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交通工具【技術領域】內的一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和后輪,車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的上方連接車把,后支架上方連接有車座,車杠的下方設有腳踏板;所述自行車上還連接有前方障礙物自動報警系統,所述自動報警系統包括為自動報警系統供電的電源、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的傳感器一和聲音報警器,所述傳感器一的常開開關串聯于聲音報警器供電電路中,傳感器一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后常開開關閉合,聲音報警器發出報警提示。本實用新型設置了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的傳感器一,能夠及時檢測到前方障礙物,提醒騎行者注意前方安全,避免因人為疏忽導致發生的交通事故。
【專利說明】—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涉及一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屬于交通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人口及機動車輛的不斷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狀況屢見不鮮,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行車作為近距離出行交通工具,節能環保且能夠有效減緩交通擁堵狀態的發生。然而,在行人和車輛較為密集的場合,由于騎行人員個人疏忽大意,未能及時觀察前方道路狀況,加之自行車手動制停不及時等諸多因素,自行車與行人相撞或與電動車相撞的事故時有發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解決現有技術中騎行者未能及時觀察道路狀態、手動制動不及時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的技術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和后輪,車架包括連接前輪的前支架和連接后輪的后支架,前支架的上方連接有用于控制前輪的車把,后支架上方連接有車座,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間通過車杠連接,車杠的下方還設有用于驅動后輪轉動的腳踏板;所述自行車上還連接有前方障礙物自動報警系統,所述自動報警系統包括為自動報警系統供電的電源、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的傳感器一和聲音報警器,所述傳感器一的常開開關串聯于聲音報警器供電電路中,傳感器一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后常開開關閉合,聲音報警器發出報警提示。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自行車上還設有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距離的傳感器二,所述后支架上連接有用于后輪制動的電磁抱閘裝置,所述傳感器二的常開開關與電磁抱閘裝置的電磁線圈串聯。當傳感器二檢測到自行車與前方障礙物距離小于安全距離時,傳感器二的常開開關閉合,電磁抱閘裝置的電磁線圈得電,將自行車后輪制動,避免自行車與前方障礙物距離過近導致兩者相撞。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把上設有用于解除報警的復位開關。當騎行人員注意到前方障礙物主動避讓時,可閉合復位開關解除報警,避免聲音報警器長時間報警產生噪聲。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傳感器一為紅外傳感器。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傳感器二為超聲波傳感器。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所述電源安裝于車座下方。電源設于車座下方可充分利用車座下方空間,同時,能夠避免日曬雨淋損壞電源。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產生的有益效果是:設置了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的傳感器一,能夠及時檢測到前方障礙物,提醒騎行者注意前方安全,避免因人為疏忽導致發生的交通事故;設有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距離的傳感器二,當傳感器二檢測到自行車與前方障礙物距離小于安全距離時,緊急制停自行車,有效解決自行車手動制停不及時的技術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自動報警系統的電路原理圖。
[0013]圖中:1、前輪;2、后輪;3、前支架;4、后支架;5、車座;6、車杠;7、腳踏板;8、電源;9、抱閘裝置;10、聲音報警器;K2、復位開關;12、傳感器一 ;13、傳感器二 ;14、車把。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5]如圖1所示,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I和后輪2,車架包括連接前輪I的前支架3和連接后輪2的后支架4,前支架3的上方連接有用于控制前輪I的車把14,后支架4上方連接有車座5,前支架3和后支架4之間通過車杠6連接,車杠6的下方還設有用于驅動后輪2轉動的腳踏板7。電源8及相關的電磁開關均安裝于車座5下方,聲音報警器10及用于解除報警的復位開關Κ2均安裝于車把14的橫桿上,復位開關Κ2靠近車把14的把手處安裝,傳感器一 12、傳感器二 13均安裝于車把14與前支架3連接的連桿上,傳感器一 12優選紅外傳感器,傳感器二 13優選超聲波傳感器。電磁抱閘裝置9安裝在后輪2的輪軸處,外設保護罩殼。
[0016]如圖2所示,為自動報警系統的電路原理圖,包括為自動報警系統供電的電源、傳感器一 12的常開開關ΚΜ1、傳感器二 13的常開開關ΚΜ2、電磁抱閘裝置9及復位開關Κ2。傳感器一 12的常開開關KMl與聲音報警器10串聯連接,然后再與串聯連接的電磁抱閘裝置9、傳感器二 13的常開開關ΚΜ2并聯連接,復位開關Κ2及電源開關Kl均串聯在電源所在的主電路中。
[0017]使用時,手動閉合電源8開關,當傳感器一 12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后,傳感器一 12的常開開關KMl閉合,聲音報警器10發出報警提示。當傳感器二 13檢測到前方障礙物時,說明自行車與前方障礙物的距離小于安全距離,傳感器二 13的常開開關ΚΜ2閉合,電磁抱閘裝置9的電磁線圈ΚΜ2得電,將自行車后輪2制動。當前方障礙物排除后,手動閉合復位開關Κ2,即可解除聲音報警提示及電磁抱閘制動,重新恢復正常運轉狀態。
[001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包括車架、前輪和后輪,車架包括連接前輪的前支架和連接后輪的后支架,前支架的上方連接有用于控制前輪的車把,后支架上方連接有車座,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間通過車杠連接,車杠的下方還設有用于驅動后輪轉動的腳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上還連接有前方障礙物自動報警系統,所述自動報警系統包括為自動報警系統供電的電源、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的傳感器一和聲音報警器,所述傳感器一的常開開關串聯于聲音報警器供電電路中,傳感器一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后常開開關閉合,聲音報警器發出報警提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上還設有用于檢測前方障礙物距離的傳感器二,所述后支架上連接有用于后輪制動的電磁抱閘裝置,所述傳感器二的常開開關與電磁抱閘裝置的電磁線圈串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把上設有用于解除報警的復位開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一為紅外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二為超聲波傳感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自動報警器的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安裝于車座下方。
【文檔編號】B62J3/00GK204056089SQ201420389634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5日
【發明者】陳躍松 申請人:張家港市騰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