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技術領域: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是電動代步車的主要部件,屬于交通工具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電動代步車的底盤都采用剛性結構,為了減少行駛中車輛震動對人的影響,提高乘用人員的舒適性,一般都采用在座椅下面安裝減震器或添加減震彈簧的辦法來實現。這種辦法解決了對人體的減震問題,但是整個車架,包括車頭的震動仍然相當厲害,這種震動易引發車架連接部位的固障。同時,采用這種方法,車子的結構也比較復雜,自重也偏大。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電動代步車在減震問題上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將為社會提供一種結構更簡單、自重更輕巧、具有較好抗震效果的電動代步車底盤,以適應市場的需求。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由前橋、大梁、后橋、底架組成,其特征在于:大梁3由2根平行放置的弧形彈性鋼板構成,其前端卷成一個小圓圈,通過轉動副2和前橋I相連接,可在小范圍內轉動,后端經固定塊7和后橋4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后端和大梁3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中部經滑動壓塊6同大梁3連接在一起,可以在滑動壓塊6的空隙中滑動。在底盤前、后橋上裝上車輪,在底架后部的上面裝上座椅,在底架的前部裝上車頭(包括操控扶手、控制器、轉向機構、指示器等),在后橋主軸上安裝電動機,蓄電池可安放在座椅下面的底架上,這樣就形成了 一輛完整的電動代步車。乘車人及整車的大部重量都壓在大梁3上,當車輛行走時由于道路不平造成的震動力都會通過弧形彈性鋼板的變形而吸收掉,有很好的抗震能力,特別是對車頭等部位的減震作用最明顯。現有的電動代步車對座椅設置了減震器,而車頭部位不加減震器,直接和底盤連在一起,人和代步車的操控扶手之間就會有相對的震動,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底盤后,由于人和車頭都在大梁3上,經大梁3的緩沖后,震動大幅降低,且人和車頭一起運動,消去了人手和操控扶手之間的相對運動。調節滑動壓塊6的前后位置,可以改變大梁3的彈力,從而調整抗震的效果。由于采用了弧形彈性鋼板作為大梁,省去了專用的減震裝置,大梁3本身也是車架的一部分,使整個車架的結構簡化、重量減輕。大梁3不僅承受了整車的載荷,起到支撐作用,同時起到減震作用。
:圖1為電動車底盤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前橋、2為轉動副、3為大梁、4為后橋、5為底架、6為滑動壓塊、7為固定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由前橋、大梁、后橋、底架組成,大梁3由2根平行放置的弧形彈性鋼板構成,其前端卷成一個小圓圈,通過轉動副2和前橋I相連接,可在小范圍內轉動,后端經固定塊7和后橋4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后端和大梁3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中部經滑動壓塊6同大梁3連接在一起。底架可根據不同的坐椅、電池的配置及車頭結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狀,選用方鋼和扁鐵焊接而成。前輪軸可設置在前橋的下面,調節滑動壓塊6的前后位置,可以改變大梁3的彈力,從而調整抗震的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由前橋、大梁、后橋、底架組成,其特征在于:大梁⑶由2根平行放置的弧形彈性鋼板構成,其前端通過轉動副(2)和前橋(I)相連接,后端經固定塊(7)和后橋(4)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后端和大梁(3)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中部經滑動壓塊(6)和大梁(3)連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代步車底盤,是電動代步車的主要部件,屬于交通工具制造領域。由前橋、大梁、后橋、底架組成,大梁由2根平行放置的弧形彈性鋼板構成,通過轉動副和前橋相連接,可在小范圍內轉動,后端和后橋4固定在一起;底架的后端和大梁固定在一起,底架5的中部經滑動壓塊同大梁連接在一起,可以滑動。
文檔編號B62D21/00GK202966430SQ20122071417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4日
發明者陳秋田, 包躍燕, 徐燕 申請人:金華市日普電動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