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架空乘人裝置。
背景技術:
繩牽引軌道式架空乘人裝置是一種新型的架空乘人裝置,具有運行平穩,乘坐舒適,且能適用于各種坡度運行等多重優勢,成為未來架空乘人裝置的發展趨勢。目前繩牽引軌道式架空乘人裝置多采用工字鋼軌道和圓管軌道作為承重軌道,但這兩種承重軌道都存在不同的缺陷,采用工字鋼軌道作為承重軌道時,為保證乘人器順利通過彎道和變坡,滾輪與軌道之間必須留有一定間隙,間隙的存在容易使乘人器上下、左右竄動,從而存在噪音、乘坐不舒適、滾輪易磨損和松動等缺陷,采用圓管軌道作為承重軌道時,滾輪與軌道的接觸面積小,滾輪與軌道之間也容易磨損,滾輪在圓弧形的軌道運行使得乘人器及易左右大幅擺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軌道的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的繩牽引軌道式架空乘人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繩牽引軌道式架空乘人裝置,包括軌道,卡軌輪裝置,所述的軌道的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通過軌道支架裝在橫梁上;所述的卡軌輪裝置包括抱索器,在抱索器的上端裝有“V”字形卡軌輪支架,在“V”字形卡軌輪支架上裝有滾輪軸,在滾輪軸上裝有卡軌輪,吊椅裝在抱索器的下端。
在軌道兩外側面下緣有擋條。
在軌道兩內側面之間有支撐塊。
在軌道的變坡處的上方裝有卡軌輪護板,卡軌輪護板裝在軌道支架上。
卡軌輪護板的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
在尾輪張緊小車上裝有張緊軌道,張緊軌道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與軌道套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術效果,采用倒“V”字形軌道進行承重,能保持卡軌輪裝置的滾輪與承重軌道始終面接觸,無間隙,且接觸面積較大,減低了滾輪與軌道之間的磨損,能有效防止滾輪在軌道上竄動和擺動,在軌道兩外側面下緣有擋條可有效防止滾輪脫離軌道,在軌道兩內側面之間有支撐塊能加強軌道的穩固性,在軌道的變坡處的上方裝有卡軌輪護板,能使卡軌輪裝置順利通過變坡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軌道與卡軌輪裝置結合處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軌道變坡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剖面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尾輪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C-C剖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一種繩牽引軌道式架空乘人裝置,包括軌道2,卡軌輪裝置3,所述的軌道2的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通過軌道支架21裝在橫梁1上;所述的卡軌輪裝置3包括抱索器31,在抱索器31的上端裝有“V”字形卡軌輪支架32,在“V”字形卡軌輪支架32上裝有滾輪軸33,在滾輪軸33上裝有卡軌輪34,卡軌輪裝置3通過抱索器31連接在牽引鋼絲繩5上,吊椅4裝在抱索器31的下端,牽引鋼絲繩5牽引卡軌輪裝置3在軌道2運行。
在軌道2兩外側面下緣有擋條22。
在軌道2兩內側面之間有支撐塊23。
在軌道2的變坡處的上方裝有卡軌輪護板6,卡軌輪護板6裝在軌道支架21上;卡軌輪護板6的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能使卡軌輪裝置3順利通過變坡點。
在尾輪張緊小車8上裝有張緊軌道7,張緊軌道7截面形狀為倒“V”字形,與軌道2套接,當牽引鋼絲繩5松弛時,張緊繩10拉動尾輪張緊小車8在張緊小車軌道9滑行,將牽引鋼絲繩5拉緊,張緊軌道7與軌道2套接,卡軌輪裝置3可以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