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繞管器,尤其是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和機動噴霧器配套使用的軟管繞管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和機動噴霧器中的動力泵與液體箱相連,通過軟管把泵與噴嘴連接,使用時只需手持噴嘴,即可方便的實現液體噴灑,然而大面積的農田、果園
和大棚噴灑作業時,液體箱可容水或藥液上千公斤,對于車輛不便駛入或水源不方便的地段,其連接軟管長度可達幾百米,若使用普通輪盤收放軟管則需要動力泵停止并且泵與軟管斷開時才可進行,否則軟管會隨著輪盤的轉動而扭結,使水和藥液阻塞,噴灑作業不能進行;而有的繞管器雖然不需要停止動力泵纏繞軟管,但軟管纏繞雜亂,易交叉,打結重疊。如果采用手工方式纏繞軟管,勞動強度大,費工、費時,且無專用設備收集松散軟管,堆積占用空間大、容易破損、不易保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可以滿足不同直徑連接軟管、不同絞盤纏繞寬度的繞管器,能在噴灑作業過程中隨時實現同步、整齊有序收放連接軟管。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繞裝軟管的絞盤裝置、動力源和傳動裝置,所述絞盤裝置與傳動裝置之間通過傳動帶連接,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壓輪裝置與排管裝置,所述壓輪裝置通過調節傳動帶的張緊力控制絞盤裝置的工作狀態,所述排管裝置控制絞盤裝置的收、放管速度。進一步的,所述壓輪裝置包括壓輪、壓輪架和操作桿,所述壓輪安裝在壓輪架上,所述壓輪架和操作桿均轉動連接機架,操作桿與壓輪架之間設有牽引索,操作桿拉動牽引索使壓輪架轉動,壓輪作用于傳動帶上。進一步的,所述壓輪裝置還包括使壓輪架復位的復位彈簧。進一步的,所述壓輪裝置還包括調節操作桿初始位置的調節螺釘。進一步的,所述排管裝置包括帶有限位軸承的軸承箱、螺紋軸和光軸,所述軸承箱上設有排管用的導向輪,所述軸承箱穿裝在光軸上,所述光軸由絞盤裝置帶動旋轉,光軸旋轉帶動軸承箱沿光軸軸向滑動。進一步的,所述軸承箱內設有調節限位軸承角度的調整塊。進一步的,所述螺紋軸上設有定位塊,所述軸承箱上設有擋塊,所述擋塊與定位塊接觸時觸發限位軸承換向運動,實現軸承箱在光軸上往復運動。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動力水泵,所述動力水泵設有主動帶輪,所述絞盤裝置上設有從動帶輪、進水管接頭、出水管接頭,所述動力水泵的出水口與絞盤裝置的進水管接頭相連接,所述絞盤裝置的出水管接頭連接軟管,所述傳動帶連接在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進一步的,所述機架上設有行走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壓輪裝置控制絞盤裝置工作,可以根據實際噴灑作業需要來收、放軟管,工作方式靈活;采用排管裝置控制絞盤裝置的收、放管速度,可以滿足滿足不同直徑連接軟管、不同絞盤裝置纏繞寬度的繞管器在噴灑作業過程中隨時實現同步、整齊有序收放連接軟管;動力水泵的一部分動力用于輸液,另一部分動力供絞盤裝置工作,實現一個動力兩種功用,極大地降低能耗,節約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I的A-A剖視圖;圖3為圖I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I上設有繞裝軟管的絞盤裝置、動力源2和傳動裝置,所述絞盤裝置與傳動裝置之間通過傳動帶9連接,所述機架I上還設有壓輪裝置與排管裝置,所述壓輪裝置通過調節傳動帶9的張緊力控制絞盤裝置的工作狀態,所述排管裝置控制絞盤裝置的收、放管速度。具體的參照圖2,壓輪裝置包括壓輪10、壓輪架11和操作桿17,壓輪10安裝在壓輪架11上,壓輪架11和操作桿17均通過螺栓轉動連接在機架I上,操作桿17與壓輪架11之間設有牽引索,復位彈簧一端連接機架1,另一端連接壓輪架11,調節螺釘16通過連接片15安裝在機架I上,調節螺釘16 —端抵住操作桿17。拉動操作桿17,使牽引索帶動壓輪架11轉動,壓輪10將傳動帶9下壓使其張緊,帶動絞盤裝置動作;松開操作桿17,在復位彈簧作用下,牽引索帶動操作桿17復位,壓輪架11帶動壓輪10復位,傳動帶9與絞盤裝置分離,絞盤裝置停止轉動,調節螺釘16可調節操作桿17的初始位置,從而調節傳動帶9的松緊程度。優選的,參照
圖1,前述的傳動裝置采用動力水泵6,動力源2采用柴油機或汽油機,動力源2與動力水泵6之間通過傳動鏈3傳動,動力水泵6上具有進水口 4、出水口 7及回水口 5,絞盤裝置包括空心軸14以及安裝在空心軸14上的絞盤12,空心軸14上還安裝有鏈輪I 13和從動帶輪36,絞盤12上設有進水管接頭28、出水管接頭37。動力水泵6的進水口 4連接水源,出水口 7通過水管29連接絞盤12的進水管接頭28,絞盤裝置的出水管接頭37連接軟管27,動力水泵6上還設有主動帶輪8,傳動帶9連接在主動帶輪8與從動帶輪36之間。動力水泵6的一部分動力用于輸液,另一部分動力通過傳動帶9傳遞給絞盤裝置工作,實現一個動力兩種功用,極大地降低能耗,節約成本。參照圖I、2、3,排管裝置包括軸承箱、螺紋軸25和光軸26,螺紋軸25和光軸26通過支架19連接機架I,軸承箱包括軸承箱體24、左右軸承支架21、中間軸承支架22、連接板23、排管用的導向輪33、調節限位軸承角度的調整塊35、擋塊34。左右軸承支架21和中間軸承支架22上安裝限位軸承,軸承箱體24穿裝在光軸26上,光軸26上安裝鏈輪II 18,絞盤動力通過鏈輪I 13、鏈輪II 18傳遞至光軸26,鏈輪I 13與鏈輪II 18為同直徑分度園,具有I : I速比,更具體的說絞盤12旋轉一周放出軟管27的長度,導向輪33即移動對應的距離,實現同步、整齊有序收放軟管27。光軸26旋轉帶動軸承箱整體沿光軸26軸向滑動,當軸承箱一側的擋塊34觸碰到設在螺紋軸25上的定位塊20時,擋塊34觸動連接板23,使左右軸承支架21的軸承內圈上側接觸更換為下側接觸、中間軸承支架22的軸承內圈的下側接觸更換為上側接觸,從而使軸承箱整體換向移動。定位塊20是可以據絞盤12左右檔板位置進行調節,即導向輪33和軟管27整體移動的距離與絞盤12繞管的寬度一致,從而使軟管27在絞盤12上實現同步、整齊有序繞管。調整塊35與連接板23相連,用于調整軸承箱體24里限位軸承的角度大小,從而
調整光軸26旋轉一周軸承箱整體移動的距離,實現不同直徑軟管整齊有序收放纏繞。工作過程啟動柴油機或汽油機,帶動動力水泵6工作,進行噴灑作業;與此同時,操作員拉動操作桿17,使壓輪10壓下傳動帶9,傳動帶9張緊,動力水泵6帶動絞盤12工作,進行收管或放管,絞盤工作的同時帶動排管裝置工作,由于鏈輪I 13與鏈輪II 18為同直徑分度園,具有I : I速比,配合限位軸承、定位塊20、擋塊34的作用下,光軸26旋轉可帶動軸承箱整體往復移動,實現絞盤同步、整齊有序的收、放管;操作員可在噴灑作業過程中,根據實際操作需求延長或縮短軟管,且保證軟管不會纏繞雜亂,操作方便、工作方式靈活。通過上述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已經被完全有效的達到了。熟悉該項技藝的人士應該明白本實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圖和上面具體實施方式
中描述的內容。任何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功能和結構原理的修改都將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繞裝軟管的絞盤裝置、動力源和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絞盤裝置與傳動裝置之間通過傳動帶連接,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壓輪裝置與排管裝置,所述壓輪裝置通過調節傳動帶的張緊力控制絞盤裝置的工作狀態,所述排管裝置控制絞盤裝置的收、放管速度。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裝置包括壓輪、壓輪架和操作桿,所述壓輪安裝在壓輪架上,所述壓輪架和操作桿均轉動連接機架,操作桿與壓輪架之間設有牽引索,操作桿拉動牽引索使壓輪架轉動,壓輪作用于傳動帶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裝置還包括使壓輪架復位的復位彈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裝置還包括調節操作桿初始位置的調節螺釘。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裝置包括帶有限位軸承的軸承箱、螺紋軸和光軸,所述軸承箱上設有排管用的導向輪,所述軸承箱穿裝在光軸上,所述光軸由絞盤裝置帶動旋轉,光軸旋轉帶動軸承箱沿光軸軸向滑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箱內設有調節限位軸承角度的調整塊。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軸上設有定位塊,所述軸承箱上設有擋塊,所述擋塊與定位塊接觸時觸發限位軸承換向運動,實現軸承箱在光軸上往復運動。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動力水泵,所述動力水泵設有主動帶輪,所述絞盤裝置上設有從動帶輪、進水管接頭、出水管接頭,所述動力水泵的出水口與絞盤裝置的進水管接頭相連接,所述絞盤裝置的出水管接頭連接軟管,所述傳動帶連接在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行走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動式機動灌溉設備繞管器,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繞裝軟管的絞盤裝置、動力源和傳動裝置,所述絞盤裝置與傳動裝置之間通過傳動帶連接,所述機架上還設有壓輪裝置與排管裝置,所述壓輪裝置通過調節傳動帶的張緊力控制絞盤裝置的工作狀態,所述排管裝置控制絞盤裝置的收、放管速度。本實用新型可以滿足不同直徑連接軟管、不同絞盤纏繞寬度的繞管器,能在噴灑作業過程中隨時實現同步、整齊有序收放連接軟管。
文檔編號B65H75/44GK202609704SQ20122022632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陳長卿, 張加清, 徐錦大, 劉麗敏, 姚愛萍, 王琛 申請人:金華市農業機械研究所