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馬扎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電動馬扎,包括車體、通過后輪軸可轉動安裝于車體下方后端的兩個后車輪、安裝于車體內的用于驅動后車輪轉動的電機以及蓄電池、轉動安裝于車體前端的轉向軸以及通過前輪軸轉動固定于轉向軸下端的前車輪,轉向軸的上方安裝有兩個腳踏板。蓄電池提供電力,電機驅動后車輪轉動行走,通過將雙腳踩在腳踏板上,通過左右腳的用力即可驅動轉向軸轉動,從而使前車輪轉動,從而使行進中方便改變方向,尤其對于上肢殘疾的人們而言,利用雙腳即可轉向。相對于電動輪椅本電動馬扎體積小巧,使用方便,直接驅動前車輪轉動也使得靈活轉向。
【專利說明】—種電動馬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馬扎。
【背景技術】
[0002]健康人出行一般選擇電動車、汽車等交通工具,對于老弱病殘人士,出門時往往選擇電動輪椅等工具,但是這類交通工具體積大、重量大,在大型商場購物或者室內活動時,其不夠輕便、占用空間大,使得轉向不夠靈活。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體積小巧,轉向靈活的電動馬扎。
[0004]本實用新型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電動馬扎,包括車體、通過后輪軸可轉動安裝于車體下方后端的兩個后車輪、安裝于車體內的用于驅動后車輪轉動的電機以及蓄電池、轉動安裝于車體前端的轉向軸以及通過前輪軸轉動固定于轉向軸下端的前車輪,所述轉向軸的上方安裝有兩個腳踏板。
[0006]為了實現手動轉向,還包括安裝于車體上用于驅動轉向軸轉動的手動轉向裝置。
[0007]為了提高舒適度,上述腳踏板傾斜固定于轉向軸上。
[0008]為了適應殘疾人,上述兩個腳踏板分別可轉動安裝于曲柄上,所述兩個曲柄通過轉軸可轉動安裝于轉向軸的兩側
[0009]為了提高駕乘舒適性,上述車體上固定有軟墊。
[0010]上述手動轉向裝置包括豎直轉動固定于車體上的轉向桿、固定于轉向桿上端的調速把手、固定于轉向桿下端的鏈輪V、轉動安裝于車體下方且與轉向軸沿X軸方向水平布置的轉軸、安裝于轉軸下方的鏈輪I跟鏈輪II以及固定于轉向軸上的鏈輪III,所述鏈輪I與鏈輪V之間通過鏈條連接,所述鏈輪II與鏈輪III之間通過鏈條連接。
[0011]為了實現雙手轉向,上述調速把手中設置有滑槽,滑塊滑動設置于滑槽中,所述滑槽的底部安裝有磁扣I,所述滑塊的后端安裝有磁扣II,所述滑塊的前端固定有連桿,所述連桿的頭端固定有固定把手,所述滑槽的開口端設置有卡頭,所述卡頭的內徑小于滑塊的外徑。
[0012]為了提高駕乘舒適性,上述車體后端上方固定有靠背板。
[0013]為了提高駕乘舒適性,上述靠背板內側面上固定有軟墊。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蓄電池提供電力,電機驅動后車輪轉動行走,通過將雙腳踩在腳踏板上,通過左右腳的用力即可驅動轉向軸轉動,從而使前車輪轉動,從而使行進中方便改變方向,尤其對于上肢殘疾的人們而言,利用雙腳即可轉向。相對于電動輪椅本電動馬扎體積小巧,使用方便,直接驅動前車輪轉動也使得靈活轉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的A向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圖1中的B向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圖1中的C向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節腳踏板高度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車體2.轉向桿3.軟墊4.靠背板5.蓄電池6.電機7.后輪軸8.后車輪9.轉軸10.鏈輪I 11.鏈輪II 12.前輪軸13.前車輪14.鏈輪III 15.轉向軸
16.腳踏板17.調速把手18.磁扣I19.磁扣II 20.滑塊21.連桿22.卡頭23.固定把手24.鏈輪V 25.曲柄。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附圖3、附圖4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2]本電動馬扎,包括車體1、通過后輪軸7可轉動安裝于車體I下方后端的兩個后車輪8、安裝于車體I內的用于驅動后車輪轉動的電機6以及蓄電池5、轉動安裝于車體I前端的轉向軸15以及通過前輪軸12轉動固定于轉向軸15下端的前車輪13,如附圖2所示轉向軸15的上方安裝有兩個腳踏板16。駕乘者做的車體I上可以休息,如果要行走,可以通過蓄電池5提供電力,電機6驅動后車輪8轉動行走,通過將雙腳踩在腳踏板16上,通過左右腳的用力即可驅動轉向軸15轉動,從而使前車輪12轉動,從而使行進中方便改變方向,尤其對于上肢殘疾的人們而言,利用雙腳即可轉向。相對于電動輪椅本電動馬扎體積小巧,使用方便,直接驅動前車輪轉動也使得靈活轉向。
[0023]如附圖1所示,腳踏板16傾斜固定于轉向軸15上。因此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使得使用者的腳可以舒服的踩踏在腳踏板16上。如附圖5所示,兩個腳踏板16還可以分別可轉動安裝于曲柄25上,兩個曲柄25通過轉軸可轉動安裝于轉向軸15的兩側。因此對于一些一個腿長一個腿短的殘疾人,可以通過腳踩腳踏板16并驅動曲柄25轉動,從而可以實現調節兩個腳踏板16高度差的目的,從而適應特殊人群的乘坐舒適度。車體I后端上方可以固定有靠背板4,人們在駕乘或者乘坐休息時可以依靠在靠背板4上,提高乘坐舒適性。如附圖1所示車體I的上端與靠背板4內側面上均可固定有軟墊3,軟墊3可以提高駕乘者的乘坐舒適度。
[0024]還可以包括安裝于車體I上用于驅動轉向軸15轉動的手動轉向裝置,以方便駕乘者在腿部不方便時利用手可以調整行走方向。如附圖3和附圖4所示,其手動轉向裝置可以為如下結構包括豎直轉動固定于車體I上的轉向桿2、固定于轉向桿2上端的調速把手
17、固定于轉向桿2下端的鏈輪V24、轉動安裝于車體I下方且與轉向軸15沿X軸方向水平布置的轉軸9、安裝于轉軸9下方的鏈輪I 10跟鏈輪II 11以及固定于轉向軸15上的鏈輪III 14,鏈輪I 10與鏈輪V 24之間通過鏈條連接,鏈輪II 11與鏈輪III 14之間通過鏈條連接。手握調速把手17用力可以驅動轉向桿2轉動,轉向桿2轉動驅動鏈輪V 24轉動,V 24轉動通過鏈條驅動鏈輪I 10轉動繼而驅動鏈輪II 11轉動,鏈輪II 11轉動通過鏈條驅動鏈輪III 14轉動,從而實現轉向軸15轉動驅動前車輪13偏轉實現轉向。從而實現在不利用腳的情況下利用手也可以改變本電動馬扎的行駛方向。
[0025]如附圖3所示調速把手17中設置有滑槽,滑塊20滑動設置于滑槽中,滑槽的底部安裝有磁扣I 18,滑塊20的后端安裝有磁扣II 19,滑塊20的前端固定有連桿21,連桿21的頭端固定有固定把手23,滑槽的開口端設置有卡頭22,卡頭22的內徑小于滑塊20的外徑。不使用手動轉向裝置驅動轉向時,可以將固定把手23向內推動,直至磁扣I 18和磁扣II 19相互吸合,使滑塊20固定在滑槽中,此時不占用空間,方便駕乘者上下車以及活動。需要使用手動轉向裝置驅動轉向時,可以將固定把手23向外拉動,通過連桿21拉動滑塊20直至其克服磁吸力,將固定把手23拉出,此時可以通過雙手分別握住調速把手17以及固定把手23實現雙手轉向。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體(I)、通過后輪軸(7)可轉動安裝于車體(I)下方后端的兩個后車輪(8)、安裝于車體(I)內的用于驅動后車輪轉動的電機(6)以及蓄電池(5 )、轉動安裝于車體(I)前端的轉向軸(15 )以及通過前輪軸(12 )轉動固定于轉向軸(15 )下端的前車輪(13),所述轉向軸(15)的上方水平安裝有兩個腳踏板(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于車體(I)上用于驅動轉向軸(15 )轉動的手動轉向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板(16)傾斜固定于轉向軸(15)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腳踏板(16)分別可轉動安裝于曲柄(25 )上,所述兩個曲柄(25 )通過轉軸可轉動安裝于轉向軸(15 )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I)上固定有軟墊(3)。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轉向裝置包括豎直轉動固定于車體(I)上的轉向桿(2)、固定于轉向桿(2)上端的調速把手(17)、固定于轉向桿(2)下端的鏈輪V (24)、轉動安裝于車體(I)下方且與轉向軸(15)沿X軸方向水平布置的轉軸(9)、安裝于轉軸(9)下方的鏈輪I (10)跟鏈輪II (11)以及固定于轉向軸(15)上的鏈輪III(14),所述鏈輪I (10)與鏈輪V (24)之間通過鏈條連接,所述鏈輪II (11)與鏈輪III(14)之間通過鏈條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調速把手(17)中設置有滑槽,滑塊(20)滑動設置于滑槽中,所述滑槽的底部安裝有磁扣I (18),所述滑塊(20)的后端安裝有磁扣II (19),所述滑塊(20)的前端固定有連桿(21),所述連桿(21)的頭端固定有固定把手(23),所述滑槽的開口端設置有卡頭(22),所述卡頭(22)的內徑小于滑塊(20)的外徑。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I)后端上方固定有靠背板(4)。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板(4)內側面上固定有軟墊(3)。
【文檔編號】B62K5/003GK203567871SQ201320731230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趙文力 申請人:趙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