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小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小車,屬于運輸工具領域。
二背景技術:
在三層液電解法生產精鋁過程中,要定期對正常生產的精鋁槽內電解質高度進行調整,對新啟動電解槽、熔料電解槽、更換合金電解槽或規整槽膛電解槽進行換鋁,其每次工作質量都直接影響精鋁質量的好壞,也是確保精鋁槽能否正常平穩高效運行的重要環節。在調整精鋁槽內電解質高度或換鋁操作時,能否準確、平穩、快速的把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置于精鋁槽相應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否則可能影響精鋁質量,或造成嚴重的質量事故,甚至直接導致精鋁槽的停槽。此項操作目前存在以下問題:1、勞動強度大,需要工作人員站在精鋁槽的槽沿板上;2、工作效率低,需要3-4個人配合操作來完成;3、在近距離的高溫灼烤下,存在安全隱患;4、在放置電解質灌或換鋁灌過程中誤操作可能造成重大質量事故。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層液電解法生產精鋁生產操作中使用的能有效解決精鋁槽調整電解質高度或換鋁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同時進一步解決操作人員近距離面對高溫灼烤操作易中暑或被燒傷的安全隱患問題的多功能小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架、車輪總成,其特征是:車架由水平支架和設在水平支架中后段下部的支撐架構成,車輪總成由車軸和連接在車軸兩端的左、右車輪構成,車架的支撐架與車軸鉸接,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設有固定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的固定支架,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下部位于固定支架的后部設有頂升機構。所述固定支架由吊耳和與吊耳鉸接的圓形固定鋼圈構成;所述頂升機構為千斤頂;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左可調支撐腿、右可調支撐腿、左固定支撐腿、右固定支撐腿,左、右可調支撐腿分別與對應的左、右固定支撐腿螺紋連接,左可調支撐腿與右可調支撐腿間連接有一根橫軸,橫軸中心設有渦輪,渦輪連接一個連桿,連桿的端部固定有轉輪;在所述車架的后端連接有活動手把;所述活動手把為能夠調節長度的手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能有效解決精鋁槽調整電解質高度或換鋁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同時進一步解決了操作人員近距離面對高溫灼烤操作易中暑或被燒傷的安全隱患問題,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精鋁槽正常高效運行及高品位精鋁液的產出。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中:1一電解質灌或換招灌,2—固定鋼圈,3—吊耳,4一左固定支撐腿,5—左可調支撐腿,6—連桿,7—搖柄,8—轉輪,9一渦輪,10—水平支架,11一前支架,12—豎支架,13—后支架,14一活動手把,15—插銷,16—插孔,17—左車輪,18 —車軸,19一右車輪,20—右固定支撐腿,21一右可調支撐腿。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架、車輪總成,車架由水平支架10和設在水平支架中后段下部的支撐架構成,支撐架是由前支架11、豎支架12、后支架13組焊在一起的框架結構,車輪總成由車軸18和連接在車軸兩端的左車輪17、右車輪19構成,車架的支撐架與車軸鉸接,在車架的水平支架10前端設有固定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吊耳3和與吊耳鉸接的圓形固定鋼圈2構成,吊耳3與車架連接,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下部位于固定支架的后部設有頂升機構;在車架的后端通過插孔16、插銷15連接有活動手把14。所述頂升機構為千斤頂,或是螺旋升降機構,所述螺旋升降機構包括左可調支撐腿5、右可調支撐腿21、左固定支撐腿4、右固定支撐腿20,左、右可調支撐腿分別與對應的左、右固定支撐腿螺紋連接,左可調支撐腿5與右可調支撐腿21間連接有一根橫軸,橫軸中心設有渦輪9,渦輪連接一個連桿6,連桿6的端部伸在車架的一側,連桿的端部固定有轉輪8,轉輪上設有搖柄7。實施例2:如附圖3、4所示,其結構同實施例1,其區別是連桿6豎直向上,使得轉輪8位于車架的上方。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將要使用的電解質灌或換鋁灌事先組裝在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支架的圓形固定鋼圈上,使用時,先推動本實用新型到精鋁槽邊,將電解質灌或換鋁灌對準精鋁槽,左、右固定支撐腿支撐在精鋁槽槽沿板上,根據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的實際高度轉動搖柄,使連桿轉動,連桿通過渦輪帶動左右可調支撐腿升降,進而調整電解質灌或換鋁灌升降,以達到其要求高度,然后操作人員進行調整電解質量或換鋁工作,根據工作的進行,隨時進行上述操作,及時調整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的高度,滿足生產操作需求。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小車,包括車架、車輪總成,其特征是:車架由水平支架和設在水平支架中后段下部的支撐架構成,車輪總成由車軸和連接在車軸兩端的左、右車輪構成,車架的支撐架與車軸鉸接,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設有固定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的固定支架,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下部位于固定支架的后部設有頂升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車,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架由吊耳和與吊耳鉸接的圓形固定鋼圈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車,其特征是:所述頂升機構為千斤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小車,其特征是:所述頂升機構包括左可調支撐腿、右可調支撐腿、左固定支撐腿、右固定支撐腿,左、右可調支撐腿分別與對應的左、右固定支撐腿螺紋連接,左可調支撐腿與右可調支撐腿間連接有一根橫軸,橫軸中心設有渦輪,渦輪連接一個連桿,連桿的端部固定有轉輪。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多功能小車,其特征是:在所述車架的后端連接有活動手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小車,包括車架、車輪總成,其特征是車架由水平支架和設在水平支架中后段下部的支撐架構成,車輪總成由車軸和連接在車軸兩端的左、右車輪構成,車架的支撐架與車軸鉸接,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設有固定電解質灌或換鋁灌的固定支架,在車架的水平支架前端下部位于固定支架的后部設有頂升機構。其優點是能有效解決精鋁槽調整電解質高度或換鋁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同時進一步解決了操作人員近距離面對高溫灼烤操作易中暑或被燒傷的安全隱患問題,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精鋁槽正常高效運行及高品位精鋁液的產出。
文檔編號B62B1/04GK203005473SQ20122066504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張廣平, 楊光輝, 孫玉平, 蔡永祥, 史小霞, 白霞飛 申請人:內蒙古新長江礦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