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AGV料車。
背景技術:
滿載的AGV料車,一般情況下現在還是通過人工操作的方式將AGV小車與料車掛接,然后AGV小車將料車運送到需要的位置,這種操作方式的缺點是工作效率低下、浪費人力物力,需要自動控制的設備進行運輸。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AGV料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AGV料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下端面與地面之間形成供AGV小車通過的空間,所述車體下面設有一次導向和二次導向,所述一次導向包括兩個導向桿,兩個導向桿分別設置在車體的支腳上,且所述兩個導向桿兩端形成喇叭狀結構,中間為直線段結構;所述中間直線段結構的寬度大于所述AGV小車的寬度;所述二次導向設置在下端面面向地面的一側,且所述二次導向設置在車體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所述二次導向安裝有自動掛銷機構,所述AGV小車上設有自動彈起的銷軸,當AGV小車到達設定位置后,所述銷軸會自動升起,所述銷軸與自動掛銷機構掛接。
優選地,所述自動掛銷機構為單向棘輪結構,升起的AGV銷軸會自動頂起棘輪,待升起的銷軸過位后,棘輪利用自身的重量自動落下來,銷軸卡在所述二次導向的通道內。
優選地,所述二次導向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料車的前后兩端。
優選地,所述銷軸移動到設有傳感器的地標位置時,傳感器會發送信號給控制系統,此時,控制系統控制銷軸升起。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料車底部設置一次導向和二次導向,實現了 AGV小車自動牽引料車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機構簡單,結構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AGV料車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AGV料車底部的立體結構圖;
圖中:1下端面,2自動掛銷機構,3二次導向,4一次導向,5橫梁。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AGV料車,包括車體,所述車體下端面1與地面之間形成供AGV小車通過的空間,所述車體下面設有一次導向4和二次導向3,所述一次導向4包括兩個導向桿,兩個導向桿分別設置在車體的支腳上,且所述兩個導向桿兩端形成喇叭狀結構,中間為直線段結構;所述中間直線段結構的寬度大于所述AGV小車的寬度;所述二次導向3設置在下端面1面向地面的一側,且所述二次導向3設置在車體寬度方向的中間位置,所述二次導向3安裝有自動掛銷機構2,所述AGV小車上設有自動彈起的銷軸,當AGV小車到達設定位置后,所述銷軸會自動升起,所述銷軸與自動掛銷機構2掛接。
如圖1、2所示,所述自動掛銷機構2為單向棘輪結構,升起的AGV銷軸會自動頂起棘輪,待升起的銷軸過位后,棘輪利用自身的重量自動落下來,銷軸卡在所述二次導向的通道內。所述二次導向為兩個,分別設置在料車的前后兩端,這樣兩個方向都可以實現相同的操作和功能;所述銷軸移動到設有傳感器的地標位置時,傳感器會發送信號給控制系統,此時,控制系統控制銷軸升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AGV小車和料車合并前先由兩頭喇叭形一次導向桿定位,確保AGV小車可以順利進入小車內部,當AGV前進方向的銷軸行進至此橫梁5前方時,縮進去的銷軸就會升上來,此動作由事先設定好的地標反饋給AGV小車,由AGV系統自動執行,銷軸升起后利用二次導向,銷軸可以進入單向棘輪通道,二次導向設計有單向棘輪結構,所以升起的AGV銷軸會自動頂起棘輪,待升起的銷軸過位后,棘輪利用自身的重量自動落下來,由于通道前方已經有死限位塊,所以此時AGV與載貨料車的X\Y兩自由度全部被約束,這樣AGV就和載貨料車二合一行走。當AGV需要和載貨料車脫離時,只要在某個設定的固定點自動或者人工手動操作把此銷軸降下。AGV就會和載貨料車自動化脫離。
在此說明書中,本實用新型已參照其特定的實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顯然仍可以做出各種修改和變換而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因此,說明書和附圖應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