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適用于高等級車、 賽車以及越野摩托車。
技術背景公知的摩托車前減震器復原阻力和壓縮阻力是不可調節,在使用過程中, 不能根搌騎乘者的喜好及路況不同、載重不同、氣候不同適時的對阻力性能進 行調節。另外與阻力匹配的減震彈簧的預壓力也不可調,由于減震彈簧的預壓 力不可調,前減震器同樣不能根據騎乘者的喜好及路況不同、載重不同、氣候 不同需要來調節減震彈簧的預壓力,導致用戶感到騎駕時不舒服,引起質量問題。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充氣式減震器,它不但可以提 高減震器的舒適性能,獨立、方便的調節復原閥和壓縮閥的阻力,而且還可以 調節減振彈簧的預壓力,以達到與調整后的阻力匹配性。本實用新型釆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宸器, 它包括前叉管,所述的前叉管的頭端設有調節裝置,在前叉管內設有減震彈簧, 在減震彈簧內穿有活塞桿,活塞桿內穿有調節桿,活塞桿的一端與調節裝置連 接,另一端設有復原閥系,復原閥系包括活塞I、定位桿和調節閩,活塞I上 設有上通流孔I和下通流孔I ,上、下通流孔I將復原閥系兩側的前叉管油腔 室相連通,在活塞I與調節桿之間設有定位桿,定位桿的一部分穿入活塞I內, 位于活塞I內的定位桿I內設有導流孔I,另一部分設有滑道I,在滑道I的 底部設有通孔I,復原閥系兩側的前叉管油腔室也依次通過導流孔I、滑道I 和通孔I相通,在滑道I內設有調節閥,調節閥的一端設有錐形圓孔與導流孔 I的出口相對,調節閥的另一端與調節桿的另一端相連接,調節裝置與調節桿 相接觸,調節裝置可以通過調節桿的移動來推動調節閥在滑道I的移動,從而 來調節復原阻力,在活塞I一側設有與上、下通流孔I相對的復原閥片,復原
閥片位于活塞I與定位桿之間,在前叉管的尾端設有壓縮閥系,壓縮閥系包括活塞n、調節閥桿和尾螺塞,活塞n上設有上通流孔n和下通流孔ii,上、下 通流孔n將壓縮閥系兩側的前叉管油腔室相連通,上、下通流孔n又分別與前 叉管管壁的通孔in和通孔iv相通,在調節閥桿的一端設有壓縮調節裝置,另一 端設有錐形圓孔,尾螺塞的一部分穿過活塞n內,位于活塞n內的尾螺塞內設 有導流孔n,導流孔n的出口與錐形圓孔相對,另一部分設有滑道n,壓縮調 節裝置和調節閩桿位于滑道n內,壓縮調節裝置可推動調節閥桿移動,在尾螺 塞上設有通孔n,通孔n與導流孔n相通,在活塞n的一側設有與上、下通流 孔n相對的壓縮閩片,壓縮閥片的位于活塞n和尾螺塞之間。所述的調節閥上設有"o,,型密封圈i 。所述的尾螺塞與前叉管之間設有"o" 型密封圃vi。所述的壓縮閥片設置為寶塔狀。所述的復原間片設置為寶塔狀。 所述的調節裝置包括密封螺塞、調節釘和調節螺桿,調節螺桿穿過密封螺塞, 與活塞桿連接,調節螺桿旋轉,推動活塞桿移動來調節減震彈簧的預壓力,在 活塞桿上有定位擋圈,定位擋圏定位減震彈簧,調節螺桿旋轉,推動活塞桿移 動,固定在定位擋圏的減震彈簧壓縮來調節預壓力,在調節螺桿內設有調節釘, 調節釘的頭部位于調節螺桿外,在調節釘內設有彈簧i,在彈簧i上頂有鋼珠 i,在調節釘與調節螺桿之間設有定位套,調節釘的尾部與調節桿相接觸,調 節釘旋轉可推動調節桿移動。所述的調節釘與調節螺桿之間設有"o"型密封圏 n,在調節螺桿與密封螺塞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in,在密封螺塞與前叉管之 間設有"o"型密封圏iv。所述的壓縮調節裝置包括尾孔螺栓,尾孔螺栓位于前 叉管尾端端頭的調節座內,調節閥桿固定于尾孔螺栓內,尾孔螺栓帶動調節閥 桿移動,在調節閥桿內設有彈簧n,在彈簧n上頂有鋼珠n。所述的調節閩桿 與尾孔螺栓之間設有"o"型密封圏v。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復原閥系和壓縮閥系, 在減震器壓縮時,高壓油通過壓縮閥系和導流孔n進入貯油腔內形成壓縮阻力(含可調壓縮阻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獲得壓縮阻力,當調節閥桿旋轉移動時, 調節閥桿的錐形圓關閉導流孔n,形成節流,通過導流孔n的高壓油流量改變,壓縮阻力改變,在減震器復原(伸長)時,高壓油通過復原閥系和導流孔i進 入上腔,形成復原阻力(含可調復原阻力),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獲得復原阻力,
當調節釘轉移動時,調節釘推動調節桿和調節閥移動,調節閥錐形圓關閉導流 孔I,形成節流,通過導流孔I的高壓油流量改變,復原阻力改變。在復原閥 系和壓縮閥系上設有調節裝置,這樣可以通過調節液壓油的流量來控制壓縮阻 力和復原阻力。調節裝置上還設有調節螺桿和定位擋圃,這樣可以通過調節螺 桿和定位擋圈來調節減震彈簧的預壓力,達到阻力調整后與減震彈簧剛度調整 后的匹配,由此提高乘騎時的舒適性。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圖1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1的C處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l、圖2、圖3和圖4中,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它包括前叉管l,前叉管l的頭端設有調節裝置,在前叉管l內設有減震彈 簧2,在減震彈簧2內穿有活塞桿3,活塞桿3內穿有調節桿4,活塞桿3的一端與 調節裝置連接,另一端設有復原闊系。所述的調節裝置包括密封螺塞17、調節 釘18和調節螺桿19,調節螺桿19穿過密封螺塞17,與活塞桿3連接,調節螺桿19 旋轉,推動活塞桿3移動來調節減震彈簧2的預壓力,在活塞桿3上有定位擋圈, 定位擋圑定位減震彈簧2,調節螺桿19旋轉,推動活塞桿3移動,固定在定位擋 圈的減瀵彈簧2壓縮來調節預壓力,在調節螺桿19內設有調節釘18,調節釘18 的頭部位于調節螺桿19外,在調節釘18內設有彈簧I31,在彈簧I31上頂有鋼 珠132,在調節釘18與調節螺桿19之間設有定位套20,調節釘18的尾部與調節 桿4相接觸,調節釘18旋動可推動調節桿4移動。調節釘18與調節螺桿19之間設 有"0"型密封圏I123,在調節螺桿19與密封螺塞17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ffl 24,在密封螺塞17與前叉管1之間設有"0"型密封圏IV25。所述的復原閥系包 括活塞I5、定位桿6和調節閥9,調節閥9上設有"0"型密封圈I21,活塞15 上設有上通流孔I 7和下通流孔I 8,上、下通流孔I7, 8將復原閥系兩側的前 叉管l油腔室相連通,在活塞I 5與調節桿4之間設有定位桿6,定位桿6的一部分 穿入活塞I5內,位于活塞I5內的定位桿6 1內設有導流孔I39,另一部分設有
滑道I 10,在滑道I IO的底部設有通孔I 11,復原閩系兩側的前叉管l油腔室也 依次通過導流孔I39、滑道I10和通孔I11相通,在滑遒I 10內設有調節閥9, 調節閥9的一端設有錐形圓孔與導流孔I 39的出口相對,調節閥9的另一端與調 節桿4的另一端相連接,調節裝置與調節桿4相接觸,調節裝置可以通過調節桿4 的移動來推動調節閥9在滑道I IO的移動,從而來調節復原阻力,在活塞I5 — 側設有與上、下通流孔I7, 8相對的復原閥片12,復原閥片12設置為寶塔狀, 復原閥片12位于活塞I 5與定位桿6之間,在前叉管l的尾端設有壓縮閥系,壓縮 閥系包括活塞I115、調節閩桿33和尾螺塞34,尾螺塞34與前叉管1之間設有"0"型密封圏vi22,活塞ni5上設有上通流孔ni2和下通流孔ni3,上、下通流孔1112, 13將壓縮閥系兩側的前叉管1油腔室相連通,上、下通流孔I112, 13又分 別與前叉管1管壁的通孔III和通孔IV相通,在調節閥桿33的一端設有壓縮調節裝 置,另一端設有錐形圓孔,尾螺塞34的一部分穿過活塞II15內,位于活塞I115 內的尾螺塞34內設有導流孔I114,導流孔II14的出口與錐形圓孔相對,另一部分設有滑道n,壓縮調節裝置和調節閥桿33位于滑道n內,壓縮調節裝置包括尾孔螺栓26,尾孔螺栓26位于前叉管1尾端端頭的調節座27內,調節閥桿33固定 于尾孔螺栓26內,調節閥桿33與尾孔螺栓26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V30。尾孔 螺栓26帶動調節閥桿33移動,在調節閥桿33內設有彈簧I128,在彈簧II28上頂 有鋼珠I129。壓縮調節裝置可推動調節閥桿33移動,在尾螺塞34上設有通孔I1 35,通孔II35與導流孔II14相通,在活塞II15的一側設有與上、下通流孔I112, 13相對的壓縮閥片16,壓縮閥片16設置為寶塔狀,壓縮閥片16的位于活塞I115 和尾螺塞34之間。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它包括前叉管(1),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叉管(1)的頭端設有調節裝置,在前叉管(1)內設有減震彈簧(2),在減震彈簧(2)內穿有活塞桿(3),活塞桿(3)內穿有調節桿(4),另一端設有復原閥系,復原閥系包括活塞I(5)、定位桿(6)和調節閥(9),活塞I(5)上設有上通流孔I(7)和下通流孔I(8),上、下通流孔I(7,8)將復原閥系兩側的前叉管(1)油腔室相連通,在活塞I(5)與調節桿(4)之間設有定位桿(6),定位桿(6)的一部分穿入活塞I(5)內,位于活塞I(5)內的定位桿(6)I內設有導流孔I(39),另一部分設有滑道I(10),在滑道I(10)的底部設有通孔I(11),復原閥系兩側的前叉管(1)油腔室也依次通過導流孔I(39)、滑道I(10)和通孔I(11)相通,在滑道I(10)內設有調節閥(9),調節閥(9)的一端設有錐形圓孔與導流孔I(39)的出口相對,調節閥(9)的另一端與調節桿(4)的另一端相連接,調節裝置與調節桿(4)相接觸,調節裝置可以通過調節桿(4)的移動來推動調節閥(9)在滑道I(10)的移動,從而來調節復原阻力,在活塞I(5)一側設有與上、下通流孔I(7,8)相對的復原閥片(12),復原閥片(12)位于活塞I(5)與定位桿(6)之間,在前叉管(1)的尾端設有壓縮閥系,壓縮閥系包括活塞II(15)、調節閥桿(33)和尾螺塞(34),活塞II(15)上設有上通流孔II(12)和下通流孔II(13),上、下通流孔II(12,13)將壓縮閥系兩側的前叉管(1)油腔室相連通,上、下通流孔II(12,13)又分別與前叉管(1)管壁的通孔III和通孔IV相通,在調節閥桿(33)的一端設有壓縮調節裝置,另一端設有錐形圓孔,尾螺塞(34)的一部分穿過活塞II(15)內,位于活塞II(15)內的尾螺塞(34)內設有導流孔II(14),導流孔II(14)的出口與錐形圓孔相對,另一部分設有滑道II,壓縮調節裝置和調節閥桿(33)位于滑道II內,壓縮調節裝置可推動調節閥桿(33)移動,在尾螺塞(34)上設有通孔II(35),通孔II(35)與導流孔II(14)相通,在活塞II(15)的一側設有與上、下通流孔II(12,13)相對的壓縮閥片(16),壓縮閥片(16)的位于活塞II(15)和尾螺塞(34)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調節閥(9)上設有"0"型密封圈I (21)。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尾螺塞(34)與前叉管(1)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VI (22)。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壓縮閥片(16)設置為寶塔狀。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復原閥片(12)設置為寶塔狀。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調節裝置包括密封螺塞(17)、調節釘'U8)和調節螺桿(19),調節 螺桿U9)穿過密封螺塞(17),與活塞桿(3)連接,調節螺桿(19)旋轉, 推動活塞桿(3 )移動來調節減震彈簧(2 )的預壓力,在活塞桿(3 )上有定位 擋圏,定位擋圈定位減震彈簧(2),調節螺桿(19)旋轉,推動活塞桿(3)移 動,固定在定位擋圈的減震彈簧(2)壓縮來調節預壓力,在調節螺桿(19)內 設有調節釘(18 ),調節釘(18 )的頭部位于調節螺桿(19 )夕卜,在調節釘(18 ) 內設有彈簧I ( 31),在彈簧I ( 31 )上頂有鋼珠I ( 32 ),在調節釘(18 )與 調節螺桿(19)之間設有定位套(20),調節釘(18)的尾部與調節桿(4)相 接觸,調節釘(18)旋動可推動調節桿(4)移動。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調節釘(18)與調節螺桿(19)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II (23),在 調節螺桿(19)與密封螺塞(17)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in (24),在密封螺 塞(17)與前叉管(1)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IV (25)。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壓縮調節裝置包括尾孔螺栓(26),尾孔螺栓(26)位于前叉管(1) 尾端端頭的調節座(27)內,調節閥桿(33)固定于尾孔螺栓(26)內,尾孔 螺栓(26)帶動調節閥桿(33)移動,在調節閥桿(33)內設有彈簧II (28), 在彈簧II (28)上頂有鋼珠II (29)。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所述的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其特征 是所述的調節閥桿(33)與尾孔螺栓(26)之間設有"0"型密封圈V (3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摩托車多級可調阻力的前減震器,它包括前叉管(1),所述的前叉管(1)的頭端設有調節裝置,在前叉管(1)內設有減震彈簧(2),在減震彈簧(2)內穿有活塞桿(3),活塞桿(3)內穿有調節桿(4),另一端設有復原閥系,復原閥系包括活塞I(5)、定位桿(6)和調節閥(9),前叉管(1)的尾端設有壓縮閥系,壓縮閥系包括活塞II(15)、調節閥桿(33)和尾螺塞(34)。
文檔編號B62K25/06GK201049720SQ200720037558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1日
發明者于桂華, 劉愛紅, 孫國泰 申請人:江蘇明星減震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