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摩托車發動機側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側蓋,特別是摩托車發動機側蓋。
背景技術:
摩托車發動機側部通常設置有側蓋,通過側蓋將摩托車發動機的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罩住。由于副變速器與主變速器通過傳動皮帶傳遞動力,使用過程中皮帶的摩擦力以及發動機工作過程中自身產生的熱量導致側蓋內溫度過高。顯然,側蓋內溫度過高直接影響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的工作穩定性。同時,熱量過高皮帶的使用壽命也縮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側蓋上設置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位于側蓋的一端,出風口位于側蓋的另一端。通過進風口和出風口的設置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但是,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位于側蓋的兩端,氣流并不能及時的由側蓋內通過,滯留 的氣流影響其降溫。中國專利其公開號CN2620095Y提供的“摩托車發動機二次空氣導入裝置”,它包括一簧片單向閥和一切斷閥,在一本體構件上設置一 “L”型二次空氣導入通道,其中一邊通道上設置一個簧片單向閥,該單向閥由一端固定的簧片與通道中的某一斷面配合構成;另一邊通道上設置一個切斷閥,該切斷閥由截流閥和膜片控制閥兩部分組合構成,其中膜片控制閥主要由膜片與膜片側蓋構成一密閉氣室,該氣室設有對外連通的連接管;截流閥由閥門與通道中的某一斷面配合構成;截流閥與膜片控制閥之間通過一根滑動的閥門芯軸和彈簧連接。本方案的特點是將原本需分別裝設的“切斷閥”及“簧片閥”整合為一體結構,既簡化了結構,又提高了動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但是,上述專利是將新鮮空氣導入排氣管前端,使燃燒不完全的空氣產生二次燃燒,從而降低廢氣中有害氣體含量,其作用并不是為解決其熱量較高的問題?,F有的其它摩托車發動機也都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利于散熱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摩托車發動機側蓋,摩托車發動機變速箱主軸上聯接有副變速器,所述副變速器通過傳動皮帶與主變速器相聯,本側蓋包括內部為空腔的且呈長板狀的本體,上述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均位于本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上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位于副變速器兩側的本體上。副變速器與摩托車發動機變速箱主軸之間具有動力傳遞。直接靠近于副變速器的進風口和出風口使氣流能及時的由本側蓋內通過,而不會滯留在側蓋中。由于副變速器靠近發動機該處溫度較高,而且皮帶移動過程中摩擦也會產生熱量,通過本側蓋就能使氣流能快速流動,從而能有效的降溫。[0010]在上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中,所述進風口位于副變速器的左下側的本體上,所述出風口位于本體中部且靠近于副變速器的右下側。氣流經進風口進入再由出風口排出過程中,氣流的流動呈渦流流動能及時的由出風口排除。在上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中,所述進風口位于本體端部。在上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中,所述副變速器上具有副皮帶輪,所述主變速器上具有主皮帶輪,上述傳動皮帶套在副皮帶輪和主皮帶輪上。副皮帶輪、主皮帶輪和傳動皮帶能順暢的將動力由副變速器傳遞至主變速器。在上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中,所述副皮帶輪端部具有若干凸出的風葉。在風葉的作用下氣流能更快速的經出風口排出。在上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中,所述風葉均布于副皮帶輪端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摩托車發動機側蓋由于進風口和出風口均靠近于副變速器的本體上,氣流能快速的由副變速器處通過,配合著風葉使得副變速器處能得到良好的風冷,有效的降低了側蓋內溫度。同時,氣流是呈渦流流動方向由進風口進入出風口的,其冷卻效果更佳,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圖I是本摩托車發動機側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摩托車發動機側蓋的剖視結構結構示意圖。圖中,I、副變速器;2、主變速器;3、副皮帶輪;3a、風葉;4、主皮帶輪;5、傳動皮帶;
6、本體;6a、進風口 ;6b、出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摩托車發動機變速箱主軸上聯接有副變速器1,副變速器I通過傳動皮帶5與主變速器2相聯。本實施例中,副變速器I上具有副皮帶輪3,主變速器2上具有主皮帶輪4,傳動皮帶5套在副皮帶輪3和主皮帶輪4上。如圖I和圖2所示,本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包括內部為空腔的本體6,本體6呈長板狀。副變速器I和主變速器2均位于本體6內,本體6上具有進風口 6a和出風口 6b,進風口 6a和出風口 6b分別位于副變速器兩側的本體6上。具體而言,進風口 6a位于副變速器I的左下側的本體6上,并且進風口 6a位于本體6端部,出風口 6b位于本體6中部且靠近于副變速器I的右下側。副皮帶輪3端部具有若干凸出的風葉3a。本實施例中,風葉3a均布于副皮帶輪3端部。副變速器I與摩托車發動機變速箱主軸之間具有動力傳遞。副皮帶輪3轉動過程中通過風葉3a將氣流由進風口 6a吸入,然后位于本體6內的氣流在風葉3a的作用下快速的經出風口 6b排出。這個過程中由于進風口 6a位于副變速器I的左下側的本體6上,而出風口 6b位于本體6中部且靠近于副變速器I的右下側,氣流經進風口 6a進入再由出風口 6b排出過程中,氣流的流動呈渦流快速的流動,也就是說,氣流能快速、及時的由出風口6b排出。氣流不會長時間滯留于側蓋中,通過本側蓋就能使氣流能快速流動,從而能有效的 降溫。
權利要求1.一種摩托車發動機側蓋,摩托車發動機變速箱主軸上聯接有副變速器(1),所述副變速器(I)通過傳動皮帶(5)與主變速器(2)相聯,本側蓋包括內部為空腔的且呈長板狀的本體¢),上述副變速器(I)和主變速器(2)均位于本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6)上具有進風口(6a)和出風口(6b),所述進風口(6a)和出風口(6b)分別位于副變速器(I)兩側的本體(6)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口^a)位于副變速器(I)的左下側的本體(6)上,所述出風口 ^b)位于本體¢)中部且靠近于副變速器(I)的右下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口^a)位于本體(6)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變速器(I)上具有副皮帶輪(3),所述主變速器(2)上具有主皮帶輪(4),上述傳動皮帶(5)套在副皮帶輪⑶和主皮帶輪⑷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皮帶輪(3)端部具有若干凸出的風葉(3a)。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葉(3a)均布于副皮帶輪⑶端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摩托車發動機側蓋無專門散熱功能、冷卻效果不明顯的問題。本摩托車發動機側蓋,摩托車發動機變速箱主軸上聯接有副變速器,副變速器通過傳動皮帶與主變速器相聯,本側蓋包括內部為空腔的且呈長板狀的本體,副變速器和主變速器均位于本體內,本體上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位于副變速器兩側的本體上。本摩托車發動機側蓋具有冷卻效果佳、實用價值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B62J13/04GK202557677SQ2012201711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顏幫國 申請人:浙江奮進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