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guān)于一種自行車燈具,尤指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
背景技術(shù):
越來越多人喜歡在下班或放假時騎自行車,既可運動健身,又符合時下節(jié)能減碳 的環(huán)保概念。因此,業(yè)內(nèi)人士不斷推出各種款式的自行車及其相關(guān)配件。其中一項重要的 自行車配件就是車燈,用以在夜晚或光線不足時作為照明之用。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 好,將車燈固定在自行車車架的任何部位上;目前,大部分的使用者喜歡將車燈固定在自行 車的把手桿上從而為前方提供照明;然而,自行車的種類繁多,包括兒童專用型自行車、競 速比賽型自行車及越野登山型自行車等,這導致自行車把手桿的粗細程度不一;因此,業(yè)內(nèi) 人士推出可調(diào)整的燈具固定結(jié)構(gòu),以適用于各種常見的自行車款式。在現(xiàn)有技術(shù)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中,最常見的一種結(jié)構(gòu)是運用C形圓環(huán) 體,將其套接于自行車的把手桿上,然后以螺栓旋緊C形圓環(huán)體的開口,借此使C形圓環(huán)體 緊密夾住自行車把手之間的車桿。然而,由于C形圓環(huán)體內(nèi)表面并無任何止滑效果,倘若螺 栓鎖得不夠緊的話,當車身因路面不平發(fā)生震動時,車燈的重量可能會使C形圓環(huán)體相對 于車桿旋轉(zhuǎn)而使車燈下垂。另一方面,有時候自行車的車桿直徑太小而使得C形圓環(huán)體無 法緊密包夾車桿,使用者就必須加裝橡膠墊片于C形圓環(huán)體的內(nèi)表面,借此縮小C形圓環(huán)體 的內(nèi)徑,以符合并緊密夾住較細的車桿。總體來說,使用這種結(jié)構(gòu)時,必須旋緊或旋松螺栓, 其拆裝速度較慢;加上要額外使用橡膠墊片以配合較細的車桿,倘若橡膠墊片不慎遺失時, 將造成使用者的不便。因此,如何解決上述的問題點,即成為本創(chuàng)作人的改良目標。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以能夠?qū)艟呔o固于 車桿上,且操作容易并可快速拆裝。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用以將燈具 固定于車桿上,包括固定座,其上部具有供所述燈具裝設的安裝部,該安裝部下方設有通 槽,該固定座的底部具有弧形面;束帶,具有卡掣段及從該卡掣段延伸出的包覆段,該卡掣 段穿過該通槽并成型有與該固定座可選擇性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該包覆段及該弧 形面共同包夾所述車桿;以及扳扣組件,包含樞接于該包覆段的扳臂及樞接于該扳臂的扣 環(huán),該扣環(huán)扣固于該固定座上。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用以將燈 具固定于車桿上,包括固定座,其上部具有供所述燈具裝設的安裝部,該安裝部下方設有 通槽,在該通槽一側(cè)的該固定座延伸有操作片,該操作片成型有卡鉤,該固定座的底部具有 弧形面;束帶,具有卡掣段及從該卡掣段延伸出的包覆段,該卡掣段穿過該通槽并成型有與 該卡鉤可選擇性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該包覆段及該弧形面共同包夾所述車桿;以
3及扳扣組件,包含樞接于該包覆段的扳臂及樞接于該扳臂的扣環(huán),該扣環(huán)扣固于該卡掣段 上。相較于先前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束帶與扳扣組件,使用者可以調(diào)整束帶穿過固定座通槽的長 度,借此調(diào)整束帶的包覆段與固定座的弧形面之間對車桿的包夾程度。另外,由于扳扣組件 的扣環(huán)可以旋轉(zhuǎn)扣固于固定座或束帶卡掣段的不同位置上,因此扳扣組件也能夠調(diào)整束帶 的包覆段與固定座的弧形面之間對車桿的包夾程度。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兩個調(diào)整包夾 程度的機構(gòu),可分別調(diào)整自行車燈具結(jié)構(gòu)與車桿之間的緊固程度,因此能夠適合具有較大 直徑范圍的車桿。另外,使用者僅需扳開扳扣組件,就能連帶地放松束帶的包覆段,而使整個自行車 燈具結(jié)構(gòu)得以輕易脫離車桿,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容易且拆裝快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與燈具及車桿的結(jié)合狀態(tài)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與燈具及車桿的另一結(jié)合狀態(tài)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jié)合燈具后固定于車桿上的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與燈具的分解立體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扳扣組件欲扣合的操作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拉緊束帶的操作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已緊固車桿的操作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放松束帶的操作狀態(tài)的剖面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固定結(jié)構(gòu)11安裝部112擋止件12 通槽131 卡鉤14弧形面15承托部151 凸齒152限位槽20 束帶211 卡齒22包覆段222 軸孔30扳扣組件
4
10固定座 111滑軌 113凸塊 13操作片 132凹痕 141凹孔 15’緊固凹槽 151,凹痕
21卡掣段 212凹痕 221樞軸 223凹孔 31扳臂[0039]311 穿孔32 扣環(huán)40 燈具50 車桿61止滑墊
312通孔 33樞銷 41嵌槽
611凸塊 621凸塊 62止滑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guān)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shù)內(nèi)容,將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圖僅 作為說明用,并非用于局限本實用新型。請參考圖1至圖3,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 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該固定結(jié)構(gòu)1主要包括固定座10、束帶20、及扳扣組件30。如圖4所 示,借由該固定結(jié)構(gòu)1,燈具40可以被固定在自行車把手的車桿50上而朝前方提供照明。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中,固定座10的上部成型為安裝部11,用 以固定所述燈具40 ;安裝部11兩側(cè)彎折成型有一對滑軌111 ;如圖6所示,燈具40底部兩 側(cè)對應設有一對嵌槽41,使用者可以將燈具40從固定座10的前方插入,且使安裝部11的 滑軌111嵌入燈具40的嵌槽41內(nèi),借此將燈具40固接于固定座10上。安裝部11的后端具有擋止件112,用以防止燈具40朝后滑出安裝部11的滑軌 111 ;擋止件112的前端一體成型有凸塊113,用以嵌入燈具40底面的凹槽(圖中未示出), 借此使燈具40到達定位后無法相對于安裝部11產(chǎn)生任何前后移動。從圖1可以看出,當使 用者壓下?lián)踔辜?12時,凸塊113會隨著擋止件112朝下移動而脫離燈具40底面的凹槽, 如此一來,使用者就可以朝前方抽出燈具40。從圖2的剖面示意圖可以清楚看出,安裝部11下方設有通槽12,此通槽12平行于 固定座10的前后方向而貫穿固定座10,其可供一部分的束帶20穿過。另外,固定座10的 底部具有弧形面14,用以貼合車桿50的表面;弧形面14的中央設有凹孔141,可供與可卸 離的止滑墊片61的凸塊611相互嵌固,而使止滑墊片61貼合固接于弧形面14上;止滑墊 片61為軟質(zhì)橡膠或塑料材質(zhì)所制成,其表面上成型有用以與車桿50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 上凸紋,借此使車桿50無法輕易相對于弧形面14旋轉(zhuǎn)。在弧形面14的前側(cè),固定座10成 型有承托部15,此承托部15的頂表面具有多個凸齒151,而承托部15的頂表面兩側(cè)分別朝 上凸伸有多個限位槽152,且這些限位槽152的高度略大于凸齒151的高度。再次參考圖1,束帶20具有卡掣段21及從該卡掣段21延伸出的包覆段22,卡掣 段21的表面上成型有多個卡齒211,因此,當卡掣段21穿過固定座10的通槽12時,如圖2 所示,卡掣段21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211會分別與承托部15上的凸齒151選擇性地相 互嚙合。包覆段22與弧形面14共同包夾所述車桿50。包覆段22的自由端連接有樞軸 221,該樞軸221中心穿設有軸孔222,可供扳扣組件30樞接;包覆段22的表面設有兩個凹 孔223,可供可卸離的止滑墊片62的凸塊621嵌入,而使止滑墊片62貼合固接于包覆段22 的表面上;止滑墊片62為軟質(zhì)橡膠或塑料材質(zhì)所制成,其表面上成型有用以與車桿50卡掣 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凸紋,借此使車桿50無法輕易相對于包覆段22旋轉(zhuǎn)。[0052]扳扣組件30包含扳臂31、扣環(huán)32、及樞銷33。扳臂31在對應組接于包覆段22的 軸孔222的位置上設有兩個穿孔311,借由樞銷33穿過兩個穿孔311與軸孔222,可使扳臂 31樞接于包覆段22的樞軸221上而可相對于包覆段22旋轉(zhuǎn)。扣環(huán)32略呈π字形且以其 兩端朝內(nèi)彎折而插入扳臂31上的通孔312內(nèi),借此使扣環(huán)32樞接于扳臂31并能夠相對于 扳臂31旋轉(zhuǎn);在本實施例中,扣環(huán)32用以扣接于承托部15的限位槽152內(nèi)從而扣固在固 定座10上,借此向下壓迫卡掣段21的卡齒211,使其分別牢牢嚙合于承托部15上的凸齒 151而令卡掣段21無法前后移動。接著,參考圖2與圖3說明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操作原理。如圖2所示,使用者先將束帶20的一部分卡掣段21穿過固定座10的通槽12,且 使卡掣段21的卡齒211與承托部15上的凸齒151相互嚙合;然后,使用者將固定座10的 弧形面14貼靠于車桿50的上表面,并使束帶20的包覆段22包覆于車桿50的下表面;如 圖2所示,將扣環(huán)32以逆時針方向扣合于承托部15的限位槽152內(nèi);最后,如圖3所示,使 用者以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扳臂31,使其抵靠束帶20的包覆段22,由于扳臂31的樞銷33與扣 環(huán)32之間具有偏移量,所以,扳臂31的順時針向下旋轉(zhuǎn)會帶動扣環(huán)32朝下移動,借此使扣 環(huán)32緊緊扣合于承托部15的限位槽152內(nèi),而形成如圖3所示的夾緊狀態(tài),此時,扣環(huán)32 扣合于承托部15的限位槽152內(nèi)并與地面形成垂直角度。在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欲調(diào)整固定座10的弧形面14與束帶20的包覆段22之 間的包夾程度時,使用者只需要將扣環(huán)32從限位槽152內(nèi)移出,由于通槽12內(nèi)部的些微空 間,使用者可以稍微抬起卡掣段21而使卡齒211與承托部15上的凸齒151相互分離,接著 前后移動卡掣段21直到符合想要的松緊程度為止;最后,使用者再將扣環(huán)32扣合于承托部 15的限位槽152內(nèi)且與地面形成垂直角度即可。接著,參考圖5至圖10,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 差異在于安裝部11的前緣延伸成型有操作片13,該操作片13由固定座10在通槽12的一 側(cè)延伸出來,并與扣環(huán)32相對應,此操作片13的最前端稍微翹起以利于使用者扳動;操作 片13正對著通槽12的表面上成型有卡鉤131,用以抵緊通槽12中所穿過的束帶20 ;取代 承托部15,而改為形成緊固凹槽15’,緊固凹槽15’內(nèi)壁上設有多個凹痕151’ ;另外,束帶 20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211改為朝上,以便與操作片13的卡鉤131產(chǎn)生選擇性卡掣,圖 6顯示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至于其余的組件,均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省略其相 關(guān)說明以免贅述。如圖7所示,使用者先將束帶20的一部分卡掣段21穿過固定座10的通槽12,且 使卡掣段21的卡齒211與操作片13的卡鉤131相互卡掣;然后,使用者將固定座10的弧 形面14貼靠于車桿50的上表面,并使束帶20的包覆段22包覆于車桿50的下表面;其次 如圖8所示,當扣環(huán)32扣合于緊固凹槽15’的凹痕151’內(nèi)時,使用者以圖8中所示的順時 針方向旋轉(zhuǎn)扳臂31,使其抵靠束帶20的包覆段22,由于扳臂31的樞銷33與扣環(huán)32之間 具有偏移量,所以,扳臂31的順時針向下旋轉(zhuǎn)會帶動扣環(huán)32朝下移動,借此使扣環(huán)32緊緊 扣合于緊固凹槽15’的凹痕151’內(nèi);接著,使用者朝箭頭所示的前方抽緊束帶20,而使束 帶20的包覆段22完全包覆住車桿50,而形成如圖9所示的夾緊狀態(tài),此時,扣環(huán)32也與地 面形成垂直角度。如圖10所示,當使用者欲松開整個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1時,可以先朝上扳
6起操作片13,使卡鉤131脫離卡齒211,之后,如箭頭所示方向朝后放松束帶20,而使包覆 段22與車桿50之間呈松弛狀態(tài),借此調(diào)整該固定結(jié)構(gòu)1與車桿50之間的相對角度位置, 由此可以調(diào)整固定座10上的燈具40的照射角度。雖然附圖沒有顯示,但顯然地使用者也可直接以逆時針方向朝上旋轉(zhuǎn)扳臂31,使 其遠離包覆段22,然后使扣環(huán)32脫離緊固凹槽15’的凹痕151’,如此也可松開束帶20與 車桿50之間的包夾程度。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束帶20與扳扣組件30兩個調(diào)整機構(gòu),這兩個調(diào)整機構(gòu)所產(chǎn) 生的整體調(diào)整范圍為單一機構(gòu)的總和,所以,可適用于具有較大直徑范圍的車桿50。由于本實用新型運用束帶20與扳扣組件30來調(diào)整固定座10的弧形面14與車桿 50之間的包夾程度,且并未運用螺栓等螺旋組件,所以,使用者僅需扳動扳臂31,就可以連 帶地松開扣環(huán)32而使弧形面14與包覆段22之間的距離擴大,借此迅速將整個自行車燈 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10與車桿50分開。因此,本實用新型操作容易且拆裝方便。參考圖11,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差異在于 固定座10的底部并未設置緊固凹槽15’,而是在操作片13的前端上表面成型有兩個或兩個 以上凹痕132,如此一來,扣環(huán)32可以旋轉(zhuǎn)扣合在操作片13前端的凹痕132內(nèi),借此扣環(huán) 32與多個凹痕132的配合同樣可以調(diào)整固定座10的弧形面14與包覆段22之間的包夾程 度。參考圖12,其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差異在于 固定座10的底部并未設置緊固凹槽15’,而是在束帶20的卡掣段21最前端成型有兩個或 兩個以上凹痕212,如此一來,扣環(huán)32可以旋轉(zhuǎn)扣合在束帶20的卡掣段21前端的凹痕212 內(nèi),借此扣環(huán)32與多個凹痕212的配合同樣可以調(diào)整固定座10的弧形面14與包覆段22 之間的包夾程度。為了確實固定扣環(huán)32的位置而不會輕易地被束帶20牽動,所以,在固定 座10的兩側(cè)也成型有類似圖1所示實施例的限位槽152。另外,在此實施例中,束帶20的 卡掣段21上并不需要設置卡齒211及對應的操作片13或卡鉤131,整體而言,可節(jié)省制造 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書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涵蓋在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 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用以將燈具固定于車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上部具有供所述燈具裝設的安裝部,該安裝部下方設有通槽,該固定座的底部具有弧形面;束帶,具有卡掣段及從該卡掣段延伸出的包覆段,該卡掣段穿過該通槽并成型有與該固定座可選擇性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該包覆段及該弧形面共同包夾所述車桿;以及扳扣組件,包含樞接于該包覆段的扳臂及樞接于該扳臂的扣環(huán),該扣環(huán)扣固于該固定座上。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對 應于該扣環(huán)的一側(cè)成型有承托部,該承托部的頂表面具有與所述卡齒相互嚙合的多個凸 齒,該凸齒的兩側(cè)分別朝上凸伸有供扣環(huán)扣合的多個限位槽。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在所述通 槽一側(cè)延伸有對應該扣環(huán)的操作片,該操作片具有與所述卡齒可選擇性卡掣的卡鉤。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對 應于該扣環(huán)的一側(cè)成型有緊固凹槽,該緊固凹槽內(nèi)壁設有供該扣環(huán)扣合的多個凹痕。
5.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操作片的前端上表 面成型有供該扣環(huán)扣合的多個凹痕。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該固定結(jié)構(gòu)還包括兩 個止滑墊片,該止滑墊片分別可卸離地貼合于所述弧形面及所述包覆段內(nèi),且該止滑墊片 表面成型有與所述車桿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凸紋。
7.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用以將燈具固定于車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其上部具有供所述燈具裝設的安裝部,該安裝部下方設有通槽,在該通槽一側(cè)的該固定座延伸有操作片,該操作片成型有卡鉤,該固定座的底部具有弧形面;束帶,具有卡掣段及從該卡掣段延伸出的包覆段,該卡掣段穿過該通槽并成型有與該 卡鉤可選擇性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該包覆段及該弧形面共同包夾所述車桿;以及扳扣組件,包含樞接于該包覆段的扳臂及樞接于該扳臂的扣環(huán),該扣環(huán)扣固于該卡掣 段上。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段的前端成 型有供所述扣環(huán)扣合的多個凹痕。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個止滑墊片, 該止滑墊片分別可卸離地貼合于該弧形面及該包覆段內(nèi),且該止滑墊片表面成型有與所述 車桿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凸紋。
專利摘要一種自行車燈具用的固定結(jié)構(gòu),用以將燈具固定于車桿上,該結(jié)構(gòu)包括固定座、束帶、及扳扣組件。固定座的上部具有供所述燈具裝設的安裝部,安裝部下方設有通槽,固定座底部具有弧形面;束帶具有卡掣段及從卡掣段延伸出的包覆段,卡掣段穿過通槽并成型有與固定座可選擇性卡掣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卡齒,包覆段及弧形面共同包夾所述車桿;扳扣組件包括樞接于包覆段的扳臂及樞接于扳臂的扣環(huán),扣環(huán)扣固于固定座或卡掣段上。借由設置束帶與扳扣組件,可共同包夾直徑范圍較大的車桿,其操作容易并可快速拆裝。
文檔編號B62J6/02GK201646958SQ200920298720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劉宗杰, 廖明珠 申請人:佑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