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材自行車五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復材自行車五通,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復材自行車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自行車由傳統的鐵或鋼制材料發展到復合材料...碳纖維,在滿足自行車強度等要求下,尤其是車身的重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由于復材碳纖材料的特性,在自行車復材初期,自行車接頭處還需要配合鋁質配件,如復材自行車采用金屬五通配件,制程如下A.先設計出五通配件M的造型并采用鋁制品制作,如圖I ;B.自行車車架成型后采用鉸刀進行鉸孔,并確保此空徑需與已制作的鋁制五通配合合理配合;C.采用膠合將鋁制五通配合與車架結合為一體,同時需借助相關治具定位確保相關尺寸。然而,復材自行車采用金屬五通配件增加了車身的整體重量;另外,采用鋁制五通的制程復雜,尺寸不易確保,同時鋁制五通配件邊緣易裂漆,影響車身外型。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的復材自行車五通,由于該五通采用自行車車架一樣的復合材質,提升了車身的整體輕量化。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復材自行車五通,該五通是由復合材料成型為套筒式碳纖管件并與復材車架成型為一體。進一步,所述的套筒式碳纖管是由若干層碳纖維配合金屬內芯及收縮膜高溫成型。進一步,所述的套筒式碳纖管件裁取所需尺寸與車架同時包裹預型并置于成型模具型腔內加溫加壓成型。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復合材料并與車架成型為一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五通復材化對于輕量化沒計提供很大的幫助;2.本實用新型采用五通配件與車架一體化設計,重量約減輕20 25g,簡化制程并提升尺寸良品率;3.五通與車架一體化制程可提升生產效率約10% ;4.此設計已將配件完全融于車架中,從而提升強度,改善五通邊緣裂漆。
圖I是現有鋁制五通配件示意圖。圖2是金屬內芯示意圖。[0019]圖3是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請參閱圖3,一種復材自行車五通,該五通I是由復合材料成型為套筒式碳纖管件并與復材車架2成型為一體。套筒式碳纖管是由若干層碳纖維配合金屬內芯3及收縮膜高溫成型。套筒式碳纖管件裁取所需尺寸與車架同時包裹預型并置于成型模型腔內加溫加壓成型。本實用新型是將原復材自行車的鋁制五通配件實現復材化;同時將此復材五通與車架一體式成型,從而簡化制程并提升品質與強度.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流程·[0024]A.依設計別制作符合五通配件內徑尺寸的金屬內芯,如圖2所示;B.將碳纖維環繞包裹于此金屬內芯上,依設計包裹不同的層數,;C.接著用一種收縮膜均勻纏繞于纖維表面,將此置于高溫(155°C )條件下成型(時間150min);D.采用專用治具將內芯抽出并取掉收縮膜;E.將已成型的套筒式碳纖管件先用專用設備做研磨至所需尺寸并裁取長度;F.依設計需求將取長并研磨過的碳纖套筒置與車架同時包裹于預型中;G.接著將已完成的預型置于成型模型腔內加溫加壓成型。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1.一種復材自行車五通,其特征在于該五通是由復合材料成型為套筒式碳纖管件并與復材車架成型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材自行車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式碳纖管是由若干層碳纖維配合金屬內芯及收縮膜高溫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復材自行車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式碳纖管件裁取所需尺寸與車架同時包裹預型并置于模具型腔內加溫加壓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復材自行車五通,該五通是由復合材料成型為套筒式碳纖管件并與復材車架成型為一體。所述的套筒式碳纖管件裁取所需尺寸與車架同時包裹預型并置于成型模具型腔內加溫加壓成型。本實用新型采用五通配件與車架一體化設計,重量約減輕20~25g,簡化制程并提升尺寸良品率,同時,本實用新型將配件完全融于車架中,從而提升強度,改善五通邊緣裂漆。
文檔編號B62K19/30GK202657185SQ20122023345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5日
發明者羅偉寧 申請人:廈門坤騎復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