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法蘭類成品零件轉運車,主要涉及零件轉運領域。
背景技術:
法蘭類零件產品使用廣、要求場所不一,涉及規格型號多,材料種類及尺寸變化范圍大,機械加工工藝流程不同,且客戶對產品質量要求不同,所以機械加工過程中均需進行零件轉運控制。目前各機械制造廠在加工法蘭時,轉運工具通常采用平板拖車周轉,零件平放重疊堆放,此方式容易導致在轉運過程中產生零件碰傷、混淆、零件滑落等質量風險,零件滑落致使人身傷害等安全風險,作業者勞動強度大,且產品制造周期長、生產場地占地面大,不利于企業的生產經營及進行質量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便于法蘭類零件轉運規整的法蘭類成品零件轉運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車廂、隔離桿和支撐桿,所述車廂內橫向均布有若干隔離桿,該隔離桿分為上下兩層,在下層隔離桿下側的車廂內縱向設有支撐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如下:使用本方案的將法蘭類的零件放置在隔離桿之間,法蘭類零件下側由支撐桿提供支撐,由于法蘭類零件形狀都是圓形,因此兩個支撐桿便可對法蘭類零件進行支撐,上層隔離桿放置法蘭類零件偏倒,下層隔離桿對零件在支撐桿上的位置進行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隔離桿和支撐桿的方式可適應不同規格的法蘭類零件的放置。隔離桿可以放置各法蘭類零件相互堆疊在一起,將法蘭類零件分離,放置零件相互污染,零件整齊規整,有利于清潔維護,便于對法蘭類零件的計算,下層隔離桿可對法蘭類零件在支撐桿上的位置進行定位,放置在支撐桿上滑動,采用支撐桿進行支撐,也有利于法蘭類零件上的污漬掉落,法蘭零件在同一轉運車完成制造加工、檢驗、工序間流轉等機械加工工序環節,從而減少流轉搬運過程,降低搬運的勞動強度,提高搬運的安全系數,且便于機械加工全過程的質量管控。采用該轉運車后,整個法蘭機械加工過程更安全、有序,降低了質量風險,縮短了轉運等輔助生產時間,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進一步,隔離桿和支撐桿上設有防震層,利用隔離桿上的防震層,減少轉運震動,避免表面的損傷,同時也利于清潔維護。
進一步,車廂的下側設有車輪,車輪包括固定輪和萬向輪,便于轉運。
進一步,在車廂的一側設有扶手,便于推送轉運車。
進一步,隔離桿的兩端通過防脫落開口銷固定,便于拆卸隔離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中兩幅,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右視圖。
其中,1-扶手, 2-隔離桿,3-防脫落開口銷,401-固定輪,402-萬向輪,5-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車廂,該車廂形狀為長方體,結合圖2所示,在車廂內橫向上下兩層各設有8組隔離桿,結合圖3所示,隔離桿的兩端在下層隔離桿的下側縱向設有3組支撐桿。分別隔離單個零件,利于各規格零件的歸類放置。
在隔離桿和支撐桿上設有塑料管,減少轉運震動,避免表面的損傷。
如圖1,在小車的左側設有扶手,在小車底部設有車輪,左側設置有萬向輪,右側設有固定輪,便于小車的轉運。
采用本方案降低了安全風險,避免零件相互間的碰傷、劃傷、零件型號品種混淆等質量影響、利于質量過程控制,提高質量水平和縮短制造周期,便于生產組織。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