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輸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平板車。
背景技術:
平板車是一種工廠常用的運輸工具,其便于臨時搬運貨物。
現有授權公告號為CN201791703U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清洗攪拌器裝置,其包括平板車體,平板車體的底端設置有兩對車輪,平板車體一側設置有扶手,平板車體上表面固定設置有環形卡槽,清潔水桶通過環形卡槽定位安裝在平板車體上,當運輸清潔水桶的時候,推動扶手使平板車移動,從而將清潔水桶移動至所需的位置。
但是,操作人員在推動平板車體前進的時候,由于人為的推動很難保證平板車體勻速前進,平板車體前進的速度與人走路的頻率有關,忽快忽慢,因此清潔水桶內的水會產生晃動,導致清潔水桶內的水濺出至平板車體上,當平板車體上的水越來越多的時候,水便會流向車間的地面上,需要大量的清潔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效減少平板車上的水流淌至車間路面上的平板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平板車,包括裝載板和設置在裝載板下方以用于支撐裝載板的若干個車輪,所述裝載板的內部設置有儲水腔,所述裝載板的上表面設置有承載凹槽,所述承載凹槽的底壁設置有若干個分別與儲水腔相通以將承載凹槽內的水導入儲水腔內的通水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運輸水箱的時候,當水箱內的水濺出至承載凹槽的時候,由于承載凹槽處呈低洼的位置,水不會流出至車間的路面上,承載凹槽內的水通過通水孔流至儲水腔內,直至將水箱運送至所需的位置,從而有效減少平板上上的水流淌至車間的路面上;另一方面,當平板車上的水箱需要保溫的時候,可以通過通水孔向儲水腔內注入熱水,通過熱傳遞的作用,保持裝載版的溫度,給水箱起到一定保溫的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承載凹槽的底壁設置有若干個相互交錯且高度低于承載凹槽的深度的防滑凸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大大增大承載凹槽底壁的摩擦力,增大承載凹槽底壁與水箱之間的靜摩擦力,減少水箱相對承載凹槽底壁的滑動,另一方面,防滑凸板具有提高強度的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承載凹槽所在平面的強度。
進一步地,每一所述防滑凸板位于承載凹槽底壁方向的一側均設置有供水通過的連通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相鄰防滑凸板之間的凹槽相互連通,承載凹槽內的水順暢的滑入儲水腔。
進一步地,所述儲水腔的底壁和/或側壁設置有用于將儲水腔內的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內側壁可拆卸連接有用于密封排水孔的水塞。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水箱運輸完成后,打開水塞,即可將儲水箱內的水排出,以便于水的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儲水腔的底壁位于排水孔處設置有用于匯聚水的低洼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儲水箱內具有少量的水時,水會往地處流,從而匯聚在低洼槽內,打開水塞后,能夠盡可能將儲水腔內的水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儲水腔的底壁設置有若干個均與儲水腔頂壁相抵的支撐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儲水腔頂壁與承載凹槽底壁之間的裝載板部分,提高承重能力,另一方面,減少裝載板這一部分的向下變形,保證儲水腔的容積,以容納更多的水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水箱濺至平板車上的水在承載凹槽底壁上,然后經通水孔流入儲水腔,從而有效減少平板車上的水流至車間路面上;
2、通過交錯設置的防滑凸板,以及支撐板的設置,有效提高平板車的裝運承重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切去裝載板的一部分以體現儲水腔內部的結構;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主要用于體現儲水腔與低洼槽之間的結構關系;
圖3為圖1中B部分的放大圖,主要用于體現防滑凸板和連通孔之間的結構關系。
圖中:1、裝載板;11、承載凹槽;12、防滑凸板;121、連通孔;13、盛水凹槽;14、扶手;2、儲水腔;21、低洼槽;22、支撐板;3、通水孔;4、排水孔;41、水塞;5、車輪;6、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
一種平板車,參照圖1,其包括裝載板1和設置在裝載板1下方的若干個車輪5,車輪5的數量優選為四個,分別位于裝載板1的四個角處,以支撐裝載板1,車輪5可以為單向輪或萬向輪,裝載板1長度方向的一端設置有扶手14。
參照圖1和圖3,裝載板1的內部設置有儲水腔2,儲水腔2的大小優選和裝載板1的大小相適配,以能夠容納更多的水,裝載板1的上表面設置有承載凹槽11,在裝載水箱6的時候,將水箱6放置在承載凹槽11底壁上,承載凹槽11的底壁設置有若干個分別與儲水腔2相通的通水孔3,以將承載凹槽11內的水導入儲水腔2內。
參照圖1和圖3,承載凹槽11的底壁設置有若干個相互交錯的防滑凸板12,防滑凸板12的高度低于承載凹槽11的深度,防滑凸板12增加了承載凹槽11底壁的粗糙度,增大承載凹槽11底壁與水箱6底壁之間的靜摩擦力,相互交錯的防滑凸板12之間隔成若干個盛水凹槽13,由于防滑凸板12的高度低于承載凹槽11的深度,即盛水凹槽13的深度小于承載凹槽11的深度,當其中一個盛水凹槽13內的水不能及時從通水孔3流入儲水腔2內的時候,可以流向相鄰的盛水凹槽13內,以避免直接溢出。
參照圖3,每一防滑凸板12位于承載凹槽11底壁方向的一側均設置有連通孔121,以供水通過,及相鄰的盛水凹槽13均通過連通孔121連通,以便于水及時的從各個通水孔3流入儲水腔2。
參照圖1和圖2,儲水腔2的底壁和/或側壁設置有排水孔4,即排水孔4可以僅設置在儲水腔2的底壁,或僅設置在儲水腔2側壁上,以及分別儲水腔2的底壁和儲水腔2的側壁上,優選排水孔4僅設置在儲水腔2的側壁上,排水孔4的內側壁可拆卸連接有水塞41,水塞41與排水孔4內側壁的連接方式可以為螺紋連接、卡扣或塞設的方式,以將排水孔4密封。
參照圖1和圖2,儲水腔2的底壁位于排水孔4處設置有低洼槽21,以用于匯聚水,儲水腔2的底壁設置有若干個均與儲水腔2頂壁相抵支撐板22,加強承載凹槽11底壁處的承重力。
工作原理如下:
當需要運送水箱6的時候,操作人員通過推動扶手14,從而不斷將裝載板1不斷向前推動,當水箱6內的水濺出至承載凹槽11內的時候,流至在盛水凹槽13內,盛水凹槽13內的水經通水孔3流入儲水腔2,有效減少平板車上的水流淌至車間路面上。
水箱6運送至目的地后,將水箱6搬出至所要放置的位置,用盆或其他容納盒放置在排水孔4的下方,將水塞41取出,儲水腔2內的水經排水孔4排出,完成儲水腔2內水的排放,從而完成水箱6的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