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尤其是一種可在莊稼較高時在農田中進行 中耕、追肥和噴藥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
技術背景-目前的拖拉機離地間隙較低,當莊稼在苗期時,尚可下田作業,如果莊稼 較高時,由于離地間隙小,就不能下田作業了,否則會造成莊稼倒伏,影響收 成。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它操作靈活,使 用方便,在莊稼較高時仍能在農田中進行中耕、追肥和噴藥,而且不會影響莊 稼生長,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前車架和后 車架,在前車架的前部設有前轉向裝置,前轉向裝置上的轉向搖臂與固定在前 車架上的轉向套筒內的轉向軸管上端相連,轉向軸管下端焊接有前支腿,前支 腿與后端固定前輪的前搖臂的前端活動連接,在前車架的后部設有后轉向裝置, 后轉向裝置上的后轉向拉桿一端與后車架鉸鏈連接,焊接在前車架上的轉向叉 另一端通過轉向銷與后車架活動連接;在后車架上還設有發動機,發動機的飛 輪上的飛輪皮帶輪通過第一皮帶與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上的離合器皮 帶輪相連,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兩端固定有左輸出 鏈輪和右輸出鏈輪,右輸出鏈輪通過第一右鏈條與固定在后車架下部右側的右支腿下端的右鏈輪組鏈接,右鏈輪組通過第二右鏈條與固定在右搖臂后端的右 后輪上的右鏈輪鏈接,右搖臂前端與右支腿下端活動連接,左輸出鏈輪通過第 一鏈條與固定在帶花鍵槽的中間軸內端的固定鏈輪鏈接,中間軸通過固定在懸 臂梁上的內軸承架和外軸承架活動支承,懸臂梁固定在后車架上,在中間軸上 活動設有帶花鍵槽的活動鏈輪,在活動鏈輪的兩側分別設有撥叉,撥叉固定在"n"形鐵架上,活動鏈輪通過第一左鏈條與固定在"n"形鐵架下方的左支 腿下端的左鏈輪組鏈接,左鏈輪組通過第二左鏈條與固定在左搖臂后端的左后 輪上的左鏈輪鏈接,左搖臂與左支腿下端活動連接;"n"形鐵架插裝在后車 架上的方筒內,在后車架下部固定有變輪距液壓油缸,變輪距液壓油缸的一端 通過變輪距推桿與"n"形鐵架固連;離合器皮帶輪通過第二皮帶與噴藥泵的 驅動輪相連;飛輪皮帶輪通過第三皮帶與液壓泵的驅動輪相連,液壓泵通過液 壓管分別與變輪距液壓油缸和鉸鏈連接在前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上的液壓油缸相連,液壓油缸的下端分別與前搖臂、左搖臂和右搖臂鉸鏈連接;在前車架的前轉向裝置和后轉向裝置之間設有駕駛座椅。所述前轉向裝置包括固定在前車架上的前轉向機固定板,在前轉向機固定 板上焊接有前轉向機支架,前轉向機固定在前轉向機支架上,前轉向機上方固 連有前方向盤,前轉向機的輸出端通過轉向垂臂、前轉向拉桿與轉向搖臂相連。所述后轉向裝置包括固定在前車架后端的后轉向機,后轉向機的上方固連 有后方向盤,后轉向機的輸出端與后轉向拉桿相連。在前輪、左后輪和右后輪一側分別設有分禾器。在前車架的一側設有小梯子。在后車架的后端設有噴藥架,噴藥架上的噴頭與噴藥泵相連。所述發動機還連接有消聲器和空氣濾清器。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前車架上設置前轉向裝置和后轉向裝置,可實現車輛雙向行駛,使車輛操作更靈活,更方便;在前車架和后車架下方分別設置前支腿、前搖臂、左支腿、左搖臂、右支腿、右搖臂,在支腿與搖臂之間設置液壓油缸, 可方便的通過液壓油缸控制車輛的高度,以適應在不同高度莊稼的農田中作業;在后車架的一側插裝有"n"形鐵架,將左支腿、左搖臂安裝在"n"形 鐵架下方,變輪距液壓油缸的一端固定在后車架下方,另一端通過變輪距推桿 與"n"形鐵架固連,可通過變輪距液壓油缸調節左后輪與右后輪的輪距,以適應不同農田中壟溝的寬度。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后車架的俯視圖。圖3為前輪轉向傳動結構示意圖。圖4為后轉向傳動結構示意圖。圖5為"n"形鐵架的控制結構示意圖。圖6為左后輪改變輪距的傳動示意圖。其中,1、前車架;2、前轉向機;3、前方向盤;4、轉向銷;5、駕駛座 椅;6、變速器輸出軸;7、后方向盤;8、第二皮帶;9、后車架;10、帶離合 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11、第一皮帶;12、飛輪;13、發動機;14、消聲器; 15、噴藥架;16、液壓泵;17、噴藥泵;18、右后輪;19、右搖臂;20、左后 輪;21、左鏈輪;22、第二左鏈條;23、左搖臂;24、右支腿;25、液壓油缸;26、左支腿;27、 "n"形鐵架;28、中間軸;29、活動鏈輪;30、前輪;31、 前搖臂;32、固定鏈輪33、前支腿;34、小梯子;35、分禾器;36、左輸出鏈輪;37、內軸承架;38、撥叉;39、離合器皮帶輪;40、第一右鏈條;41、轉 向叉;42、右鏈輪組;43、第二右鏈條;44、第三皮帶;45、第一左鏈條;46、 左鏈輪組;47、變輪距推桿;48、空氣濾清器;49、飛輪皮帶輪;50、前轉向 拉桿;51、轉向垂臂;52、前轉向機固定板;53、前轉向機支架;54、轉向套 筒;55、轉向搖臂;56、后轉向拉桿;57、右輸出鏈輪;58、變輪距液壓油缸;59、第一鏈條;60、后轉向機;61、外軸承支架;62、懸臂梁。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并結合其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如圖中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前車架1和后車架9,在前車架1的前部設 有前轉向裝置,前轉向裝置上的轉向搖臂55與固定在前車架1上的轉向套筒 54內的轉向軸管上端相連,轉向軸管下端焊接有前支腿33,前支腿33略微向 前傾斜,前支腿33與后端固定前輪30的前搖臂31的前端活動連接,在前車 架1的后部設有后轉向裝置,后轉向裝置上的后轉向拉桿56 —端與后車架9 鉸鏈連接,焊接在前車架1上的轉向叉41另一端通過轉向銷4與后車架9活 動連接;在后車架9上還設有發動機13,發動機13的飛輪12上的飛輪皮帶輪 49通過第一皮帶11與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10上的離合器皮帶輪39 相連,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10上的變速器輸出軸6兩端固定有左輸 出鏈輪36和右輸出鏈輪57,右輸出鏈輪57通過第一右鏈條40與固定在后車 架9下部右側的右支腿24下端的右鏈輪組42鏈接,右鏈輪組42通過第二右 鏈條43與固定在右搖臂19后端的右后輪18上的右鏈輪鏈接,右搖臂19前端 與右支腿24下端活動連接,左輸出鏈輪36通過第一鏈條59與固定在帶花鍵 槽的中間軸28內端的固定鏈輪32鏈接,中間軸28通過固定在懸臂梁62上的內軸承架37和外軸承架61活動支承,懸臂梁62固定在后車架9上,在中間 軸28上活動設有帶花鍵槽的活動鏈輪29,在活動鏈輪29的兩惻分別設有撥叉 38,撥叉38固定在"n"形鐵架27上,活動鏈輪29通過第一左鏈條45與固 定在"n "形鐵架27下方的左支腿26下端的左鏈輪組46鏈接,左鏈輪組46 通過第二左鏈條22與固定在左搖臂23后端的左后輪20上的左鏈輪21鏈接, 左搖臂23與左支腿26下端活動連接;"n "形鐵架27插裝在后車架9上的 方筒內,在后車架9下部固定有變輪距液壓油缸58,變輪距液壓油缸58的一 端通過變輪距推桿47與"n "形鐵架27固連;離合器皮帶輪39通過第二皮 帶8與噴藥泵17的驅動輪相連;飛輪皮帶輪49通過第三皮帶44與液壓泵16 的驅動輪相連,液壓泵16通過液壓管分別與變輪距液壓油缸58和鉸鏈連接在 前支腿33、左支腿26和右支腿24上的液壓油缸25相連,液壓油缸25的下端 分別與前搖臂31、左搖臂23和右搖臂19鉸鏈連接;在前車架1的前轉向裝置 和后轉向裝置之間設有駕駛座椅5。左支腿26和右支腿24不在一條軸線上, 左支腿26安裝位置略微向前,這樣做可增大支撐面積,使車輛行駛穩定,不 易傾翻。左鏈輪組46和右鏈輪組的結構為并排設置的兩個鏈輪的組合。所述前轉向裝置包括固定在前車架1上的前轉向機固定板52,在前轉向機 固定板52上焊接有前轉向機支架53,前轉向機2固定在前轉向機支架53上, 前轉向機2上方固連有前方向盤3,前轉向機2的輸出端通過轉向垂臂51、前 轉向拉桿50與轉向搖臂55相連。所述后轉向裝置包括固定在前車架1后端的后轉向機60,后轉向機60的 上方固連有后方向盤7,后轉向機60的輸出端與后轉向拉桿相連。在前輪30、左后輪20和右后輪18—側分別設有分禾器35。行駛中可利 用分禾器35將莊稼分開,減少了莊稼的倒伏。在前車架1的一側設有小梯子34。在后車架9的后端設有噴藥架15,噴藥架15上的噴頭與噴藥泵17相連。所述發動機13還連接有消聲器14和空氣濾清器48。使用時,操作者可通過小梯子34登上前車架1,坐在駕駛座椅5上,將需 要噴灑的農藥裝好,起動發動機13,即可通過噴藥泵17開始噴藥工作。操作 者可根據需要通過前轉向裝置、后轉向裝置以及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 IO實現車輛向前開行或向后開行,如果向前開行,就將后邊的方向盤7通過手 柄固定;如果向后開行,就將前邊的方向盤3通過手柄固定,也可以兩個人一 起開,如果兩個人方向盤轉動方向一致就會使車輛斜行,如果兩個人方向盤轉 動方向相反就會縮小車輛的轉彎半徑,使車輛更加靈活。通過控制變輪距液壓 油缸58推動變輪距推桿47可將"n"形鐵架27向外推或向內收,帶動其下 方的左后輪20移動,改變左后輪20和右后輪18之間的輪距,以適應不同農 田中壟溝的寬度。固定在"n"形鐵架27上的撥叉38可使活動鏈輪29在中 間軸28上隨"n"形鐵架27移動。當農田中的莊稼過高時,可通過控制設置 在支腿與搖臂之間的液壓油缸25,使車架升高,以適應莊稼的高度,繼續作業。
權利要求1、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車架和后車架,在前車架的前部設有前轉向裝置,前轉向裝置上的轉向搖臂與固定在前車架上的轉向套筒內的轉向軸管上端相連,轉向軸管下端焊接有前支腿,前支腿與后端固定前輪的前搖臂的前端活動連接,在前車架的后部設有后轉向裝置,后轉向裝置上的后轉向拉桿一端與后車架鉸鏈連接,焊接在前車架上的轉向叉另一端通過轉向銷與后車架活動連接;在后車架上還設有發動機,發動機的飛輪上的飛輪皮帶輪通過第一皮帶與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上的離合器皮帶輪相連,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兩端固定有左輸出鏈輪和右輸出鏈輪,右輸出鏈輪通過第一右鏈條與固定在后車架下部右側的右支腿下端的右鏈輪組鏈接,右鏈輪組通過第二右鏈條與固定在右搖臂后端的右后輪上的右鏈輪鏈接,右搖臂前端與右支腿下端活動連接,左輸出鏈輪通過第一鏈條與固定在帶花鍵槽的中間軸內端的固定鏈輪鏈接,中間軸通過固定在懸臂梁上的內軸承架和外軸承架活動支承,懸臂梁固定在后車架上,在中間軸上活動設有帶花鍵槽的活動鏈輪,在活動鏈輪的兩側分別設有撥叉,撥叉固定在“∏”形鐵架上,活動鏈輪通過第一左鏈條與固定在“∏”形鐵架下方的左支腿下端的左鏈輪組鏈接,左鏈輪組通過第二左鏈條與固定在左搖臂后端的左后輪上的左鏈輪鏈接,左搖臂與左支腿下端活動連接;“∏”形鐵架插裝在后車架上的方筒內,在后車架下部固定有變輪距液壓油缸,變輪距液壓油缸的一端通過變輪距推桿與“∏”形鐵架固連;離合器皮帶輪通過第二皮帶與噴藥泵的驅動輪相連;飛輪皮帶輪通過第三皮帶與液壓泵的驅動輪相連,液壓泵通過液壓管分別與變輪距液壓油缸和鉸鏈連接在前支腿、左支腿和右支腿上的液壓油缸相連,液壓油缸的下端分別與前搖臂、左搖臂和右搖臂鉸鏈連接;在前車架的前轉向裝置和后轉向裝置之間設有駕駛座椅。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轉向裝置包括固定在前車架上的前轉向機固定板,在前轉向機固定板上 焊接有前轉向機支架,前轉向機固定在前轉向機支架上,前轉向機上方固連有 前方向盤,前轉向機的輸出端通過轉向垂臂、前轉向拉桿與轉向搖臂相連。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轉向裝置包括固定在前車架后端的后轉向機,后轉向機的上方固連有后 方向盤,后轉向機的輸出端與后轉向拉桿相連。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 在前輪、左后輪和右后輪一側分別設有分禾器。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在前車架的一側設有小梯子。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 在后車架的后端設有噴藥架,噴藥架上的噴頭與噴藥泵相連。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動機還連接有消聲器和空氣濾清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尤其是一種雙向行駛可升降農田噴藥多用車。它包括前車架和后車架,在前車架的前部設有前轉向裝置,其下方連接有前支腿、前搖臂和前輪;在后部設有后轉向裝置,后轉向裝置通過后轉向拉桿與后車架鉸接,焊接在前車架上的轉向叉通過轉向銷與后車架活動連接;在后車架上設有發動機、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噴藥泵和液壓泵,帶離合器的變速器兼后橋總成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分別通過左輸出鏈輪和右輸出鏈輪經鏈條帶動設在后車架下方的左后輪和右后輪轉動,在前車架和后車架下方的支腿和搖臂之間還設有液壓油缸,在前車架上設有駕駛座椅。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靈活,使用方便,可雙向行駛自由升降的優點。
文檔編號B62D1/02GK201161550SQ20082001735
公開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3日
發明者李清平 申請人:李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