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車履帶導輪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包括:導輪架組合和履帶安裝架,所述履帶安裝架與導輪架組合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搖臂,所述緩沖減震搖臂與前導向輪軸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所述左右側支撐板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所述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和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所述履帶安裝架的導向輪安裝板上設置有上導輪軸組合。本實用新型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機構,結構簡單適用,裝配方便,使履帶導向減震可靠,可以實現車輛的穩定傳動。
【專利說明】
雪橇車履帶導輪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雪橇車部件,具體的,涉及一種雪橇車履帶導輪架。
【背景技術】
[0002]雪橇車作為一種全新的雪上交通娛樂工具,其傳動方式由傳動齒輪帶動履帶完成,而履帶圈內必須設計履帶導輪架作為履帶的支撐,目前還沒有適合的娛樂運動型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可以借鑒,而挖掘機、履帶式坦克等車輛的履帶導輪架結構完全不能用于本類車型,因此為了實現本車型的傳動,必須設計一種全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雪橇車履帶導輪架機構,該導輪架機構結構簡單適用,裝配方便,使履帶導向可靠,可以實現車輛的穩定傳動。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包括:
[0006]導輪架組合,其包括平行設置的兩根主管1、兩根主管I的一端平行設置有兩根前導向輪軸,兩根主管I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左右支撐板,左右支撐板之間設置有與前導向輪軸平行的后導向輪軸和從動齒輪軸;所述前導向輪軸和后導向輪軸上均設置有導向輪組合;所述從動齒輪軸上設置有從動齒輪組合;
[0007]履帶安裝架,其包括框架管組合,對稱設置在框架管組合開口端的左右驅動軸安裝板,對稱設置在框架管組合中部的左右側支撐板和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對稱設置在框架管組合兩側的左右支撐管組合,所述左右支撐管組合上對稱設置有一對導向輪安裝板;
[0008]所述履帶安裝架與導輪架組合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搖臂,所述緩沖減震搖臂與前導向輪軸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
[0009]所述左右側支撐板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所述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和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
[0010]所述履帶安裝架的導向輪安裝板上設置有上導輪軸組合。
[0011]進一步,緩沖減震搖臂的上安裝管設置在左右驅動軸安裝板之間,上安裝管的中部設置有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緩沖減震搖臂的下安裝管設置在導輪架組合的兩根主管之間,上安裝管與下安裝管之間設置有兩條平行的主方管;
[0012]所述靠近主管端部的一根前導向輪軸上設置有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緩沖減震安裝在所述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和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之間;
[0013]進一步,所述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的主管II的兩端部設置有安裝板,安裝板的內側設置有履帶限位環;主管II的中部設置有主減震前安裝板;
[0014]所述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包括平行設置的支撐管1、加強管I和支撐管II,支撐管I和支撐管II之間設置有兩塊平行的側板,所述支撐管I穿過兩邊側板后兩端設置在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上,支撐管II的兩端設置在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上,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與左右支撐板連接;所述支撐管I和加強管I的中部設置有主減震后安裝板。
[0015]進一步,所述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包括設置在左右支撐板上的主管II1、設置在主管III兩端的支耳以及設置在支耳內側的加強板。
[0016]進一步,所述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還設置有加強管III和加強管IV,所述加強管III呈拱形,其兩端連接主管II的兩端;所述加強管IV的一端設置在主管II的中部,另一端連接加強管III。
[0017]進一步,所述左右支撐管組合的一端分別連接左右驅動軸安裝板,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框架管組合的兩側邊上。
[0018]進一步,所述左右支撐板上設置有履帶張緊調節器。
[0019]進一步,所述導輪架組合的兩根主管I中部對稱設置有兩塊限位橡膠墊。
[0020]進一步,所述導輪架組合的兩根主管I的底部設置有塑料條。
[002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0022]本實用新型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機構,結構簡單適用,裝配方便,使履帶導向減震可靠,可以實現車輛的穩定傳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履帶導輪架結構主視圖;
[0024]圖2為履帶導輪架結構俯視圖;
[0025]圖3為履帶安裝架的結構圖一;
[0026]圖4為履帶安裝架的結構圖二;
[0027]圖5為導輪架組合的主視圖;
[0028]圖6為導輪架組合的俯視圖;
[0029]圖7為圖5中A-A方向視圖;
[0030]圖8為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9為緩沖減震搖臂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0為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1為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的結構示意圖。
[0034]附圖標記
[0035]1-履帶安裝架;101-框架管組合;103_左驅動軸安裝板;119_右驅動軸安裝板;105-左側支撐板;122-右側支撐板;106-后搖臂組合左安裝板;123-后搖臂組合右安裝板;108_左支撐管組合;121-右支撐管組合;124-導向輪安裝板;2_緩沖減震;3_導向輪組合;4_緩沖減震搖臂;41_上安裝管;42_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43_下安裝管;44_主方管;5_導輪架組合;51_主管I ;52_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6_限位橡膠墊;8_支撐板;9-履帶張緊調節器;10_從動齒輪組合;11_主減震器;12_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01_安裝板;1203-加強管III ;1204_主管II ;1205_加強管IV ;1206_主減震前安裝板;14-后導向輪軸;15-從動齒輪軸組合;16-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01-支撐管I ;1602_加強管I ;1603-支撐管II ;1604_加強管II ;1605_減震后安裝板;1606_側板;17_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01-主管III ; 1702-支耳;1703_加強板;18-前導向輪軸;19_履帶限位環;20_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3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37]如圖1、圖2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包括:
[0038]導輪架組合5,其包括平行設置的兩根主管I 51、兩根主管I 51的一端平行設置有兩根前導向輪軸18,兩根主管I 51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左右支撐板8,左右支撐板8之間設置有與前導向輪軸18平行的后導向輪軸14和從動齒輪軸15 ;所述前導向輪軸18和后導向輪軸14上均設置有導向輪組合3 ;所述從動齒輪軸15上設置有從動齒輪組合10 ;
[0039]還包括履帶安裝架1,如圖3和圖4所示,其包括框架管組合101,框架管組合101一端開口一端封閉,大致呈U形,在框架管組合101的開口端對稱設置有左驅動軸安裝板103和右驅動軸安裝板119,在框架管組合101的中部對稱設置有左側支撐板105和右側支撐板122以及后搖臂組合左安裝板106和后搖臂組合右安裝板123 ;在框架管組合101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左支撐管組合108和右支撐管組合121,所述左支撐管組合108和右支撐管組合121的一端分別連接左驅動軸安裝板103和右驅動軸安裝板119,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框架管組合101的兩側邊上;所述左支撐管組合108和右支撐管組合121上對稱設置有一對導向輪安裝板124 ;
[0040]所述履帶安裝架I與導輪架組合5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搖臂4,所述緩沖減震搖臂4與前導向輪軸18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2 ;
[0041]如圖1和圖9所示,所述緩沖減震搖臂4的上安裝管41設置在左驅動軸安裝板103和右驅動軸安裝板119之間,上安裝管41的中部設置有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42 ;緩沖減震搖臂4的下安裝管43設置在導輪架組合5的兩根主管51之間,上安裝管41與下安裝管43之間設置有兩條平行的主方管44 ;
[0042]如圖1和圖6所示,所述靠近主管51端部的一根前導向輪軸18上設置有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52,緩沖減震2安裝在所述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42和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52之間。
[0043]如圖1所示,所述左側支撐板105和右側支撐板122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所述后搖臂組合左安裝板106和后搖臂組合右安裝板123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和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11 ;
[0044]如圖8所示,所述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的主管II 1204的兩端部設置有安裝板1201,安裝板1201的內側設置有履帶限位環19 ;主管II 1204的中部設置有主減震前安裝板 1206 ;
[0045]如圖10和圖1所示,所述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包括平行設置的支撐管I 1601、加強管I 1602和支撐管II 1603,支撐管I 1601和支撐管II 1603之間設置有兩塊平行的側板1606,所述支撐管I 1601穿過兩邊側板1606后兩端設置在后搖臂組合左安裝板106和后搖臂組合右安裝板123上,支撐管II 1603的兩端設置在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上,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與左右支撐板8連接;所述支撐管I 1601和加強管I 1602的中部設置有主減震后安裝板1605 ;
[0046]所述主減震器11安裝在主減震前安裝板1206和主減震后安裝板1605之間。
[0047]如圖2所示,所述履帶安裝架I的導向輪安裝板124上設置有上導輪軸組合13。
[0048]如圖1和圖11所示,所述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包括設置在左右支撐板8上的主管III1701、設置在主管III1701兩端的支耳1702以及設置在支耳1702內側的加強板1703。
[0049]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還設置有加強管III 1203和加強管IV 1205,所述加強管III 1203呈拱形,其兩端連接主管II 1204的兩端;所述加強管IV 1205的一端設置在主管II 1204的中部,另一端連接加強管III 1203。
[0050]如圖1所示,所述左右支撐板8上設置有履帶張緊調節器9,用于調節履帶的張緊程度。
[0051]如圖6所示,所述導輪架組合5的兩根主管I 51中部對稱設置有兩塊限位橡膠墊6,用于防止主減震壓到極限的限位。
[0052]如圖5和圖7所示,所述導輪架組合5的兩根主管I 51的底部設置有塑料條7,其通過螺釘20與主管I 51的底部連接。塑料條7用于防止主管I直接與履帶的鐵扣摩擦。
[0053]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導輪架組合(5),其包括平行設置的兩根主管I (51)、兩根主管I (51)的一端平行設置有兩根前導向輪軸(18),兩根主管I (51)的另一端對稱設置有左右支撐板(8),左右支撐板(8)之間設置有與前導向輪軸(18)平行的后導向輪軸(14)和從動齒輪軸(15);所述前導向輪軸(18)和后導向輪軸(14)上均設置有導向輪組合(3);所述從動齒輪軸(15)上設置有從動齒輪組合(10); 履帶安裝架(I),其包括框架管組合(101),對稱設置在框架管組合(101)開口端的左右驅動軸安裝板(103,119),對稱設置在框架管組合(101)中部的左右側支撐板(105,122)和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106,123);對稱設置在框架管組合(101)兩側的左右支撐管組合(108,121),所述左右支撐管組合(108,121)上對稱設置有一對導向輪安裝板(124); 所述履帶安裝架(I)與導輪架組合(5)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搖臂(4),所述緩沖減震搖臂⑷與前導向輪軸(18)之間設置有緩沖減震(2); 所述左右側支撐板(105,122)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所述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106,123)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和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之間設置有主減震器(11); 所述履帶安裝架(I)的導向輪安裝板(124)上設置有上導輪軸組合(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緩沖減震搖臂(4)的上安裝管(41)設置在左右驅動軸安裝板(103,119)之間,上安裝管(41)的中部設置有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42);緩沖減震搖臂(4)的下安裝管(43)設置在導輪架組合(5)的兩根主管(51)之間,上安裝管(41)與下安裝管(43)之間設置有兩條平行的主方管(44); 所述靠近主管(51)端部的一根前導向輪軸(18)上設置有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52),緩沖減震(2)安裝在所述緩沖減震上安裝支耳(42)和緩沖減震下安裝支耳(5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的主管II (1204)的兩端部設置有安裝板(1201),安裝板(1201)的內側設置有履帶限位環(19);主管II (1204)的中部設置有主減震前安裝板(1206); 所述主減震器后支承組合(16)包括平行設置的支撐管I (1601)、加強管I (1602)和支撐管II (1603),支撐管I (1601)和支撐管II (1603)之間設置有兩塊平行的側板(1606),所述支撐管I (1601)穿過兩邊側板(1606)后兩端設置在后搖臂組合左右安裝板(106,123)上,支撐管II (1603)的兩端設置在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上,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與左右支撐板(8)連接;所述支撐管I (1601)和加強管I (1602)的中部設置有主減震后安裝板(160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減震后下支承組合(17)包括設置在左右支撐板(8)上的主管III (1701)、設置在主管III (1701)兩端的支耳(1702)以及設置在支耳(1702)內側的加強板(1703)。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減震器前支承組合(12)還設置有加強管III (1203)和加強管IV (1205),所述加強管III (1203)呈拱形,其兩端連接主管II (1204)的兩端;所述加強管IV (1205)的一端設置在主管II (1204)的中部,另一端連接加強管III (120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撐管組合(108,121)的一端分別連接左右驅動軸安裝板(103,119),另一端分別固定在框架管組合(101)的兩側邊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撐板(8)上設置有履帶張緊調節器(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架組合(5)的兩根主管I (51)中部對稱設置有兩塊限位橡膠墊(6)。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車履帶導輪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架組合(5)的兩根主管I (51)的底部設置有塑料條(7)。
【文檔編號】B62D55/10GK204161503SQ20142060560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鄧爵, 周祥安, 曾智勇, 付仕春 申請人:重慶柯瑞迪摩托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