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救生圈。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救生圈是水面救生最常用的救生設備之一。目前,救生圈主要由單一圈體構成,只提供漂浮支撐功能,無法滿足人們的其他需求。特別是缺少定位裝置和報警裝置,使得救援人員很難發(fā)現(xiàn)遇難者的準確位置,失去救援良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遠程報警定位救生圈,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遠程報警定位救生圈,救生圈分為對稱等大的上圈體和下圈體,上圈體的底面和下圈體的頂面均為平面,上圈體和下圈體的平面端對稱貼合組成救生圈;所述上圈體的表殼為硬質透明材料制成,上圈體內部由隔板分成若干不相通的區(qū)域,在每個區(qū)域表面均安裝防水活動蓋;在上圈體的表面等間距加工有凹面,在凹面處安裝LED閃燈、GPRS定位模塊和報警模塊,在上圈體的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在上圈體的內部安裝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經(jīng)整流濾波電路與蓄電池連接為其充電,蓄電池與LED閃燈、GPRS定位模塊、報警模塊連接;所述下圈體為充氣圈結構,在下圈體的圈口處連接一條防護帶。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定位準確,便于救援人員搜救。
2、太陽能發(fā)電,并具備閃燈報警功能,便于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
3、圈體中具有儲存功能,可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救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中:1-上圈體、2-下圈體、3-防水活動蓋、4-LED閃燈、5-GPRS定位模塊、6-報警模塊、7-太陽能電池板、8-防護帶、9-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能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中,本實用新型所述救生圈分為對稱等大的上圈體1和下圈體2,上圈體的底面和下圈體的頂面均為平面,上圈體和下 圈體的平面端對稱貼合組成救生圈;所述上圈體的表殼為硬質透明材料制成,上圈體內部由隔板9分成若干不相通的區(qū)域,在每個區(qū)域表面均安裝防水活動蓋3;在上圈體的表面等間距加工有凹面,在凹面處安裝LED閃燈4、GPRS定位模塊5和報警模塊6,在上圈體的表面安裝太陽能電池板7,在上圈體的內部安裝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經(jīng)整流濾波電路與蓄電池連接為其充電,蓄電池與LED閃燈、GPRS定位模塊、報警模塊連接;所述下圈體為充氣圈結構,在下圈體的圈口處連接一條防護帶8。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于所公開的形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