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速箱,尤其涉及一種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
背景技術:
[0002]通常的電動車的驅動動力主要通過調節輸入電機的電壓電流,改變電機的轉速進行變速。但是電機調整至低速運轉時,其輸出的功率和扭矩相應變小,使得電動車在上坡過程中無力,上坡時電流放大電機發熱,使電機和控制系統容易燒毀。并且,目前的變速箱結構較為復雜,使用故障率較高,成本也比較高。另外,使用現有的變速箱的電動車,由于輸出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而主動齒輪又由電機帶動,在電機停止工作后,電動車在慣性向作用繼續前行,就會反向帶動電機轉動,從而對電動車的前行形成阻力,使電動車在電機停止工作后繼續前行的距離很短,造成能量浪費。實用新型內容[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結構更為簡單,并且電機停止工作后,不會給電動車的前行產生阻力。[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包括箱體、主動軸、減速齒輪、一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輸出驅動軸、一擋從動齒輪以及二擋從動齒輪,所述減速齒輪與主動軸緊固在一起,用于與輸入齒輪相連,以帶動主動軸轉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均空套設置在主動軸上,在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之間的主軸上設置有鍵槽,在鍵槽上套設有一與鍵槽配合的滑動件;在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靠近滑動件的一側面均設置有凸起,滑動件的兩側均設有與凸起配合的凹槽;[0005]還包括一彈簧夾,所述彈簧夾具有兩夾臂和一夾柄,通過彈簧夾的兩夾臂將滑動件夾住;在箱體上還設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長度方向與主動軸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彈簧夾的夾柄遠離夾臂的一端位于滑槽內,并能沿滑槽滑動;[0006]所述一擋從動齒輪與輸出驅動軸緊固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通過單向軸承與輸出驅動軸緊固在一起,其中,一擋從動齒輪與一擋主動齒輪嚙合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二擋從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通過一傳動齒輪配合連接在一起,使二擋主動齒輪能夠帶動二擋從動齒輪,該傳動齒輪通過支撐軸與箱體轉動連接。[0007]進一步地,還包括輸入軸和輸入齒輪,所述輸入齒輪與輸入軸緊固在一起,并且輸入齒輪與減速齒輪嚙合在一起,通過減速齒輪帶動主動軸轉動。[0008]進一步地,所述鍵槽與主動軸的軸向之間具有傾斜角度。[0009]進一步地,所述滑動件上還設有繞滑動件一周的環形槽,所述彈簧夾的兩夾臂位于該環形槽內。[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快捷;由于一擋主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與主動軸空套配合,這就使得當電機停止工作后,不會給電動車的向前滑行產生阻力,從而使電動摩托車能夠滑行的距離更遠。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將箱體縱向剖開后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2為二擋主動齒輪、二擋從動齒輪以及傳動齒輪的配合結構示意圖;[0013]圖3為彈簧夾的示意圖。[0014]圖中:1一箱體,2—主動軸,3—減速齒輪,4一一擋主動齒輪,5—二擋主動齒輪,6—輸出驅動軸,7—一擋從動齒輪,8—二擋從動齒輪,9一鍵槽,IO—滑動件,11一凸起,12—彈簧夾,13—單向軸承,14一傳動齒輪,15一輸入軸,16一輸入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16]實施例:參見圖1、圖2以及圖3,一種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包括箱體1、主動軸2、減速齒輪3、一擋主動齒輪4、二擋主動齒輪5、輸出驅動軸6、一擋從動齒輪7以及二擋從動齒輪8,所述減速齒輪3與主動軸2緊固在一起,用于與輸入齒輪16相連,以帶動主動軸2轉動。其中,一擋主動齒輪4與一擋從動齒輪7之間的傳動比小于二擋主動齒輪5與二擋從動齒輪8之間的傳動比,即一擋為高速擋,二擋為低速擋。在制作時,還包括輸入軸15和輸入齒輪16,所述輸入齒輪16與輸入軸15緊固在一起,并且輸入齒輪16與減速齒輪3嚙合在一起,通過減速齒輪3帶動主動軸2轉動;裝配時,該輸入軸15與電機軸相連,具體制作中,輸入軸15與電機軸可通過叉齒的方式配合連接,使裝配更方便;該輸入軸也可直接采用電機軸。[0017]所述一擋主動齒輪4和二擋主動齒輪5均空套設置在主動軸2上,在一擋主動齒輪4和二擋主動齒輪5之間的主軸上設置有鍵槽9,在鍵槽9上套設有一與鍵槽9配合的滑動件10 ;在一擋主動齒輪4和二擋主動齒輪5靠近滑動件的一側面均設置有凸起11 (齒爪),滑動件10的兩側均設有與凸起11 (齒爪)配合的凹槽;滑動件10沿鍵槽9移動后,其一側的凹槽能夠與一擋主動齒輪4或二擋主動齒輪5上的凸起11 (齒爪)相配合,從而帶動一擋主動齒輪4或二擋主動齒輪5轉動。具體實施時,所述鍵槽9與主動軸2的軸向之間具有傾斜角度,當電機正轉或反轉時,滑動件10的移動更加容易、快速。制作時,凸起11(齒爪)靠近滑動件10的一面為斜面,這樣在換擋過程中,滑動件10更容易與凸起11 (齒爪)配合,也更容易從凸起11 (齒爪)上脫落。[0018]還包括一彈簧夾12,所述彈簧夾12具有兩夾臂和一夾柄,通過彈簧夾12的兩夾臂將滑動件10夾住;在箱體I上還設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長度方向與主動軸2的長度方向(滑動件10的行程方向)一致,所述彈簧夾12的夾柄遠離夾臂的一端位于滑槽內,并能沿滑槽滑動;具體制作時,所述滑槽設于箱體I的側壁上,這樣不會影響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通過彈簧夾12將滑動件10夾住,當主動軸2正轉或反轉時,滑動件10的轉速與主動軸2的轉速之間形成速差,從而使得滑動件10沿鍵槽9移動,直到滑動件10與一擋主動齒輪4或二擋主動齒輪5配合,從而帶動一擋主動齒輪4或二擋主動齒輪5轉動。在制作時,所述滑動件10上還設有繞滑動件10 —周的環形槽,所述彈簧夾12的兩夾臂位于該環形槽內,并且滑動件10能夠進行有摩擦轉動;這樣能夠避免彈簧夾12移位而造成從滑動件10上脫落,從而使整個變速箱的運行更加穩定、可靠。[0019]所述一擋從動齒輪7與輸出驅動軸6緊固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8通過單向軸承13與輸出驅動軸6緊固在一起,其中,一擋從動齒輪7與一擋主動齒輪4嚙合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8與二擋主動齒輪5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二擋從動齒輪8與二擋主動齒輪5通過一傳動齒輪14配合連接在一起,使二擋主動齒輪5能夠帶動二擋從動齒輪8,該傳動齒輪14通過支撐軸與箱體I轉動連接。二擋齒輪通過單向軸承13與輸出驅動軸6固定,能夠降低換擋過程中產生的噪音。[0020]由于一擋主動齒輪4與二擋主動齒輪5與主動軸2空套配合,這樣當電機停止后,輸出驅動軸6繼續轉動,這樣,輸出驅動軸6轉動時不會帶動主動齒輪轉動,從而能夠降低電動摩托車滑行時的阻力,進而能夠使電動摩托車滑行的距離更遠。[0021]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那些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包括箱體、主動軸、減速齒輪、一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輸出驅動軸、一擋從動齒輪以及二擋從動齒輪,所述減速齒輪與主動軸緊固在一起,用于與輸入齒輪相連,以帶動主動軸轉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均空套設置在主動軸上,在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之間的主軸上設置有鍵槽,在鍵槽上套設有一與鍵槽配合的滑動件;在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靠近滑動件的一側面均設置有凸起,滑動件的兩側均設有與凸起配合的凹槽; 還包括一彈簧夾,所述彈簧夾具有兩夾臂和一夾柄,通過彈簧夾的兩夾臂將滑動件夾住;在箱體上還設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長度方向與主動軸的長度方向一致,所述彈簧夾的夾柄遠離夾臂的一端位于滑槽內,并能沿滑槽滑動; 所述一擋從動齒輪與輸出驅動軸緊固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通過單向軸承與輸出驅動軸緊固在一起,其中,一擋從動齒輪與一擋主動齒輪嚙合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二擋從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通過一傳動齒輪配合連接在一起,使二擋主動齒輪能夠帶動二擋從動齒輪,該傳動齒輪通過支撐軸與箱體轉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輸入軸和輸入齒輪,所述輸入齒輪與輸入軸緊固在一起,并且輸入齒輪與減速齒輪嚙合在一起,通過減速齒輪帶動主動軸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鍵槽與主動軸的軸向之間具有傾斜角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件上還設有繞滑動件一周的環形槽,所述彈簧夾的兩夾臂位于該環形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摩托車側掛式變速箱,包括箱體、主動軸、減速齒輪、一擋主動齒輪、二擋主動齒輪、輸出驅動軸、一擋從動齒輪以及二擋從動齒輪,所述一擋主動齒輪和二擋主動齒輪均空套設置在主動軸上,所述一擋從動齒輪與輸出驅動軸緊固在一起,二擋從動齒輪通過單向軸承與輸出驅動軸緊固在一起,所述二擋從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通過一傳動齒輪配合連接在一起,該傳動齒輪通過支撐軸與箱體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快捷;由于一擋主動齒輪與二擋主動齒輪與主動軸空套配合,這就使得當電機停止工作后,不會給電動車的向前滑行產生阻力,從而使電動摩托車能夠滑行的距離更遠。
文檔編號B62M11/04GK203020506SQ20132004226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肖福祿, 羅剛 申請人:肖福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