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充氣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自動充氣器,特別是自行車、摩托車用自動充氣器的發(fā)明,該自動充氣器由固定夾、氣筒、輪動或桿動充氣桿、助動板或助動輪、連接鋼絲、離合開關組成;其中氣筒安裝、輪動或桿動充氣桿由固定夾固定在輪圈上,助動板或助動輪由鋼絲與離合開關連接,分別固定在車叉和車把上。
為使自行車、摩托車等車輛在騎行中發(fā)現(xiàn)輪胎氣不足時可以及時充氣或半路修補后給予充氣,至今仍需有特殊結(jié)構(gòu)的自動充氣器即氣筒(連接輪動或桿動充氣桿)固定在車輪鋼圈上,助動板或助動輪固定在車叉上(由鋼絲與車把上的離合開關連接);車輛在行駛中,如發(fā)覺車胎氣不足,便可合上離合開關,助動板或助動輪便會同輪動或桿動充氣桿相合而相互作用,使充氣桿伸縮給車胎充氣,當感覺輪胎氣充足后,可分離離合開關,使助動板或助動輪同輪動或桿動充氣桿分離,停止充氣;如修補內(nèi)胎需充氣時,可手動桿動充氣桿充氣或左右轉(zhuǎn)動輪圈,使輪動充氣桿與助動板來回作用而充氣。現(xiàn)在已經(jīng)公知的充氣設備是氣筒和氣泵,氣筒體積大,不便攜帶,并且老年人、婦女和兒童使用氣筒也感到很吃力。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自動充氣器,其氣筒、充氣桿、助動裝置、離合裝置分別固定在自行車、摩托車輪圈、車叉、車把上,在騎行和修補時可隨意離合,給輪胎充氣或停止充氣。
其解決方案是一、微型氣筒底部連接固定夾,固定夾固定在輪圈上,輪動充氣桿的輪軸固定在固定夾上方,助動板固定在車叉上,并由鋼絲連接車把上的離合開關。由于摩托車車輪的半徑小,車速快,因此微型氣筒和輪動充氣桿上輪子的半徑比自行車上使用的相對要小一些。
二、微型氣筒底部連接固定夾,固定夾固定在輪圈上,(固定夾向上在氣筒兩側(cè)有固定片),桿動充氣桿的連桿另一端有固定夾固定在輪圈上,助動輪固定在車叉上,并由鋼絲連接車把上的離合開關。
三、氣筒底部與固定夾為橫軸連接,因此氣筒可以前后擺動;氣筒底部有橡膠軟管連接,軟管另一端有擰固裝置,可與車胎的氣門嘴擰固。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安裝、拆卸和維修,現(xiàn)有的自行車輛都可安裝,(只需將閘皮前端削成斜角,使閘皮與固定夾接觸時具有緩剎制作用),如將車圈、車叉的有關部位稍做改動,更利于自動充氣器的配套安裝和提高充氣量,并能美觀車形,協(xié)調(diào)整體結(jié)構(gòu);并且自動充氣器可使用鋁合金、塑料、不銹鋼、鐵等多種材料制作,成本低,使用率高。現(xiàn)已公知的有用復合纖維、鋁合金制成的只有三根輻條的車圈,這將更適合該自動充氣器的安裝使用。
附圖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兩種實施例。
附
圖1輪動式自動充氣器的前視圖。
附圖2輪動式自動充氣器的側(cè)視圖。圖2-1為氣筒的側(cè)視圖。
附圖3輪動式自動充氣器的前剖視圖。
附圖4助動板、助動輪固定的前視圖。
附圖5助動板、助動輪固定的上視圖。
附圖6桿動式自動充氣器的的側(cè)視圖。
附圖7離合開關的上側(cè)視圖。
圖1描述了輪動式自動充氣器①,它由固定夾③、固定夾③立板條④、氣筒⑤、伸縮充氣桿⑥、傳動輪⑦、助動板⑧、固定座⑨、連接鋼絲⑩、離合開關(11)等構(gòu)成;其中固定夾③分左右兩塊夾片,由固定螺絲(12)固定在車輪鋼圈(13)上,氣筒⑤可繞軸做前后擺動,伸縮充氣桿⑥的一端固定有密封皮碗(15)和回位彈簧(16)被安裝在氣筒⑤內(nèi),另一端固定在傳動輪⑦側(cè)面外沿,傳動輪⑦輪軸由另一側(cè)面固定在立板條④頂端,如伸縮充氣桿⑥與傳動輪⑦之間加上輔助桿(17)可以增大伸縮充氣桿⑥在氣筒⑤內(nèi)的伸縮距離,從而增加充氣量;另外,固定座⑨固定在車叉(18)上,固定座⑨上面有橫向平行的雙凸槽(19),上可橫向插裝有凹槽(20)向下開口的助動板⑧,助動板⑧由彈簧(21)和鋼絲⑩控制,可做橫向(左、右)滑動,助動板⑧內(nèi)側(cè)有凹面向上并有橫紋的橫紋凹槽(21),鋼絲⑩向下連接助動板⑧外側(cè),另一端向上與車把(23)上的離合開關(11)連接;當離合開關(11)關上時,也就是鋼絲⑩上拉使助動板⑧向內(nèi)側(cè)滑動到位時,助動板⑧上橫紋凹槽(22)與傳動輪⑦輪面橫紋吻合,此時如車輪鋼圈(13)轉(zhuǎn)動,傳動輪⑦也將在橫紋凹槽(22)上作滾動,從而傳動輪⑦帶動伸縮充氣桿⑥作伸縮充氣運動,當離合開關(11)打開后,也就是鋼絲⑩放松后,助動板⑧將因自重和彈簧(21)拉力而向外側(cè)下方滑動,使橫紋凹槽(22)與傳動輪⑦輪面脫離,停止充氣。橫紋凹槽(22)的縱向距離(長度)可根據(jù)需要(車型、每次充氣量、車體結(jié)構(gòu))進行選擇,如車輪轉(zhuǎn)一圈充一次氣時,只需傳動輪⑦周長的一半多一點距離,這樣當傳動輪⑦與橫紋凹槽(22)相互作用使傳動輪⑦滾動半圈多后作用脫離,此時由回位彈簧(16)幫助伸縮充氣桿⑥回位;如車輪轉(zhuǎn)一圈充兩次氣時,只需傳動輪⑦周長的一半多一點距離。圖a中立板條④在外側(cè),圖b中立板條④在內(nèi)側(cè)。圖中車座(44)、輪胎(45)、輻條(46)、輪軸(47)、飛輪(48)、漲閘(49)、閘皮(50)。
圖2a、立板條④在外側(cè),其兩側(cè)可有輔助立板條(24)起輔助固定作用,并成圖案,美觀車體;車輪鋼圈(13)上固定固定夾③;立板條④下方有固定軸(14)固定氣筒⑤,上端固定傳動輪⑦;助動板⑧由固定座⑨固定在車叉(18)上,并由鋼絲⑩與手把(23)上的離合開關(11)相連接。b.立板條④在內(nèi)側(cè),氣筒⑤底部有皮管(41)連接,皮管(41)另一頭上有金屬套扣(42)可擰固在氣門嘴(43)上。c.氣筒⑤的側(cè)視圖,氣筒⑤可分為圓筒型蓋(25)、筒(26)、底(27)為螺紋擰固式,蓋(25)外側(cè)有防滑豎紋,縱向橢園筒型蓋(25)、筒(26)、底(27)上有螺孔(28),用螺絲(29)固定。
圖3氣筒⑤內(nèi)伸縮充氣桿⑥上固定的回位彈簧(16)為倒錐體形,錐體尖固定在伸縮充氣桿⑥上,輔助桿(17)可使伸縮充氣桿⑥的伸縮距離加長。
圖4.固定座⑨分上、下兩片,上片(30)中間向外側(cè)開口,開口內(nèi)端有向上弧面向外立片,立片內(nèi)側(cè)可固定彈簧(21),彈簧(21)另一端與助動板⑧連接,上片(30)內(nèi)端向下有直角豎面(32),豎面(32)上有螺孔,可用螺絲(29)與下片(31)內(nèi)端向下直角豎面(32)上螺孔擰固,將固定座⑨固定在車叉(18)上;下片(31)中間向內(nèi)側(cè)開口,開口內(nèi)端有向上弧面向內(nèi)立片,立片外側(cè)可固定鋼絲⑩,鋼絲⑩一端與助動板⑧外沿連接固定,另一端向上與離合開關(11)連接;上片(30)前后有向上成雙凸槽(19)與助動板⑧向下的凹槽(20)插固,向下成雙凹槽(20)與下片(31)上的雙凸槽(19)插固;固定座⑨上面為內(nèi)高外低的斜面,使助動板⑧作向內(nèi)并向上或向外并向下滑動;助動板⑧上的螺紋凹槽(22)面成弧形,弧度與輪圈(13)弧度相同。
圖5車叉(18)上固定座⑨,固定座⑨上片(30)凸槽(19)上插固助動板⑧,鋼絲⑩下端與助動板⑧外沿固定后由車叉(18)上行與車把(23)上離合開關(11)連接,助動板⑧內(nèi)端有螺紋凹槽(22)或助動輪(33)。a.螺紋凹槽(22)固定。b為助動輪(33)固定。c為螺紋凹槽(22)和助動板⑧。d為助動輪(33)和助動板⑧。e為上片(30)和下片(31)側(cè)視圖。
圖6描述了桿動式自動充氣器②,它由固定夾③、氣筒⑤、伸縮充氣桿⑥、傳動桿(34)、助動輪(33)、固定座⑨、連接鋼絲⑩、離合開關(11)構(gòu)成;傳動桿(34)與助動輪(33)的吻合面為螺紋凹槽(22);當拉上離合開關(11),助動輪(33)向內(nèi)側(cè)上方滑動到位后,助動輪(33)就在傳動桿(34)螺紋凹槽(22)內(nèi)滾動,使傳動桿(34)帶動伸縮充氣桿⑥向氣筒⑤內(nèi)收縮充氣,助動輪(33)與傳動桿(34)脫離后,伸縮充氣桿⑥由回位彈簧(16)彈回原位;這樣輪圈(13)轉(zhuǎn)一圈,桿動式自動充氣器②可充氣一次。另外桿動式自動充氣器②的氣筒⑤兩側(cè)可安裝輔助立條板(24)。
圖7離合開關(11)可直接套固在車把(23)把管(35)上,也可由固定片(36)固定在把管(35)上,也可由固定片(36)固定在把管(35)上方;a為上視圖左半側(cè)為轉(zhuǎn)動環(huán)(37)上固定鋼絲⑩頭,并有可向右側(cè)擺動90度的手柄(39),固定環(huán)(38)右半側(cè)后方有固定手柄(39)的固定凹(40);當需要給輪胎 自動充氣時,可捏住手柄(39)向后拉,使鋼絲⑩上提,當手柄(39)與固定凹(40)成直線時,將手柄(39)向右擺,卡在固定凹(40)內(nèi),此時助動板⑧與傳動輪⑦吻合,充氣桿⑥伸縮充氣;當輪胎充足氣后,將手柄(39)回位,并使助動板⑧與傳動桿⑦脫離,停止充氣。b為側(cè)視圖固定片(36)將離合開關(11)固定在把管(35)上。
權(quán)利要求
1.自動充氣器,特別是自行車、摩托車用由固定夾、氣筒、輪動或桿動充氣桿、助動板或助動輪、連接鋼絲、離合開關構(gòu)成的自動充氣器,其固定夾③固定在車輪鋼圈(13)上,固定夾③上固定氣筒⑤、傳動輪⑦或傳動桿(34),伸縮充氣桿⑥的一端與傳動輪⑦或傳動桿(34)連接,另一端上固定有密封皮碗(15)和回位彈簧(16),并安裝在氣筒⑤內(nèi),其助動板⑧的螺紋凹槽(22)或助動輪(33)固定在車叉(18)上,并由鋼絲⑩與車把(23)上的離合開關(11)連接,其特征是車輪鋼圈(13)轉(zhuǎn)動時,安裝有傳動輪⑦或傳動桿(34)的伸縮充氣桿⑥的氣筒⑤也隨鋼圈(13)轉(zhuǎn)動,當需要充氣時,用手合上車把(23)上的離合開關(11),使助動板⑧的螺紋凹槽(22)與傳動輪⑦或使助動輪(33)與傳動桿(34)的螺紋凹槽(22)相吻合,使傳動輪⑦在助動板⑧的螺紋凹槽(22)內(nèi)滾動,或使助動輪(33)在傳動桿(34)螺紋凹槽(22)內(nèi)滾動,從而使伸縮充氣桿⑥內(nèi)縮充氣,伸縮充氣桿⑥上的回位彈簧(16)可使伸縮充氣桿⑥回位,這樣在騎行中,可以連續(xù)自動地給車胎(45)充氣;當充足氣后,用手松開車把(23)上的離合開關(11),彈簧(21)的拉力使助動板⑧與傳動輪⑦或使助動輪(33)與傳動桿(34)脫離,伸縮充氣桿⑥停止伸縮運動,充氣停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自動充氣器,特別是自行車、摩托車用自動充氣器的發(fā)明。車輪鋼圈上固定有連接傳動輪或傳動桿的伸縮充氣桿的氣筒,車叉上固定有助動板或助動輪,由鋼絲與車把上的離合開關連接,騎行中需要充氣時,用手合上離合開關,使助動板與傳動輪或使助動輪與傳動桿相吻合,使傳動輪在助動板上滾動或使助動輪在傳動桿上滾動,從而使充氣桿內(nèi)縮充氣,充氣桿由彈簧回位,可連續(xù)自動充氣,如松開離合開關,彈簧使助動板與傳動輪或使助動輪與傳動桿脫離,充氣停止。
文檔編號B60C23/10GK1051889SQ9010902
公開日1991年6月5日 申請日期1990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0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方培 申請人: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