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履帶行走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履帶行走機械的行走驅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履帶起重機的履帶行走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液壓履帶式起重機在我國大中型建設項目中的普遍應用,特別是風電安裝項目中履帶起重機長期在野外崎嶇山地工作的工況對行走驅動裝置要求越來越高。履帶行走驅動裝置的可靠性對于起重機的安全性及使用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特雷克斯德馬格為代表如圖ι所示的“輪齒板導”式結構易在轉向時發生脫鏈和利勃海爾如圖4所示 “板齒輪槽”式結構驅動輪只能采用偶數個齒和單側導向受力不均的行走驅動裝置的缺點凸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履帶行走驅動裝置。本發明的裝置可改善驅動輪與履帶板嚙合時的導向和受力狀況,提高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在惡劣工況下工作的可靠性及耐用性。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述技術措施來實現
本發明的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包括通過相互嚙合的方式相結合的驅動輪和履帶板;所述履帶板的嚙合齒的橫截面呈凹字形結構,且該嚙合齒的凹槽底面為凹圓弧面結構;所述驅動輪的嚙合齒的結構形狀與履帶板嚙合齒的結構形狀相配合,即在驅動輪的每相鄰兩個嚙合齒間設置有與履帶板上相應的嚙合齒的凹槽相配合的圓弧面凸棱。本發明中所述驅動輪上的嚙合齒及履帶板上的嚙合齒的齒形為直線齒、漸開線齒或弧形齒。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發明的嚙合齒的嚙合面接觸嚙合區域大于傳統嚙合形式,有利于驅動力的傳遞;凹字形結構嚙合面的履帶板齒和驅動輪齒能夠增強齒的強度,改善驅動力傳遞過程中齒的受力情況,延長了履帶板和驅動輪的使用壽命。履帶板嚙合齒的凹弧面與驅動輪中間的弧面凸棱的凸弧面的配合不僅起到了兩側對稱導向作用,而且還保證了承受重力的面一直處于面接觸狀態,使整個驅動轉動的過程平滑過渡。
圖1是傳統‘‘輪齒板導’’式行走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傳統‘‘輪齒板導’’式驅動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傳統‘‘輪齒板導’’式履帶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傳統‘:‘板齒輪槽’’式行走驅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5是傳統‘:‘板齒輪槽’’式驅動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傳統“板齒輪槽”式履帶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的驅動輪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的履帶板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所示結構的實施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7、8、9所示,本發明的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包括通過相互嚙合的方式相結合的驅動輪2和履帶板1 ;所述履帶板1的嚙合齒為橫截面呈凹字形結構的齒,且該齒的凹槽底面為凹圓弧面結構;所述驅動輪2的嚙合齒的結構形狀與履帶板1嚙合齒的結構形狀相配合, 即在驅動輪的每相鄰兩個嚙合齒間設置有與履帶板1上相應的嚙合齒的凹槽相配合的圓弧面凸棱。更具體講,本發明中所述的履帶板1上的橫截面呈凹字形結構的齒是由位于中間的底面為凹圓弧面結構的凹槽1-2、位于凹槽兩側的齒牙1-3構成;驅動輪2上每兩相鄰的兩個齒2-3間設置有與履帶板1上相應的齒的凹槽相配合的圓弧面凸棱2-2,齒頂圓高于圓弧面凸棱2-2的凸圓弧面(履帶板凹圓弧面半徑與驅動輪齒牙間凸圓弧面半徑相等)。在驅動輪2驅動履帶板1轉動的過程中,輪體中間的圓弧面凸棱2-2與履帶板齒間的凹圓弧面結構的凹槽1-2配合起導向和承受重力的作用;驅動輪2上的呈倒置凹字形嚙合面2-1與履帶板1上的呈正凹字形嚙合面1-1接觸嚙合,起到傳遞驅動力的作用。如圖10所示,上述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安裝在焊接的剛性履帶架4上,配合相應的支重輪3、托鏈輪5、引導輪6等裝置,通過輸入動力源從而帶動履帶行走機械移動。此外, 該驅動裝置亦可用于多輪驅動(兩輪以上)履帶行走機械。
權利要求
1.一種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包括通過相互嚙合的方式相結合的驅動輪和履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板的嚙合齒的橫截面呈凹字形結構,且該嚙合齒的凹槽底面為凹圓弧面結構;所述驅動輪的嚙合齒的結構形狀與履帶板嚙合齒的結構形狀相配合,即在驅動輪的每相鄰兩個嚙合齒間設置有與履帶板上相應的嚙合齒的凹槽相配合的圓弧面凸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輪上的嚙合齒及履帶板上的嚙合齒的齒形為直線齒、漸開線齒或弧形齒。
全文摘要
一種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包括通過相互嚙合的方式相結合的驅動輪和履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帶板的嚙合齒的橫截面呈凹字形結構,且該嚙合齒的凹槽底面為凹圓弧面結構;所述驅動輪的嚙合齒的結構形狀與履帶板嚙合齒的結構形狀相配合,即在驅動輪的每相鄰兩個嚙合齒間設置有與履帶板上相應的嚙合齒的凹槽相配合的弧面凸棱。此種履帶行走驅動裝置在履帶板導向、增加嚙合齒強度、延長驅動輪和履帶板使用壽命和裝置的平滑運轉等方面均較傳統的履帶行走驅動裝置有優勢。
文檔編號B62D55/26GK102442361SQ20111044138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任衛濤, 余禮祥, 張淵, 李子健, 陳建偉, 高付強, 魏慧賓 申請人:鄭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