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兩輪電動自行車,尤其是采用新型車架、新型電池盒、新式電池盒安放位置、新式電池盒取放方法及定位結構、新式中雙支架的兩輪電動自行車。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電動自行車品種、類型很多,但大多數相同或相似,這些車各自都有許多優點,但也各自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電池盒前置式的車對騎行操控的穩定性有一定影響;電池盒后置式的車現是市場主流車型,但是它使后輪載荷加重、需配鞍座翻轉機構,取放電池盒要把電池盒提得很高;支架位置與結構不合理等。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電動自行車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自行車,采用新式電池盒安放位置、新型車架、新型電池盒、新式電池盒取放方法及定位結構,采用新式中雙支架且裝在較合適的位置上,采用新型組合式罩鏈方式。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電動自行車采用了新式電池盒安放位置;新型電動自行車主要由新型車架、新型電池盒、新型電池盒提帶、新型前定位板、新型下定位導板、電池鎖、新型上定位導板、新型中雙支架、新型裝飾網、新型鏈罩、護裙網、衣架面板及其它系列標準件、通用件構成。新型車架主要由頭管、新型下管、中接頭、中支管、 新型鎖定位板、新型支架底座、平叉、立叉、叉接片、衣架腿、衣架外框、提手管、新型立管、拉鉚螺母等構成。車架立管與中接頭分離,上部一段立管懸空,車架下管為下后雙彎弧形,后部延伸彎曲到與車輪泥板相切,下管繼續向上彎曲,直至后端與立管對接;電池盒位于車的中部即鞍座與立管的下方,電池盒后部與下管配合,兩件之間留有防止摩擦的間隙;下管上部接中支管下端,中支管上端接中接頭,即中接頭在電池盒與下管圍成的空間內,中接頭后部接鎖定位板上端,鎖定位板下端接下管;電池盒上端有導向內槽,上定位導板下端有導向凸臺、 導向內槽與導向凸臺可相互配合滑動,電池盒可沿滑動方向導入或導出;上定位導板前部有內孔與立管下端配裝,后部用螺釘固定在下管上;電池盒前部下面有定位槽,與前定位板上部的定位凸臺配裝,前定位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下管上;電池盒中部下面有定位凸臺,與下定位導板下部的定位槽配裝,下定位導板主面與電池盒下前面滑動配合,取放電池盒時,下定位導板在下部對電池盒導向,下定位導板通過螺釘固定在鎖定位板上;電池鎖通過螺釘固定在鎖定位板上,鎖定位板支撐下定位導板與電池盒,電池盒在鎖舌伸縮部位有定位孔, 放入電池后,鎖舌插入定位孔內,將電池盒鎖定;中支管后的下管左上方,有閘線與電線出口開槽,鎖定位板對開槽進行補強;電池盒、上定位導板、前定位板、下定位導板組合后的空間全封閉,形成的外弧線與下管弧面協調相配;電池盒提帶為工字形,兩端兩側共有4個定位柱,相應部位的電池盒上有定位柱導槽,定位柱可沿導槽前后滑動,提電池盒時將電池盒提帶向上凸起,形成握手空間,不提電池盒時,電池盒提帶收縮至與電池盒表面貼合。采用新型中雙支架,裝在下管的后下部。裝飾網在鏈罩、下管、電池盒后部,立叉前下部,右側的裝飾網留有可讓鏈條通過的孔,裝飾網與鏈罩組合達到罩鏈需求。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創造了新穎實用的新型電動自行車,采用了新式電池盒安放位置,創造了新型車架、新型電池盒、新型組合式罩鏈方式、新式電池盒取放方法及定位結構,取放電池盒時,不需鞍座翻轉機構,也不需把電池盒提得很高。可很方面的將電池盒沿車的前上方取出,反向操作可很方面的放入;電池盒提帶可收縮隱藏,下管較低,下管上部與電池盒前部空間較大,上下車較方便;整車重心低,使用穩定。采用的新式中雙支架,位置合適、使用方便、輕巧可靠、美觀大方、協調。設計利用車架與電池盒、裝飾網、護裙網、衣架面板等具有必要功能的塑件協調造型,取得流暢豪華的外觀效果。框架結構的車架金屬件將全部塑件包在內,可防止塑件損壞。可促進行業電動自行車健康發展,吸取自行車與電摩各自的優點,既有優良的腳踏人力驅動能力,也有較長的電動續航里程;既有自行車的簡潔結構,也有電摩的豪華觀感。因此該車新穎、獨特、協調、明快、流暢、美觀、大方、結構強度高、重量輕、壽命長、 重量均衡、騎行舒適、使用方便,具有鮮明的新穎性、顯著的實用性、突出的創造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整車左側立體圖。圖2是取出電池盒的整車立體圖。圖3是表明電池盒下部的電池盒立體圖。圖4是表明電池盒上端的電池盒立體圖。圖5是表示電池盒前面提帶部位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電池盒提帶的主視圖。圖7是表示車架、電池鎖、泥板立體圖。圖8是車架立體圖。圖9是中雙支架立體圖。圖10是整車右側立體圖。圖中1車架、2電池盒、3前定位板、4下定位導板、5電池鎖、6上定位導板、7中雙支架、8裝飾網、9護裙網、10衣架面板、11鞍座、12泥板、13鏈罩、1-1頭管、1-2下管、1-3中接頭、1-4中支管、1-5鎖定位板、1-6支架底座、1-7平叉、1-8立叉、1_9叉接片、1_10衣架腿、1-11衣架外框、1-12提手管、1-13立管、1-14拉鉚螺母、2_1電池盒提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表明新型電動自行車采用了新式電池盒2安放位置;新型電動自行車主要由新型車架1、新型電池盒2、新型電池盒提帶2-1、前定位板3、下定位導板4、電池鎖5、上定位導板6、中雙支架7、裝飾網8、護裙網9、衣架面板10及其它系列標準件、通用件構成。圖1表明電池盒2位于車的中部即鞍座11與立管1-13的下方,電池盒2后部與
4下管1-2配合。中接頭1-3在電池盒2與下管1-2圍成的空間內。電池盒2、上定位導板 6、前定位板3、下定位導板4組合后的空間全封閉,形成的外弧線與下管1-2弧面協調相配。 采用了新式電池盒2取放方法及定位結構,取放電池盒2時,不需鞍座11翻轉機構,也不需把電池盒2提得很高。可很方面的將電池盒2沿車的前上方取出,反向操作可很方面的放入;電池盒提帶2-1可收縮隱藏,下管1-2較低,下管1-2上部與電池盒2前部空間較大, 上下車較方便;整車重心低,使用穩定。設計利用車架1與電池盒2、裝飾網8、護裙網9、衣架面板10等具有必要功能的塑件協調造型,取得流暢豪華的外觀效果。框架結構的車架1 金屬件將全部塑件包在內,可防止塑件損壞。采用的新式中雙支架,位置合適。吸取自行車與電摩各自的優點,有優良的腳踏人力驅動能力,也有自行車的簡潔結構,更有電摩的豪華觀感。該車架新穎、獨特、協調、明快、流暢、美觀、大方、結構強度高、重量輕、壽命長、重量均衡、騎行舒適、使用方便,具有鮮明的新穎性、顯著的實用性、突出的創造性。圖2表明上定位導板5下端有導向凸臺如。上定位導板5前部有內孔恥與立管1-13下端配裝。前定位板上部有定位凸臺3a,前定位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下管上。下定位導板下部有定位槽4a,下定位導板通過螺釘固定在鎖定位板上。圖3表明電池盒2前部下面有定位槽2a,電池盒2中部下面有定位凸臺2b。圖4表明電池盒2上端有導向內槽2c。圖5表明電池盒2在鎖舌伸縮部位有定位孔2b,放入電池后,鎖舌可插入定位孔內,將電池盒鎖定。圖5表明與電池盒提帶2-1相應部位的電池盒2上有定位柱導槽2e,電池盒提帶2-1上的定位柱2-la可沿導槽2e前后滑動,提電池盒2時可將電池提帶2_1向上凸起, 形成握手空間,不提電池盒2時,電池提帶2-1可收縮至與電池盒表面貼合。圖6表明電池盒提帶2-1為工字形,兩端兩側共有4個定位柱2-la。圖7表明車架下管1-2為下后雙彎弧形,后部延伸彎曲到與車輪泥板12相切,下管1-2繼續向上彎曲,直至后端與立管對接。電池鎖10通過螺釘固定在鎖定位板1-5上, 鎖定位板可支撐下定位導板與電池盒圖8表明新型車架1主要由頭管1-1、下管1-2、中接頭1-3、中支管1_4、鎖定位板1-5、支架底座1-6、平叉1-7、立叉1-8、叉接片1-9、衣架腿1_10、衣架外框1_11、提手管 1-12、立管1-13、拉鉚螺母1-14等構成。車架立管1-13與中接頭1_3分離,上部一段立管 1-13懸空。圖8表明下管1-2上部接中支管1-4下端,中支管1_4上端接中接頭1_3,中接頭1-3后部接鎖定位板1-5上端,鎖定位板1-5下端接下管1-2。中支管1-4后的下管1_2 左上方,有閘線與電線出口開槽l_2a,鎖定位板1-5對開槽1- 可進行補強。在下管1-2 上的4個拉鉚螺母1-14,可固定前定位板3,下定位導板4。在鎖定位板1-5上可固定上定位導板6。圖9表明采用的新式中雙支架,使用方便、輕巧可靠、美觀大方、協調。圖10表明裝飾網8在下管1-2后部、立叉1-8前下部,右側的裝飾網8留有可讓鏈條通過的孔8a,裝飾網8與鏈罩13組合達到罩鏈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兩輪電動自行車,主要由新型車架、新型電池盒、新型電池盒提帶、新型前定位板、新型下定位導板、新型上定位導板、新型中雙支架等構成;車架立管與中接頭分離,上部一段立管懸空,車架下管為下后雙彎弧形,后部延伸彎曲到與車輪泥板相切,下管繼續向上彎曲,直至后端與立管對接;電池盒位于車的中部即鞍座與立管的下方,中接頭在電池盒與下管圍成的空間內,電池盒上端有導向內槽,上定位導板下端有導向凸臺、導向內槽與導向凸臺可相互配合滑動,電池盒可沿滑動方向導入或導出;上定位導板前部有內孔與立管下端配裝,電池盒前部下面有定位槽,與前定位板上部的定位凸臺配裝,電池盒中部下面有定位凸臺,與下定位導板下部的定位槽配裝,下定位導板主面與電池盒下前面滑動配合,取放電池盒時,下定位導板在下部對電池盒導向;電池盒在鎖舌伸縮部位有定位孔, 放入電池后,鎖舌插入定位孔內,將電池盒鎖定;電池盒、上定位導板、前定位板、下定位導板組合后的空間全封閉,形成的外弧線與下管弧面協調相配,裝飾網與鏈罩組合罩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采用新型中雙支架,裝在下管的后下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車架,其特征是主要由頭管、新型下管、中接頭、中支管、新型鎖定位板、新型支架底座、平叉、立叉、叉接片、衣架腿、衣架外框、提手管、新型立管、拉鉚螺母等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車架,其特征是下管上部接中支管下端,中支管上端接中接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車架,其特征是中接頭后部接鎖定位板上端,鎖定位板下端接下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上定位導板、前定位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下管上,下定位導板通過螺釘固定在鎖定位板上,電池鎖通過螺釘固定在鎖定位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車架上的鎖定位板可支撐下定位導板與電池盒。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車架,其特征是中支管后的下管左上方,有閘線與電線出口開槽,鎖定位板對開槽進行補強。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電池盒提帶為工字形,兩端兩側共有4個定位柱,相應部位的電池盒上有定位柱導槽,定位柱可沿導槽前后滑動,提電池盒時將電池盒提帶向上凸起,形成握手空間,不提電池盒時,電池盒提帶收縮至與電池盒表面貼合。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裝飾網在鏈罩、下管、電池盒后部, 立叉前下部,右側的裝飾網留有可讓鏈條通過的孔,裝飾網與鏈罩組合達到罩鏈需求。
全文摘要
一種新型的兩輪電動自行車,主要由新型車架、新型電池盒等構成;車架立管與中接頭分離,上部一段立管懸空,車架下管為下后雙彎弧形,后部延伸彎曲到與車輪泥板相切,后端與立管對接;電池盒位于車的中部即鞍座與立管的下方,中接頭在電池盒與下管圍成的空間內,電池盒上端有導向內槽,上定位導板下端有導向凸臺、導向內槽與導向凸臺可相互配合滑動,電池盒可沿滑動方向導入或導出;電池盒前部下面有定位槽,與前定位板上部的定位凸臺配裝,電池盒中部下面有定位凸臺,與下定位導板下部的定位槽配裝,下定位導板主面與電池盒下前面滑動配合,電池盒、上定位導板、前定位板、下定位導板組合后的空間全封閉,形成的外弧線與下管弧面協調相配。
文檔編號B62K11/00GK102295044SQ20111026329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
發明者姜富軍 申請人:天津新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