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動控制裝置,就是一種氣壓式礦用電機車制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煤炭是我國主要的化石能源,在我國的能源消耗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煤炭產業也就自然成為了我國能源產業的基石。礦用電機車主要用于井下運輸大巷和地面的長距離運輸。礦用電機車相當于鐵路運輸中的電氣機車頭,牽引著由礦車或人車組成的列車在軌道上行走。完成對煤炭、矸石、材料、設備、人員的運送。因此,礦用電機車在煤礦主運輸和輔助運輸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礦用電機車牽引力大、小巧靈活、結構簡單、維護費用低,采用電力驅動,污染少。
現有技術中,應用比較廣泛的礦用電機車制動裝置是手輪閘瓦式制動裝置,是通過司機轉動手柄導致平衡桿移動,進而帶動一系列的連桿運動,最終將作用力施加在閘瓦上,控制著車輪的轉速。它是一種粘著制動。該結構較為簡單,成本低。但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在制動時需要司機雙手旋轉手輪3圈左右才能實施制動,操作麻煩,耗時長,約2~5秒,這將導致機車空行程距離長;
(2) 制動力由手施加在手輪上,制動力有限,且不易控制,緊急情況下容易出現抱死現象,導致輪軌相對滑動,制動摩擦力急劇下降;
(3) 遇到緊急情況時,司機經常被迫采取反接制動。致使換向接頭燒壞、馬達受損、減速箱齒輪斷裂等事故;
(4) 屬于單側制動方式。制動時輪對一側受力,軸箱受力狀況較差,易使軸承偏差:
(5) 典型的連桿機構,其加工、裝配誤差以及彈性變形都會使得閘瓦受力不均,導致閘瓦偏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響應速度快且能夠防抱死的一種氣壓式礦用電機車制動控制裝置。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壓式礦用電機車制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氣壓縮機、油水分離器、儲氣罐、制動踏板、制動控制閥、電磁閥、制動氣室、制動器、輪速傳感器、壓力調節單元。
所述制動器采用的是盤式制動器,由制動盤和制動鉗組成。為考慮其制動力及改裝方便,將其安裝在減速器高速軸。
電機車中采用兩個制動盤,分別安裝在兩套走行機構上,每個制動盤上有兩個制動鉗組成。制動分路采用每個回路各控制一個制動盤。
上述技術方案直接帶來的技術效果是:一方面,改善了原有制動裝置的響應速度、耗時長、操作麻煩等問題。
另一方面,該制動裝置通過制動踏板控制氣源的大小,并通過壓力調節單元控制著制動氣室的充放氣動作,控制著氣壓的大小,最終達到調節制動器制動扭矩的目的,解決了原有制動裝置在緊急制動時容易出現抱死車輪導致輪軌相對滑動問題。
該技術方案直接帶來的技術效果是,制動時操作簡單,響應速度快,并根據其運動狀態調節輪缸的壓力,調節制動器的制動力矩,防止車輪抱死,并使車輪的蠕滑率保持在最佳蠕化率附近,極大地提高輪軌粘著系數利用率或地面附著系數,進而減少制動距離,增強車輛行駛的安全可靠程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氣壓制動防抱死系統圖
圖2為制動盤安裝位置示意圖
附圖說明:1.壓力調節單元,2.電磁閥,3.制動氣室,4.輪速傳感器,5.制動器,6.空氣壓縮機,7.油水分離器,8.儲氣罐,9.制動踏板,10.制動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的的一種氣壓式礦用電機車制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壓力控制單元1、電磁閥2、制動氣室3、輪速傳感器4、制動器5、空氣壓縮機6、油水分離器7、儲氣罐8、制動踏板9、制動控制閥10。
該系統的制動力由氣壓源6提供,制動踏板9作為觸發機構,控制著制動控制閥,由制動控制閥控制著進入制動氣室的氣壓。輪速傳感器4將測取的速度信號送至壓力調節單元1,進而控制電磁閥2的動作,實現制動氣室3的充放氣動作,通過增壓-保壓-減壓這一循環動作,最終達到調節制動器5制動扭矩的目的,以保證輪對蠕滑率在最佳值附近波動,進而為電機車提供更大的制動力。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