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廂式運輸車,具體涉及一種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
背景技術:
近兩年隨著國家對安全和環保的重視,人們對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實現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安全可靠運輸的目的,我們在廂式車的基礎上本著安全與環保的設計理念,開發出了一款安全、環保、實用的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
現在用于運輸毒性和感染性物品的車輛多數采用鐵皮貨廂、欄板廂,存在著密封性差,防撞擊、防火、防靜電性差的缺陷,沒有專用固定裝置,沒有防盜功能,更沒有監控功能,無論在結構上還是在性能上都無法做到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安全、環保的運輸要求。我們開發的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采用了廂式車的基礎結構,大大增加了儲藏毒性和感染性物品的可靠性空間;廂體采用右側開門與后門開門的結構,提高了裝卸貨物的方便性。現工藝的廂式貨車采用普通鋼板制廂體,貨物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證。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廂板采用整體玻璃鋼板結構,內部芯層采用阻燃擠塑板,通過熱壓機制成復合板,這種廂體的優點在于廂板整體強度高,無接縫密封性好,在保證加大儲藏空間的前提下,保證了密封性能;廂體在開門處設置監控裝置,在駕駛室內可通過監視器對貨廂進行監控;廂體底板上安裝具有良好氣密性的排水孔,廂體內的液體類垃圾可通過排水孔排放到廂體外部的專用污水箱內,即可起到清理廂體內衛生的目的,更能有效地起到防止毒性和感染性物品散落到廂體外引起安全穩患的作用;廂體內安裝固定臥環,提高了安全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包括車體和廂體,所述車體由車頭、車輪和底盤組成,所述廂體安裝在底盤上;
所述廂體包括前板、后板、頂板、兩塊側板和底板,所述前板與頂板之間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固定的前上鋁型材連接固定,所述前板與底板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固定的前下鋁型材連接固定,所述前板與兩塊側板之間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固定的側鋁型材連接固定,所述頂板與兩塊側板之間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固定的側上鋁型材連接固定,所述底板與兩塊側板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固定的側下鋁型材連接固定,所述后板與頂板、兩塊側板和底板之間通過后門框連接固定;
所述前板外側底部兩端各焊接有一組滅火器支架,在每組滅火器支架上各安裝有一個滅火器,所述位于前板上的前上鋁型材與每組側鋁型材相接觸的地方各設有一組包角,所述每組包角的內側各設有一個前示廓燈;
所述后板分為后左門板和后右門板,所述后左門板的左端和后右門板的右端各均勻安裝有三個后板鉸鏈座,在每個三個后板鉸鏈座上各安裝有分別與后左門板和后右門板相連接的后板鉸鏈,在后左門板的右上角和后右門板的左上角各安裝有一個后板上鎖頭,在每個后板上鎖頭上各安裝有一根縱向設立的后板鎖桿,在每根后板鎖桿的底部各安裝有一個后板下鎖頭,在每個后板下鎖頭的上方位于后板鎖桿各安裝有一組后板手柄,在后板的下方設有后板反射器,所述后板反射器的下方設有后尾堵板,在后尾堵板的左右兩側各安裝有一組后尾燈,在后板的橫向中線靠下位置設有一條后板橙色反光帶;
所述位于前板右側的側板的縱向中線靠右位置安裝有側門框,所述側門框內安裝有側門板,在側門框的右端安裝有兩組側板鉸鏈座,所述該兩組側板鉸鏈座通過安裝在其上面的側板鉸鏈與側門板連接,所述側門板的左上角與側門框相接處設有側板上鎖頭,所述側板上鎖頭上安裝有一根縱向設立的側板鎖桿,在側板鎖桿的底端位于側門板上安裝有側板下鎖頭,所述側板下鎖頭的上方位于側板鎖桿上安裝有側板手柄,在該側板的下方設有側板反射器,在側板反射器的左上方安裝有風鉤座,在該側板橫向中線靠下位置設有一條與后板橙色反光帶連接在一起的側板橙色反光帶;
所述頂板的左端設有防水檐,所述防水檐的一端設有排水孔,在頂板上與風鉤座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風鉤。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底板鋪設花紋鋁板,外形美觀且有防滑紋安全可靠,有很強的防滑作用;廂板內部芯層由阻燃隔熱保溫板和加強骨架制板,具有很好的阻燃防火性能;廂板周邊采用鋁型材鉚接方式,連接密封可靠,耐腐蝕,易于組裝;廂體內板塊交界處和地板周邊使用專用結構膠密封,提高了廂體的密封性,有效地保證了毒性和感染性物品的安全運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后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頂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體,2、廂體,3、車頭,4、車輪,5、底盤,6、前板,7、后板,8、頂板,9、側板,10、底板,11、鉚釘,12、前上鋁型材,13、前下鋁型材,14、側鋁型材,15、側上鋁型材,16、側下鋁型材,17、后門框,18、滅火器支架,19、滅火器,20、包角,21、前示廓燈,22、后左門板,23、后右門板,24、后板鉸鏈座,25、后板鉸鏈,26、后板上鎖頭,27、后板鎖桿,28、后板下鎖頭,29、后板手柄,30、后板反射器,31、后尾堵板,32、后尾燈,33、后板橙色反光帶,34、側門框,35、側門板,36、側板鉸鏈座,37、側板鉸鏈,38、側板上鎖頭,39、側板鎖桿,40、側板下鎖頭,41、側板手柄,42、側板反射器,43、風鉤座,44、側板橙色反光帶,45、防水檐,46、排水孔,47、風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毒性和感染性物品廂式運輸車,包括車體1和廂體2,所述車體1由車頭3、車輪4和底盤5組成,所述廂體2安裝在底盤5上;
所述廂體1包括前板6、后板7、頂板8、兩塊側板9和底板10,所述前板6與頂板8之間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11固定的前上鋁型材12連接固定,所述前板6與底板10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11固定的前下鋁型材13連接固定,所述前板6與兩塊側板9之間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11固定的側鋁型材14連接固定,所述頂板8與兩塊側板9之間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11固定的側上鋁型材15連接固定,所述底板10與兩塊側板9通過利用多個均勻分布的鉚釘11固定的側下鋁型材16連接固定,所述后板7與頂板8、兩塊側板9和底板10之間通過后門框17連接固定;
所述前板6外側底部兩端各焊接有一組滅火器支架18,在每組滅火器支架18上各安裝有一個滅火器19,所述位于前板6上的前上鋁型材13與每組側鋁型材14相接觸的地方各設有一組包角20,所述每組包角20的內側各設有一個前示廓燈21;
所述后板7分為后左門板22和后右門板23,所述后左門板22的左端和后右門板23的右端各均勻安裝有三個后板鉸鏈座24,在每個三個后板鉸鏈座24上各安裝有分別與后左門板22和后右門板23相連接的后板鉸鏈25,在后左門板22的右上角和后右門板23的左上角各安裝有一個后板上鎖頭26,在每個后板上鎖頭26上各安裝有一根縱向設立的后板鎖桿27,在每根后板鎖桿27的底部各安裝有一個后板下鎖頭28,在每個后板下鎖頭28的上方位于后板鎖桿27各安裝有一組后板手柄29,在后板7的下方設有后板反射器30,所述后板反射器30的下方設有后尾堵板31,在后尾堵板31的左右兩側各安裝有一組后尾燈32,在后板7的橫向中線靠下位置設有一條后板橙色反光帶33;
所述位于前板6右側的側板9的縱向中線靠右位置安裝有側門框34,所述側門框34內安裝有側門板35,在側門框34的右端安裝有兩組側板鉸鏈座36,所述該兩組側板鉸鏈座35通過安裝在其上面的側板鉸鏈37與側門板35連接,所述側門板35的左上角與側門框34相接處設有側板上鎖頭37,所述側板上鎖頭38上安裝有一根縱向設立的側板鎖桿39,在側板鎖桿39的底端位于側門板35上安裝有側板下鎖頭40,所述側板下鎖頭40的上方位于側板鎖桿39上安裝有側板手柄41,在該側板9的下方設有側板反射器42,在側板反射器42的左上方安裝有風鉤座43,在該側板8橫向中線靠下位置設有一條與后板橙色反光帶33連接在一起的側板橙色反光帶44;
所述頂板8的左端設有防水檐45,所述防水檐45的一端設有排水孔46,在頂板8上與風鉤座43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風鉤47。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