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使用效果好的紡織小推車。
背景技術:
紡織是織紡紗與織布的總稱,在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簡單的紡織工具,直至今天,我們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藝術品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紡織卷筒在運輸時,都會使用到小推車,而目前現有的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的過程中,不能對滾輪進行有效限位,從而導致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出現移動的問題,大大延長了紡織小推車上下紡織滾筒的時間,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效果好的紡織小推車,具備對紡織小推車的滾輪進行有效定位的優點,解決了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出現移動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使用效果好的紡織小推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兩側均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所述底座內腔的中心處豎向設置有承載板,所述承載板兩側的中心處均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輸出軸底部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底部貫穿底座并固定連接有定位桿,所述底座內腔底部的兩側均開設有與活動桿配合使用的活動槽,所述定位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與滾輪配合使用的卡板,所述卡板的內腔設置有剎車板,所述底座內腔頂部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腔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底部與電動推桿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底座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手推桿,所述底座的頂部且位于手推桿的右側均勻分布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左側均勻分布有掛鉤,所述掛鉤右側的頂部開設有凹槽。
優選的,所述手推桿表面的左側套設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優選的,所述支撐架的底部與底座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
優選的,兩個所述電動推桿的大小相等且關于承載板呈中心對稱。
優選的,兩個所述滑塊的表面與滑槽的內腔均設置有耐磨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剎車板、活動桿、定位桿、卡板、活動槽、滑槽、滑塊、電動推桿和限位桿的配合使用,可對滾輪進行有效定位,這樣紡織小推車的使用效果更好,解決了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因滾輪未能有效固定,從而導致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出現移動的問題,大大縮短了紡織小推車上下紡織滾筒的時間,適合推廣使用。
2、本發明通過防滑套,增大了使用者的手與手推桿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與手推桿之間的摩擦力較小,從而導致手推桿從使用者手中出現脫離的問題,通過掛鉤,可對紡織卷筒進行有效放置,提高了紡織滾筒的運輸效率,通過凹槽,可對紡織滾筒的轉軸進行有效承載,方便了紡織滾筒的轉移,通過承載板,可對電動推桿進行有效支撐,方便了電動推桿的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底座剖視圖。
圖中:1底座、2剎車板、3活動桿、4定位桿、5卡板、6滾輪、7支撐架、8掛鉤、9凹槽、10防滑套、11手推桿、12承載板、13活動槽、14滑槽、15滑塊、16電動推桿、17限位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使用效果好的紡織小推車,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的兩側均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6,底座1內腔的中心處豎向設置有承載板12,承載板12兩側的中心處均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16,通過承載板12,可對電動推桿16進行有效支撐,方便了電動推桿16的運行,兩個電動推桿16的大小相等且關于承載板12呈中心對稱,電動推桿16輸出軸底部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活動桿3,活動桿3的底部貫穿底座1并固定連接有定位桿4,底座1內腔底部的兩側均開設有與活動桿3配合使用的活動槽13,定位桿4的外側固定連接有與滾輪6配合使用的卡板5,卡板5的內腔設置有剎車板2,底座1內腔頂部的兩側均開設有滑槽14,滑槽14的內腔滑動連接有滑塊15,兩個滑塊15的表面與滑槽14的內腔均設置有耐磨層,滑塊1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限位桿17,限位桿17的底部與電動推桿16的輸出軸固定連接,通過設置剎車板2、活動桿3、定位桿4、卡板5、活動槽13、滑槽14、滑塊15、電動推桿16和限位桿17的配合使用,可對滾輪6進行有效定位,這樣紡織小推車的使用效果更好,解決了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因滾輪6未能有效固定,從而導致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出現移動的問題,大大縮短了紡織小推車上下紡織滾筒的時間,適合推廣使用,底座1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手推桿11,手推桿11表面的左側套設有防滑套10,防滑套10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通過防滑套10,增大了使用者的手與手推桿11的摩擦力,避免了使用者的手與手推桿11之間的摩擦力較小,從而導致手推桿11從使用者手中出現脫離的問題,底座1的頂部且位于手推桿11的右側均勻分布有支撐架7,支撐架7的底部與底座1的連接處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支撐架7的左側均勻分布有掛鉤8,通過掛鉤8,可對紡織卷筒進行有效放置,提高了紡織滾筒的運輸效率,掛鉤8右側的頂部開設有凹槽9,通過凹槽9,可對紡織滾筒的轉軸進行有效承載,方便了紡織滾筒的轉移。
使用時,當紡織小推車上下紡織滾筒時,使用者利用外設控制器控制電動推桿16運行,通過電動推桿16的運行使活動桿3向外側移動,在活動桿3的作用下定位桿4外移,通過定位桿4外移帶動使卡板5外移,當卡板5內的剎車板2與滾輪6接觸后停止操作,從而對滾輪6進行固定。
綜上所述:該使用效果好的紡織小推車,通過設置剎車板2、活動桿3、定位桿4、卡板5、活動槽13、滑槽14、滑塊15、電動推桿16和限位桿17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紡織小推車在上下紡織滾筒時出現移動的問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