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鎖具及具有該鎖具的臺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具以及具有其的臺車,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鎖套以及 可在該鎖套中來回移動的鎖桿的鎖具,以及具有該鎖具的臺車。
背景技術:
如今,物流裝置(如臺車、托盤箱等)由于其空載時所需的存儲空間小, 因而得到了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儲運貨物時,折疊式物流裝置處于展開狀態(tài)。 這時通常需要利用鎖具將物流裝置各部分的相對位置固定,以防止物流裝置在 使用時發(fā)生折疊。如圖1所示,中國專利申請ZL92226553.4中提到了一種折疊式載物臺車 10,包括底面l、左立面2、右立面3和矩形框架4。如圖2所示,當臺車IO 空載時,底面1可相對于矩形框架4轉動,直到與該矩形框架4重疊;同時, 左立面2和右立面3也可分別相對矩形框架4轉動,直到與該矩形框架4重疊。 如圖3A、 3B所示,在底面1的下方設有鎖具20,包括設有兩個孔C的鎖栓 17和,穿過上述兩孔C并可左右移動的栓桿16。在左、右立面與栓桿16相 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一孔B。當臺車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栓桿16可朝向臺車外 側移動,使得其一端嵌入孔B中,從而限制了底框的轉動。臺車10還設有拉 桿9,其一端鉸接到左立面2的上部,另一端設有搭鉤9a。當臺車處于展開狀 態(tài)時,搭鉤9a可鉤在右立面3上,以限制左、右立面相對打開;同時底面l 可限制左、右立面相對合攏。在這里,鎖具20需要與輔助工具(如拉桿9)配合才能將臺車10固定到 展開狀態(tài),使得臺車的結構復雜,不便于操作。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鎖具,以在不需要輔助工具的 情況下將物流裝置固定到展開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臺車,使得該臺車可通過鎖 具固定在展開狀態(tài)。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鎖具,包括鎖套,向外凸出并形成容納空間,并且在該鎖套上設有開口;以及鎖桿,限定在該鎖套的容納空 間中,并可在該鎖套中移動和/或轉動,該鎖桿包括一突出部,設置在該鎖桿 上并從該鎖套的開口中向外突出;以及鉤部,設置在該鎖桿的一端。該鎖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該鎖套上設有朝向該開口方向延伸出來的隔 斷,該隔斷的高度小于該開口的高度。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鎖具的臺車,該臺 車包括底框、后框、兩個側框,其中該底框可相對于該后框翻轉,在該底框對 應于至少一個側框的位置上設有鎖具。該鎖具包括鎖套,規(guī)定在該底框上,具 有一容納空間并設有一開口;以及鎖桿,限定在該鎖套的容納空間中,并可在該鎖套中移動和/或轉動,該鎖桿包括一突出部,設置在該鎖桿上并從該鎖套 的開口中向外突出;以及鉤部,設置在該鎖桿的一端,其中,與該鎖具對應的 側框上設有一長形 L,該長形孔的長度大于該鎖桿鉤部的高度,且該長形孔的 高度小于該鎖桿鉤部的高度。該鎖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該鎖套上設有朝向該開口方向延伸出來的隔 斷,該隔斷的高度小于該開口的高度。當該鎖桿鉤部的軸線垂直于該長形孔的長線時,該鎖套的隔斷通過該鎖桿 的突出部限制該鎖桿在該鎖套中的移動;當該鎖桿鉤部的軸線平行于該長形孔 的長線時,該鎖桿可在該鎖套中移動。本實用新型的鎖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不需要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利 用鎖桿限制底面轉動,同時利用設置在鎖桿上的鉤部限制側框轉動,從而將臺 車固定到展開狀態(tài)。同時,鎖桿上的突出部可與鎖套的隔斷配合,限制鎖桿的 伸出長度。
以下結合附圖和詳細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臺車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臺車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3A是圖1的臺車的分解示意圖;圖3B是沿圖3A中A方向的示意圖,示出了底面下方的鎖具的結構; 圖4A是本實用新型的折疊式臺車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4B是圖4A中的臺車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的示意圖; 圖5是圖4A中底框的分解示意圖,示出了鎖具的結構; 圖6示出了圖5中鎖具的鎖套結構; 圖7示出了圖5中鎖具的鎖桿結構;圖8A和8B分別為鎖桿處于第一和第二位置時的示意圖;以及 圖9示出了利用鎖具進行鎖緊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A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臺車100包括底框110,后框130,第一側 框120,通過連接件160可旋轉地連接到后框的第二側框140,以及至少一對 門框150。其中第一門框151通過連接件160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一側框120, 第二門框152通過連接件160可旋轉地連接到第二側框140。在臺車的下方還 可設置多個腳輪170,以便于臺車移動。底框110可相對于后框130轉動。如 圖4B所示,當臺車100不工作時,可以將底框110相對于后框轉動,直到與 后框130貼合,以節(jié)省存放空間。類似的,側框,例如第二側框140也可轉動 到與后框130貼合的位置。在底框110靠近側框的位置上還設有鎖具200,用 于在底框110處于打開位置時限制底框的轉動,同時限制側框的轉動。優(yōu)選地, 鎖具200設置在遠離底框110與后框130連接軸190的位置。如圖5 7所示,底框110的上層設有底板118,用于承載貨物;其下層 設有框架114,用于加強底框110的強度。優(yōu)選地,鎖具200設置在底框框架 114的兩側。鎖具200包括鎖套210和鎖桿220。其中,鎖套210固定在底框 框架114的一橫梁上,而鎖桿220限定在該鎖套210與該橫梁所限定的空間中。如圖6所示,鎖套210向外凸出,從而形成用于容納鎖桿220的容納空間 211。在鎖套210的凸出部分上設有一開口213,同時設有朝向開口213延伸 出來的隔斷214,其中,隔斷214的高度小于開口213的高度。優(yōu)選地,隔斷 214設置在開口213的下部,并且其高度為開口213高度的一半。這樣,隔斷 214將開口 213的下部空間分隔成了兩部分213a和213b,而開口的上部空間213c仍為一連通的整體。如圖7所示,鎖桿220上設有突出部221;在鎖桿的一端設有鉤部222; 在鎖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223,以便于操作鎖桿。如圖8A、 8B所示,鎖桿220 位于鎖套210的容納空間211中,并可在其中移動和/或轉動。鎖桿的突出部 221從鎖套的開口 213中向外突出,并被限定在該開口中。這樣,就通過突出 部221與開口 213的配合限定了鎖桿220在鎖套210中的運動范圍。當轉動鎖 桿220使突出部221位于開口 213的下部空間時,隔斷214會限制突出部221 在開口下部空間的移動,即,使得突出部221被限定在第一下部空間213a或 第二下部空間231b中,從而限制鎖桿220在鎖套210中的移動。當突出部221 位于開口的第一下部空間213a時,鎖具200處于鎖緊狀態(tài),此時鎖桿鉤部222 從鎖套220中伸出的長度相對較長;當突出部221位于開口的第二下部空間 213b時,鎖具200處于打開狀態(tài),此時鎖桿鉤部222從鎖套210中伸出的長 度相對較短。當轉動鎖桿220使突出部221位于開口的上部空間213c時,由 于隔斷214的高度小于開口的高度,因而突出部221能夠在開口 213的長度范 圍內自由移動,使得鎖桿220可以在鎖套中自由移動。接下來,以第二側框140為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鎖具200的鎖緊過程。 如圖9所示,在第二側框的下橫梁144與鎖具200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與鎖 桿鉤部222相對應的長形孔1441。至少在設有長形孔1441的那部分下橫梁是 中空的,具有空腔1442。設置長形孔1441的尺寸,使得鎖桿鉤部222的高度 大于長形孔1441的高度而小于長形孔1441的長度。這樣,當鎖桿鉤部222 的軸線平行于長形孔1441的長軸時,鎖桿鉤部222可以自由進出長形孔1441; 而當鎖桿鉤部222的軸線垂直于長形孔1441的長軸時,鎖桿鉤部222不能進 出長形孔1441。適當設置鎖桿的突出部221、鉤部222和長形孔1441的位置, 使得當鉤部222的軸線垂直于長形孔1441的長軸時,突出部221位于開口 213 的下部,使得隔斷214能通過該突出部221限制鎖桿220在鎖套210中的移動; 而當鉤部222的軸線平行于長形孔1441的長軸時,突出部221位于開口 213 的上部空間,使得鎖桿220能夠在鎖套210中自由移動。當?shù)卓?10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轉動鎖桿220使突出部221位于鎖套開口 213的上部,移動鎖桿220使其鉤部222進入對應的長形孔1441中,然后反 方向轉動鎖桿220,使得鉤部222被限制在的空腔1442中。此時,鎖具200
處于鎖緊位置,鎖桿進入到長形孔中,因而限制了底框110的轉動,將底框固 定在了展開位置;同時,空腔1442中的鉤部222通過長形孔1441限制了側框 向托盤箱外側的轉動,從而將側框也固定在了展開位置。這時,鎖桿的突出部 213位于開口的第一下部空間213a。當?shù)卓?10處于折疊狀態(tài)時(如圖4B所 示),可以移動鎖桿,使突出部213限定在第二下部空間213b中,以避免鎖 桿伸出過長而與其它部件碰撞。在這里,鎖具200設置在底板框架114的內側,因而,在框架114與鎖桿 對應的位置上也設有與長形孔1441 一致的孔1141。應當理解,當鎖具設置在 其它位置時,例如設置在框架的下方時,可以不在框架114上設置孔1141。 另外,側框的下橫梁上也可以不具有空腔,這時,長形孔1441為通孔,使得 鎖桿在處于鎖緊狀態(tài)時從下橫梁144中穿出。當然,長形孔1441也可以設置在側框的其它位置。應當指出,雖然通過上述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然而本實用 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熟 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 些改變和變形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鎖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鎖套,向外凸出并形成容納空間,并且在該鎖套上設有開口;以及鎖桿,限定在該鎖套的容納空間中,并可在該鎖套中移動和/或轉動,該鎖桿包括一突出部,設置在該鎖桿上并從該鎖套的開口中向外突出;以及鉤部,設置在該鎖桿的一端。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具,其特征在于,該鎖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具,其特征在于,該鎖套上設有朝向該開口 方向延伸出來的隔斷,該隔斷的高度小于該開口的高度。
4、 一種具有如權利要求1所述鎖具的臺車,該臺車包括底框、后框、兩 個側框,其中該底框可相對于該后框翻轉,在該底框對應于至少一個側框的位 置上設有鎖具,其特征在于,該鎖具包括鎖套,規(guī)定在該底框上,具有一容納空間并設有一開口;以及 鎖桿,限定在該鎖套的容納空間中,并可在該鎖套中移動和/或轉動,該鎖桿包括一突出部,設置在該鎖桿上并從該鎖套的開口中向外突出;以及鉤部,設置在該鎖桿的一端,其中,與該鎖具對應的側框上設有一長形孔,該長形孔的長度大于該鎖桿 鉤部的高度,且該長形孔的高度小于該鎖桿鉤部的高度。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臺車,其特征在于,該鎖桿的另一端設有把手。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臺車,其特征在于,該鎖套上設有朝向該開口 方向延伸出來的隔斷,該隔斷的高度小于該開口的高度。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臺車,其特征在于,當該鎖桿鉤部的軸線垂直 于該長形孔的長軸時,該鎖套的隔斷通過該鎖桿的突出部限制該鎖桿在該鎖套 中的移動;當該鎖桿鉤部的軸線平行于該長形孔的長軸時,該鎖桿可在該鎖套 中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鎖具,包括鎖套,向外凸出并形成容納空間,并且在該鎖套上設有開口;以及鎖桿,限定在該鎖套的容納空間中,并可在該鎖套中移動和/或轉動,該鎖桿包括一突出部,設置在該鎖桿上并從該鎖套的開口中向外突出;以及鉤部,設置在該鎖桿的一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鎖具可以在不需要輔助工具的情況下,利用鎖桿限制底面轉動,同時利用設置在鎖桿上的鉤部限制側框轉動,從而將臺車固定到展開狀態(tài)。同時,鎖桿上的突出部可與鎖套的隔斷配合,限制鎖桿的伸出長度。
文檔編號B62B3/02GK201023504SQ20062013423
公開日2008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寧善德 申請人: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集物流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