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舒適型電動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電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載人的電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的載人自行車多種多樣,人們對它很熟悉。但是它還是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其不足之處在于它不夠舒適,它使騎車人比較勞累、不便于放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它可使騎車人的兩腿放松,可以坐著或者是半仰著駕駛其電動車;并且行使平穩、可靠;而且結構簡單。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包括有前叉1、操作手把101、前車輪104、前閘102、電瓶5、電動馬達103、后車輪105、前座301、后座304以及設置有后叉204的車架2,其特點是所述電動馬達103設置在前車輪104上;所述車架2,由牽引構件21和車體構件22構成,并且在牽引構件21和車體構件 22聯接處設置有減振彈簧905 ;其牽引構件21由三角形狀的斜面基板214、斜梯形狀的斜梯基板215將車架叉管 201與水平設置的牽引套管213的前端聯接構成;其車體構件22由縱向設置的桿202、在桿202的后端下方位置處、向后傾斜設置有后叉204,其后叉204與桿202的前端之間的夾角大于90°,其后叉204與桿202經過滑動鉸鏈901聯接在一起,并且,后叉204與桿202的前端之間設置有拉緊簧203、212 ;同時,在后叉204的后方位置處設置有限位支塊205,其后叉204的底端設置有向外凸出的軸銷903,其后車輪105就設置在軸銷903 上;同時,在桿202后端的尾部設置有上翹的桿211、橫置的桿206、216、218、斜置的桿 217 以及支護的桿 210、207、208、209 ;所述減振彈簧905設置在牽引套管213內的前端位置處,所述縱向設置的桿202的前端插入牽引套管213內,并用柱銷904聯接。同時,插入牽引套管213內的桿202的前端設置有與桿202的縱向軸線垂直的鍵槽形狀的通孔,其鍵槽的尺寸,長度是寬度的2-3倍。所述前座301后座304聯接在一起,同時設置有靠背302、303 ;其前座301后座304 設置在車架2的上部;并且,前座301后座304與車架2之間設置有減振彈簧。同時,所述靠背302、303為連體結構,并且,靠背302、303之間構成工具箱4。同時,所述車架2的尾端、下方位置處設置有腳蹬308。同時,所述腳蹬308與另一個腳蹬308之間的中部位置處,設置有可見到地面的空間 309。同時,所述前座301與后座304的上方、從前之后設置有頂棚8。同時,所述頂棚8的前面設置有窗口 801。同時,所述頂棚8的上方位置出設置有太陽能光電板,其太陽能光電板與電瓶5聯接,并存儲太陽能電能。同時,電瓶5與照明燈501聯接,其照明燈501為光電燈泡或者普通燈泡。上述技術方案中,舒適墊3的前方設置有與騎車人腿的后部形體適用的拱腿墊 306,它可適量抬高騎車人腿部膝蓋關節部位,使其兩腿放松,可坐著或是半仰的形態駕駛電動車;同時,在電動車的后方設置有兩個后車輪105,其駕駛容易,行使平穩。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使用上述技術方案,達到了使騎車人的兩腿放松,可以坐著或者是半仰著駕駛電動車的技術效果。本發明的結構簡單。
圖1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左視圖。圖4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的右視圖。圖5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中車架2的主視圖。圖6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中車架2的俯視圖。圖7是本發明第一個實施例中車架2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介紹。實施例1在附圖1、2、3、4、5、6、7所示的第一個實施例中,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包括有前叉 1、操作手把101、前車輪104、前閘102、電瓶5、電動馬達103、后車輪105、舒適墊3,前座 301、后座304以及設置有后叉204的車架2,并且,所述電動馬達103設置在前車輪104上;所述車架2,由牽引構件21和車體構件22構成,并且在牽引構件21和車體構件 22聯接處設置有減振彈簧905 ;其牽引構件21由三角形狀的斜面基板214、斜梯形狀的斜梯基板215將車架叉管 201與水平設置的牽引套管213的前端聯接構成;其車體構件22由縱向設置的桿202、在桿202的后端下方位置處、向后傾斜設置有后叉204,其后叉204與桿202的前端之間的夾角大于90°,其后叉204與桿202經過滑動鉸鏈901聯接在一起,并且,后叉204與桿202的前端之間設置有拉緊簧203、212 ;同時,在后叉204的后方位置處設置有限位支塊205,其后叉204的底端設置有向外凸出的軸銷903,其后車輪105就設置在軸銷903 上;同時,在桿202后端的尾部設置有上翹的桿211、橫置的桿206、216、218、斜置的桿 217 以及支護的桿 210、207、208、209 ;
所述減振彈簧905設置在牽引套管213內的前端位置處,所述縱向設置的桿202的前端插入牽引套管213內,并用柱銷904聯接。同時,插入牽引套管213內的桿202的前端設置有與桿202的縱向軸線垂直的鍵槽形狀的通孔,其鍵槽的尺寸,長度是寬度的2-3倍。所述前座301后座304聯接在一起,同時設置有靠背302、303 ;其前座301后座304 設置在車架2的上部;并且,前座301后座304與車架2之間設置有減振彈簧。同時,所述靠背302、303為連體結構,并且,靠背302、303之間構成工具箱4。同時,所述車架2的尾端、下方位置處設置有腳蹬308。其腳蹬308通過軸銷902 可以向上豎起,以便減少占用空間。并且,在車架2的尾端設置有可使小腿放松的靠壁307 ;同時,所述腳蹬308與另一個腳蹬308之間的中部位置處,設置有可見到地面的空間 309。同時,所述前座301與后座304的上方、從前之后設置有頂棚8。同時,所述頂棚8的前面設置有窗口 801可以瞭望、便于駕駛;后面設置有敞開的大敞口 802便于瞭望、便于上下;在后座304的左右側設置有扶手,方便使用。同時,所述頂棚8的上方位置出設置有太陽能光電板,其太陽能光電板與電瓶5聯接,并存儲太陽能電能。同時,電瓶5與照明燈501聯接,其照明燈501為光電燈泡或者普通燈泡。在車架2的下部設置有安全保護板6。上述技術方案中,舒適墊3的前方設置有與騎車人腿的后部形體適用的拱腿墊 306,它可適量抬高騎車人腿部膝蓋關節部位,使其兩腿放松,可坐著或是半仰的形態駕駛電動車;同時,在電動車的后方設置有兩個后車輪105,其駕駛容易,行使平穩。同時結構簡
權利要求
1.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包括有前叉(1)、操作手把(101)、前車輪(104)、前閘(102)、電瓶(5)、電動馬達(103)、后車輪(105)、前座(301)、后座(304)以及設置有后叉(204)的車架O),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馬達(103)設置在前車輪(104)上;所述車架⑵,由牽引構件和車體構件02)構成,并且在牽引構件和車體構件0 聯接處設置有減振彈簧(905);其牽引構件由三角形狀的斜面基板014)、斜梯形狀的斜梯基板(21 將車架叉管O01)與水平設置的牽引套管013)的前端聯接構成;其車體構件0 由縱向設置的桿002)、在桿Q02)的后端下方位置處、向后傾斜設置有后叉004),其后叉(204)與桿(20 的前端之間的夾角大于90°,其后叉(204)與桿 (202)經過滑動鉸鏈(901)聯接在一起,并且,后叉(204)與桿Q02)的前端之間設置有拉緊簧O03、212);同時,在后叉Ο04)的后方位置處設置有限位支塊005),其后叉Q04)的底端設置有向外凸出的軸銷(903),其后車輪(10 就設置在軸銷 (903)上;同時,在桿(202)后端的尾部設置有上翹的桿011)、橫置的桿006、216、218)、斜置的桿017)以及支護的桿OlO);所述減振彈簧(90 設置在牽引套管013)內的前端位置處,所述縱向設置的桿O02)的前端插入牽引套管013)內,并用柱銷(904)聯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插入牽引套管013)內的桿(20 的前端設置有與桿(20 的縱向軸線垂直的鍵槽形狀的通孔,其鍵槽的尺寸,長度是寬度的2-3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301)后座(304) 聯接在一起,同時設置有靠背(302、303);其前座(301)后座(304)設置在車架( 的上部; 并且,前座(301)后座(304)與車架(2)之間設置有減振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02、30;3)之間構成工具箱(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2)的尾端、下方位置處設置有腳蹬(30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蹬(308)與另一個腳蹬(308)之間的中部位置處,設置有可見到地面的空間(30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301)與后座 (304)的上方、從前之后設置有頂棚(8)。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棚(8)的前面設置有窗口 (80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棚(8)的上方位置出設置有太陽能光電板,其太陽能光電板與電瓶(5)聯接,并存儲太陽能電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舒適型電動車,屬于機電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載人的電動自行車。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騎車人的兩腿放松,可以坐著或半仰著駕駛電動車。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包括有前叉(1)操作手把(101)前車輪(104)前閘(102)電動馬達(103)后車輪(105)前座(301)設置有后叉(204)的車架(2),其特點是所述電動馬達(103)設置在前車輪(104)上;車架(2)上設置有減振彈簧(905);舒適墊(3)的前方設置有與騎車人腿的后部形體適用的拱腿墊(306),它可適量抬高騎車人腿部膝蓋關節部位,使其兩腿放松。可坐著或是半仰的形態駕駛電動車。
文檔編號B62K11/00GK102407904SQ20101029561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3日
發明者王建國 申請人: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