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行車掛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掛袋,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方便快速結合于自行 車的掛袋。
背景技術:
騎乘自行車本質上具有環保及身體運動保健的功效,習慣騎自行車的人口 年齡層占有極大的范圍,從幼小學童至八十歲老翁皆適合此一運動,而自行車 不僅可作為一運動器具,同時更是上班族的一極佳代步工具,在現代社會提倡 節能減碳的趨勢下,自行車伊然成為時下最熱門的熱銷商品。
參照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第CN200964146Y號,名稱為"自行車的置物裝置,, 專利,其包括有一結合裝置,包含有一本體,該本體的一面樞設一快拆件,該 本體內形成一容置空間;一置對象,第一端為一結合部,第二端為一袋體,該結 合部的一面設有一卡部;將該置對象的結合部穿設于該本體的容置空間,使該快 拆件在第一位置,而卡設于該結合部的卡部,扳動該快拆件在第二位置,可快 速令該置對象分離該結合裝置。
上述結構利用一結合裝置將置對象在自行車座桿后以快拆件的方式裝設, 然而,結合裝置必須另行加裝于自行車上,而且并無法通用于各種車型。
參照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第CN2880637Y號,名稱為"掛片式自行車前把手 置物袋或置物籃扣合快拆構造"專利,其通過由嵌片插入于結合片的卡槽中, 且使結合片的彎片勾扣于掛片的勾孔,而使結合片的扣片扣固于掛片的扣槽, 達到結合片與掛片結合為一體;而扣合座以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共同嵌扣于掛 片上對稱的嵌槽中,使插榫前端斜面凸榫扣合于掛片中央上位置的固定孔。
上述結構為一相復雜的結構,不僅裝設于自行車上很麻煩,而且必須有相 對應的結合片才能將袋體或籃體插入扣合座的卡槽達快拆的功效,而且裝設的 位置更容易產生刮傷或生銹,對于上述問題,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改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
3陷,從而提供一種自行車的掛袋,該掛袋可拆卸結合于自行車把手兩側及前伸 桿,不需要改變自行車原有的結構,故可使掛袋的裝設與移除相當的快速與便 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行車掛袋,該掛袋可拆卸的裝設于自行車上,其特征在于該掛袋包 括有
一背面,其供該掛袋裝設于自行車;
且該背面設有一第一結合部、 一第二結合部及一第三結合部;這些結合部 分別設于自^f于車把手兩側及前伸桿。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
1.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車的掛袋,其掛袋可拆卸的結合于自行車把手 兩側及前伸桿,不需要改變自行車原有的結構,故可使掛袋的裝設與移除相當 的快速與便利。
2.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車的掛袋,其掛袋可供放置個人隨身物品,如 手機、MP3、 ipod、鑰匙等物品,而且掛袋以三點穩固的結合于自行車上,不產 生晃動及松脫。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與自行車結合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的組裝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的使用狀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第二個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IO掛袋;ll背面;12第一結合部;121連接帶;122黏扣 帶;123結合扣;13第二結合部;131連接帶;132黏扣帶;133結合扣;14第 三結合部;141連接帶;142黏扣帶;143結合扣;15外框;16正面;161開口; 162拉鏈;20自行車;21把手;22前伸桿。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掛袋與自行車結合的立體外觀圖,本實用新型 具有一掛袋IO,該掛袋IO是可拆卸的裝設于自行車20,且掛袋10能夠快速的 結合于自行車把手21上而不需要在自行車上加裝任何結構。請參照圖2及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的組裝示圖及側視圖,該掛 袋IO—側具有一背面11,該背面11上設有一第一結合部12、 一第二結合部13 及一第三結合部14,而這三個結合部12、 13、 14是呈T字形分別位于T形的三 端點而形成一倒三角形狀,以供掛袋10纏繞于自行車20的把手21及前伸桿22 的的桿體上,使得第一、第二及第三結合部12、 13、 14分別裝設于把手21兩 側及前伸桿22上,使得掛袋10以三個支點而穩固的裝設于自行車20上,且完 全不需要于自行車20上加裝任何結合裝置。
而結合部12、 13、 14為一長條狀的帶體,結合部12、 13、 14中段以車縫 的方式固定于掛袋背面11,該結合部12、 13、 14的兩端分別延伸一連接帶121、 131、 141,而連接帶121、 131、 141的自由端相配合分別設一黏扣帶122、 132、 142,使得結合部12、 13、 14的自由端可纏繞于把手21或前伸桿22的桿體后 相互貼合。其中該第一結合部12及第二結合部13的軸向相互平行,而第三結 合部14軸向與第一、第二結合部12、 13垂直,使得第一、第二結合部12、 13 纏繞于把手21兩側,而第二結合部14纏繞于前伸桿22相互貼合。
背面11的外圍具有一能夠撐起掛袋10固定形狀的外框15,以供掛袋10能 夠撐起背面11而能夠方便且快的的固定于把手21及前伸桿22。
掛袋IO相反于背面11 一側則具有一正面16,正面16i殳有一開口 161,且 開口 161由一拉鏈162控制開口的開合狀態。
請參照圖4,其為本實用新型自行車掛袋的使用狀態圖,掛袋10結合于自 行車20后,將掛袋10的開口 161打開即可供放置個人隨身物品,如手機、MP3、 ipod、鑰匙等物品,不但能有效節省裝設結合裝置的成本,而且拆裝容易,對 于不想改變或傷害到自行車外觀的消費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實用新型實 為一極具進步性的設計。
請參照圖5,其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第二個實施例大 致與第一個實施例相同,其不同處在于,結合部12、 13、 14的自由端分別設一 相互扣合的結合扣123、 133、 143,以使結合部12、 13、 14纏繞于把手21或前 伸桿22后相互扣合裝設掛袋10的目的。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車的掛袋,其掛袋可拆卸的結合于自行車把手 兩側及前伸桿,不需要改變自行車原有的結構,故可使掛袋的裝設與移除相當 的快速與便利。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車的掛袋,其掛袋可供放置個人隨身物品,如
手機、MP3、 ipod、鑰匙等物品,而且掛袋以三點穩固的結合于自行車上,不產 生晃動及松脫。
以上說明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 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 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 一種自行車掛袋,該掛袋可拆卸的裝設于自行車上,其特征在于該掛袋包括有一背面,其供該掛袋裝設于自行車;且該背面設有一第一結合部、一第二結合部及一第三結合部;這些結合部分別設于自行車把手兩側及前伸桿。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掛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這些結合部中段固 定于該掛袋的背面,且該結合部兩端分別延伸一連接帶,該第一結合部與該第 二結合部的軸向相互平行,而該第三結合部軸向與該第一結合部及該第二結合 部垂直。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掛袋,其特征在于三個結合部呈T字形分別 位于T形的三端點而形成一倒三角形狀。
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掛袋,其特征在于該結合部兩側的連接帶在 自由端相配合各設一黏扣帶。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掛袋,其特征在于該結合部兩側的連接帶在 自由端相配合各設一結合扣。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掛袋,其特征在于該背面的外圍具有一外框, 而外框異于背面的一側則具有一正面,該正面相對于該背面呈隆起狀。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掛袋,其特征在于該正面具有一開口,而開 口具有 一控制該開口的拉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掛袋,該掛袋可拆卸的裝設于自行車上,該掛袋包括有一背面,其供該掛袋裝設于自行車;且該背面設有一第一結合部、一第二結合部及一第三結合部;這些結合部分別設于自行車把手兩側及前伸桿,據此,不需要加裝或改良自行車原有的設計,即可使掛袋的裝設與移除相當的快速與便利,且背面以三個支點將掛袋穩固的裝設于自行車上。
文檔編號B62J9/00GK201245193SQ20082012667
公開日2009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8日
發明者陳昌富 申請人:吉克斯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