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騎行的爬樓車,屬于爬樓工具領域。
背景技術:
常見的爬樓車只適合很輕的貨物上樓。并在平路靠推拉行進。而且若推拉較重的物體或病人、兒童上樓。由于單軸承重,在上下樓過程中存在重心不穩,若重心往后,操作人負重大,重心往前會往前傾翻的問題。容易在上下樓過程中造成安全問題。
爬樓車在在上下樓過程中,爬樓車上樓時通常是通過棘輪來控制車輪的制動,下樓時,如果是載物的,操作人必須始終拉車,松手就向下滑動,如果是載人的,需要通過制動裝置來制動, 結構復雜,當然也可以采用棘輪棘爪來控制爬樓輪的轉動與否,但是因為棘輪棘爪在下樓時為了制動是相互卡固的,如果需要使棘輪棘爪分離,首先要通過爬樓輪適當翻轉使得棘輪翻轉,棘輪棘爪產生一定間隙后才能順利脫離,但是兩個動作需要同步完成,一個人是很難同步完成這兩個動作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騎行的爬樓車,可以在平路騎行,上下樓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可騎行的爬樓車,包括具有爬樓機構的爬樓車體,爬樓機構上設有爬樓輪,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騎行車架,騎行車架的一端與爬樓車體轉動連接或可拆卸連接,騎行車架分別固定于爬樓車體的前側和后側,騎行車架的另一端設有騎行輪,騎行車架上設有驅動騎行輪轉動的騎行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可騎行的爬樓車,將騎行車架固定在爬樓車架的后側,可以在平地上騎行,而如果將騎行車架固定在爬樓車架的前側,騎行車架及騎行輪可以作為爬樓車體的前支撐,防止爬樓車體向前傾翻,上下樓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中的騎行輪直徑大于爬樓輪的直徑。
爬樓車體上設有鉸鏈軸,騎行車架前端通過鉸鏈軸套轉動連接鉸鏈軸,騎行輪固定在騎行車架的后端,鉸鏈軸角度可調的固定在爬樓車體上,這樣將騎行車架固定在爬樓車體前側時,可以通過調節鉸鏈軸的角度來調節騎行車架的角度,適合上樓、下樓。
騎行機構有兩個方案可選:
其一、騎行機構包括腳踏機構,腳踏機構通過鏈輪鏈條連接騎行輪,人力蹬踏來驅動騎行車架和爬樓車體一起前進。
其二、騎行機構可以是電機,電機連接并帶動騎行輪旋轉,類似于目前的電動車。
優選的,所述騎行車架上還設有騎行車座,還可以坐在爬樓車體上騎行。騎行車座與騎行車架可拆卸的連接,在上下樓時將騎行車座拆下來,便于上下樓。
優選的,所述爬樓機構包括爬樓爪,爬樓爪由多個放射狀分布的爬樓桿構成,爬樓桿的外端轉動連接有所述爬樓輪,在爬樓爪的軸上固定有棘輪,爬樓車體上設有一個與棘輪配合的棘爪。上樓時棘爪防止爬樓爪回轉,下樓時通過棘爪的擺動可以控制爬樓爪每次轉動的角度,從而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下樓,當然在下樓時也可以采用制動裝置。
優選的,所述棘爪還連接有預拉分離機構。棘爪通過扭簧連接車體,從而保證與棘輪的配合。在利用棘爪下樓時,由于爬樓車體以及負載的重量使得棘輪與棘爪相互卡緊,如果需要使棘輪與棘爪分離,首先要通過爬樓輪適當回轉棘輪,棘輪與棘爪產生一定間隙后才能順利脫離,但是回轉棘輪與擺動棘爪需要同時完成,一個人是很難同步完成這兩個動作的。本實用新型的該技術方案則解決了該問題,利用預拉分離機構給棘爪與擺動的預緊力,當手動回轉棘輪時,棘爪在預拉分離機構的作用下擺動并與棘輪分離,棘輪失去棘爪的制動,在自重的作用下,棘輪、爬樓爪發生轉動從而下樓。
優選的,所述預拉分離機構包括拉簧和棘爪拉筋,拉簧連接在棘爪與棘爪拉筋之間,棘爪拉筋與爬樓車體之間設有臨時連接機構。利用拉簧施加給棘爪預緊力,棘爪拉筋將拉簧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固定在爬樓車體上,爬樓爪轉動過程中,松開棘爪拉筋,棘爪在扭簧的作用下回擺并再次與棘輪卡緊,實現下樓過程的隨時制動。
優選的,所述爬樓機構包括爬樓爪,爬樓爪由多個放射狀分布的爬樓桿構成,爬樓桿的外端轉動連接有所述爬樓輪,爬樓爪連接有帶動其旋轉的蝸輪電機。
優選的,所述爬樓車體上設有一自調角度的座椅,座椅與爬樓車體之間設有限位桿,限位桿的下端與爬樓車體固定連接,限位桿上端與座椅上部鉸接,爬樓車體上設有兩個前后間隔設置的限位塊,限位桿位于兩個限位塊之間。
優選的,所述座椅包括上橫撐和下橫撐,上橫撐與下橫撐相對應的兩端分別通過減震彈簧連接。
優選的,所述爬樓車體的后側設有推拉扶手,推拉扶手下端與爬樓車體轉動連接,推拉扶手與爬樓車體之間設有角度調節機構;
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推拉桿、滑動套和鎖定機構,推拉桿的下端與爬樓車體轉動連接,滑動套轉動設置在推拉桿的上端,滑動套滑動設置在推拉扶手上,鎖定機構固定連接滑動套與推拉扶手。
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可騎行的爬樓車的上述技術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可騎行的爬樓車,將騎行車架固定在爬樓車架的后側,可以在平地上騎行,而如果將騎行車架固定在爬樓車架的前側,騎行車架及騎行輪可以作為爬樓車體的前支撐,防止爬樓車體向前傾翻,上下樓安全可靠。騎行車架可以與爬樓車體分離,各自組成自行車和單體的爬樓車。
附圖說明
圖1為該可騎行的爬樓車在平路上的組合狀態圖。
圖2為該可騎行的爬樓車在上下樓時的組合狀態圖。
圖3為騎行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爬樓機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座椅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爬樓機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爬樓車體 2、騎行車架 3、騎行輪 4、腳踏機構 5、鏈輪鏈條 6、騎行車座 7、爬樓輪 8、鉸鏈軸套 9、爬樓桿 10、蝸輪電機 11、座椅 12、限位桿 13、減震彈簧 14、推拉扶手 15、滑動套 16、鎖定螺釘 17、推拉桿 18、棘輪 19、棘爪 20、扭簧 21、拉簧 22、棘爪拉筋 23、上橫撐 24、下橫撐 25、限位塊 26、座椅支撐扶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6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2,該可騎行的爬樓車包括具有爬樓機構的爬樓車體1,爬樓機構上設有爬樓輪7,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個騎行車架2,騎行車架2的一端與爬樓車體1轉動連接或可拆卸連接,騎行車架2可以分別固定于爬樓車體1的前側和后側,騎行車架2的另一端設有騎行輪3,騎行車架2上設有驅動騎行輪3轉動的騎行機構。將騎行車架2固定在爬樓車架的后側,可以在平地上騎行,而如果將騎行車架2固定在爬樓車架的前側,騎行車架2及騎行輪3可以作為爬樓車體1的前支撐,防止爬樓車體1向前傾翻,上下樓安全可靠。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然而熟悉本領域的人們應當了解,在這里結合附圖給出的詳細說明是為了更好的解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必然超出了有限的這些實施例,而對于一些等同替換方案或常見手段,本文不再做詳細敘述,但仍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參照圖1~3,騎行輪3直徑大于爬樓輪7的直徑,騎行方便,而且能夠提供更好的支撐。爬樓車體1上設有鉸鏈軸,騎行車架2前端通過鉸鏈軸套8轉動連接鉸鏈軸,騎行輪3固定在騎行車架2的后端,鉸鏈軸角度可調的固定在爬樓車體1上,這樣將騎行車架2固定在爬樓車體1前側時,可以通過調節鉸鏈軸的角度來調節騎行車架2的角度,適合上樓、下樓。
騎行機構包括腳踏機構4,腳踏機構4通過鏈輪鏈條5連接騎行輪3,人力蹬踏來驅動騎行車架2和爬樓車體1一起前進。另外,騎行機構還可以是電機,電機連接并帶動騎行輪3旋轉。騎行車架2上還設有騎行車座6,還可以坐在爬樓車體1上騎行。騎行車座6與騎行車架2可拆卸的連接,在上下樓時將騎行車座6拆下來,便于上下樓。
爬樓機構實施例1
參照圖4,爬樓機構包括爬樓爪,爬樓爪由多個放射狀分布的爬樓桿9構成,爬樓桿9的外端轉動連接有所述爬樓輪7,爬樓爪連接有帶動其旋轉的蝸輪電機10。
進一步的,本實施例中的爬樓車體1上設有一自調角度的座椅11,座椅11與爬樓車體1之間設有限位桿12,限位桿12的下端與爬樓車體1固定連接,限位桿12上端與座椅11上部鉸接,爬樓車體1上設有兩個前后間隔設置的限位塊25,限位桿12位于兩個限位塊25之間。隨上下樓角度的變化,座椅11會繞其與限位桿12連接處擺動,從而調節角度,兩個限位塊25則限制座椅11的擺動角度范圍。將限位桿12下端固定在爬樓車體1不同的位置,可以適應不同載物的情況。
爬樓車體1的后側設有推拉扶手14,推拉扶手14下端與爬樓車體1轉動連接,推拉扶手14與爬樓車體1之間設有角度調節機構;具體的,角度調節機構包括推拉桿17、滑動套15和鎖定螺釘16,推拉桿17的下端與爬樓車體1轉動連接,滑動套15轉動設置在推拉桿17的上端,滑動套15滑動設置在推拉扶手14上,鎖定螺釘16固定連接滑動套15與推拉扶手14,調節滑動套15在推拉扶手14上的位置就可以調節推拉扶手14的角度,鎖定螺釘16將滑動套15固定在推拉扶手14的目前位置,從而將推拉扶手14的角度固定。
參照圖5,座椅11包括上橫撐23和下橫撐24,上橫撐23與下橫撐24的前端通過減震彈簧13連接,同樣,上橫撐23與下橫撐24的后端也通過減震彈簧13連接,限位桿12與上橫撐23的中部轉動連接。限位桿12的上端還固定有座椅支撐扶手26。
爬樓機構實施例2
參照圖6,本實施例中的爬樓機構包括爬樓爪,爬樓爪由多個放射狀分布的爬樓桿9構成,爬樓桿9的外端轉動連接有所述爬樓輪7,在爬樓爪的軸上固定有棘輪18,爬樓車體1上設有一個與棘輪18配合的棘爪19。上樓時棘爪19防止爬樓爪回轉,下樓時通過棘爪19的擺動可以控制爬樓爪每次轉動的角度,從而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下樓,當然在下樓時也可以采用制動裝置。
棘爪19還連接有預拉分離機構。棘爪19通過扭簧20連接車體,從而保證與棘輪18的配合。在利用棘爪19下樓時,由于爬樓車體1以及負載的重量使得棘輪18與棘爪19相互卡緊,如果需要使棘輪18與棘爪19分離,首先要通過爬樓輪7適當回轉棘輪18,棘輪18與棘爪19產生一定間隙后才能順利脫離,但是回轉棘輪18與擺動棘爪19需要同時完成,一個人是很難同步完成這兩個動作的。本實用新型的該技術方案則解決了該問題,利用預拉分離機構給棘爪19與擺動的預緊力,當手動回轉棘輪18時,棘爪19在預拉分離機構的作用下擺動并與棘輪18分離,棘輪18失去棘爪19的制動,在自重的作用下,棘輪18、爬樓爪發生轉動從而下樓。具體的,預拉分離機構包括拉簧21和棘爪拉筋22,拉簧21連接在棘爪19與棘爪拉筋22之間,棘爪拉筋22與爬樓車體1之間設有臨時連接機構,臨時連接機構可以是掛鉤,也可以是魔術貼。利用拉簧21施加給棘爪19預緊力,棘爪拉筋22將拉簧21拉伸到一定程度后固定在爬樓車體1上,爬樓爪轉動過程中,松開棘爪拉筋22,棘爪19在扭簧20的作用下回擺并再次與棘輪18卡緊,實現制動。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