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折疊車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拉把穩固定位的折疊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用于人們代步的交通工具,如汽車等等。
為了環保及節約能源,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種新能源車,如電動車以及太陽能車等等,而為了適應人們攜帶方便以及小型化,目前,小型的新能源車的發展也越來越火熱。
為了攜帶方便,新能源車可以設置為折疊式的折疊車,包括前箱板以及后箱板,前箱板的內端與后箱板的內端鉸接布置,當前箱板與后箱板處于平鋪式時,形成平鋪底板,這樣,電動車則可以行使;當不使用折疊車時,前箱板的下端與后箱板的下端對接,也就是前箱板與后箱板折疊起來,形成折疊箱體。
在前箱板上連接有拉把,當折疊車處于打開狀態時,拉把朝上擺起,處于直立狀態,此時,需要對拉把進行定位,限制拉把朝下擺動;當折疊車處于折疊狀態時,此時,拉把朝下擺動,直接靠在前箱板上,使得整個折疊車處于折疊狀態。
現有技術中,當折疊車在行駛時,拉把處于直立狀態,拉把容易晃動,甚至出現朝下擺動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拉把穩固定位的折疊車,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當折疊車在行駛時,拉把處于直立狀態,拉把容易晃動以及朝下擺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拉把穩固定位的折疊車,包括前箱板、與所述前箱板呈平鋪狀或對接折疊狀的后箱板以及直立在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且通過擺動折疊在所述前箱板上端面上的拉把,所述前箱板的內端鉸接于所述后箱板的內端;所述前箱板的上端面上設有底座,所述底座中設有上端開口的凹腔,所述拉把的下端形成有嵌入在所述凹腔中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呈空心布置,且所述底座中橫向穿設有銷軸,所述銷軸穿過所述拉把的嵌入段;所述嵌入段的側壁中設有縱向布置的孔條,所述銷軸穿設在所述孔條中。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側壁包括前部側壁以及后部側壁,所述底座的后部側壁上設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寬度不小于所述拉把的嵌入段的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孔條包括大孔位以及縱向布置的小孔段,所述大孔位位于所述小孔段的上端,且連通所述小孔段,所述大孔位的直徑大于所述小孔段的直徑;所述銷軸包括兩個大軸段以及兩個小軸段,所述大軸段與所述銷軸段依序錯開布置,且所述小軸段的長度小于所述底座兩個孔條之間的寬度;所述銷軸的大軸段的直徑大于所述孔條的小孔段的直徑,且小于所述孔條的大孔位的直徑,所述銷軸的小軸段的直徑小于所述孔條的小孔段的直徑。
進一步地,所述銷軸的端部具有朝外延伸的外延段,所述外延段置于所述底座的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銷軸的外延段外套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抵接在所述底座的外側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拉把穩固定位的折疊車,通過在拉把的嵌入段中設置孔條,且銷軸穿過孔條,這樣,則可以驅動拉把朝上移動,以使得拉把的嵌入段脫離底座的側壁的限制,使得拉把可以上下擺動,當然,當拉把朝下移動后,在底座的側壁的限制下,拉把則不可以擺動,保持直立狀態,這樣,當折疊車處于打開狀態時,拉把朝上擺起,處于直立狀態,用戶則可以扶持著拉把行駛折疊車,且對拉把施加朝下的作用下,利用底座則可以限制拉把的擺動,避免拉把晃動等現象,使得拉把可以穩固定位,且結構也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折疊車處于打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折疊車處于折疊狀的剖切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處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折疊車處于折疊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
參照圖1~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較佳實施例。
本實施例提供的拉把穩固定位的折疊車包括前箱板101、后箱板102、底座107以及拉把103,其中,前箱板101的內端與后箱板102的內端鉸接,形成鉸接端,這樣,前箱板101及后箱板102之間則可以以該鉸接端擺動;當前箱板101與后箱板102之間處于平鋪狀時,形成平鋪底板,此時,拉把103可以直立在前箱板101上;當前箱板101的下端與后箱板102的下端對接,也就是前箱板101與后箱板102之間呈折疊狀,前箱板101與后箱板102之間則形成折疊箱體,此時,拉把103可以折疊在前箱板101的上端面上。
底座107則設置在前箱板101上,底座107中具有上端開口的凹腔,拉把103的下端嵌入在該凹腔中,形成嵌入段,該嵌入段呈空心布置,且在底座107中橫向穿設有銷軸106,該銷軸106同時也穿過拉把103的嵌入段,這樣,當沒有其他限制時,拉把103則可以以該銷軸106的擺動中心進行上下擺動,而由于拉把103的嵌入段嵌入在底座107的凹腔中,這樣,在底座107的側壁的限制下,此時,拉把103并不可以擺動。
在拉把103的嵌入段的側壁中,設有縱向布置的孔條,上述的銷軸106穿過嵌入段的孔條中,這樣,在正常狀態下,銷軸106穿過在孔條的上部中,且抵接在孔條的上側壁,這樣,在底座107的側壁的限制下,拉把103不可以進行擺動;當拉把103朝上移動時,此時銷軸106則置于孔條的下部,此時,拉把103的嵌入段則已經朝上提起,直至脫離底座107的側壁對嵌入段的限制,這樣,拉把103則可以朝下擺動。
上述提供的拉把穩固定位的折疊車,通過在拉把103的嵌入段中設置孔條,且銷軸106穿過孔條,這樣,則可以驅動拉把103朝上移動,以使得拉把103的嵌入段脫離底座107的側壁的限制,使得拉把103可以上下擺動,當然,當拉把103朝下移動后,在底座107的側壁的限制下,拉把103則不可以擺動,保持直立狀態,這樣,當折疊車處于打開狀態時,拉把103朝上擺起,處于直立狀態,用戶則可以扶持著拉把103行駛折疊車,且對拉把103施加朝下的作用下,利用底座107則可以限制拉把103的擺動,避免拉把103晃動等現象,使得拉把103可以穩固定位,且結構也簡單。
本實施例中,為了限制拉把103單向朝下擺動,底座107的側壁包括前部側壁以及后部側壁,且后部側壁上設有缺口,也就是說,前部側壁的高度高于后部側壁的高度,且缺口的寬度不小于拉把103的嵌入段的寬度,這樣,對于拉把103而言,當其朝上提起時,由于嵌入段未脫離底座107的凹腔,這樣,底座107的前部側壁依舊對拉把103的嵌入段形成限制,限制拉把103朝前擺動,而底座107的后部側壁上設有缺口,則不會對拉把103的嵌入段形成限制,這樣,拉把103則可以沿后朝下擺動。
當然,為了限制拉把103隨意被朝上提起而擺動,本實施例中,孔條包括大孔位104以及小孔段105,其中,大孔位104位于小孔段105的上方,大孔位104連通小孔段105,且大孔位104的直徑大于小孔段105的直徑,另外,小孔段105呈縱向布置。銷軸106包括兩個大軸段以及兩個小軸段,且大軸段與小軸段之間依序錯開布置,并且,小軸段的長度小于底座107上兩個孔條之間的寬度。
上述的銷軸106的大軸段的直徑大于孔條的小孔段105的直徑,且不大于孔條的大孔位104的直徑,銷軸106的小軸段的直徑不大于孔條的小孔段105的直徑,這樣,當銷軸106的大軸段穿設在拉把103的嵌入段的大孔位104中,此時,由于大軸段的直徑大于小孔段105的直徑,這樣,拉把103則無法朝上移動,也就是無法朝上被提起,進而拉把103則無法擺動;當需要擺動拉把103時,可以橫向移動銷軸106,使得銷軸106的小軸段穿設在孔條的大孔位104中,由于小軸段的直徑不大于孔條的小孔段105的直徑,這樣,當朝上提起拉把103時,整個拉把103朝上以后,孔條也朝上移動,使得銷軸106的小軸段穿設孔條的小孔段105中,這樣,則可以朝下擺動拉把103。
當然,當拉把103被提起以后,拉把103朝下移動復位后,則可以橫向移動銷軸106,使得銷軸106的大軸段穿設在孔條的大孔位104中,進而重新限制拉把103朝上移動。
本實施例中,銷軸106的端部具有朝外延伸的外延段,該外延段形成在底座107的外側,這樣,當需要對銷軸106的橫向移動進行操作時,則可以直接橫向操作銷軸106的外延段則可。
另外,當銷軸106橫向移動后,為了實現銷軸106的橫向復位,本實施例中,在銷軸106的外延段外套設有復位彈簧,該復位彈簧抵接在底座107的外側壁,這樣,當銷軸106被橫向移動后,復位彈簧則會被壓縮,這樣,當作用在銷軸106的限制作用力撤除以后,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銷軸106則會橫向復位。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