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功能擋風被,屬于電瓶車用附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們中國人口眾多,由于電瓶車具有綠色環保、費用較低、騎行方便等優點,騎電動車的人特別多,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往往會在電瓶車上安裝電瓶車擋風被用以防寒。
在現有技術中,電瓶車擋風被主要由厚實的保暖材料制成,用以抵擋冬天寒風的侵襲。然而,在深秋和早春等不是特別寒冷的天氣下,現有的擋風被雖然能夠抵擋住寒氣的侵襲,但是早晚溫度變化較大,在臨近中午或半下午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由于擋風被太厚、體積過大而過于悶熱的現象,容易造成人體不適;但是如果完全不使用擋風被,則又會使得騎行者在早晚時段容易受涼。
因此,何如設計一款適用于此種溫度變化較大的天氣的擋風被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適用于溫度變化較大的深秋和早春天氣的多功能擋風被。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擋風被,包括主擋風片、上擋風片、前擋風片和側擋風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擋風片、上擋風片、前擋風片和側擋風片均采用多功能單層面料制成;所述上擋風片的頂端中部還固定連接有圍脖;所述主擋風片和前擋風片的交界處設有保暖手套和后視鏡安裝口。
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密閉性好的多功能單層面料制成,在保證能夠擋住風的同時,避免了在臨近中午或半下午時容易產生的悶熱問題,體積小、質地輕,攜帶和儲存到及其方便。上擋風片的頂端中部連接的圍脖則可以供騎行者在早晚較冷的時候圍在脖子上,避免了冷風灌入領口。保暖手套的設置同樣為騎行者的雙手提供了保護。圍脖和保暖手套的配合,將人體極易受寒的領口和雙手全都保護起來,大大減小了騎行者受涼的可能性。
進一步地,所述圍脖為長條一片式圍脖,所述圍脖的兩端設有魔術貼。一片式的圍脖在使用時可以同時將使用者的脖子、嘴巴、耳朵、側頸和后脖子等地方同時保護起來,非常的全面,二魔術貼的設置又給了使用者自我調節的靈活性,設計非常的人性化。
進一步地,所述保暖手套設置在主擋風片和前擋風片的內部,直接杜絕了冷風從保暖手套前端安裝開口漏進來的可能性,保暖效果好。
進一步地,沿所述側擋風片的外邊緣設有具有一定彈性的支撐桿。支撐桿可以將側擋風片支撐起來,從而避免了由于側擋風片較為輕薄而造成的騎行時胡亂翻飛和嚴重褶皺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擋風被整體的擋風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前擋風片還設有透明塑料膜,可以使得車燈的光線透過擋風被,即使是在黑暗的環境中形式,視線也不受阻,大大地提高了騎行者的使用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密閉性好的多功能面料和圍脖、保暖手套的配合設置使用,使得騎行者在早晚較涼的時候不易受寒,而中午較熱的時候又不會產生過于悶熱的問題,大大地提高了人體的舒適度;且結構簡單,擋風被整體質地輕薄,攜帶、安裝和儲存都非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后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主擋風片,2為上擋風片,3為前擋風片,4為側擋風片,5為圍脖,6為魔術貼,7為保暖手套,8為后視鏡安裝口,9為支撐桿,10為透明塑料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參見圖1-圖2,本實施例包括主擋風片1、上擋風片2、前擋風片3和側擋風片4。
主擋風片1、上擋風片2和側擋風片4均采用密閉性好的多功能單層面料制成,在保證能夠擋住風的同時,避免了在臨近中午或半下午時容易產生的悶熱問題,體積小、質地輕,攜帶和儲存到及其方便。前擋風片3則為透明塑料膜10和多功能單層面料拼接制成,可以使得車燈的光線透過擋風被,即使是在黑暗的環境中形式,視線也不受阻,大大地提高了騎行者的使用安全性。
上擋風片2的頂端中部固定連接有圍脖5,該圍脖5為長條一片式圍脖5,騎行者在早晚較冷的時候可以將微博圍在脖子上,將脖子、嘴巴、耳朵、側頸和后脖子等地方同時保護起來,避免了冷風灌入領口。圍脖5的兩端還設有魔術貼6,給了使用者自我調節的靈活性,設計非常的人性化。
主擋風片1和前擋風片3的交界處設有保暖手套7和后視鏡安裝口8。保暖手套7設置在主擋風片1和前擋風片3的內部,直接杜絕了冷風從保暖手套7前端安裝開口漏進來的可能性,保暖效果好。
圍脖5和保暖手套7的配合,將人體極易受寒的領口和雙手全都保護起來,大大減小了騎行者受涼的可能性。
沿側擋風片4的外邊緣設有具有一定彈性的支撐桿9。支撐桿9可以將側擋風片4支撐起來,從而避免了由于側擋風片4較為輕薄而造成的騎行時胡亂翻飛和嚴重褶皺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擋風被整體的擋風性能。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任何熟悉該項技術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