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結構包括:
既有災害監測系統、新建線路的現場監測設備和鐵路局中心系統;
所述既有災害監測系統包括現場監測傳感器、監控單元和信息處理設備,完成監測信息的預處理以及通過系統信息交互接口實時發送至鐵路局中心系統;
所述新建線路的現場監測設備包括現場監測傳感器和監控單元,現場監測傳感器通過電纜與監控單元相連接,監控單元完成監測信息的采集,所述監控單元通過系統信息交互接口將監測數據實時發送至鐵路局中心系統;
所述鐵路局中心系統包括信息處理平臺、網絡及安全設備、NTP時間同步設備;
所述信息處理平臺實時接收到信息并進行處理,通過消息管道將數據推送至顯示終端,并存入鐵路局中心系統數據庫服務器;
所述信息處理平臺與監測終端連接,向監控終端發送經過分析處理的監測信息及報警信息;
監測終端界面將相關用戶管轄范圍內各種監測信息、報警信息顯示到交互界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統信息交互接口包括現場監測設備接口、既有災害監測系統接口、鐵路局中心系統設備接口、防洪管理信息系統接口、運營調度管理系統或TDMS接口、信號系統、供電SCADA系統、綜合視頻監控系統接口、鐵路時間同步系統接口、GSM-R、相鄰鐵路局數據交換接口、氣象部門系統接口、國家地震臺網接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鐵路局中心系統,其硬件設備包括數據庫服務器、存儲設備、應用服務器、接口服務器、維護管理服務器、防病毒服務器、短信服務器、NTP服務器、網絡設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處理平臺實時接收到信息包括線路名稱、線路編碼、監控單元名稱、監控單元編碼、傳感器名稱、傳感器編碼、設備名稱和設備編碼,設備連接管理通過信息交互進行拓撲關系校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監測終端包括列車調度終端、供電調度終端、工務調度終端、監測維護中心終端、信息所終端、工務段終端、通信段終端。
所述監控終端為臺式計算機或筆記本電腦或工控機。
6.一種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既有災害監測系統和新建線路的現場監測設備通過網絡設備接入鐵路局中心系統,網絡通道通過A網、B網雙路接入,網絡設備進行冗余配置;
分別獲取鐵路局相關鐵路線的既有災害監測系統和新建線路的現場監測設備的數據,集中到鐵路局中心系統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以及信息傳輸,其中:
既有災害監測系統完成監測信息的預處理以及通過系統信息交互接口實時發送至鐵路局中心系統;
現場監測設備的監控單元通過系統信息交互接口將監測數據實時發送至鐵路局中心系統;
對于既有災害監測系統,鐵路局中心系統的信息處理平臺實時接收到信息,進行處理分析,通過消息管道將數據推送至顯示終端,并存入鐵路局中心系統數據庫服務器;
對于新建線路的現場監測設備,鐵路局中心系統的信息處理平臺實時接收信息,進行快速判定災害嚴重等級,給出處置措施,通過消息管道將數據推送至顯示終端,并存入鐵路局中心系統數據庫服務器;
鐵路局中心系統的信息處理平臺與監測終端連接,向所述監控終端發送經過分析處理的監測信息及報警信息;
監測終端界面采用GIS以及矢量圖形化方式將相關用戶管轄范圍內各種監 測信息、報警信息顯示到交互界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監控終端發送經過分析處理的監測信息及報警信息的數據發送方式包括TCP通信方式和文件傳輸方式,通信經過密碼驗證,傳輸經過加密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鐵路自然災害及異物侵限集中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監測終端的交互界面,包括列車調度監測終端界面、供電調度監測終端界面、監測維護中心監測終端界面、工務調度監測終端界面、工務段監測終端界面、通信段監測終端界面、信息所監測終端界面、綜合設施調度監測終端界面以及統計分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