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動汽車領域,涉及一種電動汽車的充電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電池技術的發展,電動汽車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在電動汽車研發過程中,如何對電動汽車進行快速有效的充電仍然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申請號為201511007143.6的中國發明專利和申請號為201510680462.7的中國發明專利都披露了一種柔性充電系統和柔性充電方法,以企圖解決目前電動汽車充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而且,目前生產充電模塊的廠家有很多,每一家采用的控制方法都可能不同,這樣就導致每次更換了充電模塊廠家后都要對充電機的控制程序進行重新開發。并且,每臺充電機都會有多臺充電模塊,目前幾乎所有的充電機同一臺樁中都只有1個廠家的充電模塊。這樣,當充電模塊發生故障需要維修或者更換的時候必須依賴原供應商
此外,目前所有廠家的充電機,充電模塊間的均流都是由充電模塊與充電模塊之間自行完成的。當多個廠家的不同充電模塊在一起使用時,由于控制方式不同,所以它們之間無法實現均流。
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充電管理和控制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該方法解決了同一充電樁無法使用多個不同型號充電模塊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來自同一廠家或不同廠家的各個不同充電模塊的控制方法都導入到充電樁控制器的方法庫中;
(2)、通過can總線將多個不同充電模塊與所述充電樁控制器連接起來;
(3)、所述充電樁控制器首次啟動時在所述方法庫中針對與其相連的每個所述充電模塊分別找尋能夠控制其的控制方法,直到所述充電樁控制器能夠控制的充電模塊數量≥設定的充電模塊數量或者嘗試完所有的控制方法;
(4)、所述充電樁控制器記錄所述步驟(3)中為每個所述充電模塊找尋到的能夠控制其的控制方法;
(5)、所述充電樁控制器下一次啟動時使用所述控制方法來控制對應的充電模塊,以通過所述充電模塊實現充電并實現各個充電模塊間的均流控制。
進一步地,其中,所述步驟(5)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5.1)、所述充電樁控制器實時采集電動汽車的bms數據,獲得需要充電的總電壓和總電流;
(5.2)、所述充電樁控制器根據所述步驟(5.1)中得到的總電流除以實際使用的充電模塊的數量,得到每個所述充電模塊應該輸出的電流值;
(5.3)、所述充電樁控制器根據所述步驟(1)和步驟(2)得到的每個所述充電模塊需要輸出的電壓值和電流值,采用對應的控制方法來控制各個所述充電模塊的輸出。
更進一步地,其中,所述步驟(5)還包括以下步驟:
(5.4)、所述充電樁控制器實時采集每個所述充電模塊的實際輸出的電流值,并當采集的實際輸出的電流值與所述步驟(5.2)中計算的需求值存在大于5%的偏差時,采用所述對應的控制方法來調整各個所述充電模塊的輸出電流參數。
再進一步地,其中,所述步驟(5)還包括以下步驟:
(5.5)、所述步驟(5.1)-(5.4)循環執行,直到充電結束。
與現有的充電方法相比,本發明的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技術效果:
1、其能在同一臺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使用不同廠家或不同型號的充電模塊進行充電,解決了同一充電樁無法使用多個不同型號充電模塊的問題。
2、其會根據每個充電模塊的輸出狀態實時調整輸出電流、輸出電壓以實現均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充電系統的構成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實現均流充電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的內容不作為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制。
圖1示出了本發明的充電系統的構成示意圖。如圖1所示,與現有的充電系統相類似,其包括充電樁控制器和充電機。所述充電機包括多個充電模塊。所述充電樁控制器通過can總線1與電動汽車bms(電池管理系統)相連,以獲得所述電動汽車bms中的相關數據。同時,所述充電樁控制器通過can總線2與各個所述充電模塊相連,以實現對各個所述充電模塊的控制。所述各個充電模塊與供電電網和電動汽車電池相連,以實現對電動汽車電池的充電。
與現有的充電系統中充電機只能包括同一廠家的同一型號的充電模塊不同,在本發明中,所述充電機包括同一廠家或不同廠家的多個不同型號的充電模塊,例如,充電模塊1、充電模塊2、充電模塊3,一直到充電模塊n,其中n大于等于4。這些不同型號的充電模塊要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進行控制。
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用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不同充電模塊充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將來自同一廠家或不同廠家的各個不同充電模塊的控制方法都導入到充電樁控制器的方法庫中。
其中,所述控制方法為由充電模塊廠家提供的、用于控制充電模塊開關機、工作狀態采集以及設定輸出電壓和電流的通訊協議與控制流程。充電模塊的生產廠家在提供充電模塊的同時,會提供與其相應的控制方法。在本發明中,只需要將廠家提供的控制方法導入到充電樁控制器的方法庫中即可。
在本發明中,優選地,將目前所有廠家的所有型號的充電模塊的控制方法都導入到充電樁控制器的方法庫中。這樣,充電機中無論采用哪種類型的充電模塊,都能夠采用本發明的方法進行充電。
其次,通過can總線將多個不同充電模塊與所述充電樁控制器連接起來。
在本發明中,所述多個不同充電模塊為同一非車載直流充電機中的多個充電模塊,也就是,圖1中的充電模塊1、充電模塊2、充電模塊3直到充電模塊n。這些充電模塊其可以是同一廠家的,也可以是不同廠家的。當然,根據充電機的不同,其型號可能是不同的。
再次,在所述充電樁控制器首次啟動時,在所述方法庫中針對與其相連的每個所述充電模塊,也就是圖1中的充電模塊1、充電模塊2、充電模塊3直到充電模塊n分別找尋能夠控制其的控制方法。因為首先將各種型號的充電模塊的控制方法都導入到充電樁控制的方法看中了,因此,針對每個所述充電模塊,總能找到能夠控制其的控制方法。
同時,在本發明中,在為每個所述充電模塊找尋控制方法時,優選地,根據市場占有率排序,自動檢索適合的控制方法。也就是,先為每個充電模塊找尋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充電模塊的控制方法,如果該控制方法不能控制該充電模塊,那就按照排序用下一個控制方法對其進行試驗。這種方法能夠減少找尋的時間。
在本發明中,找尋過程持續進行,直到所述充電樁控制器能夠控制的充電模塊數量(也就是,為其找到了控制方法的充電模塊的數量)≥設定的充電模塊數量(也就是,所述充電機中所包括的充電模塊的數量)或者嘗試完所有的控制方法。這樣,能夠盡可能地為充電機中的每個充電模塊都找尋都合適的控制方法。
然后,所述充電樁控制器記錄上述步驟中為每個所述充電模塊找尋到的能夠控制其的控制方法。這樣,在使用的時候,不需要再次為各個充電模塊找尋對應的控制方法,方便快速地進行充電。
最后,所述充電樁控制器下一次啟動時,會自動使用所述控制方法來控制對應的充電模塊,以通過所述充電模塊實現充電并實現各個充電模塊間的均流控制。
在本發明中,所述均流控制就是讓每個所述充電模塊都是按照單充電模塊需要電流輸出實際電流的方式進行充電。例如,一臺充電機有4個充電模塊,如果需要給車輛提供80安培的電流,理想情況是每個充電模塊平均分配,都輸出20安培,這就是均流控制。
但是,由于每個充電模塊存在個體差異,如果不對每個充電模塊做閉環控制的話,4個充電模塊的輸出就會有差異,就會出現不均衡。因此,為了實現均流控制,就需要對各個充電模塊實行閉環控制,就是實時檢測每個充電模塊的實際輸出電流,如果低于平均值就將他升高,高于平均值就將他降低。具體地控制時,通過修改充電模塊的輸出電流參數來實現。
如圖3所示,在本發明中,為了實現均流充電,其充電過程中的閉環控制過程,也就是均流充電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所述充電樁控制器實時采集電動汽車的bms數據,獲得需要充電的總電壓和總電流。由于各個充電模塊是并列的,因此,需要充電的總電壓就是各個充電模塊應該輸出的電壓值。
其次,所述充電樁控制器根據上述步驟中得到的總電流除以實際使用的充電模塊的數量,就可以得到每個所述充電模塊應該輸出的電流值。正如前面所述的那樣,如果一臺充電機有4個充電模塊,并且如果需要給車輛提供80安培的電流,那么每個充電模塊應該輸出的電流都是20安培。
再次,所述充電樁控制器根據上述步驟中得到的每個所述充電模塊需要輸出的電壓值和電流值,采用對應的控制方法(也就是前面為其找尋都的控制方法)來控制各個所述充電模塊的輸出。
在充電過程中,所述充電樁控制器實時采集每個所述充電模塊的實際輸出的電流值,并當采集的實際輸出的電流值與前面計算的需求值存在較大偏差,例如大于5%的偏差時,采用所述對應的控制方法來調整各個所述充電模塊的輸出電流參數,以實現均流控制。
當然,在本發明中,上述各個步驟要循環執行,直到充電結束。這樣,能夠確保整個充電過程中都是均流控制。
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