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四面體型翻滾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翻滾裝置,尤其是一種四面體型翻滾裝置。二背景技術:
在一些特殊場所中,如臺階面、松軟的泥土上都不適合滾輪運動,因此翻滾裝置是一個重要的機械裝置,在現有的翻滾裝置中,一般構型都是正四面體,現還沒有一種不是正四面體型的翻滾裝置。三、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四面體型翻滾裝置,因此框架的外側面構成了四面體,就可以使框架翻轉,同時在支褪轉動力作用下,更適合復雜場·所。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具有四個支撐點并這四個支撐點設置為四面體的交點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撐點向內延伸的支桿上設置有舵機、與舵機轉動軸聯接的支褪,舵機設置為與四面體的交點相鄰側面個數相同的三個。當與地面接觸的一個支褪上的舵機7工作,通過其支褪轉動,推動框架翻轉,由于設計了框架、舵機和支褪,通過與與地面接觸側面上的支褪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轉,同時裝置重心在支褪的轉動力作用下經過重心升高、重心到達最高點、重心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三個過程,改變四面體裝置與地面的接觸面,實現裝置翻滾,因此框架的外側面構成了四面體,就可以使框架翻轉,同時在支褪轉動力作用下,更適合復雜場所。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支座,框架設置為包含有支桿I、支桿II、支桿III、支桿IV和支撐球,在支桿I、支桿II、支桿III和支桿IV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支撐球,支桿I、支桿II、支桿III和支桿IV的另一端設置為聯接在一起并使外端的支撐球設置在四面體的交點上,在支桿I、支桿II、支桿III和支桿IV上分別設置有三個支座,在支座上設置有舵機,支褪設置為與舵機的轉動軸聯接,支褪設置在以支撐球為交點的四面體的側面三角形平面上。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支桿I、支桿II、支桿III和支桿IV的長度設置為相等。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鋼絲,鋼絲設置在支撐球之間。四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 3、支桿IV 4、支撐球5、支座6、舵機7和支褪8,在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 3和支桿IV 4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支撐球5,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 3和支桿IV 4的另一端設置為聯接在一起并使外端的支撐球5設置在四面體的交點上,在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 3和支桿IV 4上分別設置有三個支座6,在支座6上設置有舵機7,支褪8設置為與舵機7的轉動軸聯接,支褪8設置在以支撐球5為交點的四面體的側面三角形平面上。在本實施例中,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 3和支桿IV 4的長度設置為相等。在本實施例中,還包含有鋼絲,鋼絲設置在支撐球5之間。[0018]使與地面接觸的一個支褪8上的舵機7工作,同時也使翻轉方問上的側面頂端的一個支褪8上的舵機7工作,與地面接觸的一個支褪8轉動,推動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 3和支桿IV 4組成的框架翻轉,翻轉方問上的側面頂端的一個支褪8先與地面接觸,然后其舵機7使支褪8收攏到側面上,完成一個翻轉動作,同樣進行下一個翻轉動作。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I、由于設計了框架、舵機7和支褪8,通過與與地面接觸側面上的支褪8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轉,因此框架的外側面構成了四面體,就可以使框架翻轉,同時在支褪8轉動力作用下,更適合復雜場所。2、由于設計了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III3和支桿IV4,框架結構更穩定,抗翻轉沖擊力更強。3、由于設計了舵機7和支褪8,力作用點在移動,增大了框架的載重負荷。 在四面體型翻滾裝置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具有四個支撐點并這四個支撐點設置為四面體的交點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撐點向內延伸的支桿上設置有舵機7、與舵機7轉動軸聯接的支褪8,舵機7設置為與四面體的交點相鄰側面個數相同的三個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四面體型翻滾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四個支撐點并這四個支撐點設置為四面體的交點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撐點向內延伸的支桿上設置有舵機(7)、與舵機(7)轉動軸聯接的支褪(8),舵機(7)設置為與四面體的交點相鄰側面個數相同的三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四面體型翻滾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支座(6),框架設置為包含有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111(3)、支桿IV(4)和支撐球(5),在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111(3)和支桿IV(4)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支撐球(5),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111(3)和支桿IV(4)的另一端設置為聯接在一起并使外端的支撐球(5)設置在四面體的交點上,在支桿I (I)、支桿II (2)、支桿111(3)和支桿IV(4)上分別設置有三個支座(6),在支座(6)上設置有舵機(7),支褪(8)設置為與舵機(7)的轉動軸聯接,支褪(8)設置在以支撐球(5)為交點的四面體的側面三角形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四面體型翻滾裝置;其特征是支桿I(I)、支桿II (2)、支桿111(3)和支桿IV(4)的長度設置為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四面體型翻滾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鋼絲,鋼絲設置在支撐球(5)之間。
專利摘要一種四面體型翻滾裝置,包含有具有四個支撐點并這四個支撐點設置為四面體的交點的框架、在框架中沿支撐點向內延伸的支桿上設置有舵機(7)、與舵機(7)轉動軸聯接的支褪(8),舵機(7)設置為與四面體的交點相鄰側面個數相同的三個,通過與與地面接觸側面上的支褪(8)的作用力,使框架翻轉,因此框架的外側面構成了四面體,同時裝置重心在支褪(8)的轉動力作用下經過重心升高、重心到達最高點、重心在重力作用下下降三個過程,改變四面體裝置與地面的接觸面,實現裝置翻滾,更適合復雜場所。
文檔編號B62D57/02GK202624433SQ20122024832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袁吉鵬, 吳正園, 王世瑞 申請人:袁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