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屬于支撐件【技術領域】,包括前板和連接于前板后表面左、右兩端的左、右側板,所述左、右側板的懸置端分別向外設置有翻邊。本實用新型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結構簡單,可以提高縱梁下沉區的局部彎曲剛度,提高了正碰性能,優化了縱梁變形模式,且成本較低。
【專利說明】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汽車非承載式縱梁結構通常包括縱梁內板、縱梁外板、縱梁內板加強板、縱梁外板加強板等。目前,國內外主流車型均采用高強度鋼材料及較厚的鋼板加工縱梁。由于發動機艙及乘員艙布置要求,縱梁中部通常為“下沉式”設計,即縱梁中后部低于縱梁前部,而且在下沉區縱梁通常為變截面設計。在非承載式車身中,縱梁是主要的吸能和傳力部件。在正面碰撞發生時,在下沉區及變截面雙重作用的影響下,縱梁下沉區位置容易發生彎折,從而導致發動機向上向后運動過多,防火墻侵入量過大,對乘員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結構簡單,可以提高縱梁下沉區的局部彎曲剛度,提高正碰性能,優化了縱梁變形模式,保護乘員安全且成本較低。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包括前板和連接于前板后表面左、右兩端的左、右側板,所述左、右側板的懸置端分別向外設置有用于與縱梁外加強板的開口槽的槽底連接的翻邊。
[0005]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中所述前板、左、右側板均采用熱鍍鋅板制成。
[0006]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中所述左、右側板上的翻邊均通過沖壓后彎折形成。
[0007]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中所述前板、左、右側板的厚度均為3mm。
[0008]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中所述左、右側板上的翻邊的懸置端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開口槽。
[0009]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使前板與縱梁內板連接,通過設置連接于前板后表面的左、右側板,且在左、右側板上分別設置向外側延伸的翻邊,使翻邊與縱梁外板加強板搭接,這樣大大提高了支撐件與縱梁下沉區之間的接觸面積,使該支撐件與縱梁內板搭接穩定,受力時二者不會脫離,從而增強了縱梁下沉區的彎曲剛度,提高正碰性能,有效優化了縱梁變形模式,其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效果是:采用熱鍍鋅板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支撐件,其成本低,易于加工且抗彎強度好。
[0011]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效果是:在左、右側板外設置的翻邊均經沖壓后彎折形成,該加工工藝簡單,易于實現。
[001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效果是:在左、右側板上分別設置多個開口槽,進一步減輕支撐件的重量及用料,降低成本。【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的立體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包括用于與縱梁內板5的槽底貼合的前板I和連接于前板I后表面左、右兩端的左側板2、右側板3。左側板2、右側板3的懸置端分別向外設置有用于與縱梁外加強板的開口槽的槽底連接的翻邊。
[0016]前板1、左側板2和右側板3的厚度均為3mm。前板1、左側板2和右側板3構成U形結構本體。該U形結構本體的開口端伸入縱梁外加強板4內,前板I正對著縱梁內板5的槽底。前板1、左側板2和右側板3均采用標號為B510的熱鍍鋅板制成。翻邊包括第一翻邊6和第二翻邊7。
[0017]在左側板2的懸置端通過沖壓后再垂直向外彎折有第一翻邊6。在右側板3的懸置端通過沖壓后再垂直向外彎折有第二翻邊7。第一翻邊6和第二翻邊7均與縱梁外加強板4的開口槽的槽底連接。左側板2上的第一翻邊6的懸置端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開口槽8,右側板3上的第二翻邊7的懸置端上開設有多個第二開口槽9。
[0018]上述實例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可以安裝于非承載式車身縱梁下沉區位置上或是縱梁變截面位置上,同樣也適用于承載式車身縱梁。
[0019]本實用新型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使前板與縱梁內板連接,通過設置連接于前板后表面的左、右側板,且在左、右側板上分別設置向外側延伸的翻邊,使翻邊與縱梁外板加強板搭接,這樣大大提高了支撐件與縱梁下沉區之間的接觸面積,使該支撐件與縱梁內板搭接穩定,受力時二者不會脫離,從而增強了縱梁下沉區的彎曲剛度,提高正碰性能,有效優化了縱梁變形模式,其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002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效果是:采用熱鍍鋅板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支撐件,其成本低,易于加工且抗彎強度好。
[0021]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效果是:在左、右側板外設置的翻邊均經沖壓后彎折形成,該加工工藝簡單,易于實現。
[0022]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效果是:在左、右側板上分別設置多個開口槽,進一步減輕支撐件的重量及用料,降低成本。
[0023]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和連接于前板后表面左、右兩端的左、右側板,所述左、右側板的懸置端分別向外設置有用于與縱梁外加強板的開口槽的槽底連接的翻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左、右側板均采用熱鍍鋅板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側板上的翻邊均通過沖壓后彎折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左、右側板的厚度均為3mm。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車縱梁下沉區支撐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側板上的翻邊的懸置端上分別設置有多個開口槽。
【文檔編號】B62D21/09GK203402253SQ201320447624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5日
【發明者】齊齊 申請人: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