是保持高壓狀態;而常流式液壓轉向助力系統的轉向油泵雖然始終工作,但液壓助力系統不工作時,油泵處于空轉狀態,管路的負荷要比常壓式小,現在大多數液壓轉向助力系統都采用常流式。可以看到,不管哪種方式,轉向油泵都是必備部件,它可以將輸入的發動機機械能轉化為油液的壓力。真空助力式伺服制動系統它采用了左前輪制動油缸與右后輪制動油缸為一液壓回路、右前輪制動油缸與左后輪制動油缸為另一液壓回路的布置。真空助力器氣室與控制閥結合的真空助力器在工作時產生推力,也同腳踏板力一樣直接作用在制動主缸的活塞推桿上。在非工作狀態下,控制閥推桿回位彈簧將控制閥推桿推到右邊的鎖片鎖定位置,真空單向閥口處于開啟狀態,控制閥彈簧使控制閥皮碗與空氣閥緊密接觸,從而關閉了空氣閥口。此時真空助力器的真空氣室和應用氣室分別通過活塞體的真空氣室通道與應用氣室通道經控制閥腔處相通,并與外界大氣相隔絕。發動機啟動后,發動機的進氣歧管處的真空度上升,隨之,真空助力器的真空氣室、應用氣室的真空度均上升,并處于隨時準備工作的狀態。當進行制動時,踩下制動踏板,踏板力經杠桿放大后作用在控制閥推桿上。首先,控制閥推桿回位彈簧被壓縮,控制閥推桿連同空氣閥柱往前移。當控制閥推桿前移到控制閥皮碗與真空單向閥座相接觸的位置時,真空單向閥口關閉。此時,助力器的真空氣室、應用氣室被割開。此時,空氣閥柱端部剛好與反作用盤的表面相接處。隨著控制閥推桿的繼續前移,空氣閥口將開啟。外界空氣經過濾器后通過打開的空氣閥口及通往應用氣室的通道,進入到助力器的應用氣室,伺服力產生。取消制動時,隨著輸入力的減小,控制閥推桿后移,真空單向閥口開啟后,助力器的真空氣室、應用氣室相通,伺服力減小,活塞體后移。這樣隨著輸入力的逐漸減小,伺服力也將成固定比例的減小,直到制動力被完全解除
目前現有的商用車助力器助力效果不好,不具有自動復位功能,操控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助力效果好,具有自動復位功能,操控方便的商用車的剎車助力器。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商用車的剎車助力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方安裝有單向閥,所述殼體中部內側安裝有軸座,所述軸座內設置有制動推桿,所述制動推桿末端設置有橡膠盤,所述橡膠盤一端連接有空氣閥,所述制動推桿與軸座活動連接,所述殼體內側設置有膜片,所述膜片頂部通過螺釘與殼體固定,所述膜片內側設置有呈彎折狀的隔板,所述軸座和隔板之間安裝有第一回位彈簧,所述隔板一端設置有閥座,所述閥座內安裝有真空閥,所述真空閥與空氣閥連接,所述真空閥內安裝有助力推桿,所述助力推桿一端貫穿殼體,所述助力推桿與真空閥之間安裝有第二回位彈簧,所述閥座與殼體之間設置有密封環,所述殼體一端外側設置有螺紋部,所述殼體內側與助力推桿連接處安裝有空氣濾清器。
作為優選,所述單向閥與殼體可拆卸連接,單向閥底部設有外螺紋,可以與殼體對應的設有的螺紋孔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橡膠盤與制動推桿固定連接,采用環氧樹脂膠水進行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橡膠盤為氟橡膠盤,保持橡膠盤耐腐蝕,結構強度高。
作為優選,所述橡膠盤與空氣閥連接處外側設置有護套,護套能夠限定橡膠盤與空氣閥。
作為優選,所述護套外側與隔板焊接,護套和隔板均采用鑄鐵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橡膠盤與護套密封連接,連接處采用環氧膠進行粘合。
作為優選,所述隔板與膜片膠合連接,連接處采用環氧膠進行粘合。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回位彈簧剖面呈喇叭形狀,回彈效果好,同時具有緩沖功能。
作為優選,所述第二回位彈簧剖面呈橢圓形狀,使得助力推桿能夠復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置的膜片頂部通過螺釘與殼體固定,膜片內側的隔板一端設置有閥座,閥座內安裝有真空閥,真空閥與空氣閥連接,真空閥內安裝有助力推桿,助力推桿一端貫穿殼體,可以保持助力效果好;設置的第一回位彈簧和第二回位彈簧具有自動復位功能,保持操控操控方便;設置的軸座和護套保持結構穩定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商用車的剎車助力器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種商用車的剎車助力器,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上方安裝有單向閥2,所述殼體1中部內側安裝有軸座3,所述軸座3內設置有制動推桿4,所述制動推桿4末端設置有橡膠盤5,所述橡膠盤5一端連接有空氣閥6,空氣閥6具體采用復合式排氣閥,為圓桶狀閥體,其內部主要含有一組不銹鋼球,桿(FLOAT及塞。
所述制動推桿4與軸座3活動連接,所述殼體1內側設置有膜片7,所述膜片7頂部通過螺釘8與殼體1固定,所述膜片7內側設置有呈彎折狀的隔板9,所述軸座3和隔板9之間安裝有第一回位彈簧10,所述隔板9一端設置有閥座11,所述閥座11內安裝有真空閥12,真空閥12具體采用真空隔膜閥,是利用閥桿將橡膠膜直接壓在閥座上,用來截止或接通真空系統,真空隔膜閥是利用閥桿將橡膠膜直接壓在閥座上,用來截止或接通真空系統。采用連接形式有活套法蘭連接、快卸法蘭連接、焊接式連接。焊接式連接又分焊接式I型連接〔即兩端焊接〕,焊接式II型連接〔即一端焊接,另一端插入〕。閥門適用的工作介質為空氣及非腐蝕性氣體。本實施例采用焊接式II型連接方式進行安裝
所述真空閥12與空氣閥6連接,所述真空閥12內安裝有助力推桿13,所述助力推桿13一端貫穿殼體1,所述助力推桿13與真空閥12之間安裝有第二回位彈簧14,所述閥座11與殼體1之間設置有密封環15,所述殼體1一端外側設置有螺紋部16,所述殼體1內側與助力推桿13連接處安裝有空氣濾清器17。所述單向閥2與殼體1可拆卸連接。所述橡膠盤5與制動推桿4固定連接。所述橡膠盤5為氟橡膠盤。所述橡膠盤5與空氣閥6連接處外側設置有護套18。所述護套18外側與隔板9焊接。所述橡膠盤5與護套18密封連接。所述隔板9與膜片7膠合連接。所述第一回位彈簧10剖面呈喇叭形狀。所述第二回位彈簧14剖面呈橢圓形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設置的膜片頂部通過螺釘與殼體固定,膜片內側的隔板一端設置有閥座,閥座內安裝有真空閥,真空閥與空氣閥連接,真空閥內安裝有助力推桿,助力推桿一端貫穿殼體,可以保持助力效果好;設置的第一回位彈簧和第二回位彈簧具有自動復位功能,保持操控操控方便;設置的軸座和護套保持結構穩定性高。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