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可騎行拉桿框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77234閱讀:205來源:國知局
一種可騎行拉桿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包括簡易自行車和安裝在簡易自行車一側的可折疊網兜框;簡易自行車包括由套筒和筒體組成的可伸縮的車梁,車梁的左端傾斜轉動安裝有上下穿過所述車梁的第三轉軸,第三轉軸的上部固定安裝有把手,第三轉軸的下端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一,第三轉軸的下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前輪;車梁的右端向上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支撐桿的頂部安裝有座椅;車梁的右端傾斜向下轉動安裝有第四轉軸,第四轉軸上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二,第四轉軸的底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后輪,后輪上安裝有踏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將簡易的自行車與可折疊的網兜框結合起來,省時省力,美觀環保,結構簡單,可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可騎行拉桿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騎行拉桿框。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不斷的發展,新建的住宅區距離菜市場和超市等都存在一定的距離,如果購買大量的物品,對于住得較遠的家庭來說,如果步行去會比較累;如果騎自行車去,自行車上有沒有大的儲存物品的地方;如果開車去,則可能會出現找不到停車位,也會極其不方便。現在大多數老年人會使用一些可拖動的購物框去購物,這種購物框方便省力,但是不適合快節奏生活的年輕人,拖個購物框去購物,走路會顯得太慢坐車又覺得沒必要,因此過多的時間浪費在購物往返途中,因此,設計一種省力、省時間、并且環保的拉桿框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將簡易的自行車與可折疊的網兜框結合起來,省時省力,美觀環保,結構簡單,可推廣應用。
[0004]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簡易自行車和安裝在簡易自行車一側的可折疊網兜框;所述簡易自行車包括由套筒和筒體組成的可伸縮的車梁,所述車梁的左端傾斜轉動安裝有上下穿過所述車梁的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的上部固定安裝有把手,所述第三轉軸的下端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一,所述第三轉軸的下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前輪;所述車梁的右端向上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頂部安裝有座椅;所述車梁的右端傾斜向下轉動安裝有第四轉軸,所述第四轉軸上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二,所述第四轉軸的底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后輪,所述后輪上安裝有踏板;所述可折疊網兜框包括可折疊的支撐框架和和纏繞在支撐框架上的網兜線,所述支撐框架由前框架、后框架和折疊桿組成,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的左端部通過可向內折疊的第一折疊桿連接;所述第一折疊桿由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通過第一轉軸連接組成,其中第一連接桿的自由端與前框架的左端鉸接,第二連接桿的自由端與后框架的左端鉸接;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的右端部通過可向內折疊的第二折疊桿連接;所述第二折疊桿由第三連接桿和第四連接桿通過第二轉軸連接組成,其中第三連接桿的自由端與前框架的右端鉸接,第四連接桿的自由端與后框架的右端鉸接;所述第一折疊桿和第二折疊桿分別為兩組,平行布置,其中一組設置在前框架和后框架的頂部,另一組設置在前框架和后框架的底部。
[0005]上述的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第一折疊桿分別位于第一轉軸的兩端,兩組所述第二折疊桿分別位于第二轉軸的兩端。
[0006]上述的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和所述筒體上開設有安裝可折疊網兜框的可伸縮的卡孔,所述套桿一的底端設置有兩個孔徑垂直并穿過第三轉軸的卡孔,所述套桿二的底端設置有兩個孔徑垂直并穿過第四轉軸的卡孔。
[0007]上述的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或者所述后框架的頂端通過卡柱安裝于車梁上所述卡孔內。
[0008]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09]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可折疊實用。
[0010]2、本實用新型美觀環保,省力省時,實用性強,可推廣應用。
[001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美觀環保,省力省時,實用性強,可推廣應用。
[0012]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
[0016]I—把手;2—座椅;3—套筒;
[0017]4 一筒體;5—第三轉軸;6—支撐桿;
[0018]7—套桿一;8—套桿二;9 一第四轉軸;
[0019]10—前輪;11一后輪;12—踏板;
[0020]13—可折疊網兜框;14 一卡孔;15—支撐框架;
[0021]15-1一前框架;15-2—后框架;15-3—第一折疊桿;
[0022]15-4—第二折疊桿;15-5—第一連接桿; 15-6—第二連接桿;
[0023]15-7—第三連接桿;15-8—第四連接桿; 15_9—第二轉軸;
[0024]15-10—第一轉軸;16—網兜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簡易自行車和安裝在簡易自行車一側的可折疊網兜框13 ;所述簡易自行車包括由套筒3和筒體4組成的可伸縮的車梁,所述車梁的左端傾斜轉動安裝有上下穿過所述車梁的第三轉軸5,所述第三轉軸5的上部固定安裝有把手1,所述第三轉軸5的下端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一 7,所述第三轉軸5的下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前輪10;所述車梁的右端向上固定安裝有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頂部安裝有座椅2 ;所述車梁的右端傾斜向下轉動安裝有第四轉軸9,所述第四轉軸9上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二 8,所述第四轉軸9的底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后輪11,所述后輪11上安裝有踏板12 ;所述可折疊網兜框13包括可折疊的支撐框架15和和纏繞在支撐框架15上的網兜線16,所述支撐框架15由前框架15-1、后框架15-2和折疊桿組成,所述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_2的左端部通過可向內折疊的第一折疊桿15-3連接;所述第一折疊桿15-3由第一連接桿15-5和第二連接桿15-6通過第一轉軸15-10連接組成,其中第一連接桿15_5的自由端與前框架15-1的左端鉸接,第二連接桿15-6的自由端與后框架15-2的左端鉸接;所述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右端部通過可向內折疊的第二折疊桿15-4連接;所述第二折疊桿15-4由第三連接桿15-7和第四連接桿15-8通過第二轉軸15_9連接組成,其中第三連接桿15-7的自由端與前框架15-1的右端鉸接,第四連接桿15-8的自由端與后框架15_2的右端鉸接;所述第一折疊桿15-3和第二折疊桿15-4分別為兩組,平行布置,其中一組設置在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頂部,另一組設置在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底部。
[0026]本實施例中,兩組所述第一折疊桿15-3分別位于第一轉軸15-10的兩端,兩組所述第二折疊桿15-4分別位于第二轉軸15-9的兩端。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套筒3和所述筒體4上開設有安裝可折疊網兜框13的可伸縮的卡孔14,所述套桿一 7的底端設置有兩個孔徑垂直并穿過第三轉軸5的卡孔,所述套桿二 8的底端設置有兩個孔徑垂直并穿過第四轉軸9的卡孔。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前框架15-1或者所述后框架15-2的頂端通過卡柱安裝于車梁上所述卡孔14內。
[002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可折疊網兜框13安裝于車梁上的可伸縮卡孔,當將第一折疊桿15-3和第二折疊桿15-4向內折疊起來時,就可以騎行簡易自行車;當打開可折疊網兜框13時,將套桿一 7的底端卡孔內的卡柱拉開,旋轉第三轉軸5和第四轉軸90 °,再在卡孔上插入卡柱,此時把手I也隨第三轉軸5旋轉了 90°,此時簡易自行車就變成了拖拉框。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簡易自行車和安裝在簡易自行車一側的可折疊網兜框(13);所述簡易自行車包括由套筒(3)和筒體(4)組成的可伸縮的車梁,所述車梁的左端傾斜轉動安裝有上下穿過所述車梁的第三轉軸(5),所述第三轉軸(5)的上部固定安裝有把手(1),所述第三轉軸(5)的下端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一(7),所述第三轉軸(5)的下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前輪(10);所述車梁的右端向上固定安裝有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頂部安裝有座椅(2);所述車梁的右端傾斜向下轉動安裝有第四轉軸(9),所述第四轉軸(9 )上套裝有與車梁連接的套桿二( 8 ),所述第四轉軸(9 )的底部通過轉軸安裝有后輪(11),所述后輪(11)上安裝有踏板(12);所述可折疊網兜框(13)包括可折疊的支撐框架(15)和和纏繞在支撐框架(15)上的網兜線(16),所述支撐框架(15)由前框架(15-1)、后框架(15-2)和折疊桿組成,所述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左端部通過可向內折疊的第一折疊桿(15-3)連接;所述第一折疊桿(15-3)由第一連接桿(15-5)和第二連接桿(15-6)通過第一轉軸(15-10)連接組成,其中第一連接桿(15-5)的自由端與前框架(15-1)的左端鉸接,第二連接桿(15-6)的自由端與后框架(15-2)的左端鉸接;所述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右端部通過可向內折疊的第二折疊桿(15-4)連接;所述第二折疊桿(15-4)由第三連接桿(15-7)和第四連接桿(15-8)通過第二轉軸(15_9)連接組成,其中第三連接桿(15-7)的自由端與前框架(15-1)的右端鉸接,第四連接桿(15-8)的自由端與后框架(15-2)的右端鉸接;所述第一折疊桿(15-3)和第二折疊桿(15-4)分別為兩組,平行布置,其中一組設置在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頂部,另一組設置在前框架(15-1)和后框架(15-2)的底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第一折疊桿(15-3)分別位于第一轉軸(15-10)的兩端,兩組所述第二折疊桿(15-4)分別位于第二轉軸(15-9)的兩端。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和所述筒體(4)上開設有用于安裝可折疊網兜框(13)的可伸縮的卡孔(14),所述套桿一(7)的底端設置有兩個孔徑垂直并穿過第三轉軸(5)的卡孔,所述套桿二(8)的底端設置有兩個孔徑垂直并穿過第四轉軸(9)的卡孔。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可騎行拉桿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15-1)或者所述后框架(15-2)的頂端通過卡柱安裝于車梁上所述卡孔(14)內。
【文檔編號】B62K15/00GK203921034SQ20132078444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30日
【發明者】馮磊 申請人:西安天動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文县| 安义县| 罗源县| 玉环县| 柞水县| 方城县| 时尚| 雷波县| 肃宁县| 沂水县| 延川县| 明溪县| 顺昌县| 仁化县| 台南县| 沙坪坝区| 将乐县| 恩施市| 都江堰市| 康平县| 福清市| 高安市| 上犹县| 花垣县| 通榆县| 太和县| 德清县| 广昌县| 曲沃县| 苏尼特左旗| 金湖县| 繁峙县| 新巴尔虎右旗| 尚义县| 徐汇区| 吉林省| 太仆寺旗| 大余县| 东辽县| 乌恰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