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軌道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軌道固定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運輸軌道的固定裝置。
本發(fā)明還涉及該固定裝置的部件,特別是平面或平板和防護罩。
用焊接方式(i)采用普通平面即第一部分,將支撐物通過焊接方式牢固地固定其上;(ii)采用特別的底板或軌底即第二部分,這種底板或軌底有突出的側(cè)表面;(iii)緊固方式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間,一般來說,第三種是將螺栓頭插入第一部分的孔洞和第二部分的軌底突出部,再旋緊螺母。
焊接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必須準(zhǔn)備一個補充部件,將其焊接在平面或平板上,這就增加了固定裝置的價格;另一方面,該裝置依靠電焊工的個人能力和靈巧熟練的焊接技術(shù);最后一個缺點是這種裝置必須有外加的部件。
再一方面,在特別情況下使用鍍鋅部件時,必須準(zhǔn)備不同液體的排出,才能保證鍍鋅程序的進行。
使用螺栓緊固方法時,一般使用和焊接時同樣的部件,但第一部分部件允許支撐在支撐架上,并同時被螺栓牢固地緊固在支撐架上。
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將螺栓頭埋入混凝土?xí)r,裝置不再有一個拆卸的通道,只是一次性地。
文獻GB 2 142 068描述的裝置,用于連接軌道和枕木,包括一個I形的緊固鑰匙和一個連接夾子,緊固方法是,為了牢固,用鑰匙穿過與夾子相連的孔,插入枕木的縫口中,然后將鑰匙轉(zhuǎn)90°。
文獻FR 2 500 500描述用鋼做的橫梁(枕木),用于鐵路的上部建筑,包含一上板(盤、片),折迭的側(cè)面,上部兩側(cè)和支撐物相連至側(cè)邊角上,并平行延長至上板(片)。上板(片)下部邊有一槽和孔,其開口方向朝向底座,其橫向斷面相應(yīng)處緊固螺栓頭。為了將軌道緊固件固定在枕木上,將緊固螺栓的頭部插入枕木與上板孔同一水平的孔中,使螺栓頭從上板槽中伸出,再將緊固螺栓旋轉(zhuǎn)90°。
文獻GB 1 575 654描述一平面用以固定鐵軌在一支撐物上,該平面包括一個與另一個相對的夾子(頰板),向著鐵軌的正面,鐵軌備有容接螺栓的槽,該槽包括一個無底漸寬的孔,其薄凸緣與夾子連接,一挖空部與槽連接,該槽上部寬大,下部窄小,在下部和上部之間有階梯狀凸肩。
上述已有的固定裝置有一共同的缺點,即不易拆裝,甚至是封閉式埋入道枕。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軌道固定裝置,可將運載軌道固置于一支撐物上,包含有至少一個平面或平板,在其上裝在軌道,至少兩大組成部分,第一大部分用于固定軌道的底座;第二大部分是由螺栓、螺母組成的整體,螺栓包括主體和螺栓頭;平面或平板有一些孔,在孔下有第三部分;這些孔允許螺栓頭在第一方向或位置插入,插入到預(yù)定位置后,在第三部分中,螺栓頭可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到緊固方向或B位置,至所以在沿I方向設(shè)定插入的方向或位置,并使螺栓頭可旋轉(zhuǎn)到緊固方向或B位置,是為了防止螺栓頭在強烈運動時由孔中脫離出來;同樣,在第三部分中,螺栓頭可以由B位置逆時針旋轉(zhuǎn)到設(shè)定位置,再沿I方向由孔中松脫。
強加在螺栓頭上的運動可以是旋轉(zhuǎn)或移動,旋轉(zhuǎn)是在第一方向(即插入方向)與第二方向(緊固方向)之間;移動是在第一位置(插入位置)和第二位置(緊固位置)之間。
第三部分和較佳結(jié)構(gòu)是輔助阻止螺栓在強烈運動后,由螺栓頭的緊固方向或位置上松脫。
第三部分有二種功能,即緊固和松開。
本發(fā)明的第三部分的較佳型式為帽蓋形的防護罩,包括突臺,其在限位裝置正面,螺栓頭進入防護罩后,可在兩突臺之間旋轉(zhuǎn)或運動。
防護罩可以錨栓的方法與平面或平板上的孔連接,較佳的形式是設(shè)置突起。
本發(fā)明在平面或平板上的孔的較佳實施方式為長方形。
該長方形的較佳方式是橢圓形。
本發(fā)明在平面或平板上的孔的另一較佳實施方式為“鎖眼”形,也就是說,這一形狀可保證為獨特的不對稱的圖形。
換句話說,在平面或平板上的孔的形狀是在插入位置或方向(即孔長軸)大于緊固位置或方向(即孔短軸),因此,螺栓頭能夠插入孔里,最終還可避免在固緊方向和位置上時的松脫,孔在緊固方向和位置(即孔短軸)的尺寸,小于螺栓頭的長邊。
開孔的技術(shù)可以通過已有的冷鋼技術(shù)、沖壓、激光打孔、氧氣切割、及射流、等離子體、銑削等。
第二大部分是由螺栓與螺母組成的整體,還可以有附加的墊片。
至于“平面”一般比較長的,能達(dá)到六米,在其上放置軌道。至于“平板”一般比較短,能用于安裝軌道即可,也就是說,軌道可放置在許多分開的“平板”上,各“平板”間留有間距。
所述的平面或平板最好用軋鋼板,并有比較結(jié)實的厚度,最好在15至20mm之間,該鋼板可被切割,(氧氣切割,激光切割,射流切割等)。
所述平面或平板可能還包含有用于水平放置其它物件時的連接孔。
本發(fā)明與平面或平板密切相關(guān),平面或平板被用來支撐運輸軌道,并利用本發(fā)明的軌道固定裝置固定運輸軌道。
更確切地說,在平面或平板上有孔,其為了插入螺栓頭,并為了防止螺栓頭在受到強烈震動后松脫。
孔的較佳形式為橢圓形或“鎖眼”形。
本發(fā)明同樣和防護罩密切相關(guān),防護罩被用于固定軌道,此軌道可以是本發(fā)明所述的依靠支座搬運裝卸貨物的軌道;該防護罩允許螺栓頭插入,并可在進入方向或位置與緊固時的方向或位置之間,雙向運動,還可協(xié)助阻止螺栓頭在受到震動后松脫。
最好是,防護罩包含有在限位裝置表面的突臺部分,及可與平面的孔中相連接的錨栓結(jié)構(gòu)。
只要第三大部分能方便地被用在本發(fā)明的軌道固定裝置上,在特別的情況下,防護罩的形狀結(jié)構(gòu)還可以用在其它的緊固裝置上。即通過螺栓的旋轉(zhuǎn)達(dá)到緊固或松脫的目的。
本發(fā)明固定軌道的方法,同樣可用于在支座上搬運,裝卸貨物的軌道,其特點是,使用本發(fā)明裝置,本發(fā)明所述的平面或平板,及本發(fā)明所述的防護罩。
如
圖1和圖2所示的緊固裝置包含至少一平面或平板4和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1是放置在平臺4上的;—第二大部分是螺栓2及螺母6組成的整體,其是將第一大部分和平面4連接起來;螺栓2包括其自身的主體21和螺栓頭20;—第三大部分3是控制螺栓頭20的運動,即同時控制所述螺栓2的運動,第三大部分3主要是有一預(yù)設(shè)空間,以保證螺栓頭20的旋轉(zhuǎn)功能,也就是說,允許在螺栓頭20松開時,第一大部分1和平面4象予期的那樣脫離。
第一大部分1包含已有技術(shù)所有的延長部分9,用以迭壓在軌道底座或底板10上,這個延長部分9的下部裝有彈性構(gòu)件11,該構(gòu)件上有一彈性塊,可吸收軌道的震動。
第一大部分1還有一穿透其厚度的槽12,該槽與平板4的平面垂直,用于穿設(shè)固定螺栓2;螺栓2和螺母6組成了第二大部分,第二大部分將第一大部分1連接至平面4。
平板4有一和平板厚度一樣的透孔7,在孔下定位第一大部分。
本發(fā)明的孔7的較佳形狀是處于平板4同一水平的橢圓形,如圖1所示,孔7的短軸71小于長軸72。
如圖1所示,螺栓2,有一主體,一螺栓頭,螺栓體的軸線是螺栓旋轉(zhuǎn)的主軸。
螺栓頭20的尺寸和平板4上的孔7的尺寸相對應(yīng),螺栓頭的長尺寸可沿孔的長軸72進入孔7,螺栓頭相對短的尺寸比孔的短軸71略小,螺栓頭長的尺寸比孔7的短軸71長。
第三大部分3為帽蓋形的防護罩,用合成材料制造較佳,防護罩3有一底部14,一側(cè)壁15,其間可容置緊固的螺栓頭;側(cè)壁15的上沿有突耳16,形如開口榫(形如半個T字形),突耳16能嵌入定位槽(圖中沒表示)。實施時,平面的孔7可使突起直接嵌入,但脫離很困難,防護罩3裝有和其厚度一樣的緊固的突臺18,18’,其底部延伸至底部14到側(cè)壁15,其側(cè)面有限位裝置A,A’。
圖3和圖4(A)、(B)是本發(fā)明第三大部分防護罩的較佳實施例,但這并不能限定本發(fā)明。
軌道5緊固在平面4上的實施方式是—首先緊固在平面4下方的防護罩,使防護罩3的突起16進入平面4的孔7和槽內(nèi)(或直接進入孔7),防護罩的上頂端和平面4連成一體,另一端,即下端位于所述平面4的下面;防護罩3的突臺18,18’側(cè)面的限位裝置A,A’,在插入方向B方向定位。
—沿著第一方向I,放螺栓頭20進入孔7,螺栓頭20的尺寸是足夠穿過平面4的厚度,調(diào)整防護罩3的底部14的水平位置。防護罩3對于螺栓頭20的相對位置,由圖4(A)表示。
—沿著第二方向B,用力旋轉(zhuǎn)螺栓主體,使其旋轉(zhuǎn)90°,而達(dá)到緊固位置,螺栓頭的這一緊固位置B,是由防護罩3內(nèi)側(cè)突臺18,18’側(cè)面的限位裝置A,A’所限定的,只允許螺栓頭在此位置旋緊,如圖4(B)所示。當(dāng)然,定位狀態(tài)與螺栓頭有關(guān),孔7和短軸71防止螺栓沿插入的I方向移動。由于孔7和防護罩3的形狀、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使得螺栓2不能從平板4的孔7或平板4和孔7中松脫。
—然后再放置裝置的周圍件,也就是說第一大部分,將第一大部分向下放置于平面4上,同時,螺栓2由下向上插入第一大部分的槽12,螺栓2的長度足夠穿過第一大部分1,最后,借助螺栓上的螺母6和墊片17將第一大部分1鎖緊。
任何時候都可以將平面4和第一大部分相脫離,其方法是,首先去掉螺母6、墊片和第一大部分1,使螺栓頭沿B的反方向旋轉(zhuǎn)90°,離開緊固位置,而使螺栓可以松脫,這一旋轉(zhuǎn)是允許的。
平面4上可以有孔7以外的補充孔,因其具有其它的功能,例如,水平安裝。
第二大部分可有附加部件,比如墊片17,位于第一大部分1和螺母6之間,以使螺栓2通過螺母6將第一大部分1和平面4擰緊,保證其間有最牢固的連接。
本裝置保證了緊固的最大安全性,且容易拆卸。
錘子頭似的螺栓,是已有的傳統(tǒng)螺栓,都可以用于本裝置。第一大部分1完全是傳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裝置的所有功能都依賴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的技藝和靈巧,比如平面4上同一水平的透孔7的制作。
本發(fā)明具體的優(yōu)點是調(diào)節(jié)容易,拆裝方便;再就是平面不需要焊接件,因此,調(diào)整幅度大,縮小了整體高度。
本發(fā)明裝置可安裝在混凝土上,不論是平的,不連貫的或混合型的,還適用于所有地面道路,凸出的、邊溝,還可安裝在港口,船舶工地,自動售貨商店,交通道路等。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軌道固定裝置,可將運載軌道固置于一支撐物上,包含有至少一個平面或平板(4),在其上裝有軌道(5);至少兩大組成部分,第一大部分(1)用于固定軌道(5)的底座(10);第二大部分是由螺栓(2),螺母(6)組成的整體;螺栓(2)包括主體(21)和螺栓頭(20),其特征在于,平面或平板(4)有一些孔(7),這些孔(7),允許螺栓頭(20)沿第一方向或位置插入,所述第一插入方向或位置(I)都是阻止螺栓頭(20)在強烈運動后從第二位置或方向脫離;所述第二方向或位置就是緊固的方向或位置(B);本發(fā)明裝置還包含有第三大部分(3),其形狀是允許螺栓頭(20)由插入的(I)方向或位置向緊固的(B)方向或位置運動,以及反之由緊固的(B)方向或位置向插入的(I)方向或位置運動。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螺栓頭(20)所受到的強迫運動是旋轉(zhuǎn)或移動。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部分的結(jié)構(gòu)是在螺栓頭(2)受到強烈運動后,輔助阻止螺栓頭(20)由緊固方向或位置(B)脫離。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大部分(3)的形狀是帽蓋形的防護罩。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3)包含有在限位裝置(A,A’)上的凸臺(18,18’),在兩凸臺之間螺栓頭(20)可以旋轉(zhuǎn)或移動。
6.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防護罩(3)側(cè)壁的上邊緣,有以錨栓方式與平面上的孔(7)相配合的錨栓,其較佳的結(jié)構(gòu)為突耳(16)或是開槽的榫頭。
7.如前述任一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7)的形狀是橢圓形的。
8.如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7)的形狀是鎖眼形的。
9.平面或平板,用于將運載軌道輔助以一裝置固置于支撐物上,所述裝置即如前述任一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或平板上至少有一個孔(7),該孔不僅能插入螺栓頭(20),并在受到強烈運動后阻止螺栓頭脫離。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或平板,其特征在于,其上的孔(7)的形狀為橢圓形。
11.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平面或平板,其特征在于,平面或平板上的孔(7)的形狀為鎖眼形。
12.防護罩,用于將運載軌道輔助以一裝置固置于支撐物上,該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防護罩(3)允許螺栓頭(20)在其中的插入方向或位置I與緊固方向或位置B之間相互雙向運動。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防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的形狀是阻止螺栓頭(20)在強烈運動后由從緊固的方向或位置B上脫離。
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包含有在限位裝置(A,A’)上的凸臺(18,18’)。
15.如權(quán)利要求12-14所述的防護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還設(shè)有以錨栓方式與平面(4)上的孔(7)配合的錨栓,錨栓的較佳結(jié)構(gòu)為突耳(16)或槽口榫頭。
16.將軌道(5)固定在支撐物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軌道固定裝置所使用的方法如權(quán)利要求1-8所述;平面或平板如權(quán)利要求9-11所述;防護罩如權(quán)利要求12-15所述。
17.使用防護罩的方法如權(quán)利要求12-15所述的在軌道緊固裝置中的緊固和預(yù)設(shè)旋轉(zhuǎn)部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軌道固定裝置,該運輸軌道是放置在支撐物上的。本發(fā)明至少包含有一個平面或平板,在其上放置有軌道。本發(fā)明至少由二大部分組成第一大部分用于固定軌道底板;第二大部分是螺栓-螺母的整體,螺栓包括螺栓的主體和螺栓頭。其特征是,平面或平板上開有孔,該孔可沿I方向或位置插入螺栓頭,但能阻止螺栓頭在經(jīng)受強烈運動后從緊固的B方向或位置上脫離。本發(fā)明還包含第三大部分,該部分允許螺栓頭從插入的I方向或位置向緊固的B方向或位置運動,或從緊固的B方向或位置向插入的I方向或位置運動。
文檔編號E01B9/34GK1416488SQ01806200
公開日2003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3月8日
發(fā)明者居伊·勒梅爾, 讓-皮埃爾·比埃希 申請人:岡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