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軌道搗固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搗固機,這種軌道搗固機帶有一個支承在軌行機構的機架,一個帶有能張合與能振動的、其高度可調節的搗固機具的搗固機組,和一個具有起道與撥道驅動裝置以及帶緣滾輪和起道機構的起撥道機組,起撥道機組配備有一個具有至少一個用以抓住分支線的一根鋼軌的、帶有自己的起道驅動裝置的夾緊機構的附加起道裝置,該夾緊機構設在一個承載架上并通過移動驅動裝置30可相對于機架進行調節。
一個這種類型的、專門設計來在軌道的道岔區和分叉區使用的可走行的軌道搗固機在US4,893,565中已有描述。這樣的軌道區域的施工相當困難,不僅由于鋼軌的復雜走向,而且首先是由于這些軌道組成構件特別重;因為要施工的軌道還跟鄰線段與分支線段通過所謂長軌連接起來。特別在起撥道過程中,這些分布還非常不均勻的、大的重量對作業精確度是不利的。公知的支承在軌行機構上的機構設有一個裝在機架上的、其高度可調節的搗固機組和一個起撥道機組,該起撥道機組設有用于抓住軌道的鋼軌的帶緣滾輪以及夾緊鉤與起道滾輪形式夾緊機構。為了在道岔區作業,在軌道每側設有一個與起道機組相連的附加起道裝置,這附加起道裝置具有一個跟機械的縱向成橫向取向的、并通過一個移動驅動裝置可伸縮或可伸長的承載架。在承載架的外端設有一個設計成鉤子形狀的夾緊機構,該夾緊機構可沿著一個垂直導線裝置調節高度并且可降下以貼靠分支線的鋼軌或軌底;還設有一個也可降下的千斤頂用以將承載架的自由端支承在枕木盒中的碎石道碴上,并通過其自己的驅動裝置施加附加起道力。
另外,一種軌道搗固機通過US4,825,768B成為公知,其搗固與起撥道機組特別適合于道岔區和交叉區的施工。為此設置的附加起道裝置含有一個可在分支線的一根鋼軌上移動的、其上設有用于抓住鋼軌的夾緊機構、并且通過一根牽引桿鉸接在機架上的框架。此外,該框架通過一根繩索與固定在搗固機上側并可套合伸長的承載架相連接。帶有夾緊機構的框架可以借助于起道驅動器通過繩索沿垂直方向施加起道力以輔助抬起分支線。為了在相對的機械縱向側作業,承載架連同繩索水平旋轉180°。附加起道裝置的接合與脫開比較費時,并且不能沒有操作人員的手工協助。
本發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種開頭描述的類型的、用于道岔區施工的軌道搗固機,其中的附加起道裝置可以在機械的工作室中順利地監控其投入作業。
本發明的這個目的通過該附加起道裝置在跟夾緊機構連接的端部設有一個用于貼靠該夾緊機構要抓住的鋼軌的接觸件來實現。
采用本發明的這個實施結構,就可以保證用簡化的方式操作附加起道裝置來抬起分支線的鋼軌段,因為貼靠在軌頭上的接觸件能使夾緊機構自動對正以實現快速而可靠的形狀相配的連接。因此,在人身安全會受到威肋的道岔區內就不必要配備專門人員對附加起道裝置進行對正和觀察。
本發明的一個結構發展在于,接觸件設計成帶有一條垂直于機械的縱向伸展的軸線的滾輪、最好是雙緣滾輪的結構形式。在一個改型中,夾緊機構設計成帶有蘑菇形的、設置來貼靠軌頭下緣的、可圍繞一條旋轉軸線旋轉的起道盤的起道滾輪。此時,起道滾輪通過一個驅動裝置圍繞一個沿機械縱向伸展的軸線可擺動地在鄰近接觸件的部位支承在承載架上。因此在附加起道裝置可靠地支承在鋼軌上的情況下,借助于滾輪使要抬起的鋼軌以鉗形方式被夾持住成為可能。因此也保證了順利將帶有由混凝土制成的重的長軌枕的分支線鋼軌段抬起到其額定位置。此外,可以在一個較長的鋼軌區段內保持形狀相配的連接以避免為安放滾輪與貼靠起道滾輪進行的反復對正工序。
根據另外一種結構形式,承載架在遠離夾緊機構的機械縱向側圍繞一條沿機械縱向伸展的軸線可擺動地支承在機架上。另外,承載架的與上述軸線對置的端部跟一個支承在機架上的起道驅動裝置相連接。這種結構提供一種達致最佳起道效果的轉動軸線與起道驅動裝置的良好結合,將附加的垂直力順利地傳遞給要抬起的鋼軌。
在一個發展的結構中,夾緊機構在管狀承載架的內部沿其縱向可移動地支承著,并跟一個固定在承載架上的移動驅動裝置相連接。根據一個改型,夾緊機構跟一個在管狀承載架的內部沿其縱向可移動地支承著的滑動件相連接。這些發展的結構可靠地保證夾緊機構在起道時不受阻礙并始終與軌頭保持接觸,并且在起道時可順利地實現橫向移動以校正軌道的側向位置。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承載架在其跟軸線對置的端部設置在兩個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機械的縱向伸展的導板之間。這就保證了承載架在所有擺動的位置上沿縱向的穩定性,從而避免了軸承承受過負荷。
在一個發展結構中,適當地設置有兩個相互平行伸展的、分別鉸接地支承在兩個機械縱向側之一上的承載架,這樣就可以使這個機械可以不進行任何改裝就能用于向左拐和向右拐的道岔上。
本發明將在下面借助于附圖所示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在附圖中,
圖1是一個帶有一個起撥道機組和一個用以抬起在機械旁側的、一個分支線的道岔區段的附加起道裝置的軌道搗固機的側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起撥道機組與附加起道裝置的放大側視圖;
圖3是沿圖2的箭頭3所示沿機械縱向看的附加起道裝置的放大前視圖;
圖4是附加起道裝置的具有夾緊機構的端部的沿機械縱向看的放大細部圖;
圖5、6與7是本發明的夾緊機構的其它實施結構形式的非常示意的細部視圖。
圖1所示的是一部具有一個沿縱向伸展的、其端頭上設有架駛室4的、支承在軌行機構2上的機架3、并能在由鋼軌5和軌枕6構成的軌道7上走行的軌道搗固機1。動力源8和走行驅動裝置用于驅動機械1沿作業方向9前進以及給機械的所有作業機組供給動力。搗固機組10可調節高度地支承在機架3上,并具有用于搗入道碴的、可張合與振動的搗固機具11。沿工作方向在其前面設有一個起撥道機組12,通過起道驅動裝置13與撥道驅動裝置14與機架3鉸接地連接,另外還設有一套配屬于起撥道機組12的、在另外的附圖中詳細描述的附加起道裝置15。在該附加起道裝置15的正上方有一個帶有與參考系18配合工作來控制軌道搗固機1的作業機組的控制裝置17的工作室16。
在圖2中準確地示出起撥道機組12的部分。該機組12通過帶緣滾輪19可在機械1在其上行走的并待處理的軌道7的鋼軌5上滾動,并具有高度與側向可調節的起道鉤21形式的起道機構20和可側向擺動的起道滾輪22。起道滾輪22用于抓住鋼軌5的軌頭,而起道鉤21則用于貼靠軌底。特別在圖3與圖4準確地示出其組成部分的附加起道裝置15設置來抓住分支線24的鋼軌23,分支線在道岔區段內通過長軌枕6與軌道7連接。
這個附加起道裝置15由沿機械縱向前后設置的、相對于一個垂直的并沿機械1的機械縱向伸展的縱向對稱平面25旋轉180°的兩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具有一個垂直于機械縱向伸展的承載架26。每一個相互平行設置的承載架26在其一端上圍繞一根沿機械縱向伸展的軸線27可擺動地支承著,而在與軸線27相對設置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個在該端上方鉸接在機架上的液壓起道驅動裝置28。此承載架設計成管狀或空心型材的結構形式,在其內有一個沿該承載架縱向可移動的滑動件29,該滑動件與一個同樣設在承載架內部并與其固定住的移動驅動裝置30連接。
附加起道裝置15在與每個承載架26的軸線27對置的端部上分別設有一個夾緊機構31和一個接觸件33,夾緊機構與接觸件與滑動件29相連的因而通過移動驅動裝置30相對于機架3可調節。接觸件33與夾緊機構31的各構件在圖4中準確地示出。接觸件33設置來貼靠在分支線24的要被夾緊機構31抓住的鋼軌23,并設計成滾輪32的結構形式。在本發明中這滾輪32是一個具有垂直于機構縱向伸展的軸線35的、并通過一個支持鉤36支承在滑動件29的端頭上的雙緣滾輪34。該夾緊機構31具有起道滾輪57的形式,這起道滾輪57具有一個蘑菇狀的、圍繞旋轉軸線58可旋轉的起道盤59。這起道盤設置來貼靠在鋼軌23的軌頭下側37。為此目的起道盤圍繞著一條沿機械縱向伸展的軸線60可擺動地設置在靠近接觸件33的部位的承載架26上或滑動件29上,并與一個也鉸接在滑動件29上的液壓驅動裝置61相連。
每一承載架26的與軸線27對置的端部分別設置在兩個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機械縱向對準的導板38之間,該兩導板固定在機架3的下側,并在承載架26通過起道驅動裝置28垂直擺動時導引并穩定承載架。夾緊機構31在處于非作業狀態時(完全縮入)全部在機械的外輪廓線之內(見圖3左側)。
在作業時,機械1通過一個在工作室16內的操作人員操作控制裝置17來進行控制。軌道7的鋼軌5可通過圖3內虛線所示的起撥道機組12的起道鉤21與/或有選擇地通過其起道滾輪22抓著,然后借助于起道與撥道驅動裝置13與14帶到額定位置。在具有特別長因而重量大的軌枕的道岔區和交叉區,通過起道驅動裝置28降下為分支線24配設的附加起道裝置15的承載架26,并同時啟動移動驅動裝置30直到接觸件33或雙緣滾輪34靠上鋼軌23。此時夾緊機構31的起道滾輪57處于圖4中點劃線所示的揚起的位置。一當接觸件33、亦即雙緣滾輪34跟鋼軌23可靠地接合后,借助于驅動裝置61將起道盤59向內擺動使之貼靠在鋼軌的相對于機械來說是外側的軌頭下緣上,因而使附加起道裝置15跟鋼軌23實現形狀相配的連接。這種連接可以在一個較長的距離上保持住,因為雙緣滾輪34在移動驅動裝置處于無壓控制狀態下能夠在軌道搗固機1沿軌道7運動時順利地跟隨著與軌道7成一個角度伸展的分支線24的鋼軌23(見圖3中右側的點劃線所示的位置)。這樣的結構適合于裝在其機架不是從一條軌枕移到另一條、而是連續地向前移動而起撥道裝置則是持續地跟鋼軌接合著的所謂的連續式搗固機中。此時,相應投入工作的承載架26的起道驅動裝置28與起撥道機組12的起道驅動裝置13同步動作,以使分支線24通過起道鉤21跟軌道7協調同時抬起。
圖5以極為示意的方式示出附加起道裝置41的夾緊機構39與接觸件40的簡化的實施結構形式。這里的接觸件40設計成設置來貼靠鋼軌43的簡單的滾輪42。夾緊機構39含有一個圍繞一條接近于垂直的軸線45可旋轉的但不能擺動的起道滾輪44,因此要使滑動件46的沒有示出的移動驅動裝置持續地保持在動作狀態以使滾輪44跟鋼軌43、亦即其外軌頭下緣實現形狀相配的連接,此時滾輪42和構成一個夾緊機構-接觸件的起道滾輪44在鋼軌43上滾動。
圖6示出本發明的更簡化的結構方案,其中設計成鉤子47的夾緊機構48跟接觸件49跟配屬于附加起道裝置51的承載架52的滑動件50剛性連接在一起。這種附加起道裝置51不適合用于連續作業,在每次進行起道作業之前要重新跟鋼軌53進行形狀相配的接合。鉤子47也可視作夾緊機構-接觸件。
最后,圖7示出附加起道裝置66的鉤子55形式的夾緊機構54,與本發明的其它結構形式不同,設置來貼靠鋼軌的相對于機械是內側的軌頭下緣56。鉤子55剛性地設置在滑動件62上,在滑動件上還裝有一個設計成滾輪63的接觸件64,它可圍繞一根大致水平的軸線旋轉并在鋼軌上可滾動地支承著。這種實施結構的優點在于,滑動件62的上緣離開鋼軌的踏面的距離能夠特別小,從而使附加起道裝置66侵犯鄰線65的車輛的外部尺寸限界67(圖中點劃線所示)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因此,由于使用配備附加起道裝置66的機械,鄰線65上的運作幾乎不受影響或影響非常小。鉤子55也可視作夾緊機構-接觸件。
權利要求
1.一種軌道搗固機,這種軌道搗固機帶有一個支承在軌行機構(2)的機架(3),一個帶有能張合與能振動的、其高度可調節的搗固機具(11)的搗固機組(10),和一個具有起道與撥道驅動裝置(13、14)以及帶緣滾輪(19)和起道機構(20)的起撥道機組(12),起撥道機組配備有一個具有至少一個用以抓住分支線(24)的一根鋼軌(23,43,53)的、帶有自己的起道驅動裝置(28)的夾緊機構(31,39,48,54)的附加起道裝置(15,41,51,66),該夾緊機構(31,39,48,54)設在一個承載架(26,52)上并通過移動驅動裝置(30)可相對于機架(3)進行調節,其特征在于,該附加起道裝置(15,41,51,66)在跟夾緊機構(31,39,48,54)連接的端部設有一個用于貼靠該夾緊機構(31,39,48,54)要抓住的鋼軌(23,43,53)的接觸件(33,40,49,64)。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接觸件(33)設計成帶有一條垂直于機械的縱向伸展的軸線(35)的滾輪(32)、最好是雙緣滾輪(34)的結構形式。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該夾緊機構(31)設計成帶有蘑菇形的、設置來貼靠軌頭下緣(37)的、可圍繞一條旋轉軸線(58)旋轉的起道盤(59)的起道滾輪(57)。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起道滾輪(57)通過一個驅動裝置(61)圍繞一個沿機械縱向伸展的軸線(60)可擺動地在鄰近接觸件(33)的部位支承在承載架(26)上。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承載架(26)在遠離夾緊機構(31)的機械縱向側圍繞一條沿機械縱向伸展軸線(27)可擺動地支承在機架(3)上。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項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承載架(26)的與軸線(27)對置的端部跟一個支承在機架(3)上的起道驅動裝置(28)相連接。
7.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項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夾緊機構(31)在管狀承載架(26)的內部沿其縱向可移動地支承著,并跟一個固定在承載架(26)上的移動驅動裝置(30)相連接。
8.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項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夾緊機構(31)跟一個在管狀承載架(26)的內部沿其縱向可移動地支承著的滑動件(29)相連接。
9.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項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承載架在其跟軸線(27)對置的端部設置在兩個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機械的縱向伸展的導板(38)之間。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項所述的機械,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兩個相互平行伸展的、分別鉸接地支承在兩個機械縱向側之一上的承載架(26)。
全文摘要
一種帶有支承在軌行機構上的機架(3)的軌道搗固機(1)設有高度可調的搗固機組和具有起撥道驅動裝置與起道機構(20)的起撥道機組(12),起撥道機組配有具有至少一個用以抓住分支線(24)的一鋼軌(23)的帶有自己的起道驅動裝置(28)的夾緊機構(31)的附加起道裝置(15)。夾緊機構設在承載架(26)上并藉移動驅動裝置(30)可相對于機架(3)移動。附加起道裝置在與夾緊機構相連的端部設有貼靠該夾緊機構要抓住的鋼軌(23)的接觸件(33)。
文檔編號E01B27/16GK1076747SQ9310361
公開日1993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1993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1992年3月25日
發明者J·福勒, F·佩爾 申請人:弗蘭茨普拉沙路軌機械制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