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提出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提出的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由后座墊(1)、鉸鏈組件(3)和后貨架(2)組成;鉸鏈組件(3)包括有鉸鏈上體(6)、鉸鏈下體(8)、銷釘(7)和鉸鏈彈簧(9);鉸鏈下體(8)為與前端支架固聯的平板Ⅰ;鉸鏈下體(8)所述平板Ⅰ的兩端均具有向上彎折的連接板;鉸鏈上體(6)具有平行于的后座墊設置的平板Ⅱ,平板Ⅱ前端的兩側分別具有折彎板,平板Ⅱ兩側的所述折彎板分別通過銷釘與平板Ⅰ兩端所對應的連接板鉸接。本實用新型使后車座的后座墊能夠自由方便的翻轉、定位。
【專利說明】
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摩托車技術中有分體座摩托車,分體座摩托車的座墊分為前車座和后車座;現有技術中有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前車座為摩托車駕駛員座,后車座由后座墊組件和后貨架組件組成,后座墊平置狀態可載人,垂直狀態能可靠定位,后座墊垂直狀態可載貨,但現有技術的可翻轉后車座結構比較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該結構通過在摩托車后車座的后座墊與后貨架組件間增加鉸鏈組件使摩托車后座墊具有翻轉功能,并能可靠定位,使后車座的后座墊能夠自由方便的翻轉、定位。
[0004]為完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所述的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由后座墊、鉸鏈組件和后貨架組成;所述的后座墊通過鑲嵌在后座墊上的連接螺栓與鉸鏈組件連接;所述的鉸鏈組件與位于后貨架前端的前端支架連接;所述的后座墊放置在后貨架上;所述的鉸鏈組件包括有鉸鏈上體、鉸鏈下體、銷釘和鉸鏈彈簧;所述鉸鏈下體為與所述前端支架固聯的平板I;鉸鏈下體所述平板I的兩端均具有向上彎折的連接板;所述的鉸鏈上體具有平行于的后座墊設置的平板Π,所述平板Π前端的兩側分別具有折彎板,平板Π兩側的所述折彎板分別通過銷釘與平板I兩端所對應的所述連接板鉸接,使所述的鉸鏈上體繞所述的鉸鏈下體轉動;所述平板Π的后端具有向下彎折的折彎板;平板Π所述的折彎板與所述的平板I之間由鉸鏈彈簧連接為一體;鉸鏈上體上還設置有限位塊。
[0006]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所述的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載貨時后座墊組件呈直立狀態,不影響后貨架組件載貨;此時后座墊組件受到一個沿鉸鏈彈簧軸線向下的力,該力分解成一個沿銷釘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銷釘方向的分力;垂直于銷釘方向的分力可使鉸鏈上體轉動,為限制座墊翻轉角度,鉸鏈上體設置了限位塊;翻轉后座墊組件,使所述的后座墊組件呈水平放置狀態,可用以載客;此時后座墊組件一個沿鉸鏈彈簧軸線向下的力,該力分解成一個沿銷釘方向的分力和垂直于銷釘方向的分力;垂直于銷釘方向的分力可使鉸鏈上體緊貼在后貨架組件上。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鉸鏈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后座墊組件直立狀態受力分析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后座墊組件水平放置狀態受力分析圖。[0011 ]圖中:1、后座墊組件,2、后貨架組件,3、鉸鏈組件,4、支架,5、連接螺栓,6、鉸鏈上體,7、銷釘,8、鉸鏈下體,9、鉸鏈彈簧,10、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如圖1所示,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所述的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由后座墊1、鉸鏈組件3和后貨架2組成;所述的后座墊I通過鑲嵌在后座墊上的連接螺栓5與鉸鏈組件3連接;所述的鉸鏈組件3與位于后貨架2前端的前端支架4連接;所述的后座墊I放置在后貨架2上;結合圖2,所述的鉸鏈組件3包括有鉸鏈上體6、鉸鏈下體8、銷釘7和鉸鏈彈簧9;所述鉸鏈下體8為與所述前端支架固聯的平板I;鉸鏈下體8所述平板I的兩端均具有向上彎折的連接板;所述的鉸鏈上體6具有平行于的后座墊設置的平板Π,所述平板Π前端的兩側分別具有折彎板,平板Π兩側的所述折彎板分別通過銷釘與平板I兩端所對應的所述連接板鉸接,使所述的鉸鏈上體6繞所述的鉸鏈下體8轉動;所述平板Π的后端具有向下彎折的折彎板;平板Π所述的折彎板與所述的平板I之間由鉸鏈彈簧連接為一體;鉸鏈上體6上還設置有限位塊10;所述的后貨架組件通過緊固件緊固在摩托車車架上。
[0014]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載貨時,即后座墊組件I呈直立狀態時的受力分析如圖3所示,此時后座墊I受到一個沿鉸鏈彈簧9軸線向下的力F,該力F分解成一個沿銷釘7方向的分力F2和垂直于銷釘7方向的分力F1;垂直于銷釘7方向的分力F1可使鉸鏈上體6轉動;
[0015]翻轉后座墊組件I,使所述的后座墊組件I呈水平放置狀態,可用以載客時的受力分析如圖4所示,此時后座墊I受到一個沿鉸鏈彈簧9軸線向下的力F,該力F分解成一個沿銷釘7方向的分力F2和垂直于銷釘7方向的分力F1;垂直于銷釘7方向的分力F1可使鉸鏈上體5緊貼在后貨架2上。
【主權項】
1.一種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所述的摩托車可翻轉后車座結構由后座墊(I)、鉸鏈組件(3)和后貨架(2)組成;所述的后座墊(I)通過鑲嵌在后座墊上的連接螺栓(5)與鉸鏈組件(3)連接;所述的鉸鏈組件(3)與位于后貨架(2)前端的前端支架(4)連接;所述的后座墊(I)放置在后貨架(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鉸鏈組件(3)包括有鉸鏈上體(6)、鉸鏈下體(8)、銷釘(7)和鉸鏈彈簧(9);所述鉸鏈下體(8)為與所述前端支架固聯的平板I;鉸鏈下體(8)所述平板I的兩端均具有向上彎折的連接板;所述的鉸鏈上體(6)具有平行于的后座墊設置的平板Π,所述平板Π前端的兩側分別具有折彎板,平板Π兩側的所述折彎板分別通過銷釘與平板I兩端所對應的所述連接板鉸接,使所述的鉸鏈上體(6)繞所述的鉸鏈下體(8)轉動;所述平板Π的后端具有向下彎折的折彎板;平板Π所述的折彎板與所述的平板I之間由鉸鏈彈簧連接為一體;鉸鏈上體(6)上還設置有限位塊(10)。
【文檔編號】B62J1/14GK205706989SQ20162055218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8日
【發明人】張宏, 艾東斌, 范浙勇, 劉高維, 沈曉玲, 崔湘豫
【申請人】洛陽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