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叉車防雨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叉車防雨棚,包括棚頂(1),棚頂(1)通過立柱(3)與叉車本體連接,棚頂(1)的左右兩側和后側設有向外延伸的防水沿(2),防水沿(2)與棚頂(1)卡接,防水沿(2)由外側向靠近棚頂(1)的內側傾斜,防水沿(2)上設有凹槽(21),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通過后側的防水沿(2)連接,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一端各設有一個水管(4),引導雨水流入后方的水管(4)內,防止雨水從棚頂(1)流入車體內,起到防護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叉車防雨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叉車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叉車防雨棚。
【背景技術】
[0002]叉車為四面開放式結構,在雨天作業時,雨水容易從棚頂兩側和后側流入車體內,造成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雨水從棚頂流入車體的叉車防雨棚。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叉車防雨棚,包括棚頂,所述棚頂通過立柱與叉車本體連接,所述棚頂的左右兩側和后側設有向外延伸的防水沿,防水沿與棚頂可拆卸連接,所述防水沿由外側向靠近棚頂的內側傾斜,防水沿上設有凹槽,左右兩側的防水沿通過后側的防水沿連接,左右兩側的防水沿一端各設有一個水管。
[0005]左右兩側的防水沿由前端向后端傾斜,水管設置在左右兩側防水沿的后端。
[0006]所述凹槽呈V型。
[0007]所述水管安裝在立柱上。
[0008]所述防水沿與棚頂卡接。
[0009]所述防水沿寬度在5?10cm。
[0010]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棚頂設置防水沿,引導雨水流入后方的水管內,防止雨水從棚頂流入車體內,起到防護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叉車防雨棚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叉車防雨棚的防水沿的結構示意圖;
[0013]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棚頂,2、防水沿,21、凹槽,3、立柱,4、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叉車防雨棚的結構示意圖,包括棚頂1,棚頂I通過立柱3與叉車本體連接,棚頂I的左右兩側和后側設有向外延伸的防水沿2,防水沿2與棚頂I卡接,防水沿2由外側向靠近棚頂I的內側傾斜,防水沿2上設有凹槽21,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通過后側的防水沿2連接,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 —端各設有一個水管4。
[0015]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由前端向后端傾斜,水管4設置在左右兩側防水沿2的后端。
[0016]凹槽21呈V型,V型槽起收集雨水作用。水管4通過螺栓安裝在立柱3上,將雨水引導至地面。
[0017]采用上述的結構后,在棚頂I設置防水沿2,引導雨水流入后方的水管4內,防止雨水從棚頂I流入車體內,起到防護作用。防水沿2寬度為8cm。
[0018]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叉車防雨棚,包括棚頂(I ),所述棚頂(I)通過立柱(3)與叉車本體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頂(I)的左右兩側和后側設有向外延伸的防水沿(2),防水沿(2)與棚頂(I)可拆卸連接,所述防水沿(2)由外側向靠近棚頂(I)的內側傾斜,防水沿(2)上設有凹槽(21),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通過后側的防水沿(2)連接,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 —端各設有一個水管(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車防雨棚,其特征在于,左右兩側的防水沿(2)由前端向后端傾斜,水管(4)設置在左右兩側防水沿(2)的后端。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叉車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呈V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叉車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4)安裝在立柱(3)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叉車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沿(2)與棚頂(I)卡接。
6.如 權利要求5所述的叉車防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沿(2)寬度在5?10cm。
【文檔編號】B62D25/07GK203497009SQ201320671010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鄭有為, 曹俊, 奚德寶, 陳顏, 金煒, 陳磊, 曾景 申請人:安徽德摩新能源叉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