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裝載機的機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載機的機罩。
背景技術:
裝載機是一種高效的工程機械設備,廣泛地應用于公路、鐵路、港口、碼頭、煤炭、 礦山、水利、國防等工程和城市建設中。裝載機機罩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護發動機等裝載機 內設置的相關部件免遭外力的破壞;在裝載機處于工作狀態時,機罩可以保護周邊的人免 受機器的損傷;機罩還具有降低機器噪音的作用;裝載機的包裝能起到傳達相關信息的作 用。現有的裝載機機罩通常為由玻璃鋼制成的一個整體或只附帶一個側門,當需對機罩內 的裝載機部件進行維護和修理時, 一般只能打開側門或將機罩整個翻起。側開門的機罩開 門空間較小,操作空間有限,部分部件不容易維修,且容易碰傷操作者。而將由玻璃鋼制 成的整個機罩翻起的方式則存在以下的缺點 一是機罩形成一個整體,要翻轉時就會顯得 較為笨重;二是破損后難以維修;三是生產工藝性較差;四是通常不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 通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寬大的維護和修理操作空間、有優良的通風散熱 通道的裝載機的機罩。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裝載機的機罩,由機罩骨架、兩個側門、后蓋板、上蓋板和前蓋板組成,所述機 罩骨架包括兩個側框架,其特征在于側門由活動連接在所述側框架頂部的上鋼板和與上 鋼板活動連接的下鋼板組成,側門、上蓋板和后蓋板上設置柵格區。
機罩骨架可以采用鋼板壓型,而后拼焊或用螺栓固定連接而成,具有良好的工藝性。 兩個側門相互呈左右對稱,側門由活動連接在側框架頂部的上鋼板和與上鋼板活動連 接的下鋼板組成。側框架頂部與上鋼板之間的活動連接、上鋼板與下鋼板之間的活動連接 均可以采用鉸鏈連接,使其可在90°范圍內單向轉動。采用上述設置的兩個側門可以提
供操作者寬大的維護和修理操作空間。
后蓋板可全部由金屬柵格組成,以提供優良的通風散熱通道。
所述側門可由位于前段的密閉區和位于后段的柵格區組成,所述上蓋板由位于前段的 密閉區和位于后段的柵格區組成。柵格區的全部或一部分為柵格。
上蓋板由密封區和柵格區組成。所述上蓋板可由一塊或幾塊鋼板制成,以適應構成不 同形狀的裝載機機罩的要求。其中,由兩塊鋼板制成的上蓋板可分為前上蓋板、后上蓋板。 其中密封區位于前上蓋板的前段,柵格區位于前上蓋板的后段;前上蓋板密封區可根據裝 載機對外形或內置設備的要求設置一個或多個不同形狀的孔;前上蓋板柵格區的全部或部 分由柵格組成;后上蓋板可根據裝載機外形設計的要求全部或部分由柵格組成,或設置一 個或多個不同形狀的孔,或全部密封。
兩個側門的柵格區、上蓋板柵格區和后蓋板柵格區提供了裝載機機罩的通風散熱通 道。本實用新型中的裝載機機罩由于設置了大量的柵格區,通風散熱性能良好。
機罩骨架內還可相對于兩個側門密封區和上蓋板密封區位置固定設置一個內鋼板。內
鋼板與機罩骨架可用螺栓固定連接。內鋼板可根據裝載機機罩內置設備的要求設置一個或 多個不同形狀的孔。內鋼板、兩個側門密封區、上蓋板密封區、前蓋板與機罩骨架形成一 個密閉的空間,上述密閉空間可容納裝載機的發動機,從而降低了發動機的噪音排放。
兩個側框架和兩塊上鋼板的左右兩側可分別設置定位底座,四根可伸縮的定位桿通過 定位底座與側框架和定位底座固定連接。定位桿可用于進一步支撐處于打開狀態的裝載機 機罩側門,提供一個穩定的操作空間,避免操作者的碰傷和刮蹭。
機罩骨架的兩個側框架可設置材質較為柔軟的橡膠或塑料墊圈,以減少兩個側門在開 啟和關閉時對側框架的撞擊力和摩擦,保護側門和側框架。
機罩骨架后上部中間位置設置一個后視鏡,后視鏡可進一步擴大裝載機駕駛員的視 野,增加裝載機倒車時的安全系數。
下鋼板設置兩個把手,方便側門的開啟和關閉。
為了使機罩的外觀進一步美觀,可以將兩個側門的柵格區設置成相互平行,呈左右對稱。
后蓋板、前上蓋板、后上蓋板和前蓋板通過螺栓和機罩骨架固定連接。
裝載機機罩的材料可以全部采用玻璃鋼制成或用玻璃鋼輔助造型,這樣既可以保障機 罩的強度和耐用性,又增強了機罩的外觀視覺效果。
裝載機機罩的外表面還可以噴涂、篆刻或粘貼等方式標注的商標、名稱和型號等生產 企業標識,向公眾傳達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創造性地提供了一種裝載機的機罩,機罩側門由活動連 接在所述側框架頂部的上鋼板和與上鋼板為活動連接的下鋼板組成,并在側門、上蓋板和 后蓋板中設置柵格,從而使機罩具有優良的通風散熱通道,并提供給操作者具有寬大的維 護和修理操作空間。兩個側門密封區、上蓋板密封區、內鋼板、前蓋板與機罩骨架形成一 個密閉的空間,上述密閉空間可用于安裝裝載機的發動機,從而降低了發動機的噪音排放。 機罩骨架的后上部中間位置可設置一個后視鏡,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裝載機駕駛員的視野, 增加了裝載機在倒車時的安全系數。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機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機罩在打開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機罩在打開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參照圖1至圖3, 一種裝載機的機罩,由機罩骨架l、兩 個側門2、后蓋板3、上蓋板和前蓋板7組成。
機罩骨架1包括兩個側框架,機罩骨架1采用鋼板壓型,而后用螺栓固定連接而成。
上蓋板由前上蓋板4和后上蓋板5組成。前上蓋板4分密閉區和柵格區,密閉區位于 前上蓋板4的前段,柵格區位于前上蓋板4的后段,密閉區設置一大一小兩個圓形孔和一 個U形孔,柵格區部分設置柵格。后上蓋板5僅設置一個圓形孔。
兩個側門相互呈左右對稱,側門2由上鋼板21和下鋼板22組成。上鋼板21通過兩 個鉸鏈連接側框架頂部。上鋼板21和下鋼板22通過兩個鉸鏈連接。側門由密閉區和柵格 區組成,密閉區位于側門的前段,柵格區位于側門的后段,柵格區部分設置柵格。
兩個側門的柵格區相互平行,呈左右對稱。
機罩骨架內相對于兩個側門密封區和上蓋板密封區位置設置一個內鋼板8。內鋼板與 機罩骨架用螺栓連接。內鋼板8、兩個側門密閉區、上蓋板密閉區、前蓋板7與機罩骨架 1形成可容納發動機的密閉艙。
后蓋板3由"田字形"的前蓋板骨架和柵格形成。
后蓋板3、前上蓋板4、后上蓋板5和前蓋板7通過螺栓與機罩骨架1連接。
兩塊上鋼板21的左右兩側設置兩個定位底座211,兩個側框架的左、右兩側分別設 置定位底座212,可伸縮的定位桿213通過定位底座211和定位底座212與上鋼板和側框 架固定連接。
機罩骨架1的后上部中間位置設置一個后視鏡6。
機罩骨架1的兩個側框架分別設置橡膠墊圈。
兩塊下鋼板22均設置兩個把手222。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 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
權利要求1、一種裝載機的機罩,由機罩骨架、兩個側門、后蓋板、上蓋板和前蓋板組成,所述機罩骨架包括兩個側框架,其特征在于側門由活動連接在側框架頂部的上鋼板和與上鋼板活動連接的下鋼板組成,側門、上蓋板和后蓋板上設置柵格區。
2、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鋼板與側框架頂部的活 動連接為鉸鏈連接,所述上鋼板與下鋼板的活動連接為鉸鏈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后蓋板整體為柵格區。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門由位于前段的密 閉區和位于后段的柵格區組成,所述上蓋板由位于前段的密閉區和位于后段的柵格區 組成。
5、 根據權利要求4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在機罩骨架內相對于兩個側門 密封區和上蓋板密封區位置固定設置一個內鋼板。
6、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兩個側框架和兩塊上鋼板的左 右兩側分別設置定位底座,四根可伸縮的定位桿通過定位底座與側框架和上鋼板固定 連接。
7、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兩個側框架四周設置塑料或橡 膠墊圈。
8、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機罩骨架的后上部中間位置設 置一個后視鏡。
9、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板由一塊或幾塊鋼板 組成。
10、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裝載機的機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鋼板設置兩個把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裝載機的機罩,機罩由機罩骨架、兩個側門、后蓋板、上蓋板和前蓋板組成,所述機罩骨架包括兩個側框架,側門由活動連接在側框架頂部的上鋼板和與上鋼板為活動連接的下鋼板組成,側門、上蓋板和后蓋板中設置柵格。從而給機罩提供了寬大的維護和修理操作空間和優良的通風散熱通道。
文檔編號B62D25/10GK201176185SQ20082010118
公開日2009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17日
發明者汪海洋 申請人:廈門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