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軌磨床中具有磨具的磨削組件的配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如權利要求所述類型的一種鋼軌磨床中具有磨具的磨削組件的配置結構。這種類型的配置結構被用于恢復鋼軌頭部輪廓、去除短波浪(溝槽)以及消除在行進方向上的長波浪變形。作為磨具一般使用杯形砂輪。
已知一些現有的鋼軌磨床。其中,依據其所經過的地點是波峰或者波谷,磨削組件的壓下力升高或者降低,從而來消除存在的起伏,見DE-OS2 037 461。也有的鋼軌磨床具有液體靜壓控制裝置,它能夠克服傾斜或者行進阻力的影響,高精度地保持預先設定的進給速度。為了鋼軌的復原,砂輪(杯形砂輪)的精確定位是絕對必要的,請見Speno公司的磨床LRR8-M。這是相對困難的,尤其是在曲率半徑小(<30m)時。因為存在的輪距離造成磨削組件的相對大的徑向錯位,尤其是對兩個鋼軌內外側軌條同時進行磨削時。
本發明的目的因而確定為,創造這樣一種在鋼軌磨床中的磨削組件的配置結構,它允許在鋼軌曲率半徑小(=<15m)時,在不出現強迫力的情況下精確地考慮徑向錯位,并且能夠簡單、可重復地進行再成型。
根據本發明,該目的是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來達到的。其中,不論是利用該配置結構只對一個鋼軌軌條或者是同時對鐵道的兩條鋼軌軌條進行磨削,具有相同的效果。在后一種情況下,能夠特別有效地應用該配置結構。在這里,在一個例如由鋼管構成的框架中多少個磨削組件組合成一個再成型組件是沒有意義的。根據本發明,如果至少一個磨削組件與一個框架能夠在至少近似垂直的方向上被調節,同時在框架上通過一個機架在至少近似水平的方向上可被調節,就得到了一種優選的配置結構;在機架中,安置著一個殼體,它可以繞著一根至少近似平行于需要進行磨削的鋼軌的軸線進行擺動,并且,在殼體中,杯形砂輪至少可以相對于需要進行磨削的鋼軌近似垂直地移動。有利的是為每個磨削組件設置了一個測量輥、以及在磨削組件與該測量輥之間執行相對運動的機構。這樣,尤其是在急的彎道上,能夠兼顧到每個磨削組件的徑向錯位。為了使測量輥一直以其突出輪緣靠置于所屬的鋼軌上,每個測量輥可以轉動地被支承于一個支承件上。該支承件在框架上可以沿著一個橫向于需要進行加工的鋼軌的導軌借助于一個伺服驅動器或者一種驅動機構和一個傳動機構、優選一個杠桿傳動機構被調節移動。有利的是,機架在框架中的水平橫向移動與測量輥的橫向運動有關地通過流體驅動機構來完成。這樣,可以到達三個確定的位置(再成型組件駛入其工作位置、磨削組件的定位、磨削組件壓下到鋼軌上),而無需對每個位置都必須設置耗費的傳感機構。適宜的方式是流體驅動機構包含一個雙缸,在雙缸的缸室中具有兩個反向運動的活塞。通過這種構造,本發明的配置結構可以使用于不同寬度的軌道上,其中,軌道寬度調節范圍最好處于1000至1458mm之間。為了駛過困難的軌道弧段和道岔,設置了用來閉鎖流體驅動機構的閉鎖弧段,閉鎖機構本身能夠以一個缸-活塞-結構的形式構成。這里,用于閉鎖的機構能夠是完全地、或者部分地安置在用來橫向移動機架的傳動機構附近。不過,也可以將該閉鎖機構設置于兩個鋼軌軌條的對應磨削組件的測量輥附近。
在本發明的另一種配置結構中,能夠將多個磨削組件支承于框架上,并且在磨削車的運動方向上配置的在前的和在后的測量輥能夠在垂直方向上移動地鉸接于框架上。如果能夠滿足應用場合中的精度要求,則在另一種有利的實施形式中,磨削組件可以在一個框架上組合成組,而每個磨削組件組被固定于一個支架上,該支架被支承在框架上在至少近似地平行于鋼軌的一個平面上,可以擺動。在這種情況下,測量輥有利地配置給磨削組件組。被安置于磨削組件組之間的每個測量輥都對兩個相鄰的磨削組件組起作用,而這兩個磨削組件組在處于它們之間的測量輥的附近至少繞著一根軸互相鉸接連接,該軸相對于待被磨削的鋼軌基本上成直角安置。
以下借助于示意性圖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解釋。圖中所示為
圖1一個基本上通過輪軸示出的磨削車的俯視圖,帶有位于輪軸之間的本發明的配置結構(再成型組件),圖2具有三個磨削組件的一個本發明配置結構的側視圖,圖3圖2所示的本發明配置結構的俯視圖,圖4再成型組件的一個磨削組件的前視圖,圖5一個磨削組件的立體圖,圖6第一個本發明配置結構的側視圖,圖7具有一個雙缸的流體驅動裝置的控制邏輯線路。
圖1中示出了一個沿著x-方向運動的磨削車10。它具有一條中心線m,磨削車上固定著兩個輪軸11、12,它們可以繞著基本處于垂直方向上的軸線X-X擺動。其輪對13、14在一個鋼軌內外側軌條的鋼軌15、16上滾動,而所述軌條的鋼軌頭部應能夠被加工和再成型。其中,輪子13、14的輪緣17、18沿著由彎曲的虛線所表示的鋼軌內邊緣運動。在輪軸11、12之間,磨削車10上固定著再成型組件19、20、21、22。借助于它們來對鋼軌15、16的頭部進行加工。
由于鋼軌15、16的轉彎彎曲,相對于磨削車10的中線m,輪軸11、12向圖中未示出的曲率中心點方向傾斜了一個角度±(x。鋼軌的彎曲,也對與磨削車10固定連接的再成型組件造成了割線偏移gx,它作用于再成型組件19至22中的磨具上,并且影響它們相對于鋼軌15、16的位置。當鋼軌15、16的曲率半徑過小時,磨具不會再作用于鋼軌頭部的整體寬度上,或者說會以錯誤的方式作用于鋼軌的頭部上。這種缺陷通過本發明的配置結構得以克服。
在圖2和3中,本發明的配置結構由一個具有磨削組件24、25、26的框架23構成。它被安置于固定在未另外示出的磨削車上的導軌27、28上,借助于驅動機構29、30可在雙箭頭56方向上被垂直地調節。驅動機構29、30能夠以氣動方式工作。磨削組件24、25、26中的每一個都具有一個杯形砂輪31、32、33。杯形砂輪受到一個位于殼體34、35、36中的電動機驅動,來對鋼軌15(圖1)的鋼軌頭部(表面)37進行磨削,并且通過相應的電動機60、61、62沿著導軌57、58、59被基本上垂直于所屬的鋼軌15地進給并且被壓下。殼體34、35、36分別被安裝于一個機架38、39、40中,可以繞著一條與需要進行磨削的鋼軌15至少近似地平行的軸線擺動,從而對鋼軌頭部橫截面輪廓進行磨削。在機架38、39、40上固定的電動機63、64、65用于此,它們通過相應的運動傳遞機構66、67、68來實現殼體34、35、36和導軌57、58、59在各個機架38、39、40上的軸承69、70、71中的擺動。機架38、39、40被安置于框架23中,可以沿著導軌41、42、43移動,這些導軌基本上水平地、橫向于鋼軌頭部37分布。驅使機架38、39、40進行橫向移動的是驅動機構44、45、46,如氣動-雙缸。它們部分地固定于所屬的磨削組件24、25、26上,又部分地被固定于框架23上合適的位置上,而它們的作用又能夠通過進行閉鎖的機構47、48、49、例如液壓-閉鎖缸被取消掉。
每一個磨削組件24、25、26都有屬于它自己的一個測量輥50、51、52,它們各帶有一個突出輪緣(Spurkranz)50`、51`、52`,被支承于一個附屬的支承件53、54、55中,并且能夠通過框架23沿著導軌27、28的移動座置到鋼軌頭部37上。測量輥50和52的前面及后面分別安置著輥501、502及521、522。它們的作用是防止跟隨著鋼軌表面上短波浪及溝槽行進。借助于調節螺釘110,支承件53、55借助相應的測量輥50、52和安置于它們前后兩側的輥被支承,可以繞著相應磨削組件24、25、26上的橫向于鋼軌頭部37并基本上在水平方向上定向的軸線擺動。此外,測量輥50、51、52借助它們的支承件53、54、55安置于相應的機架38、39、40上,可橫向于鋼軌頭部37并且平行于相應的導軌41、42、43進行移動。該運動是由磨削組件24、25、26上的相應的驅動機構72、73、74來執行的。在圖4和5中,以稍微有的偏差比較精確地舉例表示出、并且進行了說明。為了避免產生強制力,中間的磨削組件25的測量輥51與鋼軌頭部37之間有一個間隙s(大約0.3至0.8mm),當測量輥50和52放置于鋼軌表面37上時,該間隙被通過一個凸輪螺釘(Nockenschraube)75精細地調節出。
如果波浪波峰大于給定的間隙,中間的磨削組件25在垂直方向上會偏開一個量f,它通過一條點劃曲線76示出,這樣外測量輥50、52之間的橋接長度或者測量長度1得以保持。如果g1代表后置輥502的轉動軸線與測量輥51的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g2表示前置輥521的轉動軸線與測量輥51的轉動軸線之間的距離,以及p為測量輥51的轉動軸線和與它最近鄰的水平導軌42之間的距離在鋼軌表面37上的投影,在p<<g1的前提條件下,點A處近似地有f=(FA.h/E.I).gi.(1-gi)其中,I是表面力矩,E為彈性模量,FA為點A處的作用力。
將磨削車10從一個工作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或者到某個工作位置時,杯形砂輪31、32、33處于鋼軌高度以上,即它們的再成型組件19、20、21、22從鋼軌15、16或者說鋼軌表面37上抬起來。當借助于驅動機構44、45、46已經對與鋼軌15和鋼軌16對應的再成型組件的杯形砂輪之間的距離進行了調節之后,將各個再成型組件19至21的框架23落下,使得杯形砂輪31、32、33處于需要進行磨削的鋼軌15、16的緊鄰上方。同時,所有再成型組件19至22的測量輥50、51、52也都降落到鋼軌15、16或者說鋼軌表面37上。驅動機構44、45、46所起的作用是,在磨削過程的進行中,使再成型組件19至21的所有測量輥的突出輪緣50`、51`、52`都與鋼軌頭部37相接觸,即測量輥由鋼軌15、16無間隙地進行導向。杯形砂輪31、32、33受電動機34、35、36驅動繞軸線77、78、79旋轉。這些軸線的傾斜程度能夠根據鋼軌頭部37的橫截面輪廓(Querprofil)情況利用電動機63、64、65和運動傳遞機構66、67、68在鋼軌15、16的橫向平面內被改變。伴隨著軸線77、78、79的傾斜度變化,導軌57、58、59和被它們導向的滑板83、84、85的位置都發生變化。杯形砂輪31、32、33相對于鋼軌所進行的進給和壓下,是由電動機60、61、62通過運動傳遞機構80、81、82和滑板83、84、85來實現的,杯形砂輪31、32、33的旋轉驅動機構的電機殼體34、35、36位于滑板上,并且在它們上面,支承著杯形砂輪本身的驅動軸86、87、88。當磨削過程完成后,借助于驅動機構29、30,使框架23沿著導軌27、28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移動,從而使杯形砂輪31、32、33從鋼軌頭部37上抬起,并且將整體的驅動機構與電動機關閉。從而將本發明的配置結構整體地置于運輸位置上。
圖4基本上是一個沿著圖2中S-S線的剖視圖;它是磨削組件26的一個前視圖。借助于雙缸46和在其中滑動的活塞94、95,在由雙向箭頭97表示的基本水平方向上氣動地將機架40預先調節到與鋼軌15、16有一定間距處。活塞之一,在所示的情況下為94(圖3),被固定于框架23上;而另一個活塞95,則被固定于機架40上。為了鎖定預調位置,例如當駛過道岔時這是必需的,使用在這里以液壓方式工作的閉鎖裝置49。其活塞96例如與機架40固定地連接,而其缸49相應地與框架23固定地連接在。此外,通過氣缸30,可以對框架23在由雙向箭頭56給出的方向上沿著導軌28基本垂直地進行調節。在所示位置上,框架23處于上部位置(運輸位置)上。在框架23中成對地安置著導軌43,機架40以端軸承89在它們上面滑動。只能看到其中的一條導軌和兩個所配的端軸承。通過一個基座90與導軌59固定連接的、最好是作為電動機構成的驅動機構62借助于構造成滑塊82的運動傳遞機構來驅動滑板85。該運動傳遞機構鉸接在該滑板上,并且因而將固定于滑板85上的殼體(電動機)36與被固定于無法看到的電機軸上的杯形砂輪33,壓靠到鋼軌15的表面37上。其中,測量輥52接觸鋼軌表面37。
為了加工鋼軌頭部橫截面輪廓,基座90與導軌59、滑板85和固定于滑板上的用于杯形砂輪33的驅動機構的殼體36以及杯形砂輪33本身借助基本上平行于鋼軌15的軸頸91、靠近該鋼軌被支承于機架40上的軸承71中,可以擺動。被構造成電動機的驅動機構65用來實現這種擺動,該驅動機構通過一個頂桿92與一根杠桿93鉸接,該杠桿固定于軸頸91上。
圖5中,在一個支承件53中,支承著帶有突出輪緣50`的一個測量輥50以及設置于它之前的一個輥501和一個設置于它之后的輥502,它們可以繞著互相平行的軸轉動,并且可以與磨削組件24共同在雙向箭頭102所示的方向上移動。支承件53被支承于一個支架98上,可以繞著一個軸線U-U擺動,該支架在一條導軌99上滑動。該導軌99最好被構造成燕尾形導軌,其取向平行于輥50、501、502的轉動軸線,并且與一個機架38剛性地連接。一個調節螺釘110使得支承件53的調節能夠通過繞軸線U-U的擺動來實現。在機架38上固定著一個電動機72形式的驅動機構,它使一個頂桿100沿著其軸向運動。在從電動機72上伸出來的頂桿100的端部上鉸接著支承在機架38上的三臂杠桿101的一個端部,該杠桿以其另一個端部與支架98相連。驅動機構72與杠桿101、支架98和它的導軌99被這樣調節,使得對于磨削過程,測量輥50與其突出輪緣50`相應于相對鋼軌橫截面輪廓所調節的磨削角度α以所希望的方式相對于機架38定位。
在機架38上,可繞一個軸線擺動的一個殼體103以軸頸104支承在軸承69中(圖中僅能看到其中位于支承件53附近的軸承),所述軸線的方向平行于雙向箭頭102。類似于圖4中那樣,驅使進行擺動的是固定于機架38上的電動機63。它通過一個軸向上可移動的頂桿92作用于一個杠桿105上,該杠桿與一個圖中不能看到的軸頸剛性連接。在殼體103中,有一個基本上看不見的滑板106(類似于圖2中的滑板83),它能夠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上與移動方向102垂直地沿著導軌57移動,并且承載著杯形砂輪31的驅動電機的殼體34。驅使滑板106發生移動的是一個被固定于殼體103的外部上的電動機60,它與一個運動傳遞機構80相配合,后者連接于滑板106上。
在機架38上固定著用于沒有在圖中示出的導軌(41,在圖2和3中)的滑動塊108。此外,在機架38上設置了一個軸承座109來鉸接活塞,這些活塞根據圖3在缸47和雙缸44的一部分中滑動。
圖6中沿著垂直方向上的導軌對27、28,可以利用滑動軸承對111、112來對一個框架23進行調節。在圖6中,框架的左半部被剖開并且在右半部中以側視圖示出。框架23基本上平行于需要進行加工的鋼軌頭部37定向,并且至少具有一個起穩定作用的橫梁107,大致位于其縱向上的中心部位。該橫梁107的左側和右側,在平行于鋼軌頭部37的一個水平面內,分別安置著3個圓形導軌113及114,它們平行于橫梁107,并且與繪圖平面垂直。在它們的上面可移動地支承著滑板117或118的相應的導向體115或116。在每個滑板117、118上,大約在其中間部位上,借助于一個軸承蓋螺栓119或120支承著一個支承板121或122,它們可以繞著一個垂直方向的軸線V-V或者W-W擺動(例如在15°的范圍內)。在該軸承蓋螺栓119每一側上在支承板121上固定著一個機架123、124,它們分別帶有一個磨削組件125、126。同樣,在軸承蓋螺栓120的每一側的支承板122上,分別剛性連接著一個機架127、128,它們各帶有一個磨削組件129、130。機架123、124、127、128和磨削組件125、126、129、130也具有類似于圖2、4、5中的構造及安置方式。磨削組件125、126、129、130因而在它們所屬的機架123、124、127、128中可以繞著軸線Y-Y擺動,這些軸線的方向平行于鋼軌頭部37;在此,在磨削不同的棱面時,在支承板121上的磨削組件的擺動量與在支承板122上的磨削組件的擺動量之間彼此有一定差別(1-3°),原因是對于固定于支承板上的模件來說,分別只設置了一個裝置145、146來使之繞軸線Y-Y進行擺動。在圖6中,僅示出了磨削組件125和130的剖視圖并且示出了磨削組件126與129的視圖。在該圖示中,所有的磨削組件都處于一個平行于鋼軌頭部37的垂直平面內。
為支承板121和122及相應地為與它們配置的磨削組件123、124及129、130分別配備了兩個測量輥131、132和133、132。其中,中間的測量輥132對于兩個支承板121、122均發揮作用。測量輥131、132、133被支承于所屬的支承件134、135、136中,并且與這些支承件一起、繞著橫向于鋼軌頭部37的軸線U-U被支承在各自機架上。調節螺釘137、138、139、140使得能夠改善測量輥131、132、133相對于相應的機架125、126、129、130的位置。為了調節測量輥131、132、133相對于各個機架123、124、127、128的位置,為每個機架設置了一個合適的驅動機構147、148、149、150。
公用的測量輥132通過一個臂141以及機架124而與支承板121固定連接。兩個固定于支承板121和122上的組件在公共測量輥132附近通過一個鉸鏈142彼此連接起來。由于一個長形孔143的緣故,它允許存在一個不大的平行于行駛方向、并因而平行于鋼軌頭部37的間隙,該間隙對于所屬的磨削車所要駛過的最小曲線是合適的。為測量輥131、132、133配置了導輪144,類似于圖2和5。
為了使支承板121、122進行橫向運動,為每個支承板組件121、122配置了兩個驅動機構151、152或153、154,它們為氣動方式作用的雙缸形式。這里,每個雙缸中的單個缸上下安置著。同樣,為每個驅動機構151至154配置了一個液壓作用的缸-活塞-組合形式的閉鎖機構155、156、157、158,用來閉鎖驅動機構的作用。氣動和液壓作用的缸和活塞以合適的配置部分地與框架23、部分地與機架123、124、127、128連接。
通過支承板組件121和122之間的鉸接連接,保證了在半徑較小(15-20m)時,磨削過程也能夠合理、精確地實施,也就是測量輥既不會從需要進行磨削的鋼軌頭部跳起,也不會出現強制力。在其余方面,至少從意義上講,對于圖1至5的解釋同樣有效。
在圖7中,基本上示出了用于加工右側鋼軌15的磨削組件160的流體驅動機構159,以及用于加工左側鋼軌16的磨削組件162的流體驅動機構161。這兩個液體傳動機構159、161中的每一個都氣動運行并且具有一個雙缸,在其缸室1591或1611和1592或1612中,安置著可以沿著相反方向移動的活塞1593或1613和1594或1614。活塞1593和1613分別鉸接于所屬的組件160、162上,而活塞1594或1614則鉸接于一個所屬的框架167、168上。為磨削組件160、162中的每一個都配置了一個測量輥163或164,它們各帶有一個突出輪緣163`、164`。
此外,還示出了一個流體-閉鎖裝置165,當磨削車(10,圖1)駛過一個道岔時,該閉鎖裝置則阻斷右側與左側的流體驅動機構159、161的作用;閉鎖裝置165阻止流體驅動機構159、161將測量輥163、164的突出輪緣163`、164`在道岔內壓到鋼軌上。它對于本發明的配置結構的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因為突出輪緣163`、164`本身在磨削過程中具有傳感功能。閉鎖裝置165液壓地工作(例如使用乙二醇),并且具有兩個與各自的框架167或168鉸接連接的缸1651、1652。在它們之中,滑動著相應的、鉸接于所屬的磨削組件160、162上的活塞1653或1654。通過兩通閥169、170,缸1651和1652與一個液體容器171相連。此外設置了控制機構166,它們根據磨削組件160、162是處于工作位置、還是定位位置或者靜止位置,來控制流體驅動機構159、161中的壓力比。
以下,將缸1591和1611稱為定位缸P1,而將缸1592和1612稱為工作缸P2。每個缸P1能夠處于位置A1、B1、C1上,而每個缸P2能夠處在位置A2、B2、C2上。在能夠開始進行磨削過程之前,磨削組件160、162調整到軌道寬度S上。其中由于安全方面的原因,直到下降到直道路段的軌道15、16之間,在突出輪緣163`、164`和鋼軌15及16之間首先一直保留著一個空氣縫隙。為了進行軌道寬度的調節,對于磨削組件160(或者對于兩個磨削組件160、162)、并且相應地對于測量輥163(或者對于兩個測量輥163、164),有一個軌距r可供使用,它通過磨削組件160、162在活塞P1(1591、1611)以及在活塞1651、1652上的絞接的變化,可以改變Δr。直到測量輥163、164下降到所屬的鋼軌15、16上之后,流體驅動機構159、161和流體閉鎖裝置165才通過控制機構166進入工作狀態。
在進行定位時,活塞1593和1613在定位缸P1中由一個任意的靜止位置起始到達C1位置,而活塞1594和1614在工作缸P2中到達C2位。在工作位置上,缸P1和P2受到控制機構166的控制,使得在定位缸P1中活塞1593和1613保持在位置C1上,在工作缸P2中力求達到A2位置。不過,在直線段鋼軌15、16上,在工作缸P2中保持位置C2,并且通過控制機構166將工作缸P2加壓到設定的額定壓力上。如果現在根據圖1該磨床駛入一段彎道中,并且觀察鋼軌15上的模件160,則它向車輛中心線m(圖1)移動一段位移gx。活塞1594從C2向A2方向移動位移gx,這是由于活塞1593已經處于端點位置C1處了。對于彎道外側鋼軌16,情況正好相反活塞1613向A1方向上從C1移動位移gx、磨削組件162因而也被向外壓而發生同樣位移,因為活塞1612已經處于端點位置C2上了。在駛過交替的彎道時,在由控制機構發出的相同氣體壓力下,P1和P2的活塞在P1與P2中向B1和B2方向移動。即,在通過彎道時,能夠在水平方向上實現動態進給補償。在磨削車的運輸位置上,如果不進行再成型,磨削組件就完全地向內移動到車輛中心線m處。
圖7中的閉鎖裝置165允許每個活塞1653或1654在所屬的缸1651或1652中具有相同的調節行程,與活塞1593、1594或1613、1614的流體驅動機構159、161在雙缸1591、1592或1611、1612中一樣。兩通閥(Zweiwegeventil)169、170的控制是由控制機構166通過氣動方式實現的。
圖7給出了沒有壓力狀態下的液壓回路。兩通閥169、170未阻斷通到液體容器171中的液體回路。在這種狀態下,磨削組件160、162能夠自由地定位、壓靠及駛入。如果兩通閥169、170阻斷到容器171的通路,液體就只能在缸1651、1652中及它們之間運動,流體驅動機構159、161的作用就被閉鎖住了,磨削組件160、162和它們的測量輥163、164被保持在閉鎖位置上。這樣,在鋼軌超高(Ueberhoehungen)處和道岔處,總是由一個測量輥來承擔導向任務。在超高處是處于彎道內側的測量輥,而在道岔處則是與軌道相連接的測量輥。
液體線路能夠對于其它組件以鏡像方式擴大,從而可以連接其它的組件,并且組合成組。不過,構成一個組件組的組件對應當不超過三對或四對。
也能夠將閉鎖裝置安置于測量輥的支承件上,或者/和僅用一個缸來制成閉鎖裝置。
在上面的說明書、接著的權利要求書和圖例中給出的所有特征都是有發明創造性的,不論是單獨存在,還是相互間的任意組合。
參考標號表10磨削車11、12輪軸13、14輪對15、16鋼軌17、18輪緣19、20、21、22再成型組件23、167、168 框架24、225、26、125、126、129、130、160、162 磨削組件27、28、41、42、43、57、58、59、99導軌29、30、44、45、46、72、73、74、147、148、149、150、151、152、153、154驅動機構31、32、33杯形砂輪34、35、36、103 殼體37鋼軌頭部38、39、40、123、124、127、128機架47、48、49閉鎖機構50、51、52、131、132、133、163、164 測量輥50`、51`、52`、163`、164` 突出輪緣
53、54、55、134、135、136 支承件56、97、102 雙向箭頭60、61、62、63、64、65電動機66、67、68、80、81、82運動傳遞機構69、70、71軸承76點劃線條77、78、79、91軸線83、84、85、106、117、118 滑板86、87、88波浪89端軸承90基座92、100 頂桿93、101、105 杠桿94、95、96、1593、1594、1613、1614、1653、1654活塞98支架104 軸頸108 滑塊109 軸承座110 調節螺釘111、112 滑動軸承對107 橫梁113、114 圓形導軌115、116 導向件119、120 軸承蓋螺栓121、122 支承板137、138、139、140調節螺釘
141 臂142 鉸鏈143 長形孔144 導輪145、146擺動裝置155、156、157、158 閉鎖機構159、161流體驅動機構165 流體-閉鎖裝置166 控制機構169、170兩通閥171 液體容器501、521前置的輥502、522后置的輥1591、1592、1611、1612 缸室1651、1652 缸x 方向x角度m 中心線gx割線錯位,位移g1、g2距離1 測量長度p 投影r、Δr 軌距S 軌道寬度Ai、Bi、Ci (活塞-)位置A 點U-U、V-V、W-W、X-X、Y-Y 軸線
權利要求
1.一臺鋼軌磨床中具有磨具的磨削組件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每個磨具具有五個運動自由度,其中,能夠進行橫向于待被磨削的鋼軌的兩個直線移動、相對于待被磨削的鋼軌至少近似地垂直的兩個直線運動以及一個繞一軸線的轉動,該軸線在各個磨削位置上平行于鋼軌指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每個磨削組件可以與一個框架至少在近似垂直的方向上可移動地受到支承,并且與一個機架在至少近似水平的方向上可移動地支承在該框架上,在機架中安置著一個殼體,它可繞著一個近似平行于待被磨削的鋼軌的軸線擺動,并且在該殼體中,磨具可相對于要被磨削的鋼軌垂直地被移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為每個磨削組件配置一個測量輥,并且設置了用來執行磨削組件與測量輥之間的相對運動的機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每個測量輥可轉動地被支承于一個支承件中,該支承件可借助于一個驅動機構和一個杠桿傳動機構在框架上沿著一個導軌橫向于待被加工的鋼軌被調節。
5.如上述權利要求中至少一個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機架在框架上的水平橫向運動依據測量輥的橫向運動借助一個流體驅動機構實現。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設置了用來閉鎖流體驅動機構的閉鎖機構。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流體驅動機構具有兩個雙缸,它們分別帶有兩個在雙缸中反向運動的活塞。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框架上支承著多個磨削組件,并且在磨削車的運動方向上配置的在前的和在后的測量輥在垂直方向上可運動地鉸接于框架上。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在一個框架上的磨削組件組合成組,每個磨削組件組被固定于一個支架上,該支架被支承于框架上,在一個至少近似地平行于鋼軌的平面內,可以擺動,并且為磨削組件組配置了測量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在兩個相鄰的磨削組件組之間僅安置一個測量輥。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配置結構,其特征為兩個相鄰的磨削組件組在位于它們之間的測量輥上彼此鉸接地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應當創造一種在鋼軌磨床中的磨削組件的配置結構,它使得鋼軌彎道曲率半徑小時,在不出現強迫力的情況下來精確地考慮徑向錯位,并且能夠簡單地、可重復地進行再成型。該配置結構的特征為:磨具具有五個自由度。其實現方式是:每個磨削組件可以與一個框架至少近似垂直移動地被支承,并且可與一個機架至少近似水平移動地被支承在該框架上;在機架中,一個殼體可繞著一個近似平行于待被磨削的鋼軌的軸線擺動地被安置,并且在殼體中,磨具可相對于待被磨削的鋼軌垂直地移動。
文檔編號E01B31/00GK1346418SQ00805485
公開日2002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25日
發明者維爾弗里德·舍夫, 米夏埃爾·盧登奈特 申請人:維爾弗里德·舍夫, 米夏埃爾·盧登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